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二孩」?婦產科主任告訴你怎麼生

2020-12-20 快科技

最近幾天,相信大家的各種社交渠道幾乎都被兩個字刷屏了:二孩。沒錯,我們國家的計生政策即將進入一個全新階段。

不過生二孩,涉及到的問題方方面面,你的認識到位了嗎?

1、生二胎和生二孩,是一回事嗎?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的是,生二胎和生二孩是不一樣的。

據政策解讀,允許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孩子,也就是說,允許「二孩」而不是「二胎」,例如已經生育雙胞胎的夫妻就不能再次生育。

2、女性生二孩,年齡多大合適?

一般來說,35周歲以上的孕婦我們稱作高齡產婦。通常建議女性在35周歲以下生產,但這也不是說35周歲以上的人就不能生產。

伴隨年齡增加,懷孕後各種併發症的風險也會增加,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等病症的風險都會增加。除此之外,伴隨年齡增加,胎兒染色體異常風險也會增加,需要在孕期要做產前診斷。

那高齡產婦生二胎要注意什麼?高齡產婦孕前最好鍛鍊好身體,控制合理體重再懷孕,孕前孕期補充葉酸,給寶寶提供一個安全可靠的成長基地。

另外,高齡產婦二胎的孕檢周期應縮短,以便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及時採取有效措施幹預。

3、兩次懷孕間隔多久比較合適?

從醫學上來講,沒有特別的建議,間隔多久都是可以的。通常情況下,第一胎哺乳期後可以建議妊娠,如果哺乳期妊娠可能不適宜繼續哺乳。

如果第一胎是剖腹產,一般建議間隔1~2年之後再懷孕生第二胎,而且第二胎也不一定要剖,現在也開展了剖腹產後的陰道分娩。

但前提條件是第一胎剖宮產的因素不在了,比如原來是因為骨盆的問題做了剖腹產,現在骨盆康復了;原來是因為小孩胎心太弱做的剖腹產,現在小孩胎心正常了;原來的剖宮產傷口癒合良好,這樣就可以陰道分娩了。

另外,WHO提倡母乳餵養至2-3歲,一般母乳餵養時間至少於生產後一年,加上懷胎十月,所以理想的生育間隔應為兩年半到三年。

此外,生二胎的時機還要結合家庭的實際情況及經濟狀況等。

4、頭胎有先天性疾病,還適合再生二孩嗎?

這要看是哪種先天性疾病,我們一般都會建議產婦做產前診斷。如果第一胎是21三體綜合症,那生二孩的時候也是要做產前診斷的。

但不是所有的先天性疾病都能被檢查出來,有些疾病是檢查不出來的,有可能在第二次妊娠的時候還遇到這種問題,如果第一個孩子不健康,那生二孩時,父母一定要做孕前檢查。

5、生二孩產檢是必要的嗎?產檢要注意哪些問題?

所有的孕婦,無論是頭胎還是二孩,我們都建議要做孕前檢查,並且要定期產檢,而且不管生第幾胎,孕檢並沒有很大不同。

生二孩時,可能高齡產婦的比例會增加,就更要注意孕前檢查了。

6、寶寶健康與第幾胎有沒有聯繫,二孩早產可能性會更大?

如果是高齡產婦,妊娠期合併症如子癇前期,妊娠期糖尿病等風險增加,母病因素可能導致早產的機率就會增加。如果第二胎沒有這些合併症的話,通常產次與早產沒有必然聯繫。

寶寶健康和第幾胎沒有多大關係,主要是看媽媽的身體狀況。隨著產婦年齡增加,併發症的機率也會增加,孩子早產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但如果懷孕時沒有這些合併症的發生,那也不一定會早產。

7、生了二孩,如何調整老大的心理?

在生二孩之前,家長全部的愛都給了老大一個人。在懷上二胎之後,父母的愛就要被分享了,老大也許會出現嫉妒、失落等不良情緒,家長要注意關心和調整老大的心理,這對於老大的健康成長和兩個孩子將來的相處都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即使在未打算要二胎之前,也要教育和引導孩子關心他人,包括父母和其他小朋友,這樣,孩子就不會唯我獨尊,以自我為中心。

第二,在打算要二胎之前,要徵求一下老大的意見,並告訴他要二胎不是為了爸爸媽媽,而是為了老大有個成長的親密夥伴。這樣,老大就會和父母一起期待弟弟或妹妹的到來。

第三,老二出生後,也不能忽略對老大的照顧,儘量做到公平對待兩個孩子,千萬不要偏愛小的孩子,這樣會造成孩子心理上的陰影。

第四,老二出生後,如果老大犯錯誤或做的不妥當的地方,千萬不要拿老二來比較,要正確引導、梳理、教育。

第五,老二出生後,可以引導老大一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照顧老二,同時也可以培養老大的責任和擔當。

