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範先行繪善美如畫 城鄉融合描振興藍圖

2020-12-17 浙江在線

2020-12-11 21:35 |共享聯盟嘉善站 記者 杭燕飛 蔣玲賢 編輯 沈宇昕

在「2020中國城鄉統籌百佳縣市」中,嘉善排名全國第四、全省第二、全市第一;嘉善被命名為全國文明城市;天凝鎮新聯村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陶莊鎮汾南村榮獲「全國文明村」稱號;姚莊鎮入選省級特色農業強鎮……今年以來,從全縣層面到基層一線,我縣鄉村振興工作收穫了一份又一份精彩的答卷,這是嘉善縣鄉村振興工作對嘉善把握歷史新機遇、站上歷史新起點、開啟發展新徵程的有力回應。

隨著「雙示範」建設「集結號」的吹響,我縣不斷提高站位,深入開展「十百千」示範創建,全力構築「三大區域合作平臺」,全面打響「三大破難攻堅戰役」,全線推動「四大示範引領行動」,著力推動實現我縣在鄉村振興工作中與長三角各區域人才共育、科技共用、招商共引、產銷共推、美麗經濟共享,並在新一輪城鄉融合的鄉村振興發展中搶佔制高點,努力打造長三角高質量鄉村振興先行地。

黨建引領 先鋒示範

今年9月8日,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天凝鎮新聯村黨總支作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之一受到了表彰。

1月24日正是農曆除夕,新聯村有一人被確診為嘉興市首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新聯村有不少村民在武漢經商,而且此前已經有36人提前回到村中。關鍵時刻,新聯村黨總支果斷髮出緊急令,立即組織開展密切接觸者隔離工作。短短5小時內,村黨總支就將35名重點人員全部轉移至縣集中醫學觀察點,並對全村315戶、1334人實行整村居家觀察,築起了疫情防控的「鋼鐵堡壘」。

這就是基層黨建的「魔力」,也是嘉善基層黨建引領示範作用的一個縮影。嘉善縣在基層黨建中首創了「黨建八領」的新品牌,即推動黨建引領經濟富村、綠色美村、改革活村、人才興村、雙創惠村、文明立村、善治安村、班子強村。

姚莊鎮橫港村在2013年之前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落後村,全村年集體經濟穩定收入不足30萬元,全村生豬存欄量超過了2萬頭,農村環境質量每況愈下。之後,村黨支部積極調整思維,從生豬養殖減量提質入手,以基層黨建為引領,充分發揮村黨支部的核心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在生豬養殖業全面完成轉型升級後,通過土地流轉使豬棚變花棚、變菜棚,農民人均收入和村集體收入節節攀升。

同時,該村探索建立了「黨群聯動、戶比互評」農村生態環境長效治理、黨員「聯繫指導、聯帶考評」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等制度,充分發揮黨員帶頭作用,讓普通群眾充分參與其中,創新性地推出生態綠色加油站模式,美麗鄉村建設由僅靠硬體投入的「一時美」轉變為共管共治的「長久美」。如今的橫港村,水清岸潔、花紅柳綠,已經成為我縣美麗鄉村的代表村落。

鄉村振興要跑得快,基層黨組織必須夯得實。嘉善縣已經成功創建嘉興市首輪「整鄉推進、整縣提升」先鋒縣,4個鎮(街道)和38個村(社區)分別被評為市級先鋒鎮(街道)和先鋒村(社區)。

目前,嘉善縣已經全面完成了9個鎮(街道)166個村(社區)黨組織換屆選舉工作,共選舉產生黨組織書記166名、黨組織委員613名。新一屆黨組織班子平均年齡近38歲,黨組織書記平均年齡45歲,班子大專及以上學歷佔比88.2%,年輕化、高學歷的特點更加明顯,基層黨組織活力滿滿。

產業振興 融合為先

11月21日,嘉善大雲2020雲上音樂節在該鎮雲瀾灣溫泉景區如期上演,一批音樂界的大咖們雲集大雲,在夜晚璀璨的燈光中,觀眾們齊齊享受著一場美妙的視聽盛宴。音樂大咖組團光臨我縣鄉村獻藝,這在以前是誰也不會想到的。大雲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大雲鎮將緊緊扣住當前資源優勢,做深做實文旅融合文章,實現文旅產業的甜膩崛起。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衡量鄉村產業振興有著多維度的指標,包括鄉村產業體系是否健全、鄉村就業結構是否優化等,但最重要的一項指標是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增加值佔縣域生產總值的比重。

