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電行業洗牌:最賺錢售電公司也開始虧損了

2020-12-20 第一財經

短短三年,中國售電市場風雲變幻。

「我們公司已經開始虧錢了。」國內某售電公司的一位負責人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說。該公司曾是國內最賺錢的售電公司之一,其首次交易就賺了1000多萬。「市場真的是變化太快了。」

以用電大戶廣東省來說,廣東電力交易中心公布的2月份廣東電力市場結算情況顯示,廣東售電公司當月虧損達到3600萬元。

與此同時,一些售電公司紛紛選擇退出市場的消息陸續傳來。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最新的一個案例來自山東。5月21日,山東電力交易中心官網顯示,山東世紀航凱售電有限公司自願退出電力市場。這是繼5月中旬廣東發布首例售電公司退出市場不到兩周後,山東發布的首例售電公司退出售電市場的公示。

目前,公開可查閱的資料顯示,至少有4個省份的7家售電公司宣布退出電力市場,例如廣東2家,山東1家,安徽3家,江蘇1家等。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年初,新疆電力交易中心發布的信息顯示,有5家售電公司申請不參加交易。

2015年3月15日,國務院下發《關於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拉開了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的帷幕。是年11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批覆同意廣東省開展售電側改革試點。

作為此輪電改的重要部分,自2015年以來,機構、行業不斷重複著「新電改有望開啟萬億級市場,售電側放開可能成為本輪改革的最大紅利」等言論。很快,電力企業蜂擁而至,甚至與電力行業毫無干係的資本也陸續闖入。

第一財經記者此前調查發現,有個別社會資本一年內在全國各地註冊的售電公司多達500家。公開資料顯示,自2015年以來,全國逾萬家售電公司完成註冊,其中,經過電力交易中心公示的多達3500家。而在2016年,經過電力交易中心公示的售電公司還不到300家,工商註冊的才3000餘家。

有售電研究人員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售電行業需要極高的專業性和技術性,而許多售電公司當時加入售電市場時「眼裡只有錢」,缺乏對行業相關了解。在這種情況下,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受到的打擊最大,倒下最快。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為了生存,不少售電公司打起了價格戰。某售電公司的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現在太難熬了。」

「優勝劣汰,按照目前的情況,未來會有很多售電公司退出市場。」有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

售電公司分為三類,即電網企業的售電公司、有增量配電網經營權的售電公司、獨立售電公司。經過三年時間,從目前售電公司的資本構成上看,已逐漸演化為電網資產型售電公司、電廠窗口型售電公司(各大發電集團)、用戶窗口型售電公司、零售型售電公司等。

這其中,用戶窗口型售電公司主要是除電力外,石油石化、煤炭、燃氣等領域的服務公司,其中有條件者都改組成立了自己的售電公司;零售型售電公司既沒有電量,也沒有客戶資源,很多尚處於觀望狀態。

針對目前售電公司不賺錢的原因,上述公司負責人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售電差價越來越低。

接近廣東電力交易中心的一位知情人士也告訴記者:「從這兩年的趨勢來說,價差越來越低了。」

售電公司的盈利模式是,以儘可能低的成本和風險購買足夠的電量來滿足客戶群體用電需求。其中產生的售電收益和購電成本的差額,即售電公司的利潤所在。「(售電公司的)盈利模式是,發電企業(電廠)給它的價格和它最後給用戶的價格差。」國家發改委能源所原所長周大地此前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再除去輸電的成本,最後就是售電公司的利潤來源。」

對於售電公司來說,僅依靠過去吃「差價」的模式來獲取利潤的時代已經結束。業內普遍認為,未來售電市場將圍繞電量規模、交易水平、金融實力、風險管控、服務水平、專業能力、能源服務平臺等競爭進一步洗牌、分化,售電公司定位將更加明晰,如零售型售電公司將主要以服務差異化為競爭手段,資產性售電公司因擁有配電資產將鎖定用戶負荷開展售電業務,而試圖以短線操作模式投機獲利的小型售電公司將難以避免被市場淘汰的命運。

關於中國售電市場未來如何健康發展,多名受訪者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最關鍵是要加強市場監管。有人表示,通過加強市場監管。「讓規範的企業有更好的發展空間,以帶動行業的良性發展。」

