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唐「犀利金錢論」引熱議《見字如面》一封信喚起一場價值觀大反思

2020-12-22 娛樂獨角獸

當文化綜藝從探索期進入發展期,大眾對節目價值內涵的訴求正愈發顯得重要。近日在騰訊視頻《見字如面2》中,新銳作家馮唐的一封關於「金錢論」犀利觀點的穿越信,通過著名表演藝術家趙立新的演繹,在網絡上引發了一場大眾關於「誠信」價值觀的大反思,網友在看過節目後紛紛表示:「錢到底要怎麼花還真是個問題。」「每個月都是月光族,都不知道自己錢花在了什麼地方?」

馮唐穿越春秋以古寓今:很多了不起和錢一點關係都沒有

馮唐是個奇人。醫生、作家、商人,這三種身份同時放在他一人身上,毫無違和感。《三十六大》是馮唐從2009年開始在GQ雜誌專欄文字的集結,一共36封公開信:寫給小師弟、90後、司馬遷、馬拉度納、韓寒、唐玄奘並梁思成等,就世間有所感悟的人、事、物們將四十不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傳達,傳授「金線」之上的俗世生活。所謂《三十六大》,就是馮唐眼中人生全面達到金線的降龍三十六掌。而這封信是《三十六大》中的「大錢」,是馮唐穿越歷史遙寄給春秋時期小陶朱公子的一封信。

小陶朱公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範蠡的兒子。範蠡輔助滅吳後歸隱,發家致富,後代許多生意人都供奉他的塑像,稱其為財神。小陶朱公子也因此成為了史上有名的「富二代」。所以面對這樣一個一生下來就「富可敵國」有很多很多錢的「富二代」,馮唐表示出了擔憂,便義正言辭的寫了這樣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誡小陶朱公子:「錢不是什麼東西,你有錢沒什麼了不起」、「即使有錢很了不起,但是你有錢也沒有什麼了不起,因為你的錢不是你掙的。」馮唐也用李白和賈伯斯為例子,解答了「錢和了不起一點關係也沒有的」的問題。

這封信說是寫給小陶朱公子,但小陶朱公子肯定是看不到的,因為時代不同,馮唐也並不會穿越到春秋給小陶朱公子送出這封信,所以馮唐寫這封信,實則是寫給當下世人看的。他以古「富二代」為例告誡的是當下的「富二代」應該「如何花錢」?以此影響普眾為社會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金錢檢驗誠信?《見字如面》「高而不冷」令大眾反思

名人效應將文化綜藝的內涵變的更有趣,而文化綜藝凸顯的全民文化價值的傳遞,又讓其「高而不冷」,這也是其在當下正在走紅的原因之一。選擇馮唐的信件是《見字如面2》裡發揮名人效應的第一層。而選擇趙立新來朗讀這封信件,是其發揮名人效應的第二層。而在第三層「名人效應」裡,解讀嘉賓許子東和蔣方舟對信件內核對比當下的深層意義的解讀,則是一個將文化變現的過程。讓一封簡單的信件告別了文字的「冰冷」,在名人效應中更加有溫度有血肉的傳遞出來,也讓一封簡單的信件並不流於表面文字的膚淺,實現的是更深層次意義的解讀。騰訊視頻《見字如面2》以名人效應將信件內涵深挖,以此傳達出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引發大眾深思。

人從小到大,有幾個基本問題,躲也躲不過,比如:情是何物?性是何物?一生應該如何度過?人從哪裡來?時間之外是什麼?為什麼倫理道德長成這副模樣?在信中,馮唐首先發問。因為是財神的兒子,用現在的話來說,小陶朱公子可是嘴巴裡塞滿銀行卡出生的,和賈寶玉含著「寶玉」出生是一樣的道理。所以馮唐想說的是,因為生下來就有錢,所以小陶朱公子的錢不是通常意義上想吃點什麼就吃點什麼、想幹點什麼就幹點什麼的錢,而是能想讓很多人吃什麼他們就吃什麼、想讓他們幹什麼他們就幹什麼的錢,所以和其他普通人相比,小陶朱公子會很早遇上「錢是什麼東西」的問題,所以馮唐對於「應該怎麼做」給出了參考。這和當下的「富二代」是同樣的境遇。

