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考新政解讀:採用 「4+4」模式,錄取批次減至4個

2020-12-15 金羊網

廣州中考新政解讀:採用 「4+4」模式,錄取批次減至4個

金羊網  作者:蔣雋  2018-12-29

金羊網訊 記者蔣雋報導:12月29日,廣州市教育局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深化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等4份文件政策解讀。

一、中考政策文件基本情況

廣州市現行中考政策3份文件有效期將分別於2018年12月和2019年4月屆滿。

根據省教育廳要求,作為試點市之一,廣州市須從2021年開始實施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改革實施前的2019年至2020年為過渡期。

我市在現行中考政策3份文件的基礎上進行修訂,形成了過渡期政策3份文件,實施對象是2019年和2020年的初中畢業生;根據國家和省的要求,擬定了改革政策文件,實施對象是2021年至2023年的初中畢業生。經市人民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公開徵求意見以及市法制辦審查同意,現予以印發。


二、八年級九年級學生看過來(關於過渡期政策)

過渡期政策與現行中考政策相比,總體保持穩定。


有關情況的說明

(一)學業考試不得使用計算器

為進一步引導學生提高數學運算能力,加強與高中教學相銜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2019年起,初中學業考試不得使用計算器。因應此變化,學校教學和中考數學命題將相應調整。

(二)指標到校分配比例從30%提高到50%

按上級部門要求,我市公辦的示範性普通高中(含國家級示範高中和市示範高中)從2019年起,將不低於50%的招生計劃分配到初中學校。指標到校分配將進一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範圍,進一步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三)經批准的示範性普通高中可試行自主招生

按照上級部門要求,從2019年開始,示範性普通高中經批准可試行自主招生。試行自主招生,可進一步擴大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自主權,激發學校辦學活力,滿足不同潛質學生的發展需要,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成長通道。

我市要求,對學校自主招生全過程各環節進行嚴格監管,切實做到招生方案公開、實施過程公開、錄取結果公開,提高自主招生的公信力。

(四)特色課程班的開設與招生脫鉤

根據上級部門要求,我市在試行自主招生促進學校多樣化特色化發展的同時,將特色辦學納入學校日常教育教學範疇,建立常規選拔和培養機制,因此取消特色課程班的招生政策,切實鼓勵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

三、七年級學生看過來(關於中考改革政策)

在上級統一部署下推進中考改革,實行新的學業水平考試制度、新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辦法和新的招生錄取機制。

(一)關於學業水平考試


(二)關於綜合素質評價


(三)關於招生錄取機制


有關情況的說明

(一)錄取計分科目採用 「4+4」模式

1.按省的要求13個科目「全科開考」。根據《廣東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中「除語文、數學、外語、體育與健康4個科目外,至少將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化學4門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科目,鼓勵將6門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科目」的要求,我市採用最少的「4+4」模式作為錄取計分科目。與現行中考政策相比,增加了歷史科目。其他科目為錄取參考科目。

2.按照文理兼顧的原則,對錄取計分科目的分值進行了調整。語文、數學、英語三科分值調整至各120分;體育與健康分值提高到70分。錄取計分科目總分仍保持810分。

(二)在綜合素質評價方面體現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破除「唯分數」論

實施綜合素質評價是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的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的頑瘴痼疾精神的具體舉措,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客觀要求。根據省的要求,我市將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的依據或參考。

(三)隨遷子女升學政策的穩步調整體現了促進教育公平

穩步調整優化隨遷子女升學政策,是我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當好「四個走在全國前列」排頭兵,進一步促進來穗人員融入廣州、促進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

近年來我市存在部分公辦普通高中招生計劃有計劃剩餘的情況,公辦高中通過補錄錄取隨遷子女的人數持續穩定上升。

為做好這一工作,市委市政府決策在前,自2016年起實行中小學校建設三年提升計劃,2017年起推進集團化辦學,持續擴增普通高中學位,可充分滿足戶籍生和非戶籍生升讀普通高中的需求。

(四)在錄取批次方面優化了結構

錄取批次由原來7個減少簡化到4個,將中高職貫通培養五年一貫制、中高職貫通培養三二分段試點招生計劃等安排在第一批次;減少普通高中的招生批次,體現了促進普職協同發展和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使錄取批次更加科學合理。

四、廣州中考改革政策文件的特點

「一個導向+四個有利於」:體現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導向;有利於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有利於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有利於促進普通高中多元優質辦學;有利於促進教育公平。

(一)體現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導向


一是繼續實行「兩考合一」,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既是初中畢業考試也是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減少了學生考試次數。

二是在「全科開考」的要求下,按省的要求採用最少的「4+4」模式,其他科目則作為錄取參考科目。

三是兼顧文理,對錄取計分科目的分值進行了調整,降低了語數英三科分值,重視平時表現和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

