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大(深圳)張大鵬教授、黃憲達教授上榜2019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

2021-02-08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日前,2019年度「高被引科學家」名單(Highly Cited Researchers)公布,我校理工學院張大鵬教授、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黃憲達教授上榜,其中張大鵬教授已連續六年入選。

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每年發布「高被引科學家」榜單,遴選出全球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頂尖人才。數據來源於科睿唯安InCites平臺上的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資料庫以及學術研究平臺Web of Science,統計過去10年(2008-2018年)發表論文及總引用次數。入榜的科學家均發表了多篇高被引論文,其被引頻次位於同學科前1%,彰顯了他們在同行之中的重要學術影響力。

張大鵬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校長講座教授、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中心主任。

張大鵬教授畢業於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於1982年和1985年分別獲得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理學碩士及博士學位。1986年至1988年,張大鵬教授作為中國首批博士後從師於清華大學著名導師常桐院士。張教授於1994年獲得加拿大滑鐵盧大學電氣和計算機工程博士學位。2005年至2018年,張教授擔任香港理工大學計算學系講座教授,並創建主持了香港特區政府資助的生物識別研究中心。張大鵬教授是國際圖像和圖形學報以及Springer 國際生物識別叢書(KISB)的創始人和主編,IEEE計算機學會傑出演講人,以及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終身會士和國際模式識別協會(IAPR)會士。30多年來,張大鵬教授一直從事模式識別,圖像處理以及生物特徵識別研究,是掌紋識別、中醫四診量化及人臉美學等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領軍人,已出版了20多部相關專著,400餘篇國際期刊論文和近40項美國/日本/中國香港/中國專利。其研究成果曾多次獲獎,如中韓授予的發明金獎及特殊金獎、日內瓦發明展銀獎,以及授予的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最高科學技術獎項「裘槎(Chroucher Foundation)優秀科研者」獎等。2014年至2019年,張大鵬教授連續六年被科睿唯安列為高被引科學家。在國際計算機科學和電子學的Top 1,000名科學家排序中,他以H-Index 110進入前85以內。

黃憲達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教授,生物信息學專業負責人,並擔任瓦謝爾計算生物研究院執行院長。

黃憲達教授於2003年畢業於臺灣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博士,此前為臺灣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講座教授,他曾任職臺灣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主任及生物科技學院副院長、臺灣生物資訊學會理事長等。

黃憲達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計算生物、生物信息、基因體學、宏觀基因組學、智能生物醫藥科技(藥物設計、基因檢測、精準醫療)、生物資料庫設計與開發等領域,曾獲臺灣科技傑出研究獎(2010年及2015年),吳大猷先生紀念獎-優秀年輕學者(2009年)。黃憲達教授發表論文超過160篇,其中包含Science, Nucleic Acids Research、Hepatology、PLoS Biology、J.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等高質量期刊。黃憲達教授所開發的 MicroRNA資料庫(miRTarBase),目前為國際認可匯集最完整數據的微小RNA生物資料庫,已廣為全世界科學家所使用,在生命科學與生物醫藥領域有重大影響。

       