作為傳統農業大縣,如何依託農業資源優勢轉化為更多元化的經濟優勢是嘉善縣鄉村產業振興的關鍵。近年來,有一個詞始終被高頻率地提及,那就是農業經濟開發區。

農業經濟開發區以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為主導方向,是以工業理念抓平臺建設、抓項目招引、抓業態融合的新型農業發展形態,是在鄉村振興戰略驅動下,順應農村供給側改革、新興產業發展,結合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實現中國鄉村現代化、新型城鎮化、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的一種可持續模式。我縣現已布局魏塘、幹窯、天凝、惠民四個分區,形成四種各具特色、相融互補的發展模式。

位於幹窯農業經濟開發區的嘉佑農業田園綜合體是嘉善縣引進的首個田園綜合體項目。該項目總投資20億元,規劃總面積逾20000畝。嘉佑農業在做「精」字上下足了功夫,通過推動一二三產聯動融合發展、成片開發利用實現機械化操作、利用科技引入種植高品質農產品等方式不斷調整生產方式,推動現代農業提質增效。

位於天凝農業經濟開發區的善農現代農業產業園是浙糧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該企業現代農業全產業鏈項目通過土地集中流轉,分別與該鎮蔣村村、聯誼村、馬塔塘村等籤訂了約5000畝土地流轉合同,明年還將進一步擴大流轉面積,達到1.5萬畝,通過「水稻+油菜」輪作模式,培育、引進優質綠色糧油品種,建設萬畝綠色優質糧源基地。同樣位於天凝農業經濟開發區的浙江華騰農旅融合項目一期主要建設年出欄10萬頭生豬的養殖場,二期主要建設鄉村集市、小豬樂園、學習牧場、花香果巷等農旅融合項目,進行集田園觀光、農事體驗、生態農業於一體的農業旅遊開發。

產業的深度融合源自嘉善縣不斷強化農業基礎建設。嘉善縣多形式建設現代農業園區、特色強鎮和農業經濟開發區,同時積極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和「標準田」建設。以平臺建設為依託,嘉善縣今年共籤約農業項目16個,總投資達36.3億元。

文化涵養 地嘉人善

每到傍晚時分,天凝鎮洪溪村廣場上總是人頭攢動。隨著音樂聲響起,整齊的廣場舞吸引著路人的目光;籃球場上,籃球愛好者們英姿颯爽,喝彩聲此起彼伏;河邊綠道,許多村民在飯後就過來散步,享受著一天中最愜意的時光。誰曾想到,該村以前還是「遠近聞名」的「上訪村」,如今已經蛻變成了人人知曉的文明村。

「我們就以特色體育項目籃球為重點,動員全村村民參與文化活動,以活動聚人心、穩人心。村中先後組建了籃球隊、舞龍隊、舞獅隊、老年文體隊等10多支文體隊伍,並且積極開展『種文化』籃球賽、社級文藝匯演、農民文化體育節等文體活動。『辣媽寶貝』在2011年『中國達人秀』上一演成名。」洪溪村村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通過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村民、村幹部接觸交流的機會越來越多,關係也是越來越融洽。今年9月,來自洪溪村的《堅定新農村文化自信 弘揚新時代鄉風文明》案例被評為全國鄉村振興優秀案例。

洪溪村以文化促和諧正是嘉善縣「善文化」在基層傳承實踐的生動體現。目前,嘉善縣已經建成農村文化禮堂113家,實現農村文化禮堂行政村全覆蓋;全縣共有省級文明村14個、市級文明村25個、縣級文明村65個。同時,嘉善縣還積極開展非遺代表性項目保護和傳承人群研培,加強嘉善田歌、嘉善宣卷、京磚燒制技藝等非遺項目的活態傳承發展。

在一體化發展的背景下,嘉善縣的農村特色文化已經走出縣域,與毗鄰地區實現了共建共享。姚莊農民畫的種子源於上海,近年來與上海金山區農民畫的交流互動日益頻繁;陶莊宣卷是嘉興宣卷的一種流派,近年來與蘇州宣卷常常同臺獻藝……

今年9月,嘉善縣還正式發布了「嘉有善賢」品牌,同時首發《嘉善歷代先賢圖文冊》。發布「嘉有善賢」工作品牌,進一步激活了鄉賢資源、凝聚了鄉賢智慧、匯集了鄉賢力量,嘉善也將把這一品牌打造成為廣大鄉賢溫暖的港灣、聯誼的紐帶、資源的寶庫、建功的平臺和美譽的象徵,以「善賢返鄉月」「善賢驛站」、善賢進網格和善賢特色工作室等4個平臺為抓手,在助力產業興旺、文化建設、鄉村治理、生態宜居和公益慈善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美好生活 共享共富