相關焦點

  • 誰在做售電公司?售電公司怎麼賺錢?
    早在2013年,廣東省已經開始電力大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試點。但至今累計交易電量僅有737億千瓦時,通過市場化的電力交易累計讓利電費也只有13.07億元。3年後,2016年,按照國家有關售電側改革試點的指令,廣東電力市場引入售電公司參與市場化交易,在發揮售電公司集約化和專業化優勢方面進行了探索。
  • 售電公司如何做好售電服務?
    售電側仍處資源型洗牌階段,在技術型洗牌未到來、現貨市場建設步伐加快的背景下,「吃差價」生存的售電公司紛紛開拓綜合能源服務,應對新的市場競爭——記...
  • 有售電公司賣1度電僅賺不到4分錢價差套利難以為繼
    在7月11日普華永道《2017年中國清潔能源及技術行業投資研究報告》發布會上,普華永道思略特高級經理林駿達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電改之後,出現的第一波售電公司整體上是在做資源、政策以及信息套利,但是套利空間是有限的,所以市場發展也並不快。
  • 獨立售電公司陷入困境 如何破局?
    其次,發電企業面對高煤價、企業虧損和省外電入湘等不利因素,既積極地參與了電改,又成功地守住了電價,控制了虧損或保住了盈利;再次,電力用戶是此輪電改的最大贏家。1600多戶參與電改的電力用戶,此輪可獲近6.5億元電改紅利。
  • 「2.0版本」售電公司來了
    售電側進入活躍期。信息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國在電力交易中心公示的售電公司僅3044家,而目前,通過工商註冊的售電公司已達上萬家。2019年9月,浙江打響售電市場「第一槍」。浙江省發改委印發《浙江省部分行業放開中長期電力交易基本規則(試行)》,售電市場正式開閘,煤炭、鋼鐵、有色、建材四大行業領域率先入場交易。
  • 2020疫情衝擊,售電行業逆流而上,如何辦理售電公司呢?
    原標題:2020疫情衝擊,售電行業逆流而上,如何辦理售電公司呢?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電力體制改革迎來新的春天。在「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戰略思想引領下,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醞釀成熟並迅速推開。
  • 2021年售電行業前景如何?售電公司註冊流程及費用
    隨著售電審批的條件完善和電改政策的完善,售電公司審批難度加大,想要經營一家售電公司真的不是太容易了,而且現在有些地區還有自己的一個要求,目前售電公司的市場準入條件已經完善的差不多了,對於每一項的材料都是有嚴格的要求,主要就是對註冊資金,人員,系統,地址這些要求高,而且註冊資金必須是採用實繳驗資的,並且這也跟咱們售電公司那麼售電量有關係
  • 售電公司達到哪些要求才可以申請售電資質?
    自從2015年新電改頒布以來,國家電網商議允許有條件的民營企業成立自己的售電公司,具備條件獲取資質以後參加電力市場開展業務,市場上紛紛成立了近萬家售電公司,電力政策的放開徹底的阻斷了國家電網對電力市場的壟斷,售電公司的出現的目的就是為了讓用電客戶有選擇的權利,從而降低客戶的用電成本,售電公司也可以從中賺取差價
  • 全國售電市場發展趨勢及售電公司盈利模式——2020年售電實務與...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售電網訊:當前,越來越多省份放開售電公司入場,經營性電力用戶發用電計劃全面放開,售電側改革進一步深化,售電公司的盈利空間變大。想要在龐大售電市場中分得一杯羹,售電公司不僅要全面了解全國售電市場情況,也需要創新盈利模式,多方面提高盈利能力和生存能力。
  • 售電公司代理大用戶購電合作模式分析
    售電側仍處資源型洗牌階段,在技術型洗牌未到來、現貨市場建設步伐加快的背景下,「吃差價」生存的售電公司紛紛開拓綜合能源服務,應對新的市場競爭——記...
  • 萬億市場蛋糕難「入口」 大量售電公司「賠不起」或將出局
    近日,山西電力市場的交易價格紛爭,也讓售電公司的競爭環境和經營困局越來越受關注,售電公司似乎並不像此前預期的那樣賺錢,甚至出現「燒錢」競爭導致出局的情況。「萬億大蛋糕的市場,可原來抱著蛋糕的人不願意放下。」長期關注電改的電力行業研究專家展曙光認為,接下來一定會有大量售電公司出局。
