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金丹丹
通訊員 趙遠利
學校裡有老師不稀奇,但如果有「魔術師」,是不是有點羨慕?
如果你去杭州市採荷一小錢江苑校區,孩子們會很驕傲地說:「我們學校有魔術師哦!」
孩子們說的「魔術師」,是學校的數學老師沈益強。要是沈老師走在校園裡,孩子們看到都會驚喜地衝過來:「你好,魔術師!」
「魔術師」沈益強會「數學魔術」。近一年中,沈老師嘗試開發了《讀心術》、《透視術》、《瞞天過海》等二十多個「數學魔術」,聽過課的孩子都說,簡直太好玩了!
四年級開始,很多學生對數學「沒興趣」
為什麼要開發數學魔術?
這要從沈益強做的一個調查說起。
沈益強做了13年的數學老師,他發現,到了小學中高年級,有不少孩子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就減弱了。上學期,他對學校二到六年級的學生做了個調查,內容是數學學習興趣情況。
調查發現,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隨著年級的升高呈下降趨勢,二年級的學生超過九成對數學很感興趣,但只有不到四成的六年級學生仍然對數學滿懷興趣。更令人憂心的是,從四年級開始,對數學「幾乎沒有興趣」的學生開始大大增加,六年級學生中,有近二成的孩子對數學學習幾乎沒有興趣。
雖然有心理準備,但調查結果還是讓沈老師嚇了一大跳。
這些孩子們為啥不愛數學了?
「從四年級開始,數學的難度增加了。有些孩子開始跟不上,覺得數學太難,是最主要的原因。」沈老師發現,四年級後,難度一上來,讀題能力不佳、計算能力不夠紮實經常導致孩子們在練習中頻頻出錯。不理想的情況不斷疊加,孩子面對數學,逐漸喪失了信心和興趣。
作為一個數學老師,他覺得,自己必須要做點什麼。「要找到一個能培養數學興趣的辦法,讓孩子們更好地學習數學。」這很重要,而且是必須的!
用數學魔術,把學生的注意力「拉回來」
這幾年,沈老師一直在研究數學的拓展課程。
他想到了一個方法——魔術孩子們都喜歡,能不能把魔術與數學結合在一起,在教學中應用呢?
「數學魔術」,看上去是超級神奇的魔術,其實只是「披上了魔術的外衣」,魔術中蘊含的是數學知識。
「利用學生好動、好奇的天性,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充分調動積極性,使孩子們樂於接受和掌握新學的知識,讓數學課堂真正快樂起來。」在沈老師看來,學習興趣是第一位的,有興趣了,什麼都好說!他決心用數學魔術,讓課堂活躍起來,把學生的注意力「拉回來」!
當了十多年老師,沈老師說,自己最大的改變,是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和孩子做朋友。「數學魔術」的另一個好處,是對那些面對數學已經「發憷」的孩子們來說,它是面目和善,相當友好的。「怕數學」的孩子會抗拒學知識點,但「數學魔術」看上去和知識學習很遠,沒有必須學會、必須掌握的壓力,在不由自主中,就被吸引了過去,在放鬆中體驗到數學的美感。
從上學期開始,沈老師就嘗試在數學課開始時加「數學魔術」環節。這好比正式上課前的「開胃菜」,效果相當不錯。
「有些數學魔術涉及的數學原理其實很簡單。我會利用幾分鐘時間作個演示,留個懸念,讓孩子們自己去琢磨。」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魔術抓取了,接下來正式上課的效果也自然更好了。
這個學期,沈老師接了四年級兩個新的班級。沈老師覺得,要讓孩子們喜歡數學,就要想辦法讓他們喜歡數學課和數學老師。
「面對新的班級,要快速地跟學生建立感情,接班的第一課就非常重要了。」沈老師的「大招」又上場了。「我展示了一些數學小魔術,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學生覺得這個數學老師很有趣,對數學課很期待,就會積極投入。態度會帶來很大的改變。原來可能不喜歡數學課的孩子,也不會抱怨枯燥、無聊了,會發現挺好玩挺有趣的部分。」
在魔術中發現數學更多的美好
沈老師的數學魔術是什麼樣的?
前段時間,他剛給學生們上了《蒙眼摸幣》。
黑板上放有若干紅、藍兩色的圓片(圓片是正反面的,一面是紅色,一面是藍色)。要求每次任意挑選兩枚圓片,左右兩隻手各拿一枚,同時去翻轉,挑選圓片的次數不限,完成後,拿紙杯蓋住其中的任意一枚圓片。
「我能準確告訴你蓋住了什麼顏色的圓片!孩子們都覺得很神奇!」沈老師笑。
看出來了嗎?這節數學魔術課其實藏著數學知識點,是五年級下冊「數的奇偶性」的內容。不過披上了魔術的外衣,孩子們一看就有了興趣了,迫不及待地想去破解。「在課堂上,學生就會非常專注,非常自覺,自發地想要去學習、探究它。」
再比如《預言術》,是撲克牌的「魔術」。拿一副撲克牌,正面朝下,先拿一小疊倒放在最上面,再拿一大疊再次倒放在上面。沈老師自信地說,每次他都可以準確告訴你,背面第一張撲克牌是什麼牌!
還有《計算器》魔術,沈老師在六年級的畢業班上試過。
當時,沈老師邀請了同學們在手機上隨意輸入三個三位數進行乘加操作。隨便報一個三位數,加上一個三位數,再乘以一個三位數。然後,見證奇蹟的時候到了!大家發現,不管輸入哪些三位數,結果都是「5201314」!沈老師說,六年級孩子要畢業了,但「5201314」可以傳達老師們的一份心意。
其實,這串數字是沈老師事先輸入的,他利用計算器做了個加法題,這串數字後加的是0乘以(),不管你輸入什麼數,其實都是在小括號裡的運算,乘以0,最終還是0。這是藏著四則運算法則的「魔術」。
沈老師已經開發了《讀心術》、《透視術》、《瞞天過海》、《左右手骰子》等二十多個數學魔術,撰寫的課題《數學魔術:激發數學課程活力的實踐研究》也在杭州市教研室立項。
雖然現在數學魔術教學仍在嘗試階段,但學校的「小魔術師」已經在增加了。
不少孩子學會了魔術,和小夥伴玩,和爸媽玩,還有些孩子會主動找「魔術師」沈老師分享新學的數學魔術。
通過數學魔術,不光可以探究數學知識,還能提升孩子們的數學素養,培養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
「希望孩子們可以通過魔術發現數學更多的樂趣,結合數學知識揭秘數學魔術、表演數學魔術,甚至能夠根據一些數學知識來創新數學魔術,希望孩子們更喜歡數學,發現數學中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