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母乳餵養,相信大家都聽過各種「經驗之談」,其中不乏錯誤的信息。今天就給大家說說母乳餵養的常見誤區,一起來看看吧。
✘ 乳房不發漲就是沒奶
事實上,不漲奶才是母乳餵養的正常狀態。隨著哺乳期的推進,母嬰之間磨合好了,寶寶需要多少口糧乳房早就知道啦~慢慢地,供需平衡了,大家可能就不會有漲奶的情況。所以,不要因為不漲奶就特著急。
✘ 母乳餵養頻繁,會讓寶寶發胖
相對於奶粉餵養,母乳餵養比較頻繁,特別是寶寶剛出生時。這是因為這個時候寶寶吸吮能力比較弱,而母乳又容易消化。但等過一段時間,母乳餵養就會逐漸形成規律,不會太過頻繁。
再說,母乳餵養是寶寶主動吮吸,相比被動的奶粉餵養其實更能減少過度餵養的機率,不容易讓寶寶發胖。
✘ 餵奶前乳頭先消毒,可以減少寶寶感染風險
事實上,哺乳餵原本就是有菌餵養。不建議大家提前消毒,來防止寶寶感染。要知道,適當的細菌可以增強寶寶的免疫力。
一般,正常洗澡時清洗就行了。最好別用沐浴露或是香皂清洗乳頭,以免過度清洗洗掉本身的保護油脂,引發乳頭皸裂。
✘ 乳汁吸出用奶瓶餵養,可以判斷寶寶是否吃飽
有些新媽媽喜歡將乳汁擠到奶瓶中餵養寶寶,認為這樣方便判斷寶寶是否吃飽。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乳房雖然沒有刻度,但通過寶寶的表現以及媽媽的感知是可以判斷出寶寶是不是能吃飽。
餵奶的意義不僅在於填飽寶寶的肚子,還在於通過餵奶時的互動讓寶寶有足夠安全感同時也感受到來自媽媽的關愛,這是奶瓶餵養無法做到的。
✘ 媽媽生病或是服用藥物時,不能餵奶
媽媽哺乳期生病了,需要分析原因再決定是否要停止母乳。如果只是普通感冒,媽媽只要戴上口罩就可以餵奶哦~
如果生病了,應在醫生開藥前告訴他自己在哺乳期,詢問需不需要停止母乳。大家遵醫囑即可,不要一刀切就不給寶寶餵母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