今年1月5日,大雲鎮繆家村傳出大喜事, 村裡首次以現金形式,將220萬元的村集體股份分紅,發放到3366名村民手中,村民們幸福滿滿,開心不已。2019年,繆家村集體可支配收入達到1350萬元,同比增長約12%,村裡的錢更多了。同時,村集體為村民購買養老保險和農房搬遷補貼的兩項大支出也接近完成,所以有了繆家村的首次股份現金分紅。

截至目前,嘉善縣已經連續實施四輪「強村計劃」,累計實施「飛地抱團」發展項目15個,其中縣域抱團項目5個,鎮域抱團項目10個,99個村參與抱團項目建設,村投資總額近16億元。截至2019年底,全縣118個村村均經常性收入達306萬元,其中12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100%。

值得一提的是,嘉善縣還建設了全省首個跨省、跨縣域三地共建「飛地抱團」強村項目:嘉善—慶元—九寨溝「飛地」產業園。園區總建築面積7.06萬平方米,正式投產後企業所繳稅收用於慶元縣130個村及九寨溝50個村的村級經濟「造血」,並優先招用慶元縣、九寨溝縣勞動力推動三地經濟發展。

村集體發展前進的腳步不斷加快,農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才能實打實。嘉善縣農村公路優良中等路率97.2%,列全市前二;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達標率大幅提升,列全市前二;農村基本醫保參保率達99.53%,全市最高;鄉鎮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覆蓋面達77.8%,全市第一……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提高,城鄉收入比達1.66︰1,差距繼續縮小,位居全國前列。

9月22日,嘉善縣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正式開幕。今年嘉善縣豐收節的主題為「詩畫善美慶豐收 示範先行同築夢」,以「開幕式+系列活動」的形式充分展示嘉善縣高水平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給農業農村帶來的巨大變化。在開幕式上,西塘鎮和姚莊鎮及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先行啟動區其他三個鎮共同籤訂了五鎮鄉村振興發展聯盟,拉開了長三角區域鄉村振興共享共建的大幕。

毗鄰區域共建聯盟,群眾幸福感再加碼。嘉善縣與毗鄰區域開通11條省際公交通勤巴士,開通示範區5條區域公交線路和旅遊專線;與上海共建金澤水庫省際備用水源地,實施太浦河水資源保護省際協作;共建跨區域醫聯體,初步實現跨省異地醫保實時結算「一卡通」……

生態綠色 詩畫江南

荷池村位於西塘古鎮西大門,因村中池塘形如荷葉,周邊村民在池中廣植荷花故而得名。一到盛夏時節,荷花碧葉連天,景色異常優美。經過時光的洗禮,荷池村在嘉善縣美麗鄉村建設中孕育新的活力和發展新機。

在不久前舉行的嘉興市美麗鄉村精品線建設現場推進會上,各縣(市、區)美麗鄉村精品線評比結果公布,嘉善縣夢裡水鄉·鄉伴西塘風景線獲得一等獎,而荷池村正是這條風景線的重要節點之一。

據悉,夢裡水鄉·鄉伴西塘風景線位於一體化示範區先行啟動區西塘鎮境內,總長22公裡,縱貫西塘鎮,整體規劃結構為「一心、多點、一環、多片區」,即以5A級西塘古鎮景區為核心,以荷池、紅菱、東匯等多個美麗鄉村為點,將古鎮旅遊配套區、農耕文化體驗區、水鄉客廳展示區和祥符科創核心區等串連成環,形成一條集古鎮旅遊、水鄉風光、農耕體驗等於一體的「最江南」美麗鄉村風景線,更是一條穿梭於「活著的古鎮」與「與世界對話的未來水鄉」之間的美麗鄉村風景線。

在嘉善縣東側,另一條美麗鄉村風景線同樣受人關注,那就是「桃源漁歌」風景線。走在姚莊的村落和田間,橫港村的塘涇稻作文化、北鶴村黃桃產業文化處處詮釋著「桃源漁歌」的生態綠色色彩。全長16.11公裡的「桃源漁歌」風景線,將姚莊鎮的產業、文化、村莊、田園、生態等有機串聯,是一條可觀、可遊、可賞、可居,展現嘉善北部「詩畫田園、漁果爭鮮」鄉村景觀的美麗鄉村風景線,是一條主動融入長三角、連接環澱山湖戰略協同區的美麗鄉村風景線。