(採訪專家:魏玉梅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遊一平 湖南省婦幼保健院大產科主任,戴英麗 臨床醫生)

相關焦點

  • 全面二孩政策一出 70後最糾結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其中,最糾結的是70後:孩子養育成本高,壓力大,高齡產婦有風險,成為他們要二孩的擔憂。而對於那些一直想要二孩的家庭,則終於等來了好消息。  記者從寧波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了解到,單獨二孩政策出臺至今,我市再生育申請受理數為14917例,審批通過14626例,已出生7677例,在孕預計年底前出生2017例。由此可見,想要第二個小孩的家庭其實還是不少的。
  • 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名譽主任郎景和,辦公室裡千鈴叮咚提醒醫生職責
    郎景和,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名譽主任。1964年,畢業於白求恩醫科大學,畢業後在北京協和醫院工作至今,曾任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教授。「你看這個鈴鐺叫做『虎撐』。」辦公室的上千個鈴鐺中,這個圓環形的銅圈般的鈴鐺與郎景和最有緣——因為「虎撐」是古代醫生的「標配」。古代醫生行醫時,會把「虎撐」掛在箱子上。一路走,鈴鐺一路叮咚作響,病家聽到鈴聲就知道「醫生來了」。「虎撐」之所以用「虎」字來冠名,據說與藥王孫思邈有關。有一次,孫思邈在行醫途中遇到一隻老虎,這隻老虎病歪歪的,見到人沒有撲過來。
  • 只為佑你平安喜樂|鄭大二附院婦產科主任張慶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婦產科,是河南省醫學重點學科,河南省醫學臨床特色專科,數十年來,名家輩出,聞名遐邇,成為中原百姓無比信任、生死可託的明星科室;前不久,張慶接過科室主任的接力棒,繼續引領這個光榮的團隊繼往開來。 張慶,何以在這個享譽省內外的團隊中脫穎而出,成為女性世界裡的男婦產科主任?
  • 二孩來臨,婦產科要被擠爆?國家正布點助產士培訓基地
    &nbsp&nbsp&nbsp&nbsp新華報業網訊 今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實施,由此引發的一系列問題正在慢慢發酵。這次參加省兩會,「二孩新問題」也成為代表委員們普遍關注的熱點話題。熱門婦產醫院一床難求的局面如何改善?新出現的一大批高齡產婦去哪生最安全?助產士極度缺乏怎麼辦?
  • 「全面二孩」前杭州現生育高潮 猴年是生娃小高峰
    昨天,你是否被一則消息刷屏了?剛剛閉幕的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這是繼2013年,中國啟動實施「單獨二孩」政策之後,又一次人口政策調整。「二孩放開」,應該是昨晚最受老百姓關注的一則新聞了。
  • 二孩時代:湖南二孩生育井噴 醫院產科嚴重吃緊
    通訊員 陳穎攝 編者按 11個月之前,湖南二孩政策正式實施。時至今日,二孩媽媽要麼剛好到了預產期,要麼已經在給寶寶餵奶,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波生育高峰也如期而至。然而,二孩生育政策並沒有實施之初那般令人皆大歡喜。
  • 長沙開辦最具特色養生館 為二孩媽媽提供優生優育指導
    華聲在線2月28日訊 今年是我國實施「全面二孩」政策的第一年,據悉,長沙產檢孕婦有一半都是二胎家庭,再加上今年又恰好是猴年,民間對「猴」這一屬相的偏好,市民都希望在今年添個聰明伶俐的猴寶寶。
  • 醫生累得哭,助產士累到吸氧 二孩生育高峰真的來了嗎
    湖南日報記者 唐俊 攝 華聲在線訊(記者 段涵敏)2016年伊始,中國實施了30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宣告終結,二孩時代正式來臨。 「全面兩孩」政策落地近1年,省會長沙的一些大醫院產科頻頻「爆滿」,掛號難、檢查難、找床位難,分娩人數猛增,產科醫護人員更是忙到飛起、累到不行。 二孩生育高峰真的來了嗎?
  • 想生兩孩家庭煩惱:婦產科床位緊張 月嫂高薪難求
    各地「單獨兩孩」政策放開後,雖然輿論一片叫好,但是一些打算要兩孩的家庭,卻要面對各種各樣的煩惱和顧慮。  婦產科「一床難求」  記者了解到,目前南京各大醫院婦產科「一床難求」。業內人士表示,據此前相關統計,本輪生育高峰將持續到2017年,「單獨兩孩」放開後,高峰持續到何時就不好說了。
  • 二孩時代合肥醫院婦產科一號難求 部分醫院掛號攻略拿走不謝
