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援:中國鷹派不好戰

2021-01-07 手機鳳凰網

(資料圖)羅援是目前唯一一個公開表示不否認鷹派定位的中國軍方人士。

鷹派由英文War Hawk翻譯而來,形容好戰政客和軍人,源起美英1812戰爭。鷹派議員們的鼓動,促成美國獨立後第一次對外戰爭,美國意圖佔領加拿大,但最終導致白宮被英軍佔領並焚毀,美國國歌在這場戰爭中被創作。圖為美國歷代鷹派代表人物。

羅援,被美國稱為中國鷹派代表人物。第二屆世界和平論壇上,鳳凰網獨家對話羅援,解讀中國鷹派的理性作為。羅援表示,中國需要理性的鷹派,與美國鷹派不同的是,中國鷹派不好戰,而現在任何國家都不能打敗中國軍隊,唯有腐敗會讓中國未戰先敗。針對斯諾登事件,羅援指出,國際社會討論網絡安全合作時應警惕美國賊喊捉賊的行為,保證全人類共享網絡安全與自由;而在國內,微博是輿論戰場,也是交流平臺,網絡言論要有底線。此外,羅援特別強調,民族主義不等同於愛國主義,需要正確引導,避免走向極端。

(文/李灝)

中美鷹派不同之處在於中國慎戰而不好戰

鳳凰網資訊:您曾被美國稱為「中國鷹派」,您認為,中國鷹派與美國鷹派有哪些不同?

羅援:我一再說我是理性的鷹派,不是莽撞的鷹派,我從來沒有說一些過激性的言論。

我覺得中國講的鷹派和西方講的鷹派,或者說,理性鷹派和莽撞鷹派區別是,第一,中國崇尚和平,不窮兵黷武,而有些國家則一味以戰爭解決問題;第二,雖然中國崇尚和平,但中國也要備戰。孫子兵法中說,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我們對戰爭是慎戰而不好戰,備戰而不輕易言戰。

我對理性的鷹派的另一個認識是,我們不是純粹的憤世嫉俗,我們有憂患意識,但又主張要有大局觀,冷靜、客觀地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比如我提出了很多建議,已經被採納,像設立南海特別行政區,組建海岸警備隊;而在中美關係上,我也提出了很多有建設性的意見,並進行一些開拓性工作,此前我就和美國卡內基和平基金會共同完成了一個名為中美安全關注調查的項目,這個項目旨在觀察中美兩國普通民眾、精英群體對彼此的看法、評價,當然,也包括安全領域的問題,進而分析討論兩國輿論對彼此的差異化表述及可能帶來的問題

最後很有意思的是,包括美國前駐華大使芮效儉、前助理國務卿約瑟夫•奈等在內的很多美國學者都說,從羅援的表述看,不覺得你是一個強硬派,而是一個非常理性的學者。

所以我覺得,中美雙方,無論是鷹派還是鴿派,需要通過溝通交流,提出建設性的意見,而不是互相指責、謾罵,只有這樣才能促進中美發展新型大國關係。新型大國關係的一個核心要點是應該互相尊重,相信在不斷的交流中,美國會感受到中國鷹派的理性。

斯諾登事件揭露美國利己主義與偽善的真面目

鳳凰網資訊:如何評價斯諾登事件以及美國在此事上的反應?

羅援:斯諾登事件使美國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由以前的原告變成了現在的被告,也令全世界人民都在質疑美國一直堅持的所謂普世價值觀。美國長期以來採取雙重標準處理國際事務,對外犧牲別國安全獲取自己的絕對安全;對內犧牲民眾的隱私換取政府的絕對安全。所以斯諾登此次對美國最大的衝擊,就是極大殺傷了美國人權衛士的形象,同時也揭露了美國利己主義與偽善的真實面目。

特別是在美國對中國網絡攻擊的指責問題上,現在終於真相大白,美國實際上是賊喊捉賊、欲蓋彌彰。對於美國的這種態度與做法,希望國際社會在討論網絡安全合作時,給予高度重視。我們應當共同制定一種遊戲規則,用以加強全人類共享的網絡安全與網絡自由。這種安全與自由不能建立在一方絕對安全,其他各方相對不安全的基礎上;對於網絡活動的透明要求,更不能允許只有一個國家絕對的單向透明,而其他國家都處於被透明的局面出現。

中美已經成立了網絡安全工作組,希望斯諾登事件,能使中美雙方將彼此的摩擦點變為合作點,回到談判桌前進行平等對話,共同解決網絡安全難題。我們也希望斯諾登事件能成為美國反思自己的雙重標準與霸權主義的重要契機。

微博是輿論戰場,也是交流平臺,網絡言論要有底線

鳳凰網資訊:您開通微博也有一段時間,怎麼看這塊輿論陣地發揮的作用?微博上網友對您的批評和罵聲怎麼應對?軍方提出要打好輿論戰,在您看來,怎麼打能打好輿論戰?

