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媽媽供圖
封住嘴巴,怎麼睡覺?孩子睡覺不難受嗎?不會影響孩子呼吸嗎?
面對朋友圈好友的「質疑」,安安媽媽給好奇的圍觀群眾做了解釋:這是醫生的建議。
原來,5歲的安安,最近總喜歡張著嘴呼吸,就連睡著了嘴巴也是張開的。
安安媽媽越看越不對勁,張嘴呼吸,容易吸入髒東西,還容易嗆咳。
由於心存疑惑,安安很快被媽媽帶到醫院看醫生。
醫生詢問了病史,又檢查了一下孩子的口腔發育情況,得出了結論:這種情況叫「口呼吸」。
醫生建議她,需要在睡覺時把孩子的嘴巴用膠布貼上,所以她趕緊去買了膠布。
隨後,她把這件事情分享到了朋友圈。
令安安媽媽沒想到的是,自己一個朋友圈,竟引來了很多媽媽的共鳴:
再一查,原來某寶上的封嘴膠帶,也早就受到了廣大家長的歡迎。
這麼看來,口呼吸的孩子還真的不少。
存在口呼吸的孩子有這麼多嗎?
我去查了一下相關資料,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這個概率竟達到了30%,也就是說10個孩子裡有3個,都是用嘴代替鼻子呼吸的!
正常來說,我們都是用鼻子進行呼吸,偶爾會張嘴輔助呼吸。
但口呼吸患者,卻是24小時都在用嘴巴呼吸。聽起來就很累對不對?
讓孩子形成口呼吸的原因有很多,例如上呼吸道阻塞,如鼻竇炎、腺樣體肥大、扁桃體肥大等病理性因素。
但有一些孩子,並不存在疾病,只是單純性口呼吸。
單純性口呼吸原因複雜,有的是由於小朋友的口輪匝肌(也就是嘴唇周圍一圈的肌肉)先天力量較弱引起的,我們閉上嘴,是需要這一圈肌肉發力的。
也有的可能是鼻咽部長時間疾病引起繼發性的張口呼吸,儘管原發性疾病已經痊癒,但口呼吸的習慣仍然保留了下來。
小朋友們處於生長發育期,面部骨骼牙齒都沒有定型。長期口呼吸,會對孩子的身體健康和發育都造成影響。
👉 影響顏值
這是最直觀的影響。
長期口呼吸的孩子很有可能會出現這種「腺樣體面容」。
腺樣體面容
這兩組真人圖片,就能看出口呼吸對顏值改變的巨大作用:
👉 影響體態
除了影響容貌,長期用嘴呼吸還會使頭部不自覺向前傾,長此以往會對背部和頸部產生壓力,看起來整個人就像駝背。
現在的學齡小孩很多使用拉杆書包,很多脖子前探、「駝背」等不良站姿、坐姿並不來自於書包負重,而是口呼吸。
👉 影響健康
口腔裡沒有類似鼻腔的構造,氣流不像鼻呼吸那樣經過鼻腔內的溼潤/加溫/減速/過濾。因此,更容易對黏膜產生刺激,引起口腔潰瘍和扁桃體、腺樣體腫大。
而扁桃體、腺樣體腫大又會進一步堵塞氣道,造成鼻氣道壓力增加,再次增大口呼吸的發生率。
而且,睡覺時張嘴呼吸容易使嘴巴過度乾燥,細菌更易侵入,容易導致牙齒疾病的發生。所以,很多用嘴巴呼吸的成年人會一直牙齦紅腫,頻繁出血,甚至引發口臭。(嘶~想想都很痛!)
👉 影響發育
口呼吸的孩子,在睡眠中會出現憋氣、睡眠中斷的情況,進而會導致深睡期的睡眠狀態減少、夜醒次數增加。
睡不好,生長激素的分泌就很難達到正常水平,從而很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
口呼吸是指上氣道完全或部分被阻塞,致使氣流不經由鼻腔,而經由口腔入肺的一種呼吸方式。
因此,張著嘴並不一定就是口呼吸,關鍵要看氣流主要是從鼻腔還是口腔進入。
可以用這兩個小方法給孩子測試一下
趁孩子睡著的時候,家長可以將一面小鏡子(鏡子的溫度要低於室溫)置於孩子的鼻孔和口唇處,觀察鏡面上的霧氣,如果是鼻子呼出的氣多,那就不用過分擔心,也不用跟風戴口腔矯正器。
如果發現鏡面上的霧氣集中在口唇處,家長就要注意了,需要及時的帶孩子去專業的口腔科就診。趁孩子睡著的時候輕輕捏住娃的嘴,如果寶寶在此期間有掙扎的跡象,那也可能是口呼吸。
注意別捏太長時間哈,不要玩脫了……
當然了,這兩種方法,也只能作為一個參考。最終結果還是得以醫生的檢查結果為準。
通常來說,四歲以前不容易有腺樣體容貌,矯正口呼吸也容易。
但是我們一直忽視孩子用口呼吸的問題,那在六、七歲的時候,就可能已經出現腺樣體容貌了。
這個時候,再去糾正,就要找口腔科正畸科醫生,通過一些物理手段去引導,改變腺樣體容貌了。
而如果等到 12 歲換牙完全結束後再矯正,已經形成的面部改變,就比較難糾正了。
一般來說,2~10歲是治療孩子口呼吸的黃金年齡。一旦確定孩子有口呼吸,家長應立刻採取如下行動:
① 確保孩子能通過鼻氣道呼吸,否則應前往醫院耳鼻喉科治療。
② 確保孩子已經治療過敏,因為過敏會迫使孩子不得不口呼吸。
③ 總結你的孩子已經發生本文中哪些口呼吸症狀,記錄下來。
④ 諮詢牙醫,醫生能夠幫助孩子通過肌肉平衡訓練,第一時間治療TA的口呼吸,杜絕後續任何不良發育影響。
對於沒有經驗、又不太放心的爸爸媽媽們,我們能給的最好的建議,就是定期帶孩子做體檢吧!
我們都希望成為孩子最好的父母
但養娃的路上總有許多措手不及
輔食怎麼添加?
生病了如何防護?
好的性格怎樣養成?
……
這些爸媽們會遇到的困惑
我們都為你準備好了答案
價值599元的育兒手冊
現在免費領取
每月1冊,詳細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