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相信大家的各種社交渠道幾乎都被兩個字刷屏了:二孩。沒錯,我們國家的計生政策即將進入一個全新階段。
不過生二孩,涉及到的問題方方面面,你的認識到位了嗎?
1、生二胎和生二孩,是一回事嗎?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的是,生二胎和生二孩是不一樣的。
據政策解讀,允許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孩子,也就是說,允許「二孩」而不是「二胎」,例如已經生育雙胞胎的夫妻就不能再次生育。
2、女性生二孩,年齡多大合適?
一般來說,35周歲以上的孕婦我們稱作高齡產婦。通常建議女性在35周歲以下生產,但這也不是說35周歲以上的人就不能生產。
伴隨年齡增加,懷孕後各種併發症的風險也會增加,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等病症的風險都會增加。除此之外,伴隨年齡增加,胎兒染色體異常風險也會增加,需要在孕期要做產前診斷。
那高齡產婦生二胎要注意什麼?高齡產婦孕前最好鍛鍊好身體,控制合理體重再懷孕,孕前孕期補充葉酸,給寶寶提供一個安全可靠的成長基地。
另外,高齡產婦二胎的孕檢周期應縮短,以便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及時採取有效措施幹預。
3、兩次懷孕間隔多久比較合適?
從醫學上來講,沒有特別的建議,間隔多久都是可以的。通常情況下,第一胎哺乳期後可以建議妊娠,如果哺乳期妊娠可能不適宜繼續哺乳。
如果第一胎是剖腹產,一般建議間隔1~2年之後再懷孕生第二胎,而且第二胎也不一定要剖,現在也開展了剖腹產後的陰道分娩。
但前提條件是第一胎剖宮產的因素不在了,比如原來是因為骨盆的問題做了剖腹產,現在骨盆康復了;原來是因為小孩胎心太弱做的剖腹產,現在小孩胎心正常了;原來的剖宮產傷口癒合良好,這樣就可以陰道分娩了。
另外,WHO提倡母乳餵養至2-3歲,一般母乳餵養時間至少於生產後一年,加上懷胎十月,所以理想的生育間隔應為兩年半到三年。
此外,生二胎的時機還要結合家庭的實際情況及經濟狀況等。
4、頭胎有先天性疾病,還適合再生二孩嗎?
這要看是哪種先天性疾病,我們一般都會建議產婦做產前診斷。如果第一胎是21三體綜合症,那生二孩的時候也是要做產前診斷的。
但不是所有的先天性疾病都能被檢查出來,有些疾病是檢查不出來的,有可能在第二次妊娠的時候還遇到這種問題,如果第一個孩子不健康,那生二孩時,父母一定要做孕前檢查。
5、生二孩產檢是必要的嗎?產檢要注意哪些問題?
所有的孕婦,無論是頭胎還是二孩,我們都建議要做孕前檢查,並且要定期產檢,而且不管生第幾胎,孕檢並沒有很大不同。
生二孩時,可能高齡產婦的比例會增加,就更要注意孕前檢查了。
6、寶寶健康與第幾胎有沒有聯繫,二孩早產可能性會更大?
如果是高齡產婦,妊娠期合併症如子癇前期,妊娠期糖尿病等風險增加,母病因素可能導致早產的機率就會增加。如果第二胎沒有這些合併症的話,通常產次與早產沒有必然聯繫。
寶寶健康和第幾胎沒有多大關係,主要是看媽媽的身體狀況。隨著產婦年齡增加,併發症的機率也會增加,孩子早產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但如果懷孕時沒有這些合併症的發生,那也不一定會早產。
7、生了二孩,如何調整老大的心理?
在生二孩之前,家長全部的愛都給了老大一個人。在懷上二胎之後,父母的愛就要被分享了,老大也許會出現嫉妒、失落等不良情緒,家長要注意關心和調整老大的心理,這對於老大的健康成長和兩個孩子將來的相處都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即使在未打算要二胎之前,也要教育和引導孩子關心他人,包括父母和其他小朋友,這樣,孩子就不會唯我獨尊,以自我為中心。
第二,在打算要二胎之前,要徵求一下老大的意見,並告訴他要二胎不是為了爸爸媽媽,而是為了老大有個成長的親密夥伴。這樣,老大就會和父母一起期待弟弟或妹妹的到來。
第三,老二出生後,也不能忽略對老大的照顧,儘量做到公平對待兩個孩子,千萬不要偏愛小的孩子,這樣會造成孩子心理上的陰影。
第四,老二出生後,如果老大犯錯誤或做的不妥當的地方,千萬不要拿老二來比較,要正確引導、梳理、教育。
第五,老二出生後,可以引導老大一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照顧老二,同時也可以培養老大的責任和擔當。
(採訪專家:魏玉梅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遊一平 湖南省婦幼保健院大產科主任,戴英麗 臨床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