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冒著濛濛細雨來到內蒙古大學考察,並特意到圖書館三樓閱覽室看望暑期留校大學生,與大家親切交談。習總書記對同學們說:「我看到你們這樣的年輕人,健康、聰明,朝氣蓬勃、奮發向上、充滿正能量,我就高興。長江後浪推前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未來是屬於青年人的。」他勉勵同學們:「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行循自然,學好知識,打好基礎,增長才幹,將來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臨別時,習總書記叮囑同學們:「學生要好好幹,好好學,好好幹就是好好學!」「要注意身體,多喝奶茶,多鍛鍊!」
(本報將在報紙和新媒體端專門開闢《青年來信》專欄,刊發廣大讀者閱讀和學習報導之後的啟發和感悟,來信請發我們的郵箱xinwen@cyol.com,歡迎踴躍來信)
採訪對象:朱炳文,男,1960年5月生,內蒙古克什克騰旗人,現任內蒙古大學黨委書記。郭曉宇,女,1993年5月生,內蒙古呼和浩特人,內蒙古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2017級碩士研究生。韓習,男,1995年11月生,內蒙古包頭人,內蒙古大學化學化工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郭智敏,女,1994年11月生,內蒙古烏蘭察布人,內蒙古大學外國語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金吉日嘎拉,男,1996年10月生,內蒙古興安人,達斡爾族,內蒙古大學蒙古學學院2015級本科生。陸心月,女,1998年10月生,內蒙古二連浩特人,內蒙古大學生命科學學院2016級本科生。李丹,女,1998年5月生,內蒙古呼和浩特人,內蒙古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2016級本科生。包高娃,女,1996年7月生,內蒙古通遼人,蒙古族,內蒙古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2015級本科生,現為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碩士研究生。
採訪組:阿古拉 秦濤 包高娃 石新明
採訪日期:2019年7月18日
採訪地點:內蒙古大學圖書館三樓閱覽室
採訪組:朱炳文書記,您好!2019年7月16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冒雨來到內蒙古大學考察,請您介紹一下有關情況。
朱炳文:7月16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冒著濛濛細雨視察內蒙古大學。
習總書記首先來到學校圖書館,聽取了我所作的關於學校工作情況的匯報。總書記對內蒙古大學的建設發展、民族特色和地區特色以及面向自治區「兩個屏障」建設所作出的貢獻給予肯定。
總書記說:「內蒙古大學,我也是慕名而來,這是黨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創辦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辦學起點高,師資隊伍來自八方支援,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體現。內蒙古大學首任校長烏蘭夫同志是自治區的主席、書記,也是國家領導人,培養了很多優秀的學生和人才。」
當聽我介紹「我們的辦學目標是要把內蒙古大學建設成為民族特色、地區特色鮮明的一流大學」時,總書記表示,這個辦學定位是對的。
總書記隨後察看了蒙古文古籍展閱室。他饒有興趣地翻閱了《契丹小字研究》等書籍,認真詢問了契丹文的破譯研究情況和回紇體蒙古文字的拼寫方法,飽含深情地對大家說:「要加強對蒙古文古籍的搜集、整理、保護,挖掘弘揚蘊含其中的民族團結進步思想內涵,激勵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
隨後,總書記來到圖書館三樓閱覽室,看望了暑期留校的大學生。他親切地與同學們打招呼,詢問大家的學習生活情況,勉勵同學們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行循自然,學好知識,打好基礎,增長才幹,將來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內蒙古大學一定要辦好特色鮮明的一流大學!」這是總書記臨別時對我們的深情囑託。
採訪組:習近平總書記到圖書館三樓看望了正在利用暑假時間學習的大學生,請大家回憶一下當時的情景。
陸心月:當時我們正在圖書館三樓學習,突然聽見校黨委朱炳文書記大聲說:「同學們,總書記來看望大家了!」我們不約而同地抬頭向門口張望。當看到總書記微笑著走過來的時候,我們立即起身鼓掌,激動地喊著「總書記好」,然後迅速地聚集到總書記身旁。圖書館三樓頓時沸騰起來了。
