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糧食計劃署駐華代表:通過南南合作分享中國扶貧先進經驗

2020-12-11 中國訪談

        中國網:今年是中國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面對疫情的挑戰,中國表現如何?後疫情時代,如何更有效地開展全球減貧工作?在2020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上,我們採訪到了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駐華代表屈四喜。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駐華代表屈四喜。(李佳 攝)

        中國網: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被授予世界糧食計劃署,表彰其在對抗飢餓和改善受衝突影響地區的和平狀況所做出的貢獻。您如何看待糧食安全對於和平和發展的重要性?

        屈四喜: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是聯合國系統中最大的人道主義援助機構,我們追求全球糧食安全、零飢餓和營養的改善。在我們的有關工作中,每年為全球將近1億的飢餓人口提供糧食援助。我們的援助項目包括緊急救援、災後重建、社會保障、學校營養餐以及「以工代賑」的開放類活動。我們幫助的人們有很大一部分生活在受衝突和戰亂影響的國家和地區。因為目前全球飢餓人口有6億9千多萬,這其中大概有60%以上,生活在動蕩不安的國家和地區。從這個意義上講,糧食計劃署對全球的和平與發展起到過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次獲得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表明國際社會認可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對於全球和平與發展的貢獻。當然,這個榮譽不僅僅是屬於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也屬於與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一道工作奮鬥的夥伴們。

        中國網:糧食署於1979年進入中國,40多年來見證了中國的發展。您如何評價中國在消除貧困、減少飢餓上取得的成績?中國的脫貧經驗對於其它發展中國家有怎樣的借鑑意義?

        屈四喜: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是最早進入中國,在中國開展合作的五個聯合國機構之一。從1979年到2005年,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在中國實施了70個大型的發展和救災援助項目,應該說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是中國扶貧事業取得巨大成就的見證者、參與者和積極的貢獻者。當然,中國的貧困縣在2020年全部脫貧摘帽,這表明中國(經過)巨大努力以後,比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早十年完成自己的減貧目標。這毫無疑問,對全球,尤其對發展中國家是巨大的鼓舞,也為發展中國家樹立了光輝的典範。當然,這裡面有很多的經驗和先進的技術,中國能夠與其他發展中國家進行分享。

        中國是這樣一個大的國家,人口體量這麼大,而且農村之間的差異也非常大,城鄉差別也比較大。應該說,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初的條件是非常差的。中國能夠在40多年時間內,使自己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足以可見,中國的扶貧工作是非常有成效的。中國扶貧的政策、組織體系和體制機制,以及實質的項目開展都非常有成效。中國40多年使8億多人口脫貧,中國對世界脫貧貢獻率達70%以上,這足以表明,中國的扶貧對世界來講非常重要。

        剛才說了,中國有很多經驗,可以同全世界進行分享。具體說就比較多了,包括專項扶貧、產業政策扶貧、東西(地區)結對子,以及現代技術利用,有很多先進實用的技術和經驗可以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分享和學習。

        中國網:當前正在蔓延的新冠疫情使世界經濟陷入衰退,也給全球減貧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您如何評價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當中的表現?

        屈四喜:新冠疫情是全人類的公敵。中國採取了及時有效的防控辦法,上下一心,使疫情在中國國內得到很好的控制。在疫情剛剛暴發的時候,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把一些抗疫物資從海外運到中國來,而且糧食計劃署也為湖北捐獻了一批呼吸機和一臺ECMO。後期在中國疫情得到控制以後,我們協助中國向非洲54個國家運送了8批次抗疫物資,很好地幫助了發展中國家,尤其是非洲國家來抵抗新冠疫情。而且在4月底以後,我們同中國政府進行合作,在中國國內建立了聯合國全球人道主義應急樞紐。到目前為止,已有將近6億多立方(米)的抗疫物資從中國發出,佔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運營的聯合國人道主義緊急援助物資樞紐網絡發運量的80%以上。所以,在抗疫方面,中國同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開展了積極的合作,對世界抗疫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國網:疫情之後,各國應該如何開展減貧領域的國際合作?中國應該發揮怎樣的作用?

        屈四喜:應該說疫情之後,世界還是要加強各個國家之間的相互合作,尤其在投資與貿易方面。而不是採取孤立主義,對項目進行封閉和隔離,這是不符合現在的發展潮流的。尤其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全球真的變成地球村了,這也更多地需要相互之間的理解和借鑑,來一塊兒進行學習。

        南南合作是現在中國和糧食計劃署開展合作的重要領域之一,我們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中國辦公室為此還有另外一個頭銜——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中國南南合作卓越中心。目前,根據我們自己本身的業務,確定了四大領域作為南南合作的重點:

        一是如何利用相應的技術和投入,來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小農增產增收,提升他們價值鏈的發展能力。

        二是怎麼樣幫助他們減少產後的損失。因為現在全球生產以後階段的損失量非常大,包括小農科學儲糧,以及建立有關國家層面上的糧食儲備體系。

        三是減災防災領域。

        四是學習借鑑中國扶貧領域的創新經驗和做法,來幫助其他的國家擺脫貧困。

        應該說,在南南合作方面,中國一直是南南合作的倡導者、參與者、貢獻者。中國與糧食計劃署的合作中前景廣闊,潛力非常大。我們主張用創新的方式方法來開展我們的合作,把中國更多先進的經驗和技術分享給其他發展中國家。像這次在隴南召開的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期間,我們學習了隴南很多扶貧方面的做法,包括電商扶貧,讓我印象很深。因為隴南這個地方條件相對而言不是那麼好,處在大山深處,當地政府利用電商把山裡面的山貨和好的農產品賣到山外去,給老百姓增產增收,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創舉。

        中國網:目前糧食署在中國的工作重點是什麼?

