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大條的蘇東坡,為什麼看到一條魚,差點被嚇死?
蘇東坡是一個神經特別大條的人,無論外界什麼風雨,他總能淡然待之,無憂無喜。在感到人生虛幻的時候,他告訴自己,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人生的本質也許就是一場夢境而已,充滿了偶然,而逐步走向死亡卻是人生的必然。
想到這裡,蘇東坡就釋然了,就又可以開懷暢飲了。在想到人生風雨無情事事坎坷的時候,他又告訴自己,回首向來蕭瑟路,也無風雨也無晴。人生的風雨是常態,從來沒有永遠一帆風順風調雨順的時候,人生從來都是風雨交加,既然無法改變事實,那麼我們就改變對人生的看法。
所以,蘇東坡按照莊子的齊物論的哲學,把所謂的人生的興衰榮辱風雨雷電,看成是一樣的,人生的成功與失敗,人生的地位高低,最終都會成為一體。因此我們大可以達觀地看世界坦然地過生活。
但是坦然過生活談何容易?人總是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受到個人榮辱地位變化的影響。蘇東坡也是如此。
在蘇東坡命史上,打擊了蘇東坡也成就了蘇東坡的有兩件事,這兩件事其實是一件事情,那就是烏臺詩案。正是烏臺詩案讓蘇東坡被貶黃州,從此蘇軾變成了蘇東坡,而蘇東坡也從一個以儒家思想為主導的青年官員,成為儒道佛兼修的大師。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烏臺詩案成就了蘇東坡,黃州也成就了蘇東坡,而蘇東坡也成就了黃州。
現在我們可以來說說蘇東坡在烏臺詩案期間,發生的一件事情。
烏臺詩案是北宋歷史上發生的類似於文字獄的事件,這在北宋以文人治國、奉行開明的文化政策的北宋,是一個極壞的開端。
蘇東坡在湖州任職期間,目睹了王安石變法政策被扭曲執行,為老百姓造成的苦難,在一些詩歌中,反映了這個現實。這就引起了新黨的一些人的嚴重不滿。於是他們就從蘇東坡的詩文中,找到一些句子,認為這是對朝廷的特別是對神宗皇帝的不滿,於是神宗皇帝就派人把蘇東坡從湖州抓到京城,交由御史臺審理,因為御史臺又叫烏臺,所以蘇東坡攤上的這個事情,又叫烏臺詩案。
蘇東坡被抓進烏臺關了103天,對外面的情況一無所知。在蘇東坡被抓的第一天,他就擔心自己小命不保,因此極為恐懼害怕。在他看來,自己是真的被人抓住了把柄,而且反對派對他狂追猛打,最終被判處死刑,這一點蘇東坡是有心理準備的。
在雨中,他與兒子約定,只要兒子送魚過來,那就說明自己的大限已至。一天,兒子有事臨時委託了個朋友來送飯,朋友聽說蘇東坡喜吃魚,特意弄了一條肥美的大魚來,蘇東坡一看,知道「死神來了」,當場嚇得個半死。蘇東坡知道自己將很快就會被拉上刑場,於是他就開始寫遺書。蘇東坡與弟弟蘇轍的關係最好,他首先想到的是交代弟弟後世,因為也只有弟弟蘇轍有能力,幫他撫養自己的孩子。
獄中寄子由二首
聖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
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
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柏臺霜氣夜悽悽,風動琅璫月向低。
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後牛衣愧老妻。
百歲神遊定何處,桐鄉知葬浙江西。
第一首寫給蘇轍,其實也是交代後世,自己一家老小十幾口人要靠弟弟來照顧了。第二首寫給自己的妻子兒女。說是愧對他們,希望自己死後,能葬在自己曾經工作過的地方,因為在那裡,老百姓非常愛戴他,自己死後老百姓為自己念經超度自己的亡魂。
宋神宗看了這兩首詩之後,大為感動,就沒有殺蘇東坡,而是貶謫到黃州。從而也成就了蘇東坡向全能型大師邁進的道路。
這就是蘇東坡為什麼見到一條魚,被嚇得魂飛天外的原因,這條魚,就是蘇東坡最喜歡吃的燻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