讓我驚喜的是,總書記首先來到了我的面前,湊近看了看我桌子上放的考研高數題和草稿紙,語氣和藹地問道:「你在學習什麼呢?是數學嗎?」
當時我有點兒緊張地回答:「是的,總書記!」
總書記微笑著點了點頭,望著聚攏到身邊的同學們,親切地問道:「同學們,假期你們還在學校做什麼呢?」
郭曉宇:當聽到總書記問我們「假期還在學校做什麼」時,我是第一個回答的,也可以說是搶答,因為我實在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
「總書記,您好!我是全國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的學員,最近被推選參加中組部舉辦的青年黨員培訓班。我正在利用暑假時間自學相關理論知識,為接下來的培訓作準備。」
總書記聽了我的介紹後,微笑著點了點頭,然後轉身指著身邊的中組部陳希部長說:「這不就是中組部部長嗎?」圖書館裡頓時爆發出一陣笑聲。
韓習:當總書記溫暖的目光轉向我時,我瞬間感到渾身充滿了力量,激動地說:「總書記,您好!我是2019級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研究生,剛剛結束研究生支教團的工作,正在利用暑假時間準備研究生階段的學習。」
「噢,在哪兒支教的?」總書記追問道。
「在內蒙古託克託縣,屬於教育扶貧項目。」
「好!好!你是在為脫貧攻堅作貢獻啊。」總書記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是做老師嗎?」
「是的,總書記。」
「小老師,你教的是什麼科目?」總書記的一句「小老師」讓我感到既溫暖又有成就感。
「我教的是初三年級化學,我本科是學化學專業的。」
「教了多長時間呢?」
「教了一年。」
在與總書記交流的過程中,我能夠強烈地感受到總書記對教育事業的關心和對大學生參與支教事業的肯定。
金吉日嘎拉:「主席好,我叫金吉日嘎拉,達斡爾族,是2015級蒙古語言文學專業的應屆畢業國防生,正在等待祖國的挑選,服從組織分配,為保衛邊疆作出自己的貢獻。」我用軍人的方式向總書記敬禮並報告著。
「小夥子不錯!」總書記說,「內蒙古大學有多少名國防生?」
「目前等待畢業分配的有90名。」
總書記微笑著點了點頭,說:「你剛才介紹了自己的專業,是蒙古語言文學嗎?」
「是的,主席!」
「蒙古語言文學專業,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很有特色的,你要學以致用,發揚蒙古語言文學精髓,傳承好民族文化,將來為民族事業發展作出貢獻。」
總書記這句囑託,讓我頓感肩上之責任。我挺了挺胸膛,語氣堅定地回答:「我一定牢記您的囑託,擔當起這份責任。」
「好的!你的民族是達斡爾族,是吧?」
「是的,主席!」
「內蒙古有很多少數民族,不管是蒙古族、漢族,還是達斡爾族,我們都是中華民族。少數民族有自己文化的多樣性,但是最終都要匯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中來。內蒙古有大草原、大森林、大礦產,有獨特的生態,有蒙古語言文字,有獨特的民族精神。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他意味深長地說道。
聽了總書記的這段話後,我激動得快要流出淚水。我作為達斡爾族的一員,更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作為一名青年大學生,今後無論到什麼崗位,我都會按照總書記的囑託紮實肯幹,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郭智敏:「總書記,您好!我是內蒙古大學外國語學院2018級英語筆譯專業的碩士研究生。現在正在學習黨團知識,為參加自治區第十二期『青馬班』的學習實踐作準備。」
聽完我教科書式的介紹後,總書記微笑著問道:「你說的是『青馬班』,對吧?」
「嗯,對!是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大學生骨幹培訓班。」
「不錯!大學生參加這樣的培訓班很有意義。」總書記讚許道,「現在的專業分得很細,英語筆譯專業將來是不是要做一些文本翻譯工作?」
「是的,總書記。」
「那你以後要努力當一名優秀的翻譯家啊!」
總書記耐心地聽完我的介紹,並且十分關心我的專業方向,讓我感受到如同家人般的溫暖。我暗下決心,一定要牢記總書記的囑託,努力成長為優秀的翻譯家。
李丹:「總書記好!我叫李丹,是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2016級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一名學生,現在正在準備研究生的入學考試。」
「學習播音主持,將來是要做記者、做主持人的。像外國的主持人,它本身就是一名記者,不僅要有好聲音、好形象,還要有豐厚的文化底蘊。」總書記笑著對我說。
總書記的話幫助我確定了未來的努力方向,我希望自己能夠將少數民族地區的民族文化傳播到全國各地乃至全世界。與總書記面對面的交流互動使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習總書記的魅力,他手掌的溫暖、慈祥的笑容、親切的話語,都是那麼的讓人感動。
