馬上就要寒假放假了,很多同學對放假前的期末考試感到無比緊張,生怕考試考不好回家過不上好年。而也有一部分同學面對考試心態輕鬆,及時平時成績一般,但每每考試卻超常發揮。
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學生平時成績不見起色,為什麼一到考試卻閃閃發光呢?
首先,這類學生的心態非常平和。
他們不會因為這次考試多麼多麼重要而產生緊張的心理。無論是面對什麼樣的考試,都保持著一顆平常心,把每次考試都當成是普通的做題,自己和自己賽跑,不求做的都多,只求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問心無愧。
其次,先做易題,再寫難題。
這類學生不會向普通學生考試一樣,在考試的時候遇到難解的題目仍然一股腦鑽進去,不解出來誓不罷休。
眾所周知,考試中難題的數量不多,一般就佔到所有題目的20%左右,而剩下80%都是中等偏下程度的題型。如果要想在考試中拿到一個好的分數,就得學會「斷舍離」。
把難題捨去,把時間花在容易解答的題目上,先易後難,把最簡單的題目先寫完,再去碰難題。確保自己能最大化地拿到那80%的分數,這樣既省時,也能確保自己的分數最大化。
再者,找到適合自己的考試節奏。
有的同學一拿到試卷就開始動筆,從來不會閱卷。真正懂得如何考試的學生在拿到試卷的時候都會選擇快速瀏覽一遍試卷,對試題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之後再開始動筆。
像是語文考試時,最好是先把古詩詞填空寫了。因為很多學生儘管對古詩詞倒背如流,但是考試時的詩詞填空並不是一句一句地默寫,而是通過一句詩去默寫前後幾句。
所以拿到試卷時,先把最容易忘記的知識點填寫完,再去下筆寫別的題目,以防明明自己考前剛記過,一開考就忘記的情形發生。
最後,在不能確定百分之百正確的題目上做好記號。
在考試的時候,難免會遇到對答案飄忽不定的題目,這時候最不應該的就是一直針對這個題目反覆地去解答,以求找到一個確保正確的答案。而是應該做完第一遍之後,在這道題上做好記號,等完成試卷上所有題目之後,再返回來寫第二遍。
這樣不僅能節約做題的時間,而且也不會給自己心理上太大的壓力。試想一下,要是遇到一個題目做了好幾遍也得不出確定的答案,心裡越來越著急,只會讓自己產生緊張的情緒,導致這次考試不能發揮出自己最高的水平。
結語
這就是那些平時成績一般,但是考起試來卻超常發揮的方法。平時成績就出類拔萃,但是考試卻不能發揮出自己正常水平的同學應該多借鑑借鑑,爭取每一次考試都能拿到自己應得的成績。
希望每位同學都在考試的時候發揮出自己最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