據了解,嘉善縣按照全域規劃的理念,堅持「多規合一」,圍繞建一批美麗鄉村示範鎮、風景線和特色精品村的目標,調整完善縣域美麗鄉村總體規劃,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建設主題,完成5條美麗鄉村風景線專項規劃,完成50個美麗鄉村精品村建設規劃,從點、線、面3個層次分層完善規劃設計,建立了以縣域美麗鄉村總體規劃為核心、以風景線專項規劃為框架、以精品村建設規劃為基礎的美麗鄉村建設規劃體系,努力打造「點線面」合一的全域美麗大格局。

當生態綠色成為一體化發展的底色,長三角的美麗鄉村建設有著重要的樣板意義。今年6月,一體化示範區三地開展「創新工場」第三期活動,探討協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串點成線成面」工作。三地就加快探索和率先實踐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鄉村振興有機結合的高質量發展新模式達成共識,並籤署了圍繞一體化示範區美麗鄉村建設經驗分享的改革備忘錄。備忘錄從建章立制、規劃引領、典型示範、以點帶面、產業引領、全民參與等6個方面內容指導一體化示範區兩區一縣下一步美麗鄉村建設工作。

1607693739000

相關焦點

  • 繪就鄉村振興新藍圖 下好鄉村振興全盤棋
    我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總要求,統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推動鄉村振興區域布局,強化鄉村振興產業支撐,拓寬實現生活富裕渠道,建設幸福宜居新家園,推進鄉風文明大行動,全省湧現出了以基層黨組織為引領的班彥村,以產業帶動村民致富的哈西娃村,以生態畜牧業建設示範的拉格日村、崗龍村,以發展鄉村旅遊經濟的邊麻溝村
  • 永川區融合發展 繪就鄉村振興美麗板橋新畫卷
    板橋鎮黨委主要負責人在凱萊調味食品有限公司調研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板橋的發展之路該怎麼走?要達到什麼樣效果?板橋鎮黨委書記馬仁友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指出,堅定不移走以食品加工業為核心,帶動現代農業、休閒旅遊協調發展的「二產為主、連一促三」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發展道路,繪就一幅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美麗板橋新畫卷。整合資源,打造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窪地」。
  • 在城鄉融合上求突破
    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既是破解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關鍵抓手,又是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也是拓展發展空間的強大動力。市委四屆十一次全會指出,統籌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是融入新發展格局的兩篇大文章。我們要更好地融入新發展格局,就要堅持在城鄉融合上求突破,以城帶鄉共發展,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以貫之抓落實。
  • 打造新型城鄉關係,實現高質量城鄉融合發展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就是為了從全局和戰略高度來把握和處理工農關係、城鄉關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的,要把工業和農業、城市和鄉村作為一個整體統籌謀劃,促進城鄉在規劃布局、要素配置、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生態保護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發展。著力點是通過建立城鄉融合的體制機制,形成工農互助、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城鄉關係,目標是逐步實現城鄉居民基本權益平等化、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城鄉居民收入均衡化、城鄉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鄉產業發展融合化。
  • 繪藍圖 聚合力 建設農村美好人居環境
    8個村(社區)獲評市級鄉村振興示範村,其中陳村鎮仙湧村更被評選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以人居環境整治為基礎的鄉村振興「順德樣本」漸見雛形。  在區委領導下,順德形成「1+5」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政策體系,多措並舉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全方位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美麗田園和美麗鄉村建設、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和河長制工作、農村垃圾治理、「三沿一口」環境衛生、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管理。
  • 鄂爾多斯這些畫家走進自然,描鄉村振興之美,繪脫貧攻堅之畫!
    鄂爾多斯這些畫家走進自然,描鄉村振興之美,繪脫貧攻堅之畫!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東勝區廣大美術工作者走進田間地頭,走進大自然,用手中的筆墨,描鄉村振興之美,繪脫貧攻堅之畫。積極投入到謳歌時代主題、記錄光輝歷程的行動中。五天的時間,他們駐足東勝城郊,紮根美麗鄉村,丹青勾勒、油彩描繪,為近水遠山再添靈秀之氣,為農事田園賦予發展之情。
  • 為高質量發展加油助力 蘇州繪就全域旅遊新藍圖
    蘇州始終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推出新舉措,展現新作為,整體統籌、量質並進地推進全域旅遊發展,促進資源活態化、產業聯動化、主客共享化,全力實現文旅融合、城鄉融合、產城融合、多業融合,為全域共融互通提供新引擎,為推動城市能級提升增添活力。  全域旅遊看吳中。
  • 改革開放40周年|浙大學者傅夏仙:規劃先行,開啟鄉村振興的新時代
    40年後的今天,我們應該通過振興鄉村,開啟城鄉融合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如何邁開鄉村振興的更新一步?前階段印發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頂層設計,為各地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全面系統的規劃圖和路線圖,為指導各地區各部門分類有序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重要依據。
  • 推進城鄉融合 實現鄉村振興丨中國鄉村振興高峰會議暨第二屆縣(市...