四是強調考試命題要嚴格基於課程標準,強調滲透立德樹人、核心素養培養和研究性學習的命題理念,增強與學生生活、社會實際的聯繫,突出能力考察。

(二)有利於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

一是錄取參考科目成績採用等級呈現,克服唯分數頑瘴痼疾。

二是物理、化學、生物、體育與健康均注重對學生實操能力和平時表現的考核。

三是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名額分配、自主招生的重要參考。這些改革舉措將引導學生發展興趣特長、培養創新思維,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避免人才選拔標準「一刀切」。

(三)有利於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一是擴大名額分配學校範圍,並延續過渡期確定的分配比例,讓更多的初中學生有較多機會升讀優質高中;

二是要求成立教育集團的示範高中將部分名額分配計劃分配給集團內的薄弱初中和農村初中,將部分自主招生計劃用於招收集團內的初中學校學生。這些舉措將有利於促進初中學校的均衡發展,對緩解「擇校熱」起到促進作用。

(四)有利於促進普通高中多元優質辦學

一是減少招生批次,引導普通高中學校縮小辦學差距。

二是開展自主招生,各普通高中學校根據學校辦學特色,招收具有學科特長或創新潛質的優秀初中畢業生,促進普通高中特色多樣化發展。

三是在教育集團內積極進行名額分配和自主招生政策探索實踐,充分發揮教育集團「補短板、促均衡」的優勢和作用。

(五)有利於促進教育公平

一是根據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以及近幾年招生錄取數據統計分析,進一步放寬隨遷子女報考公辦普通高中條件,提高公辦高中錄取比例,在滿足戶籍學生升讀普通高中需求的同時,為更多的隨遷子女提供更多的入學機會。

二是擴大名額分配學校範圍並提高分配比例,可讓更多的薄弱初中和農村初中學生有較多機會升讀優質高中。

為順利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我市正研究推進相關配套工作。

廣州中考政策系列文件正式印發 聽聽專家、老師怎麼說

《廣州市教育局關於2019年至2020年廣州市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的工作意見》《廣州市教育局關於2019年至2020年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部分招生指標直接分配到初中學校的實施辦法》《廣州市教育局關於2019年至2020年來穗人員隨遷子女參加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工作的實施方案》,以及《廣州市教育局關於進一步深化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等4份文件,現已出臺。對於相關政策,聽聽專家、老師怎麼說?

新聞加點料:

【學科老師怎麼說?】

從2019年開始,數學中考不能使用計算器

廣州市第十七中學正高級教師  王傑航

為了引導初中教學合理使用計算器,以及初高中銜接適應高中學習要求,從2019年開始,在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中不得使用計算器。計算器是改善學生學習數學的工具之一,我們可以依靠它,但不能依賴它。

部分學生過分依賴使用計算器,導致計算能力下降。目前,我省大部分地市的中考要求不能使用計算器,在高考中也不允許攜帶計算器進入考場。

為了適應這一變化,主要建議有:基本口算要熟練,常用數據要熟記;優化練習過程,提高練習效率;易產生混淆、容易出錯的知識點要適當反覆練習。

2021年,歷史學科納入中考計分科目

廣州市第一中學特級教師  楊穗福

2021年,歷史學科納入中考計分科目。建議歷史教師要嚴格落實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方案和新課程理念,合理安排教學進度,開齊開足歷史課;要深入理解部編教材「點—線」結構,合理整合課程內容,科學建構歷史認知體系;要聚焦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有效設計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和歷史理解能力;要準確把握學業質量水平,注重課堂學習評價與反饋,充分發揮評價對學生學習的促進作用。

2021年,道德與法治中考全閉卷

廣州市第六中學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  林偉洪

2021年中考道德與法治學科採用全閉卷考試方式。採用閉卷考試方式符合國家中考改革精神,銜接高考綜合改革,適應學生的後續性學習要求。對學生而言,要努力克服「開卷就是抄書」「閉卷就是背書」的錯誤認識。道德與法治是一門涉及心理、道德、國情、法治等諸多學科的綜合性人文社會學科。

無論是開卷還是閉卷,都不會考查死記硬背和機械訓練的效果,而是注重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知識遷移能力的考查,以及考查學生是否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念。

所以,平時的學習不僅要關注書本知識的理解,更要理論聯繫實際,多聯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多聯繫個人不斷擴展的社會生活,將個人的學習、成長與社會的發展、進步有機融合起來,實現知識、能力、覺悟的共同提高。

【教研員怎麼說?】

2021年,化學中考要考實驗操作

廣州市教育研究院化學科科長  李南萍

動手實驗是培養實驗探究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前提條件。實驗既是化學學習的重要內容,也是化學學習的重要手段。

