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YOYO!嚇人。」
大年初二一大早,上港隊的球員們就有點緊張。杜拜冬訓的他們,在當地時間上午的訓練課上安排了「YOYO體測」。
什麼是「YOYO體測」?
這個名字在中國職業足球的歷史上有著不小的分量,當年這是繼「12分鐘跑」之後,又一個必須通過才能獲比賽資格的硬性指標。
「YOYO體測」就是間歇性耐力測試,由一位丹麥體育博士發明,主要是模擬比賽中頻繁出現的加速、減速、急停、轉身等動作,在隊員達到體能極限的時候對其進行測試。要求隊員在相距20米的兩個標誌物之間,以不斷增加的速度進行帶有間歇的折返跑。跑動速度由低到高從8級到21級,不同的速度檔要完成不同的幾組折返跑。
因為這是一項挑戰自己身體極限的測試,所以對於球員來說簡直就是噩夢一樣的訓練。
好在,教練組並沒有硬性指標要求,只是要求球員們儘自己全力去跑,儘可能要在40個折返以上。
40個是什麼樣的概念?當年中國足協規定及格線是57個。
抵達訓練場後,球員們被分成兩組進行體測。
第一組成績最好的是中場球員楊世元,他原本在球隊裡就有「跑不死」的美名。另外,李聖龍、王燊超、小將魏震和肖明傑,還有埃爾克森,以及剛剛跟隊正常訓練的於海,都是堅持到很後面的球員。
不過,成績最好的球員出現在第二組。在大部分人都紛紛選擇放棄之後,最後還留在上面跑的三個球員,居然一個是01梯隊抽調來的小門將郭通,以及球隊的兩名年輕的高大中衛張恩格和俞豪。
堅持到最後的是張恩格,他的成績也是兩組球員中最好的。
測試結束後,王燊超接受了採訪,「到杜拜冬訓10天左右了,這個測試就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儲備體能。因為上周已經有過適應的訓練,所以今天總的來說大家都有一定的心理準備,發揮得都挺好。而且接下來訓練和比賽對抗都會很強,這也是防止出現傷病的一個手段。」
「我自己沒數,我看最後一個下來的楊世元跑了50個左右,我想40個的要求我也應該是達標的。」王燊超說道,「我就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跑得時候我也沒多想,直到自己覺得跑不動就下來了。
(周到發自阿聯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