    隨著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現實意義越來越強烈。希望通過本次會議匯集眾智,多角度研討問題,互學互鑑積極建言獻策,更加深入、充分、務實地探討鄉村振興背景下的城鄉融合發展之路。近年來,成都市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論述。
  • 提速城鄉融合 讓更多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進入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就要堅定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創造條件讓更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 英德市全力抓好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發展工作
    為深入貫徹落實10月15日清遠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精神,10月16日上午,清遠市委常委、英德市委書記吳耿淡率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羅振宇,市委常委、市委辦主任侯之虎,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遠忠,副市長羅偉權等一行,深入該市黎溪鎮黎洞村、大圍村調研,就如何進一步做好當前英德市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發展等作再動員再部署
  • 增城區牢固樹立城鄉「一盤棋」理念,持續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十三五」時期,增城區持續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工作,牢固樹立城鄉「一盤棋」理念,以創建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為契機,通過加大投入和政策引導,促進城鄉各類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推進城鄉產業、要素、人口、設施融合發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城鄉發展新格局,開創了增城區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 創新打造鄉村振興「江夏樣本」 ,產業生態融合發展繪就美麗鄉村新...
    立足田園生態、踐行農旅結合、發展產業融合的鄉村振興「江夏樣本」已然成型,江夏區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風馳電掣、逐浪前行!創新搭建魯湖田園綜合體示範帶發展新格局讓山更青水更綠人和諧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江夏區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表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保障。
  • 布局「兩核三區」,泗水鄉村振興示範片區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2019年8月2日,泗水縣龍灣湖示範區獲批創建省級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區。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泗水縣鄉村振興暨龍灣湖示範片區建設指揮部,由縣委書記、縣長任指揮長,並抽調10名精兵強將成立龍灣湖鄉村振興示範區工作專班,聘請浙江大學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鄉村與歷史空間規劃中心,精心製作了《泗水縣龍灣湖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示範區規劃》 。
  • 黨建引領做活合肥城鄉融合發展大文章
    織密農村基層黨組織體系,高質量推動村幹部隊伍整體優化提升,大力發展新型村級集體經濟,穩步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近年來,我市樹立城鄉「一盤棋」的理念,抓牢黨建引領這個「牛鼻子」,建好支部、選好班子、配強力量,打造強村富民「領頭雁」,做「活」城鄉融合發展大文章,走出了一條城鄉融合發展的新路,實現鄉村人居環境美起來、村民口袋鼓起來、村集體經濟強起來。
  • 福清市海口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因此,要走農業現代化道路,創新農村社會治理,深化農村各項改革,努力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必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讓城鄉發展有機聯繫、相互促進,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 永州回龍圩:柑橘產業興旺 繪就鄉村振興新藍圖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並明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產業興旺」列在首位,是實現農民增收、農業發展和農村繁榮的基礎。近年來,永州市回龍圩管理區緊緊抓住柑橘產業這個「牛鼻子」,繪就出了鄉村振興的新藍圖。
  • 走好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之路 開創「新武江新經濟新生活」嶄新局面...
    武江區著力將武江鄉村振興培訓實踐中心打造成人才、技術等要素集聚平臺,逐步實現城鄉融合發展。當前,圍繞推動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走在北部生態發展區前列的目標,武江區全域基礎設施、產業體系、空間景觀正在加速重構,在發展中塑造城鄉融合新形態,讓農民群眾和城市居民共享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的紅利。走好城鄉融合發展之路,才能為高質量發展添能蓄勢。「城市讓鄉村更美好,鄉村讓城市更嚮往。
  • 我省支持大別山革命老區加快振興發展 繪就「紅綠金」藍圖
    6月5日,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精神支持河南大別山革命老區加快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繪就大別山「紅綠金」藍圖,努力實現河南大別山革命老區舊貌換新顏。大別山革命老區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全國第二大革命根據地——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區域,為中國革命作出了重大犧牲和貢獻。
  • 從化:用好特色小鎮「特」字訣,繪就鄉村振興新藍圖
    這支隊伍除了會面向兒童開展美學教育的課程,還會開展諸如「端午包粽大賽」「垃圾分類學校先行」等面向廣大村民的文娛活動。據悉,一年來,實踐站組織各種活動及培訓班等超過160次,惠及周邊2萬多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