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記者 肖兵峰 通訊員 盧笑 宋卓遠 張奎 攝影報導
站在東門步行街,人潮熱浪般地從四周滾滾而來。這個形成於明代中期,近現代深圳市集發源地的步行街經過幾番改造後,約0.37平方公裡的街區面積內分布著16條大街小巷、40棟商廈、大小商鋪2.5萬餘間,日均客流量約40萬,周末約80萬,遇到大小長假每天更是高達百萬人次。
東門派出所,全部警力176名,由於年內退休等原因實際在崗警力173名,是目前全市警力最多的派出所。其中,所領導4名,隊領導2名。派出所下設三個隊,分別為案件偵查隊、社區巡警隊和行動支援隊。案件偵查隊70人,佔全所警力40.5%,負責情報線索收集研判、刑事案件偵查和治安案件的查處;社區巡邏隊87人,佔全所警力50.3%,負責社區防控和巡邏接處警,目前分湖貝、東門兩個警區運作;行動支援隊16人,佔全所警力9.2%,負責資料、後勤、戶籍和消防監管等工作。
作為派出所主要的打擊力量,東門所案件偵查隊下分4個值班探組、4個機動打擊組和情報研判室、視頻研判室各1個。「工作時間不定,常態加班加點,加上對辦理案件終身負責,我們辦案民警的工作壓力蠻大的。但大家心很齊,遇到一些疑難案件一兩天通宵熬夜都很正常。」打擊組探長鄭漢榮介紹說。
轄區地理位置特殊,治安熱點問題24小時不間斷轉換,社區民警同樣是每天處於緊張的滿負荷狀態。派出所的6個社區警務室,平均每個警務室配備3~4人,其中東門步行街警務室作為派出所最直接與群眾接觸的窗口,更是肩負了所裡的多數警務宣傳活動。「逢周末步行街人流量都會增加,作為社區民警,全年的正常節假日幾乎沒有休息過。」有近20年社區工作經驗的林松茂介紹說。另外,作為派出所一線巡邏隊,現有巡邏民警25人,分東門、湖貝兩個警區運作,平均每人每月正常工作白班加夜班達到20個班次。「接警最怕碰到喝醉酒的人,在花費大量時間處警的同時還經常會遇到醉酒者的辱罵。」巡邏民警文學賢略顯無奈地介紹說。
與其他警種不同,作為派出所的消防力量,所裡的5名專職消防民警要負責轄區3.05平方公裡內的96棟高層樓宇、104個重點單位、2000多家三小場所的消防安全。按照要求,派出所每周要對轄區單位開展消防安全培訓1~2次,組織開展消防演練1~2次,將火情控制在零發生。「轄區西片區的步行街商鋪林立,衣服布料為易燃物品,消防隱患大。東片區的湖貝舊村老舊住宅電線老化,道路擁擠,物管滯後,無形增大了消防的日常防控工作。」消防民警區光輝介紹說。
作為派出所的「大總管」,行動支援隊包含了戶政、檔案、資料、財務、政工監察等部門。其中,戶政室的兩名民警每天處理戶政業務95~115個號段,包括現場號和預約號,另外,接受群眾諮詢電話60~70人次。
「派出所目前戶籍人口4.6萬,非深戶籍10.3萬。隨著社會的發展,群眾的戶政需求不斷增加,加上派出所戶政室與分局人口科辦公地點毗鄰,經常會有市民前來諮詢全區業務,這要求我們窗口民警需要特別的耐心。」戶政民警趙曉紅介紹說。
「轄區警情多,隊伍人數多,我們始終堅持打造『尊重、包容、人文、勵志』的東門所價值觀,用警隊文化引領全員。按照市局打造科技護城牆的工作部署,東門所作為公安改革試點單位,最早設置成立了『情報指揮室』,以情報為引領,指導打擊和防範,警力跟著警情走,向基層、向路面傾斜。」東門派出所教導員鄭煒介紹說。
據了解,東門所自2009年以來,連續6年刑事警情呈逐年下降趨勢。2011年大運會期間,作為市政府指定運動員購物旅遊場所,東門所實現了路面零警情和重特大案件零發生等「五個零」,確保了13000多名涉大運會人員和觀光遊客的人身財產安全。2013年,湖貝新村視頻門禁系統被公安部評為基層技術革新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