相關焦點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張大鵬當選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
    其中,來自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數據科學學院的張大鵬教授名列其中。據了解,張大鵬教授畢業於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於1982年和1985年分別獲得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理學碩士及博士學位。而後擔任香港理工大學教授,創建主持了香港特區政府資助的生物識別研究中心(UGC/CRC)。目前,張大鵬教授為港中大(深圳)計算機與人工智慧領域的校長講座教授,參加創建該校理工學院和數據科學學院。
  • 2019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公布 廈大6人上榜
    名詞解釋  高被引科學家  入榜「高被引科學家」名單的自然科學家和社會科學家,均發表了多篇高被引論文,其被引頻次位於同學科前1%,彰顯了他們在同行之中的重要學術影響力。
  • 東北大學兩位教授入選2020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
    11月18日,科睿唯安發布了2020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楊光紅教授、張化光教授入選為工程學領域高被引科學家。「高被引科學家」名單根據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11年間所發表的高被引論文數量,從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21個領域以及跨學科中遴選出6000多名科學家。東北大學共上榜2位學者。
  • 南郵兩位教授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
    近日,科睿唯安發布了2020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全球60個國家的6167次來自各領域的高被引科學家入榜。其中,我校嶽東教授,解相朋研究員入選。嶽東教授是繼2018年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之後第二次入選。
  • 南京郵電大學兩教授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
    近日,科睿唯安發布了2020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全球60個國家的6167次來自各領域的高被引科學家入榜。其中,南京郵電大學嶽東教授,解相朋研究員入選。嶽東教授是繼2018年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之後第二次入選。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張大鵬教授當選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
    其中,來自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數據科學學院的張大鵬教授被評選為院士。張大鵬教授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計算機與人工智慧領域的校長講座教授,參加創建學校理工學院和數據科學學院。張教授畢業於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於1982年和1985年分別獲得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理學碩士及博士學位。
  • 深圳大學4位教授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科研實力再次被證明
    科研文章發表的平臺很重要,但被引數量是對文章含金量的更有力證明!6月5日上午,科睿唯安2018高被引科學家頒獎會議在我校南圖書館一樓報告廳召開,深圳大學本次共有4位教授入選科睿唯安「2018全球高被引科學家」。
  • 西安理工大學李喜飛教授再次登上「高被引科學家」名單!
    11月19日,全球專業信息與分析服務的領導者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原湯森路透)發布了2019年「高被引科學家」名單,西安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先進電化學能源研究院執行院長李喜飛教授上榜。這也是繼李喜飛教授2018年入榜之後再次喜登該榜。西安理工大學入選人數並列全國高校第66位,陝西省屬院校第1位。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張大鵬當選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9月9日訊(記者 金洪竹)近日,加拿大皇家科學院宣布已評選出2020年新增院士。其中,來自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數據科學學院教授張大鵬成功獲選。作為港中大(深圳)計算機與人工智慧領域的校長講座教授,張大鵬參與創建學校理工學院和數據科學學院。
  • 喜訊:廣西師範大學成軍教授再度上榜「高被引科學家」!
    11月18日,科睿唯安發布了2020年「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全球60多個國家的6167位來自各領域的高被引科學家入榜。廣西師範大學成軍教授連續兩年上榜!2020中國內地高校高被引科學家入選統計如下(節選):以下為2020中國內地高校高被引科學家名單(節選):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成軍博士成軍,廣西師範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 周震教授入選2019年「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
    近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正式發布了2019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周震教授繼2018年再次入選交叉領域名單。據悉本次共有全球60多個國家的6000多人次的自然科學家和社會科學家入選。其中南開大學共有10人(12人次)入選,總人數位列國內高校第10。
  • 港中大(深圳)崔曙光團隊同日獲得兩項省部級科學技術一等獎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吳吉 通訊員 馬明霞日前,港中大(深圳)理工學院/未來智聯網絡研究院院長崔曙光教授團隊的科研成果在同一天內獲得兩項大獎——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一等獎、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一等獎
  • 足不出戶上大學 | 港中大(深圳)網絡直播課堂約你雲端學無止境
    3月22日至4月19日,港中大(深圳)網絡直播課程每周五、周六、周日
  • 傳媒聚焦 | 港中大(深圳)張大鵬教授在CCF-GAIR 2019分享生物特徵識別的新進展
    (深圳)校長講座教授、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中心主任張大鵬教授在2019第四屆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上以「生物特徵識別的新進展」為題的報告。除了滿滿乾貨,張教授的報告中還有諸多寶貴的史料。2019第四屆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CCF-GAIR 2019)於7月12日至7月14日在深圳正式召開。峰會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雷鋒網、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承辦,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協辦,得到了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 2019年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出爐—新聞—科學網
    英國倫敦/美國費城,2019年11月19日 — 科睿唯安學術研究事業部今天公布了2019年度「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入榜這份備受期待的名單的自然科學家和社會科學家均發表了多篇高被引論文, 其被引頻次位於同學科前1%,彰顯了他們在同行之中的重要學術影響力。 科睿唯安旗下科學信息研究所的文獻計量學專家基於引文數據和分析,制定了今年遴選高被引科學家的方法論。
  • 港中大兩名教授入選國際期刊「2019年全球20位頂尖轉化研究科學家」
    中新社香港10月29日電 (記者 韓星童)世界權威科學期刊《自然生物科技》(Nature Biotechnology)選出「2019年全球20位頂尖轉化研究科學家」(Top 20 Translational Researchers of
  • 常大包伯成教授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榜單
    日前,科睿唯安正式發布2020年度「高被引科學家」名單。我校微電子與控制工程學院包伯成教授入選跨學科領域「高被引科學家」這是我校教師首次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榜單也是常州市唯一入選榜單的科學家包伯成(右三)與團隊成員科學家發表的論文被資料庫收錄後,其他研究學者可以通過檢索來獲取信息,引用這篇論文。如果某位科學家的論文被引用的次數很多,就叫「高被引科學家」。
  • 港中大(深圳)專家學者講解人工智慧如何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本次講座的三位主講嘉賓分別是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副院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李世鵬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教學助理院長、瓦謝爾計算生物研究院執行院長黃憲達教授,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研究科學家、Dagoo平臺創始人成生輝博士。
  • 聽港中大(深圳)專家學者講解
    本次講座的三位主講嘉賓分別是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副院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李世鵬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教學助理院長、瓦謝爾計算生物研究院執行院長黃憲達教授,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研究科學家、Dagoo平臺創始人成生輝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