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成立達摩院3年投1000億專注前沿領域 但你知道DAMO真正的含義嗎?

2020-12-25 前瞻網

阿里成立達摩院3年投1000億專注前沿領域 但你知道DAMO真正的含義嗎?

 黃粱 • 2017-10-12 10:42:10 來源:前瞻網 E1516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阿里巴巴集團已經承諾在未來三年內花費超過150億美元(人民幣1000億元)進行研發,這是電子商務巨頭向全球擴張的一大舉措,其市值現在與亞馬遜並肩。

通過其發起的第一個全球技術合作計劃,成立阿里巴巴達摩院,該公司旨在資助一些最前沿的研究,內容包含數據智能、物聯網、金融科技到量子計算和人機互動。

「我們現在正在尋找有才華的研究人員加入我們,尋求最終改變世界的原創和顛覆性技術,」該集團首席技術官張建峰周三在阿里雲棲大會中表示。

阿里巴巴將在北京、杭州、新加坡、莫斯科、美國聖馬特奧和貝爾維尤以及以色列特拉維夫開設七個研究實驗室,作為項目的一部分。這些研究將重點關注機器學習、網絡安全、視覺計算和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

張建峰將領導達摩院,達摩(Damo)也就是探索、冒險、動力和展望(Discovery, Adventure, Momentum and Outlook)英文的字母縮寫組成。該院目前正在招募來自世界各地的100位有才華的研究人員。

同步揭曉的達摩院學術諮詢委員會陣容空前強大,首批公布的十人中有三位中國兩院院士、五位美國科學院院士,其中包括人工智慧領域世界級泰鬥Michael I. Jordan、「人類基因組計劃」領軍人物George M. Church。

在中國科學界,同樣覆蓋了多位前沿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數字媒體研究所所長、系統晶片研究所所長高文,青鳥系統主要創始人、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浙江大學校長、之江實驗室副理事長吳朝暉,「最年輕的中科院女院士」、納米技術領域權威學者黃如。此外,全球科學界的開拓性人物包括提出分布式存儲設計思想的科學家李凱、哥倫比亞大學數據科學研究院主任,定義了計算思維的周以真、華盛頓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Henry M. Levy。

在阿里巴巴「達摩院」公布的前日,還有十三位頂級科學家前往阿里巴巴總部座談,包括中國唯一的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院士、中國量子力學第一人潘建偉院士、全球人臉識別技術「開拓者」和「探路者」湯曉鷗教授等。姚期智院士表示:「一家公司要做長遠的科研非常不容易。世界上很少有公司能夠做到。阿里巴巴能夠有此決心,不只是做跟阿里巴巴商業相關的東西,非常高瞻遠矚。」

「阿里巴巴達摩院將會站在開發下一代技術的前沿,激發阿里巴巴及其合作夥伴的發展。」這個決定的作出來源於幾個月前,阿里巴巴執行主席馬雲發誓要加倍押注研究,將他的團隊升級比喻為從一個 「手榴彈」變成一個「發展中的飛彈」。

馬雲說,由於中國擁有的人才和技術,該學院的定位將是超越IBM、微軟和英特爾,成為技術研究全球領導者。而不是將學院視為阿里巴巴推動業務增長的技術支撐,同時表示也將為「社會和時代」做出貢獻。

「達摩院的技術開發預計將為世界各地的至少20億消費者提供服務,並幫助阿里巴巴在2036年之前在全球創造1億個就業機會。」

馬雲的目標是未來20年使阿里巴巴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 他補充說,為了達到這一目標,集團必須不斷發展技術基礎設施。

這一舉措大大提升了研發支出,阿里巴巴截至2017年3月財政年度的產品開發費用為24.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4%。

據阿里巴巴公布的年度報告顯示,雖然該集團並未披露整體研究成本,但按發展計算薪酬和股權薪酬佔總收入的11%。

「阿里巴巴的核心定位是科技公司。最近的財務業績顯示,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等領域保持領先地位。」 英國股票和債務研究公司New Street Research的分析師柯克·布德裡(Kirk Boodry)表示。

世界上最大的在線購物平臺運營商阿里巴巴一直與其兩大競爭對手百度和騰訊控股共同推動中國的AI計劃,趕上美國在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方面的投資。

達摩院的公布恰逢此前該集團股價在紐約上漲了八個交易日,創歷史新高,周二超過亞馬遜,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