我一定要忠誠黨的新聞事業,刻苦錘鍊語言功力,生動傳播時代強音,催生有聲語言典範,承擔繼往開來的使命。
採訪組:聽完同學們的匯報,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即興講話,請回憶一下講話的內容。
韓習:校黨委朱炳文書記說:「同學們,每個同學都有許多心裡話想和總書記說,但時間有限,不能一一向總書記匯報了,請總書記勉勵我們孩子幾句吧。」
總書記笑著對我們說:「我來了就是對大家最好的勉勵吧?」
同學們一起點頭回應總書記。
總書記高興地說:「我看到你們這樣的年青人,健康、聰明,朝氣蓬勃、奮發向上、充滿正能量,我就高興。長江後浪推前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未來是屬於青年人的。」
總書記語重心長地勉勵大家:「青年一代是國家的希望,生逢其時,重任在肩。學生要好好幹,好好學,好好幹就是好好學!你們有學文科的、理科的,學蒙古語言文學的、人工智慧的,還有畢業後保衛祖國的,你們要好好奮鬥!」
總書記殷切的囑託,期許的目光,讓我備受鼓舞,激勵我在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實現人生價值。
李丹:總書記指出,我們祖國走過了70年,我們黨走過了將近100年,篳路藍縷,功到渠成。一路走來經歷了很多艱難,也走過彎路,但是我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奇蹟總是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身上、發生在中國共產黨身上,現在看來也變成了必然。
總書記叮囑我們:「少年強則中國強。未來的競爭是年輕人的競爭,今天的年輕人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骨幹和棟梁。」
這使我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重任,作為一名北疆學子,我將不辜負總書記的殷切囑託,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郭智敏:總書記對我們這代大學生寄予厚望,他說:「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中,第二個一百年到2049年,那時你們是50多歲,正是這個國家的棟梁和支柱,要撐起中國龍的骨骼,撐起祖國的未來,讓中國龍更加騰飛起來。」
聽了總書記的話,大家熱血沸騰,我們一定牢記總書記的囑託,發揚「蒙古馬精神」,撐起中國龍骨骼!
陸心月:總書記勉勵同學們,專業要學得寬一些,基礎要打得厚一些。他說:「同學們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行循自然,學好知識,打好基礎,增長才幹,將來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習總書記的講話為我未來的人生道路指引了方向。我一定謹記總書記的教誨,扣好人生的每一粒扣子,努力成為一名對國家、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郭曉宇:有兩個小插曲令我印象十分深刻。
第一個小插曲,是總書記非常關心我們的身體健康,他說,青年人要鍛鍊好身體,為革命事業健康工作50年。
說完,他轉過身對中組部陳希部長說:「陳希,就像我們在清華大學的時候說的,要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
然後,他接著問大家:「50年之後你們多少歲?」
同學們回答:「70多歲。」
總書記笑著說:「那我們的退休年齡可能還要延長。」
隨後,總書記叮囑我們:「要注意身體,多喝奶茶,多鍛鍊!」
第二個小插曲,是當總書記離開閱覽室時,同學們都依依不捨地簇擁到三樓電梯口歡送總書記。
大家都非常不捨得總書記走,許多同學眼含淚水,達斡爾族同學烏日娜更是不由得哭了起來,站在她身邊的自治區布小林主席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說:「別哭了,孩子。」
採訪組:朱炳文書記,請您回憶一下習近平總書記離開學校時的情景。
朱炳文: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學們的掌聲和歡呼聲中走出圖書館,與道路兩旁歡送的師生親切握手,現場的師生激動地歡呼:「總書記好!」「總書記再見!」「總書記再來!」
在離開內蒙古大學前,總書記與我和陳國慶校長握手道別,並叮囑我們:「內蒙古大學要開放辦學,在競爭中發展,一定要辦好特色鮮明的一流大學。」之後總書記才轉身上車。
道路兩旁千餘名歡送的師生目送總書記的車緩緩駛出校園,總書記還特意打開車窗,微笑著與師生揮手道別。人群中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
(若轉載此文,請不要刪改標題、正文、加插圖片,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