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長崎核爆後日本還不投降,那麼等待日本的結局會是怎樣?

2020-12-23 百家號

在德國投降之後,美軍開始全力對付日本,華府希望儘快結束反法西斯戰爭。

從蘇軍進攻德國本土的戰況來看,蘇軍的傷亡是極其慘重的。蘇軍僅柏林一戰就傷亡超過30萬人,要知道美國在整個歐洲戰爭也不過傷亡50多萬人。

而在美日經過衝繩戰役後,美國深感日本法西斯之頑固,若是強攻日本本土美英必然要付出上百萬人犧牲的代價,這個傷亡數字是美國民眾所無法承受的。

為了減小傷亡,美國總統杜魯門決定對日本使用原子彈。

其實「核平日本」原本不在美國的計劃範圍內,起碼在1945年之初美國都還沒有這個計劃。因此在1945年2月的雅爾達會議上,杜魯門用巨大的政治讓步換取史達林在結束對德戰爭後三個月內對日本宣戰。

但是美國政府萬萬沒想到的是,美國的原子彈的研製行動進展神速。1945年7月16日在新墨西哥沙漠試爆的第一枚原子彈試爆成功,到8月份美國手上有2枚原子彈可以投入到實戰當中。

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一枚原子彈,2天後蘇聯正式對日本宣戰,隨即發動「八月風暴行動」,在遠動待命的150萬蘇軍對駐守中國東北、朝鮮半島、庫頁島、千島群島的日軍發動進攻。

(八月風暴行動示意圖)

面對蘇軍的進攻,已是強弩之末的日本關東軍根本無力招架,迅速落敗,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肯定是守不住了。遭受兩面夾擊的日本決定與盟國媾和,日本希望能夠有條件投降,並且日本不允許盟軍登陸日本本土。

日本人提出的條件顯然有些不切實際,美國斷然拒絕了日本的要求,於是在8月9日美國又在長崎投下了第二枚原子彈。至此日本人的心裡防線徹底崩潰,日本天皇決定向盟國無條件投降。

從今天的角度來看,當初日本選擇投降絕對是非常正確和幸運的的,正是由於日本的投降才使得日本本土免於大規模戰爭的洗禮。

在整個二戰日本總傷亡不到300萬人,連平民+士兵死亡了260多萬,這個死傷人數真的不多。要知道它的法西斯老鐵納粹德國可是死亡了800多萬人。

日本投降之時蘇軍尚未接近日本本土,於是美軍立即進駐接管了整個日本,美軍在解除日本武裝的同時在日本推行民主化改革,並且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保留了日本天皇。

在美軍的佔領下,日本在戰後迅速完成了經濟復甦,奠定了其日後工業強國的基礎。但是如果日本1945年沒有投降的話,那麼估計日本就廢了。

(美國佔領下的日本制定了《和平憲法》,並進行了一系列社會改革,經濟由此走向騰飛)

在核爆長崎之後美國手上一時沒有了原子彈,面對日本的頑抗美國有兩種選擇:

一、等待國內原子彈的生產,然後繼續往日本投放原子彈。

二、聯合蘇聯和英國發動大規模常規戰,攻入日本本土,剛正面。

這兩種選擇無論是哪一種,日本戰後必將變成一堆廢墟。而如果美軍是選擇了第二種作戰計劃,那麼對日本打擊必定是毀滅性的。屆時蘇軍會從北海道攻入日本本土,等待日本的將是恐怖的「天懲」。

(其實早在蘇聯制定對日作戰計劃之初時,蘇聯人就做好佔領北海道的準備了。但就是因為日本的突然投降,致使史達林最終放棄了奪取北海道的計劃,只佔領了北海道東北部的北方四島)

而如果日本的抵抗的非常強烈,估計蘇軍將進一步進攻日本本州島。若是最後由蘇軍攻克東京,那日本天皇也鐵定是沒了,戰後的日本估計也會跟德國一樣,分裂成蘇聯佔領的北日本和英美佔領的南日本。而且蘇軍的軍紀是非常非常惡劣的,有興趣的朋友可去查查蘇軍在中國東北和東歐做的事情,簡直就是喪心病狂,令人髮指。