布德裡說:「物聯網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有助於貨幣化和業務擴張,而量子計算和人機互動方面的支出也可以是防患未然的,因為這些技術的顛覆性可能會更大。 」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達摩院為什麼叫達摩院
    阿里巴巴宣布成立全球研究院——阿里巴巴達摩院,3年投資1000億元人民幣進行技術研發,並引進全球頂尖人才。記者 沈積慧 為什麼叫達摩院? 在昨天的雲棲大會主論壇上,一如既往穿著小立領白襯衫的馬雲自稱是「技術渣渣」,在對自己有了這個「清醒認知」後,定位也特別清晰:「承認不懂技術不丟人,但不懂裝懂就很丟人」。
  • 阿里達摩院官網今日上線,5 大研究領域、14 個實驗室全公開
    年 10 月 11 日,阿里巴巴宣布成立全球研究院——阿里巴巴達摩院,致力於探索科技未知,以人類願景為驅動力,開展基礎科學和創新性技術研究。阿里巴巴表示,其未來二十年的目標是打造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為世界解決 1 億就業機會,服務跨國界的 20 億人口,為 1000 萬家企業創造盈利的平臺。要達到這個目標並服務世界經濟,其中有無數的問題需要解決,這正是成立達摩院的初衷,並將遵循「Research for solving problems with profit and fun」的宗旨。
  • 達摩院的「黑科技」
    文/ 白楊 編輯/ 李清宇在2017年10月召開的杭州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達摩院正式亮相。這是一個被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寄予厚望的部門,承載了阿里巴巴最頂尖的研發資源,達摩院意味著技術創新,也代表著阿里的未來。
  • 達摩院3年造出小蠻驢,量產物流機器人,完全自動駕駛,4度電跑100公裡
    原創 關注前沿科技 量子位 收錄於話題#阿里巴巴1#達摩院1#機器人1#自動駕駛1#物流1雷剛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沒想到,這就是阿里達摩院最前沿的AI和自動駕駛技術的集大成者。
  • 阿里巴巴達摩院是做什麼?達摩院研究方向與成員名單資料介紹
    馬雲阿里達摩院的研究方向  今年,馬雲則全程在介紹阿里巴巴全球研究院——阿里巴巴達摩院(DAMO,Discovery, Adventure, Momentum, Outlook)。  目前達摩院已經開始在全球各地組建前沿科技研究中心,包括亞洲達摩院、美洲達摩院、歐洲達摩院,並在北京、杭州、新加坡、以色列、聖馬特奧、貝爾維尤、莫斯科等地設立不同研究方向的實驗室,初期計劃引入100名頂尖科學家和研究人員。
  • 阿里全資收購中天微 擴大布局晶片領域
    阿里晶片領域框架中天微成立於2001年,是一家致力於32位高性能低功耗嵌入式CPU研發、以晶片架構授權為核心業務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目前,公司累計開發了覆蓋高中低嵌入式應用的7款嵌入式CPU,被廣泛應用於物聯網智能硬體、數字音視頻、信息安全、網絡和通信、工業控制以及汽車電子等多個領域,業已成為當前我國唯一基於自主指令架構研發嵌入式CPU並實現大規模量產的CPU供應商。截至目前,基於C-SKYCPU的SoC晶片累計出貨量已經突破7億顆。2015年,中天微就開始和阿里巴巴合作開發雲晶片架構。
  • 阿里7篇論文入選ICML 2020,達摩院讓機器學會「雙腦思考」
    縱覽榜單,中國學術界依然是清華領銜,公司維度上,阿里則以7篇論文入選的數量拔得頭籌。根據ICML官方資料,阿里7篇論文涵蓋在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搜索推薦等領域的研究成果。阿里巴巴達摩院設計出了一種「AI雙腦思考」的方法,能讓大型神經網絡像人類一樣學會「快思考」與「慢思考」,從而進行高效且準確的推理過程。
  • 阿里剛招來青年科學家,騰訊就花了1.5億,獎勵給這些...
    繼Jack Ma投1000億人民幣建達摩院之後,Pony Ma 攜手楊振寧、施一公等14位科學家一起發起了一個「科學探索獎」獲,用於支持青年科學家在沒有商業回報情況下,堅持在基礎學科和前沿技術領域的研究。20日,騰訊基金會公布了首批「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
  • 阿里的達摩院究竟有何寓意?它具體負責什麼業務?
    阿里的達摩院究竟有何寓意?我們知道,搞研究非常的費錢,通常情況下,絕大多數企業或者組織是沒有能力獨立進行相關的研究,所以一般都是國家主導科研項目。演講中的馬雲阿里達摩院成立於2017年10月,它由三個較大的機構組成。目的就是為了進行各種科技研發和創新,以便讓阿里掌握更多的主動權,以及擴展新的業務增長點。
  • 馬雲又成立了一家公司叫「羅漢堂」,馬雲到底想幹什麼?
    一、阿里巴巴達摩院馬雲表示,未來將為達摩院投入1000億元啟動資金,但未來達摩院必須具備盈利能力,能夠自己掙錢養活自己。馬雲還表示希望達摩院存在的時間比阿里巴巴要長久。達摩院首批公布的研究領域包括: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算法、網絡安全、視覺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人機自然交互、晶片技術、傳感器技術、嵌入式系統等,涵蓋機器智能、智聯網、金融科技等。