羅援:實際上,斯諾登事件已經在輿論戰上,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輿論戰、網絡戰並不是一個虛幻的名詞,它真實地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輿論戰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斯諾登事件暴露出來美國利用網絡技術對中國政府核心部門、私人機構以及公眾進行竊聽與監控,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現在,美國對其他國家的監控可謂上天入海,上到通信衛星,下到海底電纜,無孔不入。

除技術層面的防範,輿論引導與管控,也應該引起我們高度警惕。斯諾登公開的信息顯示,美國利用一些網站,不僅僅對中國進行網絡監控,還在網絡上進行輿論引導。

我注意到美國前駐華大使洪博培在美國參選時提出,「我們應該聯合我們的盟友和中國國內的支持者,他們是被稱為網際網路一代的年輕人。中國有5億網際網路用戶,8000萬博主。他們將帶來變化,類似的變化將扳倒中國(take China down)。與此同時我們將獲得上升機會,並找回我們的經濟生產力量。這就是我作為總統所要做的。」這是他在美國CBS電視臺辯論活動上的發言,我認為,他一語道破了美國的真實目的,就是要通過網絡來扳倒中國,爭取美國再上升的機會,這完全是一種冷戰思維。

當然對於中國國內的微博,我覺得還是要兩方面看,這裡肯定有西方滲透的因素,但更多的還應看到,廣大網友對中國經濟建設、國防安全等各方面的關心,這要區別對待。所以我這次上微博,有一個比較大的感受,這也是北京大學一位教授提出一個非常好的忠告,網絡既是我們的輿論陣地,同時也是和廣大網友進行交流的平臺,可以通過這個平臺傾聽一些不同的聲音,跟網友們進行互動,我覺得這是非常善意的提醒。

不過網絡言論也應該有底線,發牢騷可以,但不可以攻擊我們的社會制度,不可以攻擊我們的黨,不可以攻擊我們的軍隊,不可以攻擊老一代革命家。這「四個不可以」也是符合憲法規範的。現在很多人提出所謂的「憲政」,那麼要求憲政,本身就應該遵守憲法,而憲法規定的四個堅持就是我們不能動搖的底線。

任何國家都不能打敗中國軍隊,唯有腐敗會讓我們未戰先敗

鳳凰網資訊:中國軍隊正在掃除不正之風,打擊軍隊腐敗,保持軍人本色。如何評價豪華轎車掛軍牌的現象?軍方制定價值45萬元以上為豪華車,有何依據?腐敗與不正之風給中國軍隊造成了什麼影響?如何才能有效打擊軍隊腐敗?什麼是軍人本色?

羅援:我認為,大力整頓軍隊不正之風,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軍車問題上,相關部門既要考慮政治因素,也要考慮經濟因素和整體費效比的情況,不能因為反對腐敗又造成新的浪費,決策失誤將是最大的浪費,在這方面我不是專家,就不做更多評論。

但在軍隊建設層面,我認為,應該做到看大抓小,看大就是首先要提升軍隊戰鬥力,而戰鬥力的第一殺手,我認為就是腐敗問題,現在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打敗我們這樣的一支軍隊,唯有腐敗問題會讓我們未戰先敗。

鳳凰網資訊:今年初,中國軍隊開始公開部隊番號。如何評價他國對中國軍隊不透明的批評,以及對中國透明化的要求?

