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看到安可在學高端英語教案的句子:Education and health care are essential public services.很驚訝:這句話的中文對四歲孩子的認知都是挑戰。這句話內容對她這個年齡不抽象嗎?實際上,成人總是低估小孩。
對於四歲多孩子來說,完全可以理解很多的抽象詞彙。對於四歲以下的孩子來說,也有各種機會聽到各種抽象的詞彙。至於到底什麼時候理解這些詞兒,我覺得家長不必過分操心。即便對成年人來說,也是隨著閱歷的增加,不斷在加深對於某些詞彙和概念的理解。所以,不必急於一時特別理解某些東西。
今天我總結了六個給安可講過的抽象名詞。
1) education教育:很簡單,我告訴她,你去幼兒園上學,媽媽去英國讀書,都是接受教育。receive education
2) health care 醫療保健:每個孩子都有去醫院看病的經歷,繳費的時候告訴她,醫療費用就是costs of health care,尤其對於上了幼兒園的孩子,他們都會逐步對錢有概念。
安可幼兒園老師也會帶著小朋友去超市實地體會「錢」,所以在醫院的場景也非常容易輸入「costs of health care」醫療保健費。
另外,我們出國的時候,要繳納醫療附加費,這個我也會告訴安可,順便再次告訴她,不管在中國還是英國,health care都是非常重要的。
3) public services 公共事業:教育和醫療都屬於public services
4)fear恐懼:記得安可2歲的時候,老是說自己怕牆,怕血,怕鞭炮聲,我告訴她這些都是恐懼fear,每個人都有。推薦閱讀繪本《各種各樣的害怕》。
5)goal目標:經常有家人問我在英國要讀幾年書?我說目前是一年,碩士,但是我的目標是讀完博士。安可有時聽到就問,目標是什麼?我說就是你想完成的事情。比如媽媽想在英國或者美國讀完博士就是我的目標。然後她又會問我,博士是什麼。那就繼續聊就可以了。
安可知道我的學校的名稱、我讀的專業,這些我都在散步的時候和她聊,她也非常有興趣聽,邊聽邊問,我再給她解釋。我們都很享受這個過程。當然,在帶著孩子爬山的時候,也可以給他們講,我們今天的目標就是爬到山頂。
6)hope希望:北京語言大學有一個西餐廳叫「厚樸」,我們經常去。我跟安可講,這個餐廳叫「厚樸」,英文名就是「hope」,hope就是「希望」的意思。比如很多人都希望「世界上沒有壞蛋」,很多媽媽希望「孩子一生平安幸福」,那你的希望是什麼呢?安可說「不上幼兒園」我說,「安可高高興興上幼兒園,每天平平安安,開開心心」是媽媽的hope。哈哈哈。
另外,給大家推薦一本繪本:希望。講的是韓國一場大火,燒毀了森林…
你瞧,生活中我們是可以和孩子聊很多話題的,也會運用到許多對孩子而言是陌生、抽象的詞彙。寶寶從出生就開始探索世界,咿咿呀呀學語,從陌生到熟悉再到運用,關鍵點在於父母怎樣在生活中和寶寶引導交流。
Every word you say builds your child's brain.
兒童每天使用詞彙的86%-98%都與父母是一致的。美國「三千萬詞彙鴻溝」研究表明不同收入人群之間,兒童詞彙發展的差異,就是父母詞彙差異的真實體現。到兒童3歲時,驚人的發展差異已經顯現在兒童與成人的日常對話、詞彙發展和親子互動方式等方面。
希望我們都能重視豐富孩子早期的語言環境,不管是中文還是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