關於對這封信件的解讀,解讀嘉賓許子東也說出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錢不能取代意義,但是錢能給人自由」。而在說到金錢與人生的關係時,許子東用了一個很深刻的比喻:「錢就是電影票,人生就是電影。很多人一直在倒騰電影票,都沒好好看電影。」戳中現場觀眾共鳴點,現場有嘉賓更是問出了金錢與誠信和愛情之間關係的問題。許子東認為金錢是好的事情,但它也有副作用,他會損害誠信這些東西。而另一位解讀嘉賓蔣方舟,則認為誠信和愛情都是能給人帶來滿足的東西,這兩個最終的結果都不是只有通過金錢才能達到的,這不是同一層面上的東西。

從探索期到發展期 騰訊視頻文化綜藝進入2.0時代

每一封信件都有一個飽含深情的故事,每一封信件背後的寓意都值得大眾反思和借鑑。它們不是固定在橫豎間的筆墨,故事也不能只定格在泛黃的信紙上。騰訊視頻《見字如面》裡的每一封信件都是經過歲月的洗禮和大眾的推薦來到觀眾面前,它讓文字不再固守,給信件重新綴上了鮮活的生命力,這也是騰訊視頻文化綜藝《見字如面2》價值輸出之所在。

文化綜藝正在擺脫「高冷」、「不合群」的偏見,取而代之的是一批站在年輕化角度和受眾視野的新玩法。在騰訊視頻《見字如面2》中可以看到,節目內容沒有了刻板的直接輸入,有的是明星榜樣式的傳遞、娛樂模式的貫穿打通、彈幕式的網感模式和熱議,以及啟用網絡段子等年輕化的模式……《見字如面》藉由騰訊視頻年輕化的受眾體系,在不斷的探索中也找到了與年輕人「融為一體」的全新方式,為文化綜藝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這是文化綜藝在長期的摸索中探索出的一系列新路子,或大眾對信件內容所傳遞出的價值觀的大反思,或信件背後對比當下所寓意出的處世經驗借鑑。可喜的是,這些「新路子」在騰訊視頻《見字如面》的高口碑下都得到了大眾的認可,這也讓文化綜藝從探索期直接跳轉進了2.0發展期。相比起1.0時代的文化類節目,進入2.0時代的文化綜藝顯然更具親和力。