羅援:透明與不透明是相對概念,沒有絕對的透明,中國做不到,美國也做不到,如果美國能做到絕對透明,又何必設立中央情報局、國家安全局、聯邦調查局等等情報和安全保密組織。如果做到絕對透明,請美國把它部署在中國周邊的一些監控體系拿出來透明。美國是不會做到絕對透明的,也不要指望別國以犧牲本國利益和軍事機密來換取一個廉價的「軍事透明」獎章。

反觀中國軍隊的透明化進程,正一步一步與國際接軌。中國從以前不發表國防白皮書到現在發布,從不公布部隊番號到逐步公布,這些都是中國軍隊不斷透明化的表現。但透明要一步步進行,目前透明化還沒有統一標準,不能說美國標準就是中國的標準、世界的標準。至少從現階段來看,美國設定透明化標準,並不以共同利益為基礎,而是美國利益。既然沒有符合各方利益的統一標準,我們就要根據中國的國家利益和實際情況,推進中國版的透明化。

此外,透明並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其目的是為了增信釋疑,為了增進互信、加強溝通,也是為了化解他國對中國的猜忌與誤解,避免引發不必要的爭端。透明不是萬能的,有些人戴著有色眼鏡看人,你再透明也無用,對於這些人我們只能說,信不信由你了,我們走自己的路,任人去說吧!

民族主義不等同於愛國主義,需要正確引導,避免走向極端

鳳凰網資訊:如何評價國內民族主義情緒高漲這一現象?

羅援:談到民族主義,就要分辨它的定義。民族主義不等同於種族主義、民粹主義,也不等同於極端民族主義和狹隘民族主義,如果民族主義只是完全從自己民族的利益出發,走極端化的發展道路,這是我們堅決反對的。

但有些人有意無意地把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混淆,這是不正確的。我們堅決反對狹隘的民族主義,但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是兩個概念,既有聯繫,又有區別,任何國家都應該有愛國主義的存在,這關乎國家的認同與凝聚,如果沒有了國家認同感,那麼國家將會渙散,就會被人欺凌,所以中國現在講中國夢,中國夢就是愛國主義的一種表現。

如果民族主義走向了極端,就會帶來負面影響。中國歷史上有這樣的反面教訓,所以對於民族主義,中國必須給予正確引導和必要教育,並制定相應的規範。

我要強調的是,民族主義不等同於愛國主義,愛國主義是中國需要弘揚的,不要因為有了民族主義而扼殺、矮化或抹黑愛國主義。

忘戰必危,好戰必亡,是我對戰爭與和平的理解

鳳凰網資訊:近來,中國周邊安全局勢不斷惡化,朝鮮半島核危機、中日釣魚島爭端還有菲律賓持續在南海問題上挑釁中國,中國如何應對安全局勢的變化?這一地區是否會發生戰爭?作為一個軍人,您認為,如何對待戰爭與和平的關係?

羅援:最近我去美國參加了一次學術交流活動,這個活動給我設計的題目是中國和平崛起面臨的外部挑戰,我把挑戰歸納為兩個海、三個領域,兩個海指東海和南海;三個領域指外層空間、網絡空間和金融領域。

東海上的釣魚島問題,由日本挑起來,去年中日邦交40周年,我們本要舉行隆重紀念活動,但由於日方提出了購島計劃,使我們的紀念活動擱淺,也給中日關係投下沉重的陰影。南海上的黃巖島、仁愛礁事件,以及菲律賓槍殺我臺灣漁民等等,也是一些聲索國不顧中國國家主權與南海各方利益進行挑釁,製造危機。

在處理危機時,我們保持了極大克制和忍耐,始終主張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外界十分關心中國是否會使用武力,正說明這一地區局勢已經十分緊張。但是否以和平手段解決問題,並不是中國一家說了算,儘管中國一再呼籲和平,但這需要各方響應。

今天王毅部長在講話中,不僅提到維護和平的一面,也講到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一面。為緩解局勢,和平解決爭端,我認為,有關國家要和中國釋放的善意相向而行,而不能背道而馳,背道而馳只會激化矛盾。
 
    既然今天的主題是和平論壇,所以我們今天在這裡談的都是和平問題,和平是中華民族的一種文化底蘊。戰爭,對於國家來講,則是最後的、迫不得已的選項,但對軍人來講,打贏戰爭則是我們的職責所在,這是社會分工所決定的,在這方面,我認為和平發展並不意味著中國已經掛起了免戰牌。劉源將軍講過,軍人最知道戰爭的殘酷,而在戰場上流血犧牲的也是軍人,這意味著不到迫不得已,我們不會使用戰爭手段解決問題,但是一旦把戰爭強加給中國,中國也絕對不懼怕戰爭。只有有備才能無患,只有敢戰方能言和,這就是戰爭與和平問題的辯證法。
 