        屈四喜: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從1979年進入中國,與中國開展合作。在2005年以前,應該說中國是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的主要受援對象國。後來因為中國本身發展了,糧食計劃署需要把自己的資源用在更加需要幫助的那些國家上。2006年以後,特別是2016年以後,雙方的合作呈現新時代嶄新的特點,中國不再是糧食計劃署的一個援助對象國。

        目前我們的工作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第一,我們在中國國內進行資源募集,支持糧食計劃署全球的援助工作,因為糧食計劃署是個純粹的,靠自願捐款和認捐來資助的機構。

        第二,中國有很多發展經驗,尤其通過40多年成功的發展,有很多的先進信息技術和相關經驗可以被廣大發展中國家分享、借鑑,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做好自己的工作。

        第三,儘管糧食計劃署對中國來講不是一個援助機構了,但糧食計劃署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和平臺,與夥伴們一起還是要繼續支持中國的精準扶貧和營養狀況的改善,包括支持中國的鄉村振興。

        談到抗擊疫情,我們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作為習近平主席在今年上半年宣布的支持全球抗疫的五項舉措之一,我們要在中國建立長期的聯合國人道主義應急物資樞紐。目前中國有關部門正在會同相關單位推進這項工作,這對全球抗疫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網:謝謝屈代表,非常感謝您接受我們的採訪!


(本期人員——責編/記者:杭舟;攝像/後期:張文泉;攝影:李佳;主編:鄭海濱)

