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阿里巴巴集團已經承諾在未來三年內花費超過150億美元(人民幣1000億元)進行研發,這是電子商務巨頭向全球擴張的一大舉措,其市值現在與亞馬遜並肩。
通過其發起的第一個全球技術合作計劃,成立阿里巴巴達摩院,該公司旨在資助一些最前沿的研究,內容包含數據智能、物聯網、金融科技到量子計算和人機互動。
「我們現在正在尋找有才華的研究人員加入我們,尋求最終改變世界的原創和顛覆性技術,」該集團首席技術官張建峰周三在阿里雲棲大會中表示。
阿里巴巴將在北京、杭州、新加坡、莫斯科、美國聖馬特奧和貝爾維尤以及以色列特拉維夫開設七個研究實驗室,作為項目的一部分。這些研究將重點關注機器學習、網絡安全、視覺計算和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
張建峰將領導達摩院,達摩(Damo)也就是探索、冒險、動力和展望(Discovery, Adventure, Momentum and Outlook)英文的字母縮寫組成。該院目前正在招募來自世界各地的100位有才華的研究人員。
同步揭曉的達摩院學術諮詢委員會陣容空前強大,首批公布的十人中有三位中國兩院院士、五位美國科學院院士,其中包括人工智慧領域世界級泰鬥Michael I. Jordan、「人類基因組計劃」領軍人物George M. Church。
在中國科學界,同樣覆蓋了多位前沿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數字媒體研究所所長、系統晶片研究所所長高文,青鳥系統主要創始人、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浙江大學校長、之江實驗室副理事長吳朝暉,「最年輕的中科院女院士」、納米技術領域權威學者黃如。此外,全球科學界的開拓性人物包括提出分布式存儲設計思想的科學家李凱、哥倫比亞大學數據科學研究院主任,定義了計算思維的周以真、華盛頓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Henry M. Levy。
在阿里巴巴「達摩院」公布的前日,還有十三位頂級科學家前往阿里巴巴總部座談,包括中國唯一的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院士、中國量子力學第一人潘建偉院士、全球人臉識別技術「開拓者」和「探路者」湯曉鷗教授等。姚期智院士表示:「一家公司要做長遠的科研非常不容易。世界上很少有公司能夠做到。阿里巴巴能夠有此決心,不只是做跟阿里巴巴商業相關的東西,非常高瞻遠矚。」
「阿里巴巴達摩院將會站在開發下一代技術的前沿,激發阿里巴巴及其合作夥伴的發展。」這個決定的作出來源於幾個月前,阿里巴巴執行主席馬雲發誓要加倍押注研究,將他的團隊升級比喻為從一個 「手榴彈」變成一個「發展中的飛彈」。
馬雲說,由於中國擁有的人才和技術,該學院的定位將是超越IBM、微軟和英特爾,成為技術研究全球領導者。而不是將學院視為阿里巴巴推動業務增長的技術支撐,同時表示也將為「社會和時代」做出貢獻。
「達摩院的技術開發預計將為世界各地的至少20億消費者提供服務,並幫助阿里巴巴在2036年之前在全球創造1億個就業機會。」
馬雲的目標是未來20年使阿里巴巴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 他補充說,為了達到這一目標,集團必須不斷發展技術基礎設施。
這一舉措大大提升了研發支出,阿里巴巴截至2017年3月財政年度的產品開發費用為24.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4%。
據阿里巴巴公布的年度報告顯示,雖然該集團並未披露整體研究成本,但按發展計算薪酬和股權薪酬佔總收入的11%。
「阿里巴巴的核心定位是科技公司。最近的財務業績顯示,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等領域保持領先地位。」 英國股票和債務研究公司New Street Research的分析師柯克·布德裡(Kirk Boodry)表示。
世界上最大的在線購物平臺運營商阿里巴巴一直與其兩大競爭對手百度和騰訊控股共同推動中國的AI計劃,趕上美國在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方面的投資。
達摩院的公布恰逢此前該集團股價在紐約上漲了八個交易日,創歷史新高,周二超過亞馬遜,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
布德裡說:「物聯網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有助於貨幣化和業務擴張,而量子計算和人機互動方面的支出也可以是防患未然的,因為這些技術的顛覆性可能會更大。 」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