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訓
2020年5月25日,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市白人警察暴力執法使得一名非裔男子弗洛伊德死亡引起了全美各地的抗議,很快弗洛伊德事件引發的騷亂就席捲全美,從抗議者的口號如「無正義就無和平」,「非裔的生命也重要」,「歧視二字怎麼寫?NYPD紐約警察。」來看,美國爆發的大規模騷亂和「黑命貴」運動已經超越了弗洛伊德事件本身而是點明一個更深層的問題,那就是種族歧視問題。
人種歧視的歷史
種族又稱為人種,主要有四大人種,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以及棕種人。種族歧視開始於殖民時代,隨著歐洲的工業革命和殖民擴張的開始,就實行著從上到下的種族隔離政策,種族隔離制度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按照不同種族將人群分割開來,根據人種的不同分配不同的社會資源。
簡單來說就是擁有歐洲白人血統者一出生就是在終點線上,他們佔有的社會資源無論是物質還是教育資源都遠遠高於非裔、亞裔與種族混合血統者。同時擁有的權利也是依據種族背景來劃分的,除了白種人其他的會受到法律的限制,在沒有參與政治的權利甚至連提升經濟能力的機會也沒有。
據97年調查,美國貧窮線以下的家庭,白人佔9.9%,黑人佔bai.%。黑人的失業率一般比白人高三四倍,有的城市高達六七倍。黑人工人的工資平均只及白人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1955 年12月1日,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城黑人R.帕克斯夫人在公共汽車上僅因為拒絕讓座給白人,被捕入獄。
在嚴苛的時期,擁有不同種族的人甚至不能相處在一個空間,因為白種人是高貴的,而其他人種是下賤的,只配待在陰暗潮溼不見陽光的地方,也只配為白種人服務。這種種族隔離制度實質上就是一種種族歧視行為。
南北戰爭解放黑奴,沒有根除種族歧視問題
19世紀美國南北戰爭解放了黑奴,從這開始在法律上承認了黑人的地位,隨著時代的發展,白人和黑人似乎相安無事。根據美國人口普查部門的估算,到了2050年,美國人口構成是46.6%的純白人,14.4%的黑人,28%的拉美裔,8%的亞裔,5.4%的混血兒,1.5%的原住民。
從這裡就已經可以看出,目前美國的人口構成中並非是以白種人為主,人口數量的增加並不意味著種族歧視的觀念的消失反而是越演越烈。因此弗洛伊德事件能掀起軒然大波也是觸及大多數的被歧視的不平心態。但是可笑的是,種族歧視也是有鄙視鏈的。
種族歧視的鄙視鏈,華裔為最底層
白種人歧視其他有色人種是根植於歐洲工業化強大後,靠武力掠奪和徵服了世界才建立起的人種優勢,在每個西方人的意識裡根深蒂固。但是唯一寫入法律的種族歧視條款卻是針對華人的排華法案,1882年5月6日,美國歷史上第一個限制外來移民的「排華法案」《關於執行有關華人條約諸規定的法律》規定,華人十年內不準進入美國;其他旅居在美國的華人,一律驅逐回國;不允許華人成為美國公民。該法案一直持續了大約60年。
被歧視的黑人同時也在歧視著西班牙裔和亞裔,由於黑人飽受歧視就容易出現一種自卑心理,試圖從其他種族身上尋求優越感。而亞裔的出現正好滿足了他們這種畸形的需求,這是因為當時的亞洲發展遠落後於歐美地區,黑人的主流意識其實也是跟著白人走的,所以他們就從受害者變成了迫害者。
1992年洛杉磯黑人大暴亂中,黑人針對亞裔的打砸燒搶,而白人卻無視亞裔的請求,最後爆發了韓裔和非裔之間的火拼。至於無故使用侮辱性的語言對亞裔尤其是華裔進行人身攻擊的事情也是層出不窮,時常有此類新聞。不過近幾年情況稍微有所好轉。
由於歷史的原因,亞裔長期處於被歐美國家欺負的狀態,因此他們對於亞洲的印象就處於弱小好拿捏的狀態,亞裔中韓裔、日裔甚至印度裔因為在美抱團的程度明顯要高於華裔,其社會地位都比華裔要高,而華裔飽受歧視的原因除了歷史因素外還在於華裔之間彼此輕視。
尤其是前十幾年,中國的精神文明發展跟不上物質經濟的發展就出現了很多崇洋媚外的人,很多人移民外國尋求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無視中國的發展,總之就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
不過隨著中國的不斷強大,無論是經濟還是科技上都開始有超越美國的趨勢,此時的美國開始害怕中國的崛起,對中國實行了一系列的限制政策,沒有底線沒有原則的抹黑攻擊中國,甚至還出臺了限制中國移民和留學生限制的帶有嚴重歧視色彩的政策。可惜這只是狗急跳牆,我們完全不怕。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