相關焦點

  • 小遊戲+公益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用創新手段鼓勵愛心活動
    根據聯合國最新發布的2019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雖然,近年來中國在營養改善方面進步明顯,但是仍有690萬5歲及以下兒童生長遲緩和消瘦,而他們大部分都生活在貧困地區。
  •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扶貧》中英文版首發
    中國網 孫宇攝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記者白韻之)10月16日,《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扶貧》中英文版在2019中國扶貧國際論壇上首發。國務院新聞辦副主任郭衛民,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副局長方正輝,國務院扶貧辦開發指導司司長、中國國際扶貧中心主任左常升,財政部國際財金合作司二級巡視員劉偉華為該書揭幕,並向部分發展中國家官員及國際機構代表贈書。
  •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玩微信「小遊戲」可為貧困兒童兌換營養餐
    8月29日,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與騰訊微信共同舉辦了「為3-5歲貧困學齡前兒童送營養-公益推廣活動啟動儀式」, 呼籲全社會共同關注中國貧困地區學齡前兒童的營養狀況。在升級版的「動物餐廳」小遊戲中,玩家可以做營養午餐,獲取遊戲裡的愛心值,這些愛心關注將兌換成愛心企業的配捐資金,用於支持世界糧食計劃署在中國的貧困學齡前兒童營養改善項目。愛心企業想念食品有限公司和永輝優選也將捐出總數約50萬份的營養餐。
  • 2020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舉行 探討後疫情時代全球減貧創新與合作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外文局、甘肅省人民政府、中國國際扶貧中心、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和世界糧食計劃署聯合主辦,主題為「後疫情時代全球減貧創新與合作」。來自政府、駐華使館、高校、私營部門等12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近百人參加了研討會。與會嘉賓圍繞會議主題,探討如何在全球範圍內縮小數字鴻溝,讓貧困人群從數字創新中受益,加速抗疫合作和減貧知識分享和交流。
  • 中國糧食安全經驗提供全球治理樣本
    共有10位專家進行了10個主題報告的分享,探討糧食安全相關的核心議題,特別是後疫情時代糧食安全的格局,以及科技驅動農業的發展,還有全球糧食貿易等等這樣的重要命題,希望為糧食安全以及糧食貿易、糧食科技的創新各個方面找到可行的解決方案。
  •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推出微信小遊戲《動物餐廳》
    8月29日消息,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與騰訊微信共同推出了一款「動物餐廳」小遊戲中,這款遊戲旨在鼓勵用戶在娛樂中幫助貧困地區兒童。根據聯合國最新發布的2019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雖然近年來中國在營養改善方面進步明顯,但是仍有690萬5歲及以下兒童生長遲緩和消瘦,而他們大部分都生活在貧困地區。
  • 中國脫貧是當代經濟社會發展的偉大成功案例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外文局、甘肅省人民政府、中國國際扶貧中心、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和世界糧食計劃署聯合主辦,主題為「後疫情時代全球減貧創新與合作」。 打贏脫貧攻堅戰,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
  • 國際微笑兒童學校供餐項目入選聯合國南南合作良好實踐案例集
    近日,中國扶貧基金會衣索比亞和蘇丹微笑兒童學校供餐項目作為促進零飢餓目標的優秀案例之一入選聯合國南南合作辦公室評選的《基於南南合作與三方合作促進可持續發展的良好實踐(第三卷)》。本卷良好實踐案例集通過展示南南合作和三角合作最佳實踐案例豐富了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南南知識庫,突出了創新的解決方案,為通過南南合作共同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提供了寶貴借鑑經驗。此前,案例集第一卷和第二卷分別於2016年和2018年發布。
  • 世界糧食計劃署獲諾貝爾和平獎
    12月10日,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發給了世界糧食計劃署,以表彰其在消除飢餓、推動世界和平方面做出的貢獻。糧食計劃署執行主任比斯利表示,他代表聯合國秘書長、糧食計劃署、聯合國機構、合作夥伴、捐助者以及全球受援助的1億飢餓人口,感謝諾貝爾委員會授予的榮譽。
  • 校長邱勇訪問義大利 與博洛尼亞大學和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籤署...
    校長邱勇訪問義大利與博洛尼亞大學和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籤署合作協議清華新聞網1月22日電 1月17日-20日,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訪問義大利,與博洛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Bologna)、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UN World Food Programme)籤署合作協議,推進清華與義大利高校及國際組織的合作與交流
  • ...多語種系列圖書和《中國扶貧案例故事選編2020》英文版圖書發布
    據了解,《中國關鍵詞:精準脫貧篇》圍繞中國脫貧攻堅的重大理念和貧困治理的重要實踐進行介紹和解讀,翻譯出版中文與英文、法文、俄文、西文、阿文、日文、韓文、德文、葡文、意文、土文、哈文、越南文、印尼文等多語種對照版圖書,旨在分享中國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成果經驗,講述中國人民奮發進取、擺脫貧困的生動故事,傳遞戰勝貧困、攜手共進的堅定信心,為增進國際減貧合作提供有益參考。
  • 唐仁健會見參加2020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的外方嘉賓和國際組織代表
    唐仁健代表中共甘肅省委、甘肅省人民政府對國內外相關組織和各方朋友對甘肅脫貧攻堅工作長期以來的關注關心和幫助支持表示感謝。他說,甘肅是全國脫貧任務最重的省份,貧困面積大、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在黨中央、國務院親切關懷下,我們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緊緊圍繞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六個精準」,因人因地、因貧困原因、因貧困類型分類施策,支持和鼓勵全社會參與扶貧,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進展和歷史性成就。甘肅脫貧攻堅的實踐探索,從地方層面生動反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向貧困宣戰的宏偉實踐。
  •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用 Parity Ethereum 援助 10 萬名難民
    每年,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都在幫助世界各地的數百萬人吃上飯。這項糧食援助計劃的一個主要部分是直接向受益人轉帳現金。我們已經參與世界糧食計劃署的 「Building Blocks」 項目將近兩年了。從 2017 年 1 萬用戶的試點項目開始,去年增長了 10 倍多。在區塊鏈的幫助下,糧食計劃署一直在更安全、有效地向約旦 Azraq 難民營中的敘利亞難民分發援助。
  • ...南合作丨巴西國家主流媒體報導中國農大與巴西聖保羅大學合作成果
    ,圍繞11個重點海外基地提升我校在科研、教學和社會服務領域的新型國際化水平,在知識交流、人才培養、經驗示範和分享等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繼續致力於農業和農村領域的南南合作,為落實「一帶一路」倡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應有的貢獻。
  • 王曉輝:攜手推進後疫情時代全球減貧的知識分享
    王曉輝認為,直播活動和嘉賓分享讓大家看到科技進步為擺脫貧困提供的創新路徑和方法,相信這些在中國被驗證過的、有效的減貧實踐,能夠為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減貧提供參考和借鑑。在研討會上,來自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世界糧食計劃署、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和阿根廷、模里西斯、巴拉圭、非洲綠色革命聯盟、拉美開發銀行、英國皇家社會科學院等國家和組織機構的嘉賓分享了關於全球減貧數字創新實踐、後疫情時代深化減貧夥伴關係等議題的經驗與觀點。
  • 攜手努力,共同維護全球糧食安全
    中國經受住了考驗,在控制住疫情的前提下穩步推進農業生產,為確保2020年豐收邁出了堅實的步伐。」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處代理代表歐敏行表示,中國的一系列舉措為各國政府參與糧食安全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高度重視糧食安全,主張各方攜手努力,共同維護全球糧食安全。
  • 為什麼不要浪費糧食?因為2005年聯合國糧食計劃署才結束對華援助
    糧食問題歷來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2013年4月「中國用佔世界9%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近21%人口,本身就是對世、界減貧事業的重大貢獻。」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駐華代表處助理代表張忠軍說。
  •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當地時間12月10日,在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儀式上,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執行幹事戴維·比斯利在義大利羅馬接受了由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頒發的諾貝爾和平獎獎牌和證書。1910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國際和平局聯合主席Lisa Pelletti Clark女士代表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頒發了此獎。比斯利在頒獎典禮上發表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