所以在1945年日本政府選擇投降,對於日本人來說是一件極為幸運的事情。作為法西斯軸心國,日本的結局是德意日中最好的一個,甚至比許多戰勝國都要好。

相關焦點

  • 美國曾給了日本三次機會讓長崎避免被核爆,為何日本沒有珍惜?
    被核彈肆虐後的日本城市結果就不說了,日本政府最後終歸的錯失了美國政府的"仁慈",讓長崎市再次遭遇了核炸的命運。那麼,美國政府到底是給了哪三次機會給日本政府呢,日本人為啥不懂得珍惜機會呢?上次日本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是日本政府高層的第一次賭博,顯然他們這次賭博輸了,而輸掉賭局的代價即那在核爆中死亡的廣島十萬日本人。被核平過後的廣島市而顯然,日本政府高層還不打算徹底認輸,打算賭上第二局。
  • 美國曾給了日本三次機會避免長崎被核爆,為何日本沒有珍惜?
    那麼,美國政府到底是給了哪三次機會給日本政府呢,日本人為啥不懂得珍惜機會呢? Ⅰ:第一次避免被核爆的機會——波茨坦公告 在提美國為何要對日本動核武前,大概離不開兩個關鍵性的戰役話題。
  • 廣島長崎被炸後,日本5年之內就完成了恢復重建,廣島核爆到底是真的...
    其實廣島長崎並沒有核爆。當時只造了一個試驗炸了,為了嚇日本逼其投降,用巨大的凝固汽油彈造假,威脅迫日本,火燒廣島長崎軍工倉庫,結果燒著乾柴漫燃木屋區域,日軍為隱瞞真相自己也放一把,現在都居住滿人,環境優雅,如果是核爆怎麼不像福島?早溜光了!核福射區正準備辦奧運,騙錢。
  • 原子彈核爆廣島長崎:日本認為這是無辜的屠殺,美國為什麼認為這是...
    當然,廣島核爆一直被詬病不已,就比如日本的很多歷史學家們都認為,當時日本已經到了投降的邊緣,不 使用原子彈,日本也將會投降,美軍這麼做,實際上就是在製造屠殺。
  • 投下兩顆原子彈後,如果日本仍不投降,美國會繼續扔原子彈嗎?
    確實,美國早在1945年3月就對日本東京發動了「李梅火攻」,使用燃燒彈進行地毯式轟炸,東京城區一片狼藉,近10萬名軍民喪生,所造成的損失不比「小男孩」小。日本高層還不是叫囂「一億玉碎」堅決不投降?然而,廣島核爆的第三天,美國又在長崎投下了一枚名為「胖子」的原子彈,瞬間造成近7萬人的死傷。這一回日本高層終於坐不住了,立刻讓兵器行政本部第八研究所分析美國究竟能製作多少顆原子彈,結果讓日本高層大吃一驚。美國的鈾礦石產量是每年10000噸,每年可以從中提取30噸濃縮鈾,理論上可以製作1000枚原子彈!
  • 羅馬教皇將訪泰國、日本,在日期間將前往廣島和長崎核爆地
    視覺中國 資料圖羅馬教皇方濟各當地時間19日晚乘專機從羅馬出發,開啟對泰國與日本的訪問。23日起在日本期間,他將前往核爆地廣島與長崎。據日本共同社20日報導,上次羅馬教皇訪日是1981年2月已故教皇約翰保羅二世,此次將是時隔38年第二次訪問日本。
  • 廣島長崎遭核爆場面,數萬人瞬間蒸發,走出陰影的日本女人和美軍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的1945年8月6日、9日美軍在日本廣島、長崎投擲原子彈,促進了日本投降的進程。原子彈爆炸後的廣島,屍堆如山。這是離核爆中心點稍遠一點的情景,原子彈爆炸中心區域,強烈光波使成千上萬人雙目瞬間失明,6千多度的高溫,把一切都化為灰燼。原子彈爆炸後的廣島,離中心遠一點的地方,可以看到在一霎那間被摧毀的建築殘骸,還有零星建築物殘存。
  • 長崎原子彈五個微妙歷史細節:日本二次遭核爆,杜魯門竟感到吃驚
    在這個歷史事件中的背後,存在著不少細節故事,很多人可能至今還不了解。這些細節有時能揭露出我們看不到的一些點滴歷史真相。當時,在麥克阿瑟等高級將領的鼓吹下,為避免美軍登陸日本可能遭到的巨大傷亡,推動日本無條件投降,杜魯門不顧戰爭部長史汀森、艾森豪和一些科學家的反對,同意了在日本使用原子彈,並且批准了目標城市的最終名單。但是這種「授權」關係卻非常微妙,當時美國總統在對於「何時何地」使用原子彈,並不能提前知曉。
  • 日本被扔了兩個原子彈後,如果還不願意投降!美國會怎麼處理?
    1945年8月6日,美國B-29轟炸機在日本廣島投下了第一枚原子彈。但是,受到原子彈襲擊的日本仍然拒絕投降。然後,8月9日,美國在日本長崎投下了第二枚原子彈。在接下來的幾天裡(8月15日),日本宣布了無條件投降。因此,如果日本在美國投下原子彈後不投降,美國會繼續投下原子彈嗎?
  • 日本長崎和平祈念館將首次在德國舉行核爆展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馬麗】據日本共同社7月4日報導,日本國立長崎追悼核爆死難者和平祈念館(長崎市)4日發布消息稱,9月21日至10月30日將在二戰末期遭受轟炸被毀的德國東部城市德勒斯登舉行核爆展。該館從2005年起在海外舉辦展覽,今年是第12次,也是首次在德國展出。
  • 日本長崎舉行原子彈爆炸犧牲者慰靈和平祈念儀式