    忘戰必危,好戰必亡,這是中國千年古訓,也是我對戰與和這個問題的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賦予我們軍人的職責就是「捍衛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如果軍人一天到晚不思打仗、不會打仗、不敢打仗,到時候打不贏戰爭,那你就是最大的違憲、最大的失職。

 對朝鮮應該親兄弟明算帳

鳳凰網資訊:朝鮮堅持發展核武器,如何評價朝鮮的舉動? 朝鮮今年連續核試驗,引起中國民眾強烈不滿,甚至有人認為中國對朝鮮政策需要調整,您怎麼看這種反應?中國對朝政策是否需要調整?朝鮮不聽話,怎麼辦?

羅援:我認為在解決朝鮮擁核問題時,首先應該考慮朝鮮為什麼要擁核?我和朝鮮學者接觸過,他們提出了這麼幾個問題:第一,現在國際社會主張朝鮮半島無核化,但是但是實際上變成了朝鮮無核化,他們認為不公允。我就和他們說,朝鮮半島只有朝鮮在研發核武器,韓國的核武器,或者說美國部署在韓國的核武器早就在1992年時撤出了,但他們認為現在並沒有方法來證實韓國無核化。

第二,現在雖然韓日沒有核武器,但美國對韓日進行核保護,所以朝鮮認為韓日也是擁有核武器的。基於這一點,朝鮮提出了兩個解決方案,或者美國撤銷對韓國和日本的核保護,或者向朝鮮也提供核保護,總之必須使朝鮮半島處於一種平等狀態。

除了從安全方面考慮,朝鮮還有經濟、能源等方面的需求,尤其是能源匱乏,將直接影響朝鮮的經濟發展。朝鮮認為,自己曾經和美國籤署了框架協議,但美國撕毀協議,朝鮮並沒有得到相應補償,特別是兩個輕水反應堆。

與此同時,美國給朝鮮戴了兩頂帽子,一個是流氓國家,一個是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所以朝鮮沒法融入國際社會。從這些角度看,朝鮮擁核主要為了要自保。

但是朝鮮擁核對中國構成了安全威脅,首先是改變了中國周邊的核安全環境,美國可以藉機在韓國重新部署核武器,甚至有可能導致日韓直接成為擁核國家。

同時,鑑於日本核事故的影響,朝鮮對核設施的控制管理能力和防護能力都有限,一旦核設施發生洩露或遭到他國的軍事打擊,那麼核輻射範圍將達到400至1400公裡,中國四分之一的國土將受到核汙染。

還有一個問題,朝鮮一旦出現內亂,將有大量難民從陸路和海路湧入中國,中國也將背上沉重的政治經濟包袱。

此外,朝鮮一旦發生核擴散行為,使得恐怖主義分子直接或間接的獲取核技術,將對整個亞太地區安全環境構成新的威脅。這些都有可能帶來不可控的危害,所以說朝鮮擁核,中國真心實意的反對。

習近平主席在博鰲會論壇中也談到,任何國家不能為一己之私把一個地區乃至世界搞亂。我覺得這個問題朝鮮應該引起關注。中國對朝鮮的援助,不僅出於道義上的考慮,也是基於中國充分關注朝鮮國家利益,那麼朝鮮現在也應該顧及中國的國家利益。在這個問題上,我個人認為即便是親兄弟,也要明算帳。

解決朝核問題,我認為要做到三無,無核、無戰、無亂。無核,指朝鮮無論因何種理由,都不能擁有核設施。無戰,指不管南北雙方現在誰打第一槍,國際社會上的相關各方都不應該支持。無亂,指朝鮮半島不能發生動亂。雖然中國參加了國際社會對朝鮮的制裁,但我認為中國的制裁和西方的制裁目的不一樣,中國的制裁,希望朝鮮能夠兌現承諾,放棄核計劃,只要朝鮮回到無核立場,我認為,中國的制裁就可以告一段落;但西方的制裁是以壓促亂,以壓促變,妄圖通過外力幹涉朝鮮內政,製造動亂,從而顛覆朝鮮政權。

鳳凰網資訊:神十與天宮在軍事上有哪些意義?

