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瓜相機較小的動態範圍帶來的第二個問題是過曝的部分的效果很差。除了失去細節外,過度曝光區域的邊緣還會產生奇怪的顏色。這裡展示了一張出現青色色偏的例子:
這個問題幾乎無法解決,只能儘量避免。
這裡有一張幾乎是正對著太陽拍,但效果還不錯的照片。因為它並不指望讓近景得到正確的曝光。
自動對焦速度緩慢
處理對焦慢的問題比較容易:不要拍攝移動的物體,或者如果你要那樣做,將焦點對準一處並等待,直到物體移動到那一點,然後拍攝。只是要注意在按下快門與拍攝照片之間的延遲。這種技巧需要經過大量練習才能掌握。這就是在相機有自動對焦功能前拍攝體育(例如賽車)照片的方法。一些老人們仍然在這樣做。
在拍攝人像時,也可以使用同樣的半按快門技巧,來縮短按快門與拍照片之間的時間延遲(我甚至在用數碼單眼相機時也這樣做)。
缺少手動控制功能
大多數傻瓜相機沒有設計手動功能,因此使用它們的「手動模式」既困難又浪費時間。不過它們的曝光補償功能也非常容易使用,而且效果還不錯。
記住,不要讓快門速度太慢,否則照片會變模糊(我一般會告訴人們在使用傻瓜相機時保持在1/60秒以上)。
大景深
使用傻瓜相機要想得到淺景深效果就只能使用後期處理工具了。你需要做的是儘量避免拍攝需要淺景深效果的照片。也就是說,在拍攝人像時,你必須多考慮背景,因為你不能將它們隱藏在大光圈的虛化中。試著找到漂亮的背景吧。
只有在有不錯的背景時才拍照。我就是這麼做的。很多時候你會希望人像照片中出現背景環境,因為可以讓觀眾明白拍攝的地點。
不支持RAW格式
這是一個問題,但不算大問題。如果你的相機有自定義功能,將銳化與降噪程度降到最低;將色彩飽和度和對比度調到0(但不要低於0)。在將照片存入儲存卡之前,所有的相機都會為照片提供後期處理。理想情況下,你希望在原始文件的基礎上處理這些照片,而不需要相機去處理。你可以比相機做得更好。
高感光度效果欠佳
在光線很暗時不要拍攝。如果必須拍的話,可以這樣做:出去拍攝之前,在家裡測試相機。將ISO從100一直調整到可以接受的最大值,作為你將要使用的最高值。你不必去看測試圖——只需要在家拍幾張照片就可以。當你在朋友的聚會上拍照時,將相機感光度設為(你能接受的)最高值,光圈開到最大(如果可以控制的話),使用延時拍攝模式。現在或者將相機固定在一個小型三腳架上,或者放在桌子上按下快門,等待著,直到定時器啟動快門拍到照片。如果你在一個亮著燈泡的室內拍攝,不要忘記關掉閃光燈並將白平衡設置為白熾燈模式。
最後,使用Photoshop,同時在網上搜索曲線教程和圖層蒙版教程。瞧,你可以拍攝到比90%使用數碼單眼相機的人還要好的照片。
還記得本文的第一張照片嗎?它是用一臺500像素的GoPro Hero HD拍攝的——一臺攝像機。
關於作者
Max Edin是一名年歲24歲,自學成才的自由攝影師,來自芬蘭赫爾辛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