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因疫情限制糧食出口,我們的「米袋子」受影響嗎?答案來了

2020-12-19 廣州日報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

部分糧食出口國傳出限制出口的信息

我國老百姓「米袋子」會受到什麼影響嗎?

糧食價格是否會上漲?

(資料圖,來源:視覺中國)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王遼衛28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表示,我國實現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糧食供求總體寬鬆,完全能滿足人民群眾日常消費需求,也能夠有效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考驗。

我們的口糧絕對安全

問:部分糧食出口國限制出口的話,對我國老百姓米袋子有影響嗎?

答: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近日越南宣布暫停大米出口。越南常年大米出口700萬噸左右,大體佔世界貿易量的15%,限制出口可能會造成國際市場大米價格波動。部分糧食出口國為保障國內供給也可能採取限制出口的措施。當然,通常應不會發生這種情況。

2019年我國進口越南大米僅48萬噸,為2011年以來最低水平;今年1~2月從越南進口大米僅3萬噸。事實是,2016年我國實行糧食收儲制度改革以來,大米進口數量逐年下降,2019年大米進口255萬噸,同比下降53萬噸,進口大米佔我國大米消費約1%,主要用於品種餘缺調劑,如泰國香米,即使大米不進口也不會影響國內市場供給。

儘管近年來國際市場曾幾次出現「過山車」式的糧價大幅波動,但由於我國糧食連續豐收,供給充裕,庫存充足,保障有力,糧食市場總體保持穩定。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確立了「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糧食安全戰略,提出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新糧食安全觀,國家採取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政策舉措,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糧食連年獲得豐收,實現了口糧完全自給,穀物自給率保持在95%以上。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目前我國穀物庫存保持較高水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物質基礎較為堅實。2019年我國糧食種植面積穩定,糧食再獲豐收,全年糧食總產量66384萬噸,同比增加594萬噸,增長0.9%。總體看,我國糧食供求總體寬鬆,完全能滿足人民群眾日常消費需求,也能夠有效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考驗。

「大國糧倉」庫存充足

問:我國糧食儲備狀況及當前市場糧價總體水平如何?

答:我國糧食總產量連續5年穩定在6.5億噸以上,近年來糧食儲備體制機制不斷完善,糧食儲備充足,小麥稻穀等口糧品種庫存處於歷史最高水平。

在中央儲備規模保持穩定的同時,從2014年開始,國家按照「產區保持3個月,銷區保持6個月,產銷平衡區保持4個半月」的市場供應量要求,重新核定並增加了地方糧食儲備規模,各地已全部落實到位,而且大中城市還建立了滿足市場供應10天至15天的成品糧油儲備。同時,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儲備品種結構中,小麥和稻穀等口糧品種比例超過70%。

除上述政府儲備外,2004年以來,我國對稻穀、小麥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根據市場情況每年收購了一定數量的最低收購價糧食,這部分糧食主要通過國家糧食交易平臺向市場投放,有效地滿足了市場供應,穩定了市場價格。多元市場主體也建立了用於正常生產經營的商業庫存。我國糧食庫存充裕,完全能夠滿足市場供應和應急保供需要。

(資料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黎旭陽 攝)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家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採取有力有效措施,全力做好糧油市場保供穩價工作,推動糧油加工企業復工復產,保障糧食物流運輸通暢,糧油市場供應不脫銷、不斷檔,國內糧油市場平穩有序運行。疫情前期,群眾居家不外出多購買儲存一些糧食,由於超市、賣場等零售市場貨源充足,短暫的群體性集中購買也得到了基本滿足。目前居民採購米麵油心理穩定,受餐飲業等消費需求減少影響,國內米麵油消費總體偏弱。

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監測,3月23日全國加工企業小麥、早秈稻、中晚秈稻、粳稻進廠價格比春節前增長0.1%、下降0.2%、增長0.4%、增長1.3%。麵粉、早秈米、中晚秈米、粳米出廠價格比春節前下降0.4%、增長0.6%、增長0.5%、增長1.3%。

百姓米麵「兩無憂」

問:一日三餐離不開米和面,我國稻穀、小麥情況怎樣?