    這是8月9日在日本長崎和平公園拍攝的活動現場。 日本長崎市9日在該市的和平公園內舉行了「長崎原子彈爆炸犧牲者慰靈和平祈念儀式」。為促使發動侵略戰爭的日本儘快投降,美軍於1945年8月6日和9日分別向廣島和長崎投放原子彈。
  • 二戰後,日本核爆受害者淪為「活標本」
    戰爭結束後,美國研究人員隨佔領軍進駐日本,成立了調查核武器破壞效應的專門委員會,分析原子彈爆炸後究竟會對人體產生何種危害,但相關資料一直未曾公開。    今年8月,美國作家蘇珊·索薩德歷經10年採寫,出版了《長崎:核戰爭之後的生活》一書,揭開了美方以日本平民為「標本」,秘密研究核武器危害的內幕。
  • 廣島長崎被毀後,如果日本繼續頑抗美國是否會繼續使用原子彈?
    蘇聯見狀非常擔心日本過快投降,那樣蘇聯就沒有介入對日戰爭的理由了,也就無法分享遠東利益了,因此在8月8日迫不及待地向關東軍發起了全面進攻。由於日本仍然沒有投降,8月9日美軍在長崎投下了第二枚原子彈,再次給日本造成了巨大的傷亡,日本天皇意識到,如果繼續頑抗下去,日本將會亡國絕種,經過激烈的內部爭論之後,最終於8月14日決定投降。
  • 大C遊世界 走訪核爆之後的日本長崎市
    【ZOL旅遊攝影頻道原創】最早知道長崎這個城市,就是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兩個城市丟下了震驚世界的核武器原子彈。核爆過後的長崎市被毀壞的很嚴重,重建時間也長達幾十年。作為日本九州島上非常重要的城市之一,來到這裡怎麼能夠不去長崎市看看呢。
  • 1945年,六座日本城市被選為核打擊目標,廣島長崎都是替死鬼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美軍當初一共選定了六座城市作為核打擊目標,廣島、長崎都不是首選,他們成了其他四座城市的替死鬼。圖為廣島Yorozuyo橋,核爆時被炸毀,後來重建。
  • 如果1945年,日本還不投降,能堅持多久?最多6個月,就會被餓死
    如果不是日本本土被核武器攻擊,讓日本認識到,他們本國的軍事實力到現在已經非常薄弱,想要戰勝並建立帝國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如此境況下,他們還要繼續作戰嗎?還是選擇投降呢?就算不投降日本又能堅持多久呢?
  • 日本長崎舉行原子彈爆炸75周年紀念活動
    日本長崎市9日在該市的和平公園內舉行了「長崎原子彈爆炸犧牲者慰靈和平祈念儀式」。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原子彈爆炸死難者家屬以及來自其他68個國家的代表約500人參加了紀念活動。據長崎市政府統計,過去一年長崎市共有3406位遭受過核爆的人死亡。截至2020年8月9日,長崎市遭受原子彈爆炸的死難者已累計達185982名。長崎市市長田上富久在活動上發表了和平宣言,表達了對國際上核裁軍形勢的擔憂,呼籲各國領導人共同行動。同時,田上富久再次要求日本政府在《禁止核武器條約》上簽字。
  • 他是日本核爆後的倖存者,採訪時哭訴:求別再製造我這樣的怪物了
    日本的玉碎計劃1945年夏,第二次世界大戰步入尾聲,日本已然必敗無疑。不過面對美國的進攻,日本卻不願就此投降,軍方決定執行「玉碎」計劃。而在日本方面的拼死反撲下,美軍於衝繩等地傷亡慘重,戰俘也大多都被殺害。
  • 日本廣島和長崎紀念原子彈爆炸75周年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在日本城市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日本隨後在8月14日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走向結束。爆炸後的手錶殘骸,指針停在了8:15但是日本仍然沒有投降。三天之後,8月9日,美國在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時間是日本上午11:02。
  • 日本這座景色優美的公園,70年前卻是慘烈的核爆發生地
    日本長崎,相信所有中國人都知道這個地方,上個世紀的1945年,美國在這裡投下了一顆原子彈。第一次來長崎旅行,一定要來逛一下長崎的平和公園,因為這裡就是當年原子彈的爆發中心地。長崎平和公園,又稱為和平公園,聽名字就知道,是為了祈福世界和平的,平和公園位於曾經原子彈爆發中心的北側丘陵之上。以前這裡的土地是私人財產,後來原主人把這裡捐給了長崎政府,後來政府出資,在這裡修建了一座紀念性質的公園,以此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那些犧牲的人們。我是參觀完原子彈爆炸資料館再轉到這裡的,下了一個臺階,過了一個小橋就來到公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