羅援:神十成功,說明中國航天技術有了新的突破與發展。當然如今軍民之間有很多互通性,比如對接、衛星捕捉等等。在遵守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的原則下,中國也希望在外層空間站有一席之地,為日後制定有關遊戲規則,爭取更多發言權。

沒做愧對中國的事,就不會因為中俄關係擔驚受怕

鳳凰網資訊:如何看待中俄海軍在日本海舉行聯合軍演?是否有針對性?

羅援:中俄之間,是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中國和俄羅斯面臨著共同壓力,也有共同利益。如果沒有一些比較常態化的軍事演習,反倒與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不相匹配。

此外,中俄聯合軍事演習,很早之前就已和各方進行磋商,不是一個臨時動議。當然有些國家仍然會有所猜測,我覺得也只能由他們去了,因為腦袋長在他們頭上,他們怎麼想是他們自己的事,即使我們不搞聯合軍演,他們也會疑神疑鬼,說三道四。我覺得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如果沒有做對中國理虧的事,就不必去擔驚受怕。

鳳凰網資訊:中俄美三國,為何唯有中國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有何措施保障在他國「先發制人」後的中國核反擊能力?

羅援:中國核戰略為國防政策服務。後發制人的思想,也叫積極防禦的思想,已經深深植根在中國國防政策當中。國際社會不必產生不必要的猜疑,因為中國一貫主張後發制人的核戰略,是一種防禦性戰略。中國強調的是第二次打擊能力,或者叫做核報復能力。

但往往後發制人所需成本要比先發制人高很多。因為要躲過別國第一波打擊,保證反擊能力,首先就要解決生存問題,而先發制人是進攻性策略,不需要解決生存問題,所以堅持先發制人的國家在這方面投入的軍費只需解決如何第一輪全部消滅對手的問題,但我們則需要多考慮一步如何生存,所以後發的成本肯定比先發的高,但這也是維護和平必須付出的成本。

西方國家不斷攻擊中國有隱性軍費,就是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把中國為實施「後發制人」國防政策所要付出的成本和代價考慮進去,就是因為他們不願意相信任何一個國家真心實意維護和平,因為他們自身就沒有這種思維模式。所謂先發制人戰略,無論在戰略層面上還是在戰術層面上,都要求儘可能多殺傷對手,寧肯錯殺,也不能漏殺。這種想法已經在一些國家的軍事戰略中根深蒂固。

從全球安全局勢的高度看,如果大家都效法先發制人的核戰略,那麼核戰爭的風險就會升到極致,但如果都能像中國一樣,那麼理論上說,沒有人首先使用核武器,也就沒有人啟用核反擊,核戰爭的風險就會降到最小。

兩種極端情況在當今複雜的國際環境中,都不太可能出現,中國扮演的平衡角色十分重要,西方領導人十分清楚這一點,但與此同時,西方仍然不斷抨擊中國軍費問題,那麼他們的真實意圖就需要我們認真推敲,他們是否真正希望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引人思考。

