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為何要憋尿?根據調查,60%小學生認為廁所太髒或太冷,70%小學生表示學校廁所太難聞。法國Europe1記者採訪了一名9歲學生,她抱怨:「學校廁所味道太難聞,而且又髒,所以我都憋著每晚回家再上廁所。」這名學生的家長感到擔憂:「當女兒回家說自己急著上廁所,因為已經憋了一天了,我感到很驚訝。」
社會學家Edith Maruéjouls表示:「廁所清潔和味道問題太常見。孩子們通常很敏感。」
此外,三分之二的小學生提到學校廁所門關閉不嚴或已損壞,此外還有馬桶不能正常抽水、洗手池水龍頭損壞、廁所光線不足等問題……調查還顯示,學校廁所常讓學生感到不安全。四分之一的孩子抱怨上廁所時感到「焦慮」,甚至在8-9歲孩子中,這個比例接近三分之一。結果,有43%的孩子不願一個人去上廁所。
Camille就是其中之一,她在巴黎讀小學三年級(CE2)。「我總是和朋友一起去廁所,如果有人想爬上廁所隔間門故意偷看我,她會發出警告。有些比較高的女孩會開這種玩笑。我不喜歡去學校廁所。另外,有時會沒有廁紙。所以如果可以的話,我會憋到下午放學回家。」
社會學家Edith Maruéjouls說:「孩子日常生活中受到的羞辱,甚至是侵害,大多都發生在洗手間。」這名社會學家強調,學校的廁所應該受到教員監管,而且所有單間應嚴密分隔。她建議學校應取消男性小便池,這會迫使男孩暴露自己的私密部位。而且許多男孩因為怕被嘲笑,不敢去隔間,因為這樣大家就知道他不是小便而已。
據法國《20分鐘報》報導,這種憋尿現象在成人中也很常見,尤其是營業員或在外工作者。除了因為工作太忙,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公共廁所太髒。
據法國泌尿科協會(AFU)介紹,排尿是維持人體健康的重要機制,它有助於排除體內毒物。這就是為什麼法國泌尿科協會建議,應確保每天至少排尿5至6次。
如果排尿不夠,容易使膀胱中細菌積聚,從而導致尿路感染或膀胱炎,這在女性中較為常見。為何女性更易得這種病?泌尿外科醫生François Desgrandchamps解釋說:「這與女性害怕坐在馬桶圈上息息相關。如果廁所很髒,女性通常要麼憋著,要麼會半蹲,儘量不接觸馬桶圈。但如果是這種姿勢,膀胱中尿液會無法徹底排乾淨,這樣很容易得膀胱炎。因此,女性應該如廁時坐在馬桶圈上,並在事先清潔一下馬桶圈。其實,因廁所太髒會感染的疾病只有一樣,那就是癤子。」
泌尿外科醫生François Desgrandchamps認為,許多女性不敢坐馬桶圈,是從小就被教育「公共廁所馬桶圈很髒,應避免去坐或憋著」。兒童泌尿科醫生Michel Averous甚至將女孩尿路感染稱為「被忽略的學校禍患」,而且這種從小養成的習慣會在長大後繼續發酵,因此這名兒童泌尿科醫生建議學校應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學校。
推動「廁所文化」 世界各國有奇招
良好的如廁環境不僅為人們日常生活所必需,也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世界各國也有著各自獨特的「廁所文化」。
印度:新郎與廁所自拍,可獲獎金
日前,為助力「清潔印度」計劃,印度中央邦放「大招」,在落後地區,新娘提交新郎在自家廁所自拍照,可獲政府現金獎勵。
根據該計劃,新郎結婚前,需在家裡建廁所,再與廁所合影,新娘將照片發送給政府,之後,這對夫婦就可以自行向政府有關機構申請51000盧比補貼。
日本:透明廁所 體驗「戶外排洩」
2018年,日本本住宅設施業者驪住(LIXIL)在日本東京,向學生展示透明廁所。這座廁所是以單向透視玻璃打造的。在這座廁所裡面的人能看到廁所外面景象,但外面的人無法一窺廁所內部。
日本住宅設施業者驪住(LIXIL)在日本東京,向學生展示透明廁所。(中新網資料圖)
報導稱,全球仍有許多人在戶外排洩,驪住展示這座廁所,是為了讓民眾體驗這種感覺並反思。
泰國:「廁所公園」,與自然融為一體
泰國南部的春蓬府有一個「廁所公園」,每天都會吸引眾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這裡的廁所,現代化的衛生設施四周有金魚暢遊、清泉流動、花朵綻放,有的與自然融為一體,有的富有文化創意。
更特別的是,咖啡廳裡的咖啡杯被設計成馬桶形狀,餐桌、餐椅都被加入馬桶的元素,供遊客參觀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