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聲明:本文為新華網客戶端新媒體平臺「新華號」帳號作者上傳並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華號的立場及觀點。新華號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插圖畫家:官布
玉隆牧場秋景
作者:秦 剛
清晨從甘孜縣城出發,一路上風瀟瀟、霧蒙蒙、雨淅淅。雜亂的雨點扑打在車窗玻璃上,外面的景物逐漸模糊混沌。坐在車裡,我昏昏沉沉打起盹來……
「到德格境內啦!」豐田車駕駛員小劉的聲音把我從迷糊中驚醒。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見車已爬上山坡,正駛過一座小石橋。「這座橋就是甘孜同德格的分界線」,全神貫注開車的小劉側過頭來補充一句。「喔!」我邊應聲邊透過車窗往外看。天色早已放睛,碧空如洗,路邊小草上的露珠晶瑩可愛,點點欲滴。眼前一條飄帶似的小河自西向東流去,消失在遠處的崇山峻岭之間。小河兩岸寬闊無際、緩緩起伏的牧場上秋草正黃,潔白的綿羊和黑色的犛牛蠕動其間,仿佛萬千珍珠撒落在河灘和山梁上。眺遠處,一重重坐南朝北的雪峰逶迤起伏,如萬馬奔騰;抬眼望,高天坦蕩,流雲卷舒,使人領略到朱總司令在太行山抗日根據地吟誦的「太行逶迤馳奔馬,高天坦蕩走飛雲」詩句中的豪壯氣概。這高原特有的壯美景象使我倦意全消,心曠神怡。「多美的牧場啊!怕有好幾萬頭牲畜吧?」讚嘆之餘,我問小劉。「這是德格縣最大的玉隆牧區,」他回答說,「全區有十多萬頭牲畜呢。眼前這一片是馬尼幹戈、錯阿、窩公三鄉的夏秋草場。過去是德格土司的大管家夏格刀登的領地,相鄰的甘孜白利土司為爭奪這片肥美的草場經常同夏格家打仗,死傷了不少貧苦牧民。」小劉是本地土生土長的,對玉隆的情況瞭若指掌,話匣子一打開,款款道來,如數家珍。我也來了興趣,同他閒聊起來。好在草原上這段路筆直平坦,不至於有什麼危險。
想起剛接到調令時心涼半截的情景……早就聽說德格邊遠、偏僻、寒冷、荒涼、經濟不發達,在州府康定附近縣工作的「縣太爺」們一聽說換屆交流,都怕到石渠、德格等邊遠縣去。我也忐忑不安了好久。誰知哪壺不開提哪壺,安排我到德格。雖然服從了命令,磨磨蹭蹭打點好行裝,可在道孚小城同朝夕相處的親朋好友道別時,卻也大有「易水餞別」的感慨。出發以來,一路上高原景色依舊是那麼雄偉壯麗,可我卻悶上心頭,懨懨欲睡。殊不料進入德格,第一印象卻是這樣的好。霎時間,使命感、責任感和山川壯麗的美感,匯成一股激情在胸中。沉思有頃,吟出幾句小詩:「塞外九月秋風涼,玉隆河畔牧草黃。牛羊成群馬肥壯,十萬珍珠撒灘梁。」我反覆吟哦幾遍,掏出小本子把它記下來。小劉見此便給我開玩笑,說:「看來您一來就愛上了我們德格哦!你喜歡寫詩,今後寫的地方可多啦。像新路海、雀兒山、吉祥聚慧院、八幫古寺、格薩爾王神廟都會使你產生創作靈感。」小劉真不愧是高中畢業參加工作的,說起話來文縐縐的。有了這麼一位文學知音,我的興致更高,便滔滔不絕地同他侃起唐詩、宋詞、元曲的名篇來,仿佛我已成為邊塞詩人,與岑參、高適、王昌齡一道自由馳騁,進入描繪塞外風光的藝術天地,把塵世的煩惱、宦海的沉浮全部拋於腦後……
不知不覺,太陽已貼近西邊的沙魯雪山。在落日的餘暉映照下,深秋的牧場一片金黃。玉隆河兩岸,星星點點的帳篷頂上升起嫋嫋的炊煙,牛羊開始從四周向帳篷匯集歸欄,偶爾傳來幾聲牧羊犬吠;提著奶桶的牧女們開始進入一天中最忙碌的時光,擠牛奶、搖酥油,還要為放牧歸來的丈夫和兒女熱奶茶、做面片湯……眼前這怡然自得的生活圖景呈現出一種寧靜和諧的美,令人陶醉。真是天涯處處有芳草啊!人生何必向燕雀那樣苦戀著熟悉的小巢呢?父母妻兒天各一方,雖說難免惆悵憂傷,但自古男兒志在四方,古人不是有「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的壯語嗎?人生為什麼不能把家庭、事業和環境有機地統一在一起,達到一種和諧完美的境界,以獲得天然的妙趣呢?有人說:生活就像一把琴,隨著琴弦的顫動,美妙的琴聲是那樣的和諧動聽,但要聽懂它還需要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
「天快黑了,離縣城還有百把公裡,今晚就住在玉隆區委吧?」小劉的話把我從沉思中喚醒。透過車窗,看見長庚星已在西邊天際閃爍。「好的,明天的路程不算遠,我們還可以盡情地欣賞新路海和雀兒山的風光。」說著,我們便情不自禁地哼起了歌曲「昨天的太陽……昨天的太陽屬於昨天,明天的日子裡有一個嶄新的姿顏……」
——一九九二年五月秦剛於成都光華村
【作者簡介】秦剛,《知見詩社》詩人。1954年11月生於重慶市。四川省委黨校現代管理專業研究生畢業,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1971年5月在道孚縣電廠參加工作。1977年秋參加高考進入康定師範學校語文專業班學習。畢業分配到康定中學任語文教員。1980年9月調中共道孚縣委宣傳部工作,任新聞幹事、秘書、理論教員。1984年5月任道孚縣尼措區委書記。1987年8月至1997年10月任中共德格縣委副書記、書記,中共瀘定縣委書記。1997年10月至2006年11月先後任中共四川省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委、監察廳副廳長。2006年底任四川省委第一巡視組組長。
【插圖畫家】官布,擅長國畫和油畫。中國美協第二第三、四屆理事。歷任中國美協內蒙古分會秘書長、副主席,北京美協秘書長、副主席。曾是第二三屆內蒙古政協委員和五六屆北京政協委員。代表作有《傍晚》、《草原小姐妹》、《幸福的會見》等。出版著作:《官布中國畫集》、《官布作品收藏集》(美國版)、《蒙古族畫家官布》、《官布中國畫新作選》、《官布油畫集》。主編出版:《北京當代作品選集》、《中國著名老畫家作品集》。官布從1963年起在內蒙古、北京、廣東、上海、山東及美國舉辦個人畫展十次。1994年離休後,為發展民族美術事業,培養少數民族美術人才,創辦中國少數民族美術促進會,任會長。獲得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和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向他頒發了「文學藝術傑出貢獻獎」榮譽證書和金質獎章。
出品單位:知見詩社
投稿郵箱:834498775@qq.com
來源:新華號 知見詩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