學生只有通過親自動手實驗,才能真切地感受到物質的性質和變化,才能深刻理解實驗作為研究工具的運用。

將實驗操作納入中考評價體系,有利於引導學校重視實驗室建設,有利於引導廣大教師真正地重視實驗教學,保質保量按課程標準開足實驗。

在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提高實驗操作能力,各級政府和學校應按規定配備實驗室和實驗員,保證教學需求。同時,建議學校可開展形式多樣的實驗操作比賽,探索開放實驗室的方式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編輯:Nancy

相關焦點

  • 廣州中考新政:考試禁用計算器
    3.錄取批次設置保持不變。  4.「志願優先、擇優錄取」的原則保持不變。  5.普通高中學校招生範圍保持不變。  6.「指標到校」錄取辦法保持不變。  為什麼要這樣改?  (一)錄取計分科目採用 「4+4」模式  1.按省的要求13個科目「全科開考」。
  • 7個批次調整為4個批次,明年起中考錄取流程也變了
    2021年的新中考,除了考試改革,在招生錄取批次方面也同樣做出了調整。中考錄取,就今年情況來看,共分為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兩部分錄取。普通高中錄取分為六個批次進行:獨立批、提前批(含指標批和統招批)、第一、第二(含第二批提前錄取)、第三批。在這六個批次錄取結束後,會根據錄取情況有一個補錄批次。然後再進入中職的錄取。
  • 2021年廣州中考新政:共八科,大文科與大理科齊頭並進
    自2021年開始到2023年,廣州將推進中考改革政策,實行新的學業水平考試制度、新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辦法和新的招生錄取機制。換句話說,今年開始就讀初一的學生開始使用中考改革方案。且2021年的中考改革方案至少是近10年來內最大改動的方案。
  • 佛山中考大改革?採用「4+4」模式,英語聽力改為聽說考試!
    錄取計分科目採用「4+4」模式,除語文、數學、英語、體育與健康科目4門科目外,根據文理兼顧、負擔適度的原則,將物理、化學、道德與法治、歷史4門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計分科目。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文化科滿分660分,體育與健康科滿分60分,兩項合計為滿分720分。
  • 2020年廣州小學升初中新政解讀
    焦點七:民辦報名系統將根據民辦學校招生區域、學生有關信息自動匹配符合條件的學校供選擇報名;每人可填報1至2個平行志願。電腦派位結束後,監護人應在規定時間內網上確認並按要求到確認錄取學校現場註冊。任何民辦學校不得拒絕接收經電腦派位確定錄取資格且在規定時間內報到註冊的學生。
  • 錄取批次7個變為4個,如何把握住考上高中的機會?
    返穗生:具有廣州市戶籍,但在外地就讀初中,需要返回廣州參加中考的學生即為返穗生。非戶籍生:即指具有廣州市學籍但非廣州市戶籍的考生,統稱為異地借讀生。主要分為三大類。(3)港澳臺或外國來穗學生:無廣州市戶籍和學籍,但經批准的港澳臺和外國來穗學生,也屬於借讀生,可以在廣州參加中考和錄取。報考範圍:在廣州就只能報考民辦高中以及職中。
  • 2021年廣州中考怎樣改革?新中考政策解讀
    2019年,廣州市教育部門公布了從2021年開始實施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方案,並規定了改革實施前的2019年至2020年為過渡期,2021年至2023年實施改革新政。那麼,2021年中考會發生哪些變化呢?現在的初中生該如何應對新中考呢?一起來看看廣州2021年新中考方案有哪些變化吧。一、錄取計分科目變化在廣東省「全科開考」的要求下,廣州市採用「4+4」模式作為錄取計分科目。按照文理兼顧的原則,對錄取計分科目的分值進行了調整。
  • 2021年廣州中考怎樣改革?新中考政策解讀
    2019年,廣州市教育部門公布了從2021年開始實施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方案,並規定了改革實施前的2019年至2020年為過渡期,2021年至2023年實施改革新政。那麼,2021年中考會發生哪些變化呢?
  • 採用「4+4」模式,英語聽力改聽說考試……佛山中考將有重大變化
    《實施意見》提到,從2020年初中一年級新生開始實施基於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含等級)、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招生錄取模式。 錄取計分科目採用「4+4」模式,除語文、數學、英語、體育與健康科目4門科目外,根據文理兼顧、負擔適度的原則,將物理、化學、道德與法治、歷史4門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計分科目。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文化科滿分660分,體育與健康科滿分60分,兩項合計為滿分720分。
