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嚴禁轉載
很多的農民都跑到大城市去工作,但是在他們的心目中,農村始終都是家,不管在外面掙多少錢,最終以就會選擇回到農村。那些認為已經賺夠錢的人,基本上都是回來農村建房的多,一方面自己建房顯得有成就感。另一方面,農村是自己的根,年老了必須落葉歸根。因此,我們就看到許多漂亮的樓房在農村建造起來,農民的生活也變得富裕。
然而相比較以前,現在農村建房就並不容易了,特別是在宅基地都確權了之後,什麼都需要去遵守,禁止限制的條款很多,農民來來回回去審核的方向也不少。國家為了更好的管理農村在建房這件事上的問題,如今就有「四禁三審」需要農民按規定執行,這樣的規定到底好不好?那就要先知道這「四禁三審」分別指的是什麼。農村建房「四禁三審」,分別指代什麼,農民要清楚別碰「紅線」。
四禁:
一、禁止多佔宅基地
規矩就是規矩,擺在那裡就需要人們去遵守,農村裡的「一宅一戶」原則,已經不是第一次提到,所以不管人們在農村的身份地位有多高,一個戶口依舊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多佔第二套就屬於違法建築。
二、禁止在道路涼城店禁建區建房
早已經有條例,在道路還有鐵路的兩邊,為了安全起見,是有一定的禁止建房區域的,在規定的範圍之外建房可以,但是在規定範圍內建造,就屬於違反規則。
三、禁止佔用耕地等非建設用地
耕地、林地等等這一類,用途是一定不能夠改變的,如果已經佔用,並且改變了用途,那農民就要立刻拆除,否則需要繳納佔用稅。
四、禁止手續不全就建房
現在建房不容易,需要遵守的條例變多就不說了,一層又一層的手續需要去遵守,首先是申請,得到允許還要審批,最後是公告等等,建造的時候各種許可都要辦妥,否則既便開始建造,也會被叫停。
三審:
第一審:在建造房子之前,先到村裡那裡登記,然後進行初審;
第二審:等村裡面的人審批完了以後,幫忙上報,接著就由鎮上面的人進行再一次審核;
第三審:鎮裡面的人審核完,再繼續往上一級進行上報,縣裡的人,又會進行審核。
只有經過這三項審核的家庭,才算是把流程走完,也才可以開始建房。所以說, 現在建房並不容易,不過這樣的規定對農村日後的管理有很大好處,大家在建造之前麻煩一點,以後就可以減少許多煩惱。農村建房「四禁三審」,分別指代什麼,農民要清楚別碰「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