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公布 廈大6人上榜

2020-12-16 廈門網

  名詞解釋

  高被引科學家

  入榜「高被引科學家」名單的自然科學家和社會科學家,均發表了多篇高被引論文,其被引頻次位於同學科前1%,彰顯了他們在同行之中的重要學術影響力。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記者 許蔚菡 通訊員 歐陽桂蓮) 近日,2019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由科睿唯安(Clarivate)學術研究事業部公布,廈門大學有6名科學家名列其中,分別是林伯強、劉剛、鄭南峰、王偉俊(馬來西亞分校)、蔡偉偉以及謝兆雄。

  據廈門大學科技處介紹,這6位科學家上榜,均是基於課題組所發表的論文被引次數。

  科睿唯安公布的「高被引科學家」名單是評價學者全球影響力的重要指標,對學校的發展和聲譽有積極影響。今年公布的名單是從2008-2018年ESI資料庫中統計篩選得出的。

  2019年全球共有近60個國家的6216人次來自各領域的高被引科學家入榜。中國內地上榜人數激增,本年度有636人次上榜,佔名單總人數的10.2%,取代英國,成為全球第二大「高被引科學家」所在地。不過,美國高被引科學家數量依舊遙遙領先,共計2737人次入選,佔名單總人數44%。

  上榜的廈大科學家名單

  謝兆雄

  長期致力於固體納米材料及其物理化學性質的研究,在固體納米材料表界面的調控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實現了包括溼化學法製備{211}高指數晶面裸露的Au三八面體納米晶、合成了由高表面能{110}面裸露的超薄納米片互相組裝而成的片狀內凹菱形十二面體PtCu3合金納米晶、合成出六方晶系的鉑鎳合金枝狀納米晶等多個首次。

  林伯強

  致力能源方面的研究。

  鄭南峰

  主要從事金屬材料的表界面化學研究,在納米尺度表界面配位化學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其課題組研究成果「金屬納米材料的表面配位化學」榮獲了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研究成果開發的若干金屬納米催化劑已被工業應用於醫藥、染料、農藥等中間體生產,實現汙染物的大幅減排,形成顯著的環境和社會效益。

