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四中高三8班班主任崔寶振
大小新聞客戶端9月18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李京蘭)在2020年高考中,煙臺四中崔寶振老師所帶班級,2人考取北京大學,班級本科過線100%。回到三年前,崔老師所帶的上一屆高三學生,在2017年高考中班級36人中,32人過自主招生線,全部本科。對於取得如此優秀的成績,崔老師有何帶班秘訣?這位從教只有16年的年輕班主任,顯得謙虛而理性,通過用心的探索,大膽的創新,以及對孩子們內生動力的培養,只有激發出學生的內心學習動力,相信每個學生都會實現夢想,超越自己。
班級管理採用「團隊制,雙軌制,導師制」
2008年,崔老師從事班主任工作,所帶班級成績突出,各項活動均創造佳績,班級學生積極上進,陽光活潑,深的學生們喜愛。2014年開始擔任學校北大創新實驗班班主任,積極探索小班化教育教學新模式、新方法。通過營造團結、和諧、進取的班級氛圍,培養孩子們的求知慾,鼓勵學生通過教師引導,加強自主探索學習。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感恩意識,抓成績促能力。同時鼓勵學生參與各項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談到優尖生培養,崔老師介紹,班級管理採用「團隊制,雙軌制,導師制」,調動學生內生動力,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挖掘潛力。
團隊制:就是將部分現有成績優、實力強、潛質好、信心足、目標明確、又肯吃苦、並敢於迎接挑戰的同學編成一個小團隊,團隊在教室座位基本在一起,宿舍在一起,相互促進,相互提升,也有競爭。老師要讓這個團隊充滿活力,就要定時推優質題目,定期面批面改,督促他們舉一反三,交流討論,自主提升。這樣的團隊對於像數學、物理這樣的學科效果非常明顯。
雙軌制:就是保持原本班級學習內容和複習要求的同時,在團隊制基礎上,另行給團隊成員設計內容更精、要求更高、針對性更強的教學輔導計劃,拔尖促優,提升能力。這樣就能保證團隊成員每天時刻處於「有事可做」狀態,保證他們「吃飽吃好」,學習生活充實豐滿,促進專注,專心,持續挖掘尖子生提分潛力。
導師制:就是讓班級老師在對團隊成員集中指導的時候,更多地採用針對性強、智能性強、方法性強的知識、能力和心理的個別點撥。尤其是針對團隊成員相對弱勢學科,調集名師精準幫扶,保證「一成員一導師」,甚至需要整個高三備課組全員支持,集體想方案,才能幫助成員提升,打造全優,讓尖子生真正尖起來。
課堂教學採用「自主、合作、互助」模式
對於尖子生團隊,班主任在方法、思維、心理、應試能力的輔導要重於對知識的輔導。導師制的輔導也不同於課堂教學,不能對課本知識進行簡單重複和講述,因為這些學生都有較紮實的知識功底,他們缺乏的是學科思維和治學能力。因此思維、方法、心理的培養、輔導成為解決問題提高成績的關鍵。
作為一名物理教師,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其工作的原動力。在教育教學中,其採用「自主、合作、互助」的高效課堂模式和質疑問難的方法,提倡批判性思維教學,充分利用小班化教學優勢,大膽創新,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善於把生活實例與課堂內容相結合,寄德育於課堂教學之中,教學模式深受學生喜愛。在物理教學中認真鑽研教材教法,銳意進取,廣泛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所教班級物理成績優異,得到領導、家長和師生的好評。在課堂教學中積極探索,勇於創新,總結出了一套適合自己風格的教學方法,同時也會想方設法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從根本上引領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深受學生們喜愛。
對於今年剛剛踏進高中校園,開始新的學習生活的高一新同學。建議大家一是要「向45分鐘要效率」,課堂專注、專心,注重效率,課堂能解決的問題不留課下,爭取更多課後盈餘時間,自主支配,結合自己學習特點查漏補缺。二是要鍛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盡信書不如無書」,要獨立思考,不能一味地接受,所謂「獨立精神,自由思想」,這才是真正的學習,才是能力的培養。面對題目,學會「舉一反三」,這樣會使我們對知識點的記憶更深刻,應用更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