  • 浙江售電公司如何售電好呢?
    隨著售電改革以及浙江售電側市場的開放,電力市場一時間成為香餑餑,很多售電公司蜂擁而至,都希望能夠在這塊大蛋糕前吃上一口,那麼在浙江售電容易嗎?售電公司如何售電好呢?一、浙江售電可以說容易也可以說難。首先來說說:「容易」,售電,簡單的說就是電的買賣,另外也包括電力服務、節能服務等一系列的增值服務。電的買賣和傳統的商業模式基本相同,在電力市場上低價購買點,然後比成本高一些的價格賣給電力用戶,從中獲得利潤。
  • 售電公司註冊條件及流程,註冊售電公司的好處(圖解版)
    1)首先說說什麼是售電公司?通俗地說,售電公司就是替你去跟發電廠議價,然後儘可能降低各位的用電成本,並自己從中分一杯羹。當前的售電公司角色是由國網和南網扮演的。2)再說說為什麼需要引入售電公司?有的朋友可能會說:「增加售電公司這一角色不是會提高整體成本,從而導致更高的電價麼?」
  • 總籤約234億度電!從「男人的衣櫃」到江蘇省售電大王!海瀾之家極致...
    江蘇是中國電力市場交易電量規模最大、增速最快的省份。作為新電改的重要組成部分,售電側向社會資本開放,正孕育出另一個萬億級市場,巨大紅利誘使各路資本紛紛殺入這片藍海。2018年,海瀾電力創造的售電收入,很好地補充了海瀾之家(600398.SH)。不過,形勢正在扭轉。在潮起三年後,這個被寄予厚望的售電市場開始潮落,跨界民企的生存空間似乎也越來越小。潮落隱憂2019年初,江蘇12家售電公司集體退市的消息,在業內引起轟動。此時,距離江蘇開啟售電公司註冊還不到一年半時間。
  • 【圖解】2015-2020年中國售電公司投資前景
    新電改會帶來很多巨大商機,比如售電制改革,鼓勵社會資本市場進入,包括配電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所以從售電公司角度看,更多的關注電改新商...[詳情] 售電公司相關報導 售電側仍處資源型洗牌階段,在技術型洗牌未到來、現貨市場建設步伐加快的背景下,「吃差價」生存的售電公司紛紛開拓綜合能源服務,應對新的市場競爭——記..
  • 售電公司何時才能擁有結算權?
    其中,關於交易中各市場主體權利和利益的問題,尤其是電費結算權的歸屬問題,再次引發行業關注。在批零分開的電力市場中,批發市場中售電公司買電後,由電力交易機構開具結算單,向發電公司支付費用;而在零售交易中,售電公司為用戶設計套餐,事後由其向交易機構開具用戶的結算單,由電網企業代收費。
  • 售電公司的福音,華為雲助力電科院打造REMS售電雲
    初次聽聞REMS售電雲,你也許會同小編一樣,在腦海裡划起一個個問號——這是什麼?它能做什麼?它和售電公司有什麼關係?新電改發布後,售電公司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快速成立。此前,電力的「輸配售」基本都是由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獨立完成,用戶選擇權微乎其微。放開售電環節,引入社會資本,是國家電力市場改革的趨勢和方向之一。眾多售電公司加入到市場競爭中。
  • 新電改進入第二輪爆發期 超千家售電公司掘金萬億售電市場
    近日,發改委和能源局再次強調,要繼續加快電新電改的公布部署。  分析師表示,在電力供給側改革和電改紅利釋放等多重因素驅動下,電改在2017年將進入第二輪爆發期。  而目前,各省都在加速布局售電市場,超千家售電公司躍躍欲試,掘金萬億元售電市場。  業內認為,2017年售電市場將持續火爆,售電公司有望繼續分享改革紅利。
  • 五年電改那點事:售電企業須在「售電+」上做文章 輸配電價市場化...
    回首這五年,我們會發現,其實電改主要做了這麼一件事,就是轉換電力系統的運轉方式,讓整個行業換一種「活法」,變電力行業發、輸、配、售、用的單向鏈條式結構,為以電網為基本管網通道,發電、電網、售電、用戶和新興業態之間能夠直接互動的多向網狀結構。具體說來,就是由計劃運行體制轉變為市場運行體制,變統購統銷為多買多賣,相信大家對這些說法已經聽得夠多了。
  • 山西啟動售電側改革已成立售電公司44家
    (原標題:山西啟動售電側改革已成立售電公司44家) 【山西啟動售電側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