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攝影不能很好的處理背景,那有什麼技巧把背景處理好,下邊談幾點經驗,本文我們先說方法:
1:利用光圈.如果背景雜亂,可開大光圈,縮小景深,使背景模糊,人物突出。
2:利用長焦距鏡頭。使用長焦距鏡頭拍攝,可使畫面中包括的背景範圍縮小,而人物所佔面積的比例擴大。
3:利用拍攝角度。採取仰攝、俯攝或改變拍攝點,能簡化和避開雜亂而不必要的背景,有利於突出人物。
4:利用距離。調整人物與背景的距離,藉以突出人物。例如,人物離身後的樹木越遠,就越顯著。
5:利用光線。不同光線的運用,可造成不同的背景效果。例如,利用陰影作背景,能突出明亮的人物;運用逆光,既可將雜亂的背景隱藏在陰影裡,又能勾劃出人物輪廓,使人物與背景分開;利用天空,則可將人物攝成惹人注目的剪影等。
6:利用色彩。通過不同色相和明度的色彩,可使人物與背景形成鮮明對比,從而突出人物。
7:利用畫幅。儘量使人物充滿畫面,從而相應縮小背景面積,突出人物。
8:利用環境。選擇與人物有呼應的景物作背景,表現環境特徵,突出人物。
每張照片都會有自己的敘述構圖,無論拍攝者是否刻意為之,都會決定他們的取景的角度和方式。不過,有些人會精確的計算這個構圖規則,讓畫面中的每一個元素都能夠完美的排列,而有些人只是本能的去選擇畫面,但個人經驗依然會讓畫面看起來很不錯。
無論我們用什麼樣的方法去選擇畫面,我們的照片都會有一個構圖,構圖影響了影像被解釋的方式。也因為構圖的存在,讓畫面的重心可以指向我們想要表達的主體,讓觀看者能夠將視線的重點放在主體身上。
人像攝影也是這樣,所有的畫面元素都是為人像服務的,但在街上或在熱鬧的景點拍人像時,最大困難就是人來人往太多了,影響了主體的表達,從而會讓照片找不到拍攝主體。就算沒有人,背景中的一些色彩和雜亂的元素都會干擾到觀看者的視線。
因此,想拍好一張人像照片,背景也是非常重要的,好的背景不但能夠突出主體,還能夠將視覺重心引導至主體身上,這樣才能更好的引起讀者觀看我們照片。
1.找一個簡單的背景
如果不需要多主體的表達,那就不需要太過於複雜的引導規則,最簡單的方式莫過於尋找一個簡單的背景了,像是城市裡最常見的建築牆面就是這樣的簡單背景,只要內容整齊統一就可以了。在單一簡單的背景中,我們的主體可以很輕鬆的被突出,讓觀看者能夠將全部的視覺重心放置在我們的主體身上。
2.改變取景角度
用平視角或者低視角拍攝主體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會讓主體身後的背景甚至地面上的東西都被拍攝到畫面當中,而在現實環境中,人等高的環境相對來說是比較雜亂的,特別是地上的一些垃圾啊或者其他一些不好東西出現在畫面當中。這個時候可以試著使用低視角來拍攝,讓畫面的背景是乾淨的天空,這樣背景能夠更加純淨。
下面這張照片,雖然相對來說取景視角也相對較低,但是依然沒有繞過背後的大樹,由於當時是逆光,所以主體的輪廓也就不那麼明顯了。
而如果將取景角度再放低,再調整角度,就能夠避開背景的幹擾,更加突出主體的輪廓。
3.使用淺景深
簡化雜亂背景最簡單的一招就是開大光圈,雖然簡單粗暴,但是有的時候也很好用,大光圈製造的淺景深可以有效的將主體和背景分離。在低對比和柔和度存在的情況下,觀看者會自覺的將目光傾向於銳利且高對比的內容至上。虛化背景可以更輕鬆的吸引觀看者對於主體的注意,即使是雜亂的背景也不會讓主體的關注度被分散。
但是並不是說僅僅有大光圈就好了,虛化背景需要滿足三個條件:光圈、焦距以及相機、主體、背景三者之間的距離關係,處理好這些問題,拍出虛化背景並不難。
4.使用長曝光
當身邊的人都在走動的時候可以利用較長時間的曝光將行人的動作模糊,其實也並不需要太長時間,只需要 1/4s - 1/2s 左右就足夠可以將主體和人流分離開來。下面這張照片是用 1/8s 快門拍攝的。
因為是手持拍攝,1/8s 已經是極限了,如果你拍攝模特兒的時候使用三腳架或者其他的支撐物,那麼在 1/4s - 1s 左右基本上就看不到人而只能看到人的運動軌跡了。而在 1s 左右的話對於模特兒來說也沒什麼問題,不至於時間太長模特兒自己就開始抖起來。
當場景過於複雜的時候,我們就需要利用一些技術手段以及自己的經驗來使場景簡化,方法其實有很多種,拍攝者要做的就是要根據現場環境選擇最合適的方法,這樣才能減少不相關元素的幹擾,使主體更加突出。
本文與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因無法知曉作者信息而無意侵犯某個媒體或個人的智慧財產權,請來信或來電告之,本公眾微信編輯將立即刪除推文。
廣州攝影俱樂部微信:gzshe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