答:我國稻穀供給充裕,階段性過剩特徵明顯。2019年我國稻穀產量2.096億噸,同比減少252萬噸,食用消費1.58億噸,同比減少50萬噸,儘管稻穀飼用和工業用糧有所增加,預計年度結餘1430萬噸,已連續多年結餘,階段性過剩特徵明顯。

在國家政策支持下,我國主產區早稻面積將會增加。疫情防控期間,有關部門合理安排政策性稻穀競價銷售,2月10日開始每周向湖北地區增加投放中晚稻80萬噸,成交率僅0.28%,有效地滿足了市場供應。

(資料圖,來源:視覺中國)

小麥供求平衡有餘,連續多年產大於需。2019年我國小麥產量1.34億噸,為歷史第二高水平,已連續5年保持在1.3億噸以上。由於消費結構升級,麵粉消費下降,國內食用消費總體平穩,但飼用和工業消費有所下降,國家糧油信息中心估算小麥消費1.235億噸,同比減少532萬噸,年度結餘1400萬噸,同比增加870萬噸,已連續7年產大於需。

今年全國冬小麥播種面積3.31億畝,目前苗情長勢良好,全國冬小麥一、二類苗佔比分別為23%、77%,北方冬小麥苗情明顯好於上年同期,今年夏糧再獲豐收有較好基礎。國家穩定投放最低收購價小麥,2020年以來成交率不足4%,加之政府儲備小麥陸續輪換出庫,小麥價格走勢總體偏弱。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主要出口國採取限制出口措施,可能會加劇國際市場糧食價格的波動,但對目前我國糧食市場的影響不大,有利於消化不合理糧食庫存,減輕國內部分糧食品種庫存壓力。

來源:新華社(記者:王立彬)

17歲歸國隔離留學生用開水潑社區人員?剛剛,警方發布最新通報

注意!明日起,大調整!

張文宏:我們正面對新冠的狡猾之處!老百姓要做好這兩件事!