  王偉俊

  研究興趣包括通過非均相和均相催化來研發有機和無機雜化納米結構,應用於能源和環境領域。

  蔡偉偉

  長期從事石墨烯及其相關材料製備、表徵和應用研究,在石墨烯基礎研究、應用開發和規模化宏量製備等領域做出一系列標誌性的工作。

  劉剛

  研究領域為分子影像探針、生物醫用高分子以及藥物/基因傳輸體系。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2019年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出爐—新聞—科學網
    英國倫敦/美國費城,2019年11月19日 — 科睿唯安學術研究事業部今天公布了2019年度「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入榜這份備受期待的名單的自然科學家和社會科學家均發表了多篇高被引論文, 其被引頻次位於同學科前1%,彰顯了他們在同行之中的重要學術影響力。 科睿唯安旗下科學信息研究所的文獻計量學專家基於引文數據和分析,制定了今年遴選高被引科學家的方法論。
  • 港中大(深圳)張大鵬教授、黃憲達教授上榜2019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
    日前,2019年度「高被引科學家」名單(Highly Cited Researchers)公布,我校理工學院張大鵬教授、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黃憲達教授上榜
  • 湖南大學譚蔚泓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
    湖南日報11月1日訊(通訊員 符婷 記者 左丹)記者今天從湖南大學獲悉,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日前公布了2016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該校譚蔚泓院士成功入選,成為連續3年(2014—2016年)入選化學領域「全球高被引科學家」的學者,也是湖南唯一一位上榜的專家。
  • 東北大學兩位教授入選2020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
    11月18日,科睿唯安發布了2020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楊光紅教授、張化光教授入選為工程學領域高被引科學家。「高被引科學家」名單根據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11年間所發表的高被引論文數量,從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21個領域以及跨學科中遴選出6000多名科學家。東北大學共上榜2位學者。
  • 南郵兩位教授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
    近日,科睿唯安發布了2020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全球60個國家的6167次來自各領域的高被引科學家入榜。其中,我校嶽東教授,解相朋研究員入選。嶽東教授是繼2018年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之後第二次入選。
  • 南京郵電大學兩教授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
    近日,科睿唯安發布了2020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全球60個國家的6167次來自各領域的高被引科學家入榜。其中,南京郵電大學嶽東教授,解相朋研究員入選。嶽東教授是繼2018年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之後第二次入選。
  • 中國內地「2019高被引科學家」二十強高校排名!蘇大位次超北大
    近日,「科睿唯安」發布了2019年度「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全球近60個國家有6216人次來自各領域的「高被引科學家」入榜。中國內地本年度有636人次上榜,較去年有較大幅度增長。筆者根據「科睿唯安」公布的數據,整理出中國內地高校入選數排名前20位的大學名單,並製作了「『2019高被引科學家』二十強高校排名表(中國內地)」(下稱「二十強排名表」),現與大家分享。
  • 2018年度「高被引科學家」名單發布,500餘位中國學者入選
    費城,2018年11月27日——為加速科學發現和創新提供高質量數據及分析服務的全球領導者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今天發布了其2018年度「高被引科學家」名單,這也是該名單連續第五年發布。
  • 2020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出爐!蘇大逆襲985躋身前十!
    近日,科睿唯安發布了2020年「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全球60多個國家的6167位來自各領域的高被引科學家入榜。中國內地上榜人數繼續激增,入選科學家從2019年的636人次(佔比10.2%)上升到今年的770人次(佔比12.1%);中國科學院入選科學家數量排名全球機構第2位,清華大學從去年排名第19位上升到今年的第9位,一舉躋身前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在2020年排名也進入榜單前列。
  • 34位EnergyChem編委會成員入選「2019全球高被引科學家」
    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近日公布了2019年度「高被引科學家」名單。
  • 2020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南開大學12人次入選
    科睿唯安發布了2020年"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全球60多個國家的6167位來自各領域的高被引科學家入榜。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內地上榜人數繼續激增,入選科學家從2019年的636人次(佔比10.2%)上升到今年的770人次(佔比12.1%),連續兩年蟬聯第二大"高被引科學家"所在地區。其中,南開大學共12人次入選,表現亮眼。
  • 2015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出爐,你認識幾個?
    日前,美國湯森路透集團(Thomson Reuters)公布了全球2015高被引科學家名單「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2015」。「Highly Cited Researcher 2015」名單是通過對2003年至2013年被ISI Web of Science (SCI) 收錄的21個自然和社會科學領域論文分析評估,並將所屬領域同一年度他引頻次在前1%的論文進行排名統計後得出的。
  • 2020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排行!中科院世界第2,兩所世界前10!
    在11月18日科睿唯安(clarivate)發布的「2020年高被引科學家名單」中,美國再次蟬聯第一,共有2650名科學家上榜,佔比達到41.5%,依舊處於壟斷地位;中國內地(除中國臺灣、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外)自2019年首次超過英國後,本次依舊位居次席,
  • 首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揭曉 廈大教授鄭南峰上榜
    首屆「科學探索獎」50人獲獎名單揭曉  廈大教授鄭南峰上榜  【名片】  鄭南峰,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今年42歲,福建漳平人,主要從事金屬材料的表界面化學研究。  首屆2019年「科學探索獎」昨日揭曉,有50人獲獎,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鄭南峰教授位列其中。
  • 西安理工大學李喜飛教授再次登上「高被引科學家」名單!
    11月19日,全球專業信息與分析服務的領導者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原湯森路透)發布了2019年「高被引科學家」名單,西安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先進電化學能源研究院執行院長李喜飛教授上榜。這也是繼李喜飛教授2018年入榜之後再次喜登該榜。西安理工大學入選人數並列全國高校第66位,陝西省屬院校第1位。
  • 首屆「科學探索獎」50人獲獎名單揭曉 廈大教授鄭南峰上榜
    首屆「科學探索獎」50人獲獎名單揭曉  廈大教授鄭南峰上榜  【名片】  鄭南峰,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今年42歲,福建漳平人,主要從事金屬材料的表界面化學研究
  • 周震教授入選2019年「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
    近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正式發布了2019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周震教授繼2018年再次入選交叉領域名單。據悉本次共有全球60多個國家的6000多人次的自然科學家和社會科學家入選。其中南開大學共有10人(12人次)入選,總人數位列國內高校第10。
  • 2019年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選人名單公布 廈大三名60後教授入圍
    近日,中國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公布,總共531名,在閩高校有4人,其中三人來自廈門大學,一人來自福建農林大學。有效候選人名單一般通過兩個渠道確定,一個是院士推薦,一個是中國科協推薦。廈大上榜的三位教授分別是:趙燕菁、白敏冬、夏寧邵。另一名候選人是福建農林大學尤民生。廈大的三名教授都是「60後」,各有特點,趙燕菁曾任廈門規劃局局長,白敏冬是位女科學家,今年54歲,是三人中最年輕;夏寧邵帶領團隊研製出世界首 個戊肝疫苗,他同時獲院士推薦和中國科協推薦。
  • 2020年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南開12人次入選
    11月18日,科睿唯安發布了2020年"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全球60多個國家的6167位來自各領域的高被引科學家入榜。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內地上榜人數繼續激增,入選科學家從2019年的636人次(佔比10.2%)上升到今年的770人次(佔比12.1%),連續兩年蟬聯第二大"高被引科學家"所在地區。其中,南開大學共12人次入選,表現亮眼。
  • 中國礦業大學3人入選2019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榜單
    中國教育在線訊 11月19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發布2019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榜單」(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2019),全球近60個國家的6216人次來自各領域的高被引科學家入榜,中國內地高校共有510人次入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