    昨日,記者走訪省城多家三甲綜合醫院後發現,當「全面兩孩」遇上「猴寶寶」,省城一些大醫院的婦產科出現掛號難的情況。掛號 一臺電腦、兩個手機還是沒搶到號說到去醫院掛號孕檢的事,家住在濱湖新區的朱先生都覺得累。今年上半年,朱先生的愛人懷了二寶。由于大寶一直在省立醫院產檢、出生的,所以兩人決定還是去省立醫院建檔。
  • 不管一孩二孩 產假增至158天
    這標誌著全面二孩政策的配套規定在我省正式實施。修訂的條例有哪些亮點?全國二孩政策實施後,對我省醫療、教育資源有哪些影響?針對全面二孩,我省制定了哪些配套政策?針對廣大市民關注的問題,記者對昨日召開的江西省實施全面二孩政策新聞發布會進行了相關梳理,並請有關人士進行了解讀。
  • 備孕二孩的家庭青睞基因檢測
    目前,有不少備孕二孩的市民過來諮詢、檢測基因。  「高危人群」更需健康管理計劃  「具有腫瘤家族史的人群,尤其是小於40歲的低齡腫瘤患者及家屬、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同種癌症患者家族史陽性的成員、雙側同種癌症患者、遺傳性腫瘤基因檢測陽性者,都屬於腫瘤遺傳的高危人群。」2月15日,中國首個「腫瘤遺傳諮詢門診」在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掛牌。
  • 二孩」時代 我市高齡產婦比例增多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出臺實施,不少家庭走進二孩時代,而其中超過35歲以上,在醫學上被定義為「高齡產婦」的孕媽媽佔了不小比例。  據了解,「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我市醫院產科分娩量大幅上升,特別是2017年二孩效果突顯。
  • 2017年新出生人口中二孩比重約佔50%
    二胎政策放開後,「你還生小二子嗎」也成了大家的「問候語」。記者在8月28日-29日由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舉辦的全省孕產婦危急重症救治能力提升培訓班上獲悉,經產婦比例逐年攀升,高齡孕產婦佔20%,高危孕產婦佔40%。中大醫院婦產科於紅主任介紹,高齡產婦產後風險也不容忽視,但60%產後問題是可以預防的。    二娃時代來了?
  • 想要二孩 你做好準備了嗎?精力是重要考量
    全面二孩政策放開之後,連日來,「一孩」家庭紛紛被祝福早日好「孕」。但生還是不生?除了經濟壓力,是否有足夠精力,成為「一孩」家庭的另一番糾結。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生不生二孩,不少家庭尤其是職場媽媽表示,時間、精力有限。 「培養一個孩子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從牙牙學語、蹣跚走路到成家立業,都需要父母的細心呵護。
  • 生育二孩 你準備好了嗎?
    生育二孩 你準備好了嗎?孩子長到兩三歲時,她開始強烈地想要第二個孩子。雖然在情感和經濟上都有充分的二孩條件,李露的二孩之願付諸實施卻要等到10年後了。理由很簡單:她和先生都是公務員。
  • 要還是不要二孩,你還在為不能生二孩而耿耿於懷嗎?
    國家執行計劃生育政策後,於2013年通過放開單獨二孩政策,即夫妻有一方是獨生子女即可生育二孩。後又於2015年通過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如果要二孩的話,困難也重重:一方面年齡偏大,不利於優生;另一方面沒人看孩子,雙方長輩歲數已大,倆人都上班條件也不允許。在要和不要之間,猶豫、焦慮、苦惱,一段時間為此事困擾著,最終沒要二孩。
  • 二孩開放!國人扎堆試管嬰兒:包生男孩
    「全面二孩」政策的放開給不少家庭敞開了再要一個孩子的大門,特別是40歲以上的大齡夫妻,渴望能抓緊最後的機會再生一個孩子。北京青年報從市婦產醫院和北醫三院生殖醫學中心了解到,近期不少想要「二孩」的家庭前往醫院諮詢試管嬰兒技術,其中45歲以上的大齡女性更是「突增」。
  • 儋州公立醫院婦產科主任非法引產被刑拘
    而且,給孕婦非法做引產手術的均為醫務人員,有的還是公立醫院現任婦產科主任。□南國都市報記者林書喜  公立醫院婦產科主任非法引產  今年3月28日上午9時許,儋州市衛生監督所接到有人非法引產舉報,該所立即進行跟蹤排查。29日凌晨5時許,執法人員在那大城區先鋒路某賓館4098號房現場查獲當事人婁某某對孕婦莊某非法進行引產。
  • 一半以上育齡家庭拒絕生二孩!鄭州全面放開二孩5年,為啥遇「冷」?
    如果人生可以重做選擇,你還會選擇生二孩嗎?5年前,我國全面放開二孩政策,長達36年的獨生子女政策自此告終。5年後的今天,第一批二孩家庭現在過得怎麼樣?又是否如大家所想,社會上迎來了新一輪生育高峰呢?帶著這些問題,河南商報記者在各級醫療機構、教育機構以及部分二孩家庭中進行了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