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流感發病高峰期
預防流感 市民應注意這些
市民在遂寧市中心醫院呼吸中心就診
昨(7)日,記者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急性傳染病防治與疫情信息管理科了解到,從我市監控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在我市感染流感病毒的市民中甲一型(H1N1)病毒佔多數。今年2月我市流感感染者與1月相比發病數下降約50%,但與去年同期相比發病數有所上升。市疾控中心提醒廣大市民,雖然目前我市流感發病數呈下降趨勢,但春季也是流感發病高峰期,市民仍應從多方面預防流感。
流感型別有所改變
甲型(H1N1)佔多數
據市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從2017年11月至今年1月的檢測結果來看,今年冬季我市流感主要流行型別是多種型別並存,從所佔比例來看,乙型流感約佔30%,甲一型約佔35%,甲三型約佔35%。從今年2月監控結果來看,我市流感感染者與1月相比發病數下降約50%,但與去年同期相比發病數有所上升。從今年2月至今,我市流感型別甲型(H1N1)成為「優勢株」,在流感病例中佔多數。
「從近三年的檢測數據來看,雖然乙型流感感染數以前發病率較少,但去年底今年初增長速度較快。對此我們也進行了積極的宣傳和防控,從設置宣傳專欄到印發宣傳資料,採取了製作宣傳動畫短片,送視頻送知識進社區,讓市民更多地了解流感防控知識。」市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普通感冒≠流感
區分流感要注意這些
市疾控中心提醒廣大市民,普通感冒≠流感。得了流感,一般患者常會出現發燒,體溫可達39-40℃,伴有頭痛、肌肉和關節酸痛等症狀,常有咽痛、咳嗽,可能會有鼻塞、流涕、眼結膜輕度充血等。嬰幼兒常有嘔吐、腹瀉等症狀。
有些市民談流感就會驚慌,其實不必。疾控中心人員提醒市民:流感是否導致嚴重後果,因人而異。絕大多數的人感染流感不會引起重症併發症,大多1周左右自愈,咳嗽等症狀可能持續1-2周,廣大市民不必恐慌。肺炎是流感最常見的併發症,還有神經系統損傷、心臟損害、肌炎、橫紋肌溶解症候群和膿毒性休克等。
但如果感染流感病毒的是這幾種人群,市民應高度重視,年齡<5歲的兒童(其中年齡<2歲的幼兒更易發生嚴重併發症);年齡≥65周歲的老人;肥胖者(體重指數>30);妊娠期婦女;以及伴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高血壓除外)、腎病、肝病、血液系統疾病、神經系統及神經肌肉疾病、代謝及內分泌系統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應用免疫抑制劑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
醫生提醒市民
感染流感應儘早隔離治療
在了解了流感的症狀以及併發症之後,市民又該如何預防流感呢?記者就此採訪了遂寧市中心醫院呼吸中心主任何正光。何正光提出了預防流感的建議:接種流感疫苗,常洗手,在辦公室、教室等人員密集場所要注意多通風,市民可每天進行30-45分鐘的有氧鍛鍊,多吃蛋白質和維生素豐富的食品,多喝水,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勞累。
與此同時,何正光提醒廣大市民,若家中有人出現流感症狀,應儘早到醫院接受治療,並要與家中的老人、小孩進行隔離。
(全媒體記者 黃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