在國內航班與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同機,他被確診!曾掃墓購物,密接者92人

相關焦點

  • 全球糧食危機:越南等13個產糧國叫停出口!中國3大「糧策」應對
    然而,在魔幻的2020年裡,疫情暴發、蝗災肆虐、冰川融化、野火不絕、洪水泛濫,受突發事件和極端天氣的影響,糧食短缺問題愈發嚴峻,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多次拉響警報,一場事關人類糧食安全的危機正在逼近。在大災大疫面前,生存利益大於天。那麼在這不尋常的年份裡各國採取了何種應對措施以降低糧食短缺風險?中國的「米袋子」會受到影響嗎?未來全球糧食供應前景樂觀嗎?
  • 越南等6國禁止糧食出口,中國會出現糧食危機嗎?家中要不要屯糧?
    這次糧食危機會不會波及到我們?一周裡,6國宣布糧食出口禁令疫情之下,普通人囤糧,現在連國家也開始囤糧。3月30日,柬埔寨總理洪森表示,柬埔寨從4月5日起,除了香米,將禁止白米和稻米出口。因為,越南是全球第3大大米出口國(前兩名是泰國和印度),佔到全球大米貿易量的15%左右。2019年出口大米637萬噸,其中,中國買了47.7萬噸。3月26日,泰國宣布,禁止雞蛋出口7天。哈薩克斯坦決定,對11種農產品實行限制出口,其中,就包括小麥。全球小麥市場,哈薩克斯坦是主要的出口國之一。
  • 8國限制糧食出口,國內有人瘋搶300斤大米,虧損米廠七天五漲停
    因為聽說各國都在限制糧食出口,奈奈子父母擔心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陷入糧荒,便跟風出去搶油糧。近期,小麥、大米、玉米等價格上漲幅度明顯。「糧食危機」的謠言是如何誕生的?「伊拉克告急,需要進口上百萬噸小麥和20多萬噸的大米!印尼和菲律賓宣稱,糧倉的儲存量最多能維持三個月!」近期各國收緊糧食出口的消息,讓市場開始瀰漫起「糧食危機」的恐慌情緒。最先限制糧食出口的是俄羅斯。
  • 元旦春節期間「米袋子」「菜籃子」總量充足、品種豐富
    從後期走勢看,今年我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稻穀、小麥庫存保持歷史高位,生豬產能恢復勢頭良好,畜禽及果蔬生產穩定,明年國內農產品市場有望繼續保持穩定,特別是元旦春節期間,「米袋子」「菜籃子」重點品種供給總量充足、品種豐富,城鄉居民碗裡不會缺糧缺油,也不會缺肉少菜。
  • 美國倒10萬加侖牛奶,9國禁止糧食出口……但我還是不建議你囤糧
    本次糧食恐慌是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蔓延背景下,「糧食民族主義」和國內糧食災害帶來的。 國際上,截至4月3日,多個全球主要的糧食出口國,包括俄羅斯、土耳其、塞爾維亞、哈薩克斯坦、印度、埃及、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多個國家基於本國糧食安全考慮,已暫停大米、小麥、菜籽油等多種農產品的對外出口。
  • 糧食危機要來?有人開始囤糧,中國糧食夠吃嗎?
    最近,全球疫情蔓延,多國宣布禁止糧食出口,有人認為糧食危機要來了,於是多地出現了搶米搶油的現象。真的有必要囤糧嗎?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中國會不會受到波及?14億人的口糧夠吃嗎?水稻資料圖。王修君 攝多國限制糧食出口在疫情影響之下,很多國家居民紛紛囤糧,一些國家也開始了封關囤糧模式。最近,多個國家宣布禁止或限制糧食出口。
  • 關注糧食安全①|疫情衝擊的糧食安全憂思與應對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加速擴散蔓延、對各國公共衛生安全提出嚴峻挑戰的同時,有關國家對糧食安全的擔憂也日益增加。外媒一篇僅500字的新聞稿「多國紛紛禁止糧食出口」,拉開了全球糧食市場恐慌的序幕。隨後短短10多天的時間,就有十幾個國家惶恐跟進,採取糧食出口限制措施,全球糧食危機風險驟然上升。那麼,這次全球糧食市場異動的成因是什麼?疫情對糧食安全會形成多大的影響?
  • 全球瀕臨50年來最嚴重糧食危機 供應鏈不穩挑戰世界糧食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在糧食安全方面產生的連鎖反應正在顯現。非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9月5日的數據顯示,截至當日,非洲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過128萬例。非洲聯盟委員會發出警告,新冠肺炎疫情對非洲的影響將是長期的,特別將嚴重衝擊非洲的糧食安全。在肯亞,受疫情導致的食品價格上漲、收入減少和失業造成的影響,預計有350萬人面臨糧食短缺。
  • 有國家糧食只夠吃3個月,最愛吃米、面的中國人,需要囤糧嗎?
    這一次,我們真的需要搶點大米囤著嗎? 3月31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稱,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致使勞動力短缺和供應鏈中斷,可能影響一些國家和地區糧食安全。一方面是供應鏈受影響,另一方面,據紅星資本局不完全統計,已經有12個國家陸續宣布禁止、配額出口糧食等農作物。