  • 達摩院全球首發「數字平行世界」 阿里城市大腦「擴編」
    5月9日在蘇州舉辦的全球人工智慧產品應用博覽會上,阿里、百度、騰訊、華為、科大訊飛、商湯、曠視、滴滴紛紛參與,微軟、英特爾等國際巨頭也前來大秀AI肌肉。在現場,阿里達摩院重磅發布了一款城市大腦領域的新產品:「數字平行世界」。雷鋒網認為,這實際上是對城市大腦AI視覺平臺「天擎」的一次重要升級。
  • 除了西湖大學,別忘了還有阿里巴巴達摩院和湖畔大學
    西湖大學的成立給民辦教育界刮來了一陣風,民辦界的另一股力量,那就是馬雲背後的湖畔大學,目前還在建設之中,預期2020年建成,到時候不排除擴大招生規模的可能。達摩院三大主題一是在全球建設的自主研究中心:亞洲達摩院、美洲達摩院及歐洲達摩院三大全球分部二是與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的聯合實驗室:已建立了包括浙江大學-阿里巴巴前沿技術聯合研究中心、RISELab(UC 伯克利
  • 阿里收購晶片供應商中天微,中國芯自主研發與量產之路有多長?
    2016 年 1 月,阿里入股中天微成為其第一大股東。此後,又在 2017 年 6 月,阿里向中天微注資 5 億,正式跨入晶片基礎架構設計領域。而後者作為阿里雲最早進入物聯網(IoT)合作夥伴計劃的成員,也會在晶片領域全面推進 IoT 晶片通過阿里雲 link market 在終端的大規模應用。
  • 寶鋼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為馬雲潑冷水:阿里達摩院必是一場鬧劇
    10月11日上午,在2017杭州·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正式宣布成立承載「NASA計劃」的實體組織——「達摩院」,進行基礎科學和顛覆式技術創新研究。未來3年內阿里巴巴整體技術研發投入將超過1000億人民幣。馬雲親自為阿里達摩院站臺,並發表演講。稱即使未來阿里的公司不存在了,也希望能夠將這個研究院、湖畔大學和阿里的公益基金留給世界。
  • 阿里達摩院官宣進軍5G:成立XG實驗室,與華為、中興爭鋒?
    扛旗先鋒,正是馬雲寄予厚望的達摩院——成立XG 實驗室,推動下一代網絡通信技術的研究。3月10日,阿里達摩院正式宣布:「正式成立XG實驗室,XG實驗室致力於推動下一代網絡通信技術的研究,現階段主要聚焦5G技術和應用的協同開發。」這意味著阿里將正式進軍5G技術研發,甚至是未來的6G、7G,阿里正式加入通信技術研發行列!
  • 解密阿里平頭哥:整合中天微和達摩院晶片技術,未來自負盈虧
    9月19日,阿里巴巴(NYSE:BABA)在2018杭州·雲棲大會上宣布,成立一家晶片自研開發的全資子公司,取名「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構建以AliNPU智能晶片和嵌入式晶片為核心的晶片戰略。據澎湃新聞記者了解,阿里將以自研、收購、投資等多種方式,多渠道進入晶片領域,以期形成晶片研發的梯次能力。「平頭哥」為阿里此前收購的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和達摩院自研晶片業務整合而成的一家晶片公司。
  • 前有達摩院,後有羅漢堂,馬雲是真創新還是圓武林夢?
    在去年10月份成立了達摩院後,阿里又祭出了羅漢堂。6月26日,阿里巴巴聯合全球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等多領域的頂尖學者們發起了一個名為「羅漢堂」的人文研究機構。關於羅漢堂,有兩個關鍵信息:一是成立羅漢堂是為了研究與科技創新伴生的社會經濟形態變化;二是它的首批學術委員會成員非常豪華,包括6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 黃岡中學畢業生楊詩武榮獲達摩院青橙獎
    9月9日,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第三屆獲獎名單正式揭曉,共10位青年科學家獲此殊榮,黃岡中學畢業生楊詩武名列其中。每人除100萬人民幣獎金外,還將獲得阿里全方位的科研資源支持。據統計,本屆青橙獎總共收到了 317 人的有效申報材料,陸續有 23 位院士、兩名圖靈獎得主、29 位 IEEE 和 ACM Fellow 通過撰寫推薦信向達摩院推薦人選。經過初審、覆審以及終審答辯三輪評審流程,最終評選產生 10 位獲獎人,獲獎的比例為 3.15%。
  • 用中文面向全球消費者開播 速賣通聯手達摩院推出實時翻譯直播
    作為阿里經濟體內面向全球的跨境電商平臺,速賣通的商品已銷往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依託達摩院的AI翻譯技術,平臺支持18個語種的文本翻譯。但要具體到直播這個新場景中,語言問題又橫亙在了商家面前。數據顯示,速賣通上近九成商家來自中國,而82%的中國商家因為語言困難而放棄跨境直播。要通過直播一鍵賣全球,必須打破語言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