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人定勝天!」的話不僅僅是我們中國人說過,外國人也說過。但是帶來的結果是什麼我想大家都是明白的,我們不僅僅要人定勝天,還要遵循科學規律辦事,不然的話天誅地滅。
雖然作者我說的話並不是百分之百正確,但是我還是會用自己研學的知識幫助大家解讀洪澇災害的發生其中偶然以及必然的因素。
其實中國洪澇災害,特別是城市洪澇災害很多其實是和地形有關係的。因為地形很多時候是決定一個城市規模以及走向的重要指標。一般情況下城市都會建設在平原地帶,有時候我們不免會填湖,平山來滿足我們的需求。
而且構成城市不僅僅是地表建築,更需要的是地下錯綜複雜的網絡。一般來說一個城市的基礎建設是要滿足高峰時期五倍左右的疏通能力。特別是大城市需要建設完善的排水系統,這一點中國除了青島之外,好像沒有任何的城市有這樣的基礎。至於說原因嗎?自己百科吧!
首先來說我們南方很多城市洩洪標準太低,城市建設早期沒有注重排水等相關的基礎設施,以至於後期更加的難以梳理。基本上一兩天的大雨都可能將道路淹沒,危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再者就是填湖造地,破壞溼地,破壞森林等原始生態。這一點其實在前幾十年很嚴重,洞庭湖幾乎消失。裡面的精靈白鱘,中華白鰭豚,等很多的物種也因為棲息環境的破壞而走向滅亡。我們留下最多的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們用自欺欺人的話對待這個善待我們的世界。
湖泊,沼澤,溼地,作為河流之肺。往往可以在必要的時候涵養水源,通過這種方式來減緩洪水猛獸的威力。但是正眼看看我們究竟還有多少溼地,還有多少湖泊,幫助我們一起承載災難的幫手都在哪裡?不都是被我們一個個給消滅了嗎?我們還能夠怪誰,怪命運?還是怪人的無情。
最後就是我們人定勝天,違背自然規律,違背科學規律的事情。現在有很多人從山上下來了,下來以後不是更安全了,而是更危險了!為什麼?因為村落的走勢是根據河流的走勢而建立,河道確實是很平攤,適合人類聚集,但是是否也為起安全做好了保障?我想很多人都會在沒有出事的時候自以為然!
最終還是希望,不要以眼前的利益作為核心,要想長遠發展道路。中國人已經富裕起來了,不能夠再走以環境為代價的發展道路了。我們沒有了山川,沒有了河流!我們怎麼去給子孫後代講故事!怎麼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