  • 2019廣州中考成績放榜時間 預計7月12日公布
    中考成績放榜時間:預計7月12日  為期三天的廣州中考於23日結束,中考成績預計於7月12日公布,屆時考生可以登錄中考服務平臺的個人信箱或通過「廣州招考」微信公眾號查詢個人成績,市招考辦也將向考生發送成績信息。
  • 2021廣州中考改革,批次縮減?非戶籍生擴招?這些變化要知道
    2021-2023年改革要點一、考查科目1、新增科目:歷史,錄取計分採用「4+4」模式,錄取總分不變,依然是810分。4、簡化招生批次,由7個批次減少到4個批次。更多廣州中考升學資訊,請關注公眾號」廣州中招觀察」。
  • 2021廣州中考改革:非戶籍生公辦高中錄取比提升至8-15%
    2021年起廣州正式實施中考改革新政從明年開始,廣州將正式實施高中階段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改革範圍涉及2021-2023年我廣州市初中應屆畢業生和報考廣州市普通高中學校的返穗生、往屆生。2021年的改革政策與過渡期的政策相比,對非戶籍生的報考條件與錄取比例都進行相應的改革,可以說是一大政策利好。今天我將和大家好好聊聊2021中考改革新政中,非戶籍考生應該關注的政策改革重點!
  • 廣州中考 明年大變
    ■廣州市中考26日結束,明年起廣州中考正式進入實施階段。新快報記者 夏世焱 實習生 曾潤垟/攝。實行「全科開考」;簡化錄取批次;部分非示範性高中也可自主招生7月26日11時50分,鐘聲敲響,2020年廣州中考落下帷幕,這也意味著廣州度過中考改革過渡期,正式進入實施改革的階段。
  • 廣州中考提前放榜,各批次錄取分數線公布
    廣州中考成績公布!其中,提前批高分優先投檔線設為698分!廣州的考生可於8.10下午4:30開始查成績。往年錄取分數線2019各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2017各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此前,原定8月12日公布中考成績,雖然中考放榜提前了2天,但是各批次錄取以及註冊等其他時間節點保持不變。
  • 2021年深圳中考將採用「4+4」模式,總分調至610
    11月26日,深圳市教育*局召開新聞媒體通氣會,會上最重磅的消息,就是正式發布了《深圳市教育*局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即深圳最新的中考政策,並且確定:從2018年入學的初一新生開始實施,即到2021年中考正式採用新方案。
  • 剛剛,中考放榜了!竹山第一批次錄取分數線587.4分……
    分;4.竹谿縣一中指令性計劃最低控制分數線為541.4分;5.房縣一中指令性計劃最低控制分數線為548分。普通高中第三批次及中等職業學校第一批次招生錄取最低控制分數普通高中第三批次及中等職業學校第一批次招生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為370分。
  • 哈市中考第一次志願填報 4日開始錄取順序分為「4步走」
    記者從哈爾濱市教育局獲悉, 3 日發布哈市九區中考考生的總成績位次。第一次志願填報起止時間:8 月 4 日— 8 月 6 日 11:00。  第一次志願填報具體內容  1。省重點高中第一批次學校統招志願的填報  省重點高中第一批次學校統招志願實行平行志願,考生最多可填報 2 個志願。市內九區符合報考重點高中統招志願條件的考生可在哈一中、哈三中南崗校區、哈三中群力校區(一)、哈六中、哈九中、哈師大附中、省實驗中學、哈二十四中、阿城一中、雙城兆麟中學 10 所學校中任選 1 所或 2 所學校填報。
  • 廣州中考獨立批是什麼意思?
    廣州中考的「獨立批」是什麼意思?  廣州中考志願表上不存在一個叫「獨立批」的批次。通常廣州考生家長所說的「獨立批」是指提前批裡的獨立招生學校(班)。「獨立批」不過是大家約定俗成的說法。  提前批獨立招生學校(班)只是一些特色學校或特色課程班。
  • 2021年廣州中考改革具體有哪些變化?
    2021年廣州中考改革變化主要有:  1、2021年至2023年廣州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錄取計分科目考試安排在每年的6月20日至22日進行。  3、2021年起廣州中考錄取計分科目採用「4+4」模式,新增歷史科考試,分值為90分,體育分值提升至70分。語、數、英各科分值調整為120分。道德與法治分值調整為90分。物理和化學分值不變,各100分。
  • 中考難度增大?民辦初中分配名額減少?實話解讀2021中考新政
    從這個事兒來看,不論是寫文的還是看文的,其實小白還是挺多的,所以小編還是抽點時間和各位詳細聊一聊2021年即將實施的中考新政吧新政來自2019年4月3日市局公布的《進一步推進高中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其中:中考改革的目的、意義這類沒用的廢話就不帶大家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