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金融界網站訊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全球經濟洶湧巨變,不確定性大幅攀升,中國金融行業遭遇了巨大挑戰,同樣也是這一年,銀行理財子公司橫空出世,金融科技賦能如火如荼,財富管理轉型風起雲湧,基金業迎來前所未有之大風口。在此背景下,由金融界主辦的第五屆智能金融國際論壇暨2020金融界領航年度盛典於12月10日在京召開,百位金融業大咖齊聚一堂,就金融行業的數位化轉型發展、金融科技在財富管理領域的應用、公募基金大時代、養老金融的未來等話題進行深入務實的探討交流。
嘉實遠見數據科技部副總監汪松良在證券平行論壇討論時表示,數位化帶來更多的發展視野。
圖為:嘉實遠見數據科技部副總監 汪松良
汪松良提到,數位化有兩種口徑:狹義的數位化就是把紙面的東西全部編到系統裡去。但現在一般談的是廣義概念,是把整個公司變成一個以數據為中心的組織、數據驅動的組織。
汪松良舉例道,今年10月份,美國國防部發布了數據戰略報告白皮書,核心就強調建立以數據為中心的組織,實現整個組織數據的可識別、可訪問、可理解、可關聯、可分析,另外建立匹配的數據人力組織,這點很重要,數據為中心的組織其實就是人才加數據。典型如高盛,他們宣稱自己是金融科技公司,實際也是如此,除了IT部門之外,業務部門裡50%的人都是IT人才,基於企業提供的統一數據平臺來完成業務應用的落地。
汪松良表示,數據驅動的一個很重要的特徵就是一切東西要能夠可測量,這點是嘉實特別強調並一直在推行的事情。一個東西能被測量,這是它能改進的開始,如果不能測量就永遠不能改進。
「以嘉實為例,KYP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因為產品都是企業內製造的。但是KYC比較複雜和有挑戰,因為客戶信息有限,不像阿里、騰訊,可以知道客戶的各種維度,也不像銀行,更不像政府,數據的豐富程度這點是很多企業KYC中的巨大挑戰。」 汪松良說道。
最後,汪松良提出,背後隱含一個更大的社會問題是數據寡頭,放眼全球、中國都類似,數據被幾個巨頭抓在手裡,新的、中小公司無法跟他們競爭,如何解決,可能會涉及到立法問題。數據資本時代就提出一種平衡的思路、推進數據民主、反數據寡頭,經營企業數據獲取達到一定程度後就以適當形式開放分享出來,讓別的公司也能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