  • 疫情、蝗災、么蛾子一併襲來!糧食危機一觸即發?中國庫存如何?
    關鍵時刻,一些糧食出口大國卻宣布停止或限制糧食出口,以確保其本國擁有充足的糧食。據外媒報導,截至3月26日,至少已有5國宣布停止或限制糧食出口。報導顯示,全球第3大稻米出口國越南和第9大小麥出口國哈薩克斯坦已經開始限制這些主要糧食的出口了,俄羅斯植物油聯盟已經要求限制葵花籽出口,而全球第二大棕櫚油生產國馬來西亞的出口也已經放緩。另外,作為全球最大的稻米出口國,印度的出口也因為「封國」而陷入停滯。
  • 糧食危機來了?有人在超市搶米、囤糧
    全球疫情肆虐之下,另一個更大的危機正在來臨。自2020年3月下旬以來,在疫情衝擊之下,越南、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6個多家緊急宣布,禁止糧食出口。全球糧食危機警報拉響面對全球疫情的擴散,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警惕糧食危機,並率先"囤糧",限制出口:3月24日,世界第三大稻米出口國:越南宣布,自3月24日起,禁止大米出口;同一時間,全球最大的小麥出口國之一哈薩克斯坦宣布,禁止出口小麥、土豆等
  • 農業農村部:我國糧食供給總量充足 市場運行基本正常
    在節日消費拉動和生產流通成本增加支撐下,預計農產品總體價格將呈季節性波動上漲走勢,但大幅上漲可能性不大,需要持續關注後期低溫雨雪天氣、疫情對農產品正常產銷的影響。從國際情況看,前幾年全球糧食價格持續弱勢運行,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集中暴發影響,以及部分國家因天氣、蟲害等問題導致糧食減產,國際糧價總體波動上漲,11月份聯合國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已連續上漲6個月,達到2014年12月以來最高水平。
  • 受疫情影響至今,國際成衣出口大國狀況如何?
    受疫情影響至今,國際成衣出口大國狀況如何?此前,因為受疫情衝擊導致印度工廠的紡織訂單回流至國內,一時間就解決了國內部分服裝紡織外貿工廠的燃眉之急。而隨著RCEP協議的籤訂,關稅壁壘的削減,籤署合約的15國之間貿易往來也會相比以往來得更為密切,此舉也將進一步促進區域內貿易,其中紡織服裝最為受益。
  • 國際述評:民以「食」為天 全球糧食安全臨疫情大考
    疫情、蝗蟲雙災害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影響到至少44個需要外部糧食援助的國家。而全世界只有約5%的國家能夠實現糧食自給自足,糧食出口量較大的國家只有十餘個。結合目前疫情較為嚴重的地區和主要糧食出口國來看,作為主要穀物出口國的美國、加拿大和法國等疫情都不容樂觀。
  • 被誤讀的「糧食危機」:我們更該關心的是...
    當天,聯合國糧農組織、世衛組織、世貿組織總幹事發表了聯合聲明,呼籲各國減輕新冠病毒對「糧食」貿易和市場影響,直言「糧食供應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引發一連串的出口限制舉動,導致全球糧食市場出現供應短缺」。而在此之前,越南、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多國已相繼對包括大米、小麥在內的等多種農產品實施暫停或限制出口,並同樣受到國內媒體廣泛報導。
  • 疫情「鎖國」食品進不來也出不去 聯合國稱將增加1.3億人挨餓
    食品價格飆升:泰國大米漲價14%,創7年來新高 與此同時,各國為了保證本國糧食儲備而設下出口限制甚至停止出口,推高了糧食價格。 羅馬尼亞、烏克蘭和卡薩克斯坦等主要小麥供應國也減少了出口。世界第三大大米出口國越南在3月一度停止出口,緬甸、柬埔寨也進行了出口限制。土耳其限制了檸檬出口,泰國減少了雞蛋出口,塞爾維亞減少了葵花籽出口。
  • 百姓「米袋子」,您關心的數據都在這兒
    百姓「米袋子」,您關心的數據都在這兒——專訪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張務鋒  新華社北京1月13日電 題:百姓「米袋子」,您關心的數據都在這兒——專訪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張務鋒  新華社記者王立彬  作為全年糧食生產「大頭」,秋糧收購進度怎麼樣了?
  • 不受影響!教育部重申:因疫情原因留在國內上網課,學位認證不受影響
    這種情況下去, 明年我們還要去英國嗎? 我們還能去英國嗎? 不去英國,在家上網課,我的學歷該咋辦?
  • 想將快過期大米出口到中國:我們不是回收站
    不過近期受疫情影響,不少國家開始限制糧食出口,有人擔心糧食會短缺或者漲價,開始囤積糧食,這種做法真的有必要嗎?事實證明,這種擔憂根本沒有必要,但每年的新娘之外,中國還有大量儲備量,2019年中國小麥、玉米、大米三大主糧,庫存結餘2.8億噸,足夠大家吃飽了。如今困擾中國人民的溫飽問題已經成功解決,大家不僅「吃得飽」,而且「吃得好」。
  • 澳洲糧食供應安全嗎?
    一張關於封禁「多吃」為主題的吃播秀讓大胃王是否要涼的問題被網友廣泛討論。值得一提的是,封殺吃播令和多國禁止糧食出口的時機不謀而合。巧合?貓膩?那麼,封殺吃播、光碟行動、號召節約糧食的背後真相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