(版權歸鳳凰網資訊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中國軍方的強硬派
    日前,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在新聞發布會上暗指中國採取「單邊行動」,聲稱「如果繼續這樣做,將非常令人擔憂」,並影射中國試圖通過「脅迫」和「實力」處理南海爭端;美國一位要員則發表聲明,指責中國設立三沙警備區是「不必要的挑釁」,不符合大國應盡的責任……  對於三沙市設立的意義,國內也有不同版本的解讀。
  • 文緒:中國需要更多的鷹派人物
    第二,鷹派人物的聲音容易被外國反華勢力利用,藉此大做文章。第三,鷹派人物的強硬聲音與中國的和平形象不符合。中國早已不是備受欺凌的舊中國,基本上不存在敵對勢力大規模入侵的情況,沒必要反應過度,情緒激動。事實上,這些邏輯都是非常值得商榷的。
  • 解放軍四代著名「鷹派」人物
    2010年,羅援到美國參加一個戰略對話活動。做自我介紹時,美方一位學者說:「羅援將軍,你不用介紹了,我們都在關注你的觀點,你是解放軍的強硬派代表。」
  • 美國鷹派瞄準了臺灣地區,但中國大陸不會掉進他們的陷阱
    在川普時期,美國政府選擇與中國對抗的道路,採取全面敵視中國的態度,出臺了一系列敵視中國的政策,讓中美關係跌落到了低谷。 特別是疫情以來,這些只會玩弄政治鬥爭的美國政客們把中國當成了其抗疫不力的「替罪羊」,不斷抹黑攻擊中國,並且在臺灣問題上屢次挑釁中國底線。最近這些鷹派又再次瞄準了臺灣地區,企圖讓中國大陸掉進他們的陷阱。
  • 共克時艱 僑浙有愛(11)——羅援將軍詩《憶江南三首》
    共克時艱 僑浙有愛(11)——羅援將軍詩《憶江南三首》 2020-02-12 2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羅援:兩岸應攜手共衛祖權
    所有有愛國心的人都會永遠記住,你們在抵抗侵略,爭取民族獨立的戰場上所建立的功勳是誰也抹殺不了的。」在這裡,我也要補充一句:就衝這個,我羅援也佩服你們!今天,戴安瀾將軍的兒子也來到了現場,戴安瀾將軍和200師的將士們血戰崑崙關,浴血同古城的事跡感天動地,氣壯山河。
  • 澳洲鷹派議員:中國不接收貨物,那就打一架
    澳大利亞現如今似乎有點「袋鼠」急了要咬人的意思,在這種局勢緊張之際,澳洲居然有一位議員口出狂言要與中國動武。在我國對澳洲出口的產品採取了一系列的反制措施以後,澳大利亞顯然有點扛不住了,不過他們仍然沒有知錯悔改的意思,反而對待我們的態度更加惡劣,甚至有點想要將事態擴大的想法。
  • 羅援:琉球群島不屬於日本曾是中國藩屬國
    琉球群島羅援 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少將日本稱對釣魚島擁有主權的依據是,釣魚列島在歷史上屬於衝繩(琉球),美國根據1951年美日籤署的《舊金山和約二戰中抗擊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主力中國,卻被粗暴地拒之門外。在《舊金山和約》中,日本同意將琉球群島和小笠原群島等置於聯合國託管之下而以美國為唯一管理當局。當年9月18日,中國政府發表聲明,拒絕接受和約的合法性。其二,釣魚列島不屬於琉球列島,而屬於中國。《舊金山和約》第二章第三條中規定的置於聯合國託管制度之下的領土,並不包括釣魚島。
  • 鳳凰孩子與鷹派孩子有什麼不同?
    收拾行囊,他前往人生下半場的所在——那個距離家鄉橫跨整個中國的南方旅遊城市。他以為就此便擺脫了農村娃的命運,卻不知原生家庭寫在基因裡,隱藏在你瑣碎的生活中,並且在人生很多關鍵節點起到宿命決定。火車上,他遇到了一位聊得來的同省姑娘,初戀就這麼意外的來了。他們很快就商量婚事。
  • 臺灣中天被關停:蘇貞昌鷹派強勢推進 蔡英文默不作聲
    據了解,NCC內部鷹派成員搶先放出鴿派代表、主委陳耀祥出面遊說,希望讓鴿派計劃「見光死」,「蔡英文一直不想表態,蘇貞昌又態度強硬,民進黨支持者也表態支持『關掉中天』,雖然民進黨內曾有提出解套方案,包括稀釋股權、頻道往後挪等方案,最後仍在鷹派強力主導下破局。」民進黨內透露。
  • 海外網評:中美關係不能掉入華盛頓鷹派的「陷阱」
    (圖源:路透社)  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12月3日,美國國家情報總監約翰·拉特克利夫在《華爾街日報》網站刊文稱,中國是「自二戰以來對全球民主與自由的最大威脅」,並稱中國一心想要主宰全球。在距離美國政府正式換屆僅剩不到50天的時間裡,華盛頓的極端鷹派們,正意圖通過更激進的反華措施鞏固其強硬對華政策,將中美關係鎖死在惡化的軌道之上。
  • 羅援:對敏感地區重點防範 可標出警示符號
    核心提示:中國反恐面臨著新的挑戰,專家指出可以依照政治版圖上按照危險程度不同,標明不同顏色,做出警示,使得政府和民眾加強防範。羅援:我認為對一些重災區或者敏感地區,要重點的防範,特別是我建議,在政治版圖上以一個警示符號來標示出這一個地區他所處於的危險程度,比如高危期,是嚴重危險期,一般危險期,或者是危險解除期,這樣他這個民眾對他所處的這個地理環境,他所處的危險程度,他有一個清醒的認知。
  • 號稱鷹派中的鷹派,還在禍害世界
    納瓦羅,被美國許多媒體稱為「鷹派中的鷹派」。如果說美國挑事三鷹只是在思想和決策上影響總統,並不負責具體細節。那麼納瓦羅這個老混蛋,則是揮舞貿易戰大棒的打手。2019年5月,川普對超過2千億美元的外國商品徵收了25%的關稅已經讓世界上大多數人心驚肉跳,而納瓦羅乾脆在公開場合表示:這些商品起碼要收43%的關稅.
  • 晚清鷹派代表:毓賢
    毓賢這個人,今天恐怕已經沒幾個人知道,但是在晚清,他可是聞名天下的鷹派官員。當年籤訂辛丑條約,談判中西方列強點名要求正法的罪魁禍首就是毓賢。毓賢這些評價竟然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引起了我極大的好奇,毓賢這個鷹派官員當年到底做了什麼?首先我簡單介紹一下毓賢的簡歷。
  • 美國「鷹派」威脅越南對中國出手,否則加稅
    ,白宮安全顧問奧布萊恩又再次來到南亞,做最後的"反華努力",威脅越南對中國出手,否則就加徵關稅。但這樣的行動也起不了多大作用,川普想要留下"政治遺產",只不過是一廂情願。 美國"鷹派"訪問南亞 近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來到了越南和菲律賓,展開訪問活動,此次奧布萊恩的重點事項還是中國
  • 少將羅援:日本中學要教「刺槍術」,中國學生也該練擒拿!
    危害國家安全的事件,有些是敵對勢力有意而為,比如竊密、策反,搞「顏色革命」;有些是對社會不滿分子藉機發洩;有些是意志不堅定者被敵人拖下水;有些是保密觀念淡漠者無意洩密,比如一些軍事發燒友在網上散布我軍重大軍事行動和新型武器裝備的研發信息,一些軍人在網上直播軍營涉密活動;也有些是「法盲」不知法而犯法,比如一些無人機愛好者在軍事禁區、禁航區或淨空保護區私自放飛「低慢小」飛行器,給軍事安全
  • 龍珠,超中孫悟空為何變得這麼好戰,是因為小布歐嗎?
    有龍迷們說孫悟空變得這麼好戰,難道是因為小布歐的原因?因為在小布歐被消滅時,孫悟空許了一個願望,希望再與他戰一場。為了這個,他更加努力修煉,也就更加好戰。究竟是不是這個原因呢?下圖為孫悟空與弗利薩的戰鬥場景:但在小編看來,孫悟空好戰是與生俱來的,跟別人或外在關係並不太大。為什麼這樣說呢?
  • 強硬鷹派票委意外倒戈美聯儲「中立」勢力佔絕對上風
    來源:中國證券報一向被外界認為「最強硬鷹派」的美聯儲堪薩斯城聯儲總裁喬治(Esther George)的貨幣政策立場突然出現了轉向。她在1月15日發表講話稱,美聯儲在加息上需要更耐心和謹慎,以免抑制經濟增長。
  • 莫裡森揚言改善中澳關係,卻任命鷹派為助理防長,還曾被中國拉黑
    對於澳大利亞政壇這場改組,外界最為關注的就是新任國防部長,要知道海斯蒂可是出了名的對華鷹派,他領導著一個非正式的後座議員團體,被認為持有比莫裡森政府更尖銳的反華立場,海斯蒂之前還曾是中國外交訪問「黑名單」裡的有名人物。
  • 沙祖康:中國外交戰線上的「鷹派」人物
    我說,這沒什麼呀,如果有什麼影響我回去種地不就完了嗎?我家世世代代都是種地的,我繼續種地這也不丟人啊,沒關係,中國人民有知情權,發了。為什麼要譴責中國?不,忘了它吧!在這個問題上美國最好還是閉嘴!美國有權去做他們認為對自己有利的事情。但美國不應告訴中國該如何做,謝謝你們!  王志:讓美國閉嘴,現在成了沙氏語錄的頭條了,當時接受採訪的時候,意識到這個效果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