相關焦點

  • 《見字如面》:每一封信都在打開一段歷史
    信寫得是這樣的見骨見血,王耀慶讀得是那樣的見情見義。王耀慶在讀完信之後說:「在信裡能夠看出,這是朋友之間的相處之道,友直,友諒,友多聞,能嚴正地指出朋友之間的錯誤,這種朋友是最難得的。」   這讀信的場景發生在一檔節目裡,節目讓明星用聲音扮演那些寫信人,讓現場的觀眾透過這些信件打開歷史,這檔節目叫做《見字如面》。
  • 騰訊視頻《見字如面2》完美收官:精雕細琢重燃「中華文字」敬畏之心
    近日,劉若英在騰訊視頻《見字如面》官博的一條視頻下的留言引發了網友的熱議,而此視頻是姚晨在第二季《見字如面》收官之夜讀的一封《劉若英寫給自己》信件的視頻。   劉若英在留言中寫道:「深夜聽到姚老師讀著我的文字,感觸很深。這些對自己的期許沒有變過。也正往那路上努力走著。時而緩慢、時而慌張、時而搖擺、時而堅強。
  • 《見字如面》用書信打開歷史 林更新走心演出
    據悉,共有一百餘封經過精心挑選的書信陸續在《見字如面》被朗讀。三天之內《見字如面》就會在騰訊視頻推出單一信件版,讓觀眾對這檔即將在網絡掀起風暴的節目先睹為快。    現場看過實力文化製作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和《中國成語大會》兩檔節目的觀眾就紛紛表示,這檔節目很可能會像那兩檔「國民文化節目」,引發億萬受眾廣泛熱議。    用書信打開鮮活歷史    關正文說,籌備《見字如面》,最艱難的莫過於信件選擇,最讓人驚喜也是這些入選信件。幾乎每一封信件都會讓人感到意外,每一封信都有一種特殊的力量敲擊人心。
  • 拿起紙筆 見字如面
    親愛的同學們:為落實市教委關於組織開展「拿起紙筆•見字如面」書信交流活動的通知要求,積極培養學生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精神,現將「拿起紙筆•見字如面」書信交流活動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 《見字如面3》陳數動情演繹數次落淚
    《見字如面3》陳數動情演繹數次落淚 2019-01-24 11:30  《見字如面》第三季第四期「冷眼」主題播出後,對人性的深刻反思不僅引發觀眾熱議,更展現了節目選題的犀利深邃不流俗。
  • 全屏首檔讀信節目《見字如面》用書信打開歷史
    一個演員,一個講臺,一封信。一檔讀信節目,錄製現場只有這些,卻格外純粹精緻,收穫了現場觀眾最由衷的掌聲和喝彩聲。  11月28日,這檔名為《見字如面》、號稱純美網綜的節目在北京紅磚美術館開機。  這是國內首檔也是全屏唯一一檔明星讀信節目。
  • 三毛遺屬把《見字如面》告了!
    著名作家三毛的父親陳嗣慶於 1989 年寫給女兒一封信,在 2017 年播出的《見字如面》節目中由演員李立群朗讀。"也許,你的母親會以為你的出走又是一場演習,過數日你會再回家來。從公開庭審看,《見字如面》的三家聯合出品方,均認為節目使用書信的行為構成著作權法中的合理使用,並認為陳氏姐弟索賠金額過高。
  • 「見字如面·一封書信」徵文啟事
    每一封信都要在路上走很久,但每一封信的情感寄託也很濃。今天,你是否還保留著寫信的習慣,你是否還保留著當初收到的信,你是否還有某一封寫好但是沒有寄出的信? 書信是百姓和家庭的獨白,書信之美在於真情文字中有愛、有情、有家、有國。一封封書信,除了感恩和思念,更多展示著勵志、向善、期望等豐富的精神內涵。書信中蘊含的真情實感,會隨著時間的沉澱,變得愈發厚重綿長,彌足珍貴。
  • 《見字如面》之「潤物」:我開始後悔,當年沒聽「過來人」的話
    1《見字如面》第三季,已經播到了第八期,這一期節目裡,最打動我的,是兩封信。一封信,是著名作家畢飛宇寫給兒子畢雨桐的;另一封信,是九零後保安王新龍,在離職的前一天,寫給他曾經任職的成都李家沱實驗小學的學生們的。前者,是畢飛宇給兒子講述了自己吸菸成癮的經歷。
  • 見字如面!市教委呼籲中小學生提筆寫信
    「期待我們一起,見字如面,對話故宮!」剛剛,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與故宮博物院、國家大劇院聯合主辦的「見字如面·對話故宮」書信交流活動在故宮博物院報告廳啟動,9位學生代表向全市中小學生發出倡議,呼籲更多中小學生提筆寫信。
  • 《見字如面》請記住在社會發展和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視角
    3月30日晚8點,《見字如面》第四季第三期節目「怯貧富」在騰訊視頻上線。總導演關正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如何對待貧富問題,既是個體價值觀的考問,也是整體文明程度的標誌。」在上一期的《見字如面》中,高茲說到他與妻子的不同:「我覺得我並不曾真正地生活過。我總是站在一定的距離之外觀察我的生命,只拓展了自己的某一個側面。作為個人我是貧瘠的,而你一直都比我富有。你在所有的空間裡盛開,而我卻總是匆匆地奔赴下一項工作,仿佛我們的生活永遠只能在稍後才真正開始。」眾多網友在下面留言說,看到了自己。
  • 失去的「見字如面」~
    唯一的「文雅」點兒的詞兒就是這句「見字如面」了。信的開頭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比如:姐姐、姐夫:你們好!見字如面。你們近來都好吧?孩子們也都挺好吧?…………「見字如面」,意思就是說:見到了我發去的文字,如同見了面一樣。為什麼總寫上這一句呢?因為那會兒分居各地的親戚們沒有特殊情況,幾年也不見得能見上一面。您想呢?
  • 李真:不得不愛《見字如面》
    他在病床上看到了第一季的《見字如面》,這給了他希望,他想把自己想說卻說不出來的話交給節目組並能通過嘉賓之口朗讀出來。節目組收到了這封信,並為信中的真情所感動,我們覺得這封信值得被更多的人讀到。於是有了這封打動哭無數人的信。錄完節目,李真,這個在看病之餘喜歡寫點小文字的人,寫了一篇小文,感謝了節目組及所有幫助過他的人。
  • 胡歌 陳坤有望加入 《見字如面》第二季小生團陣容強勁
    事實上,自2016年12月5日《見字如面》首次推出首支單曲以來,讀信明星的表現立即成為觀眾鎖定的焦點。「讀的是一封信,看的是一場戲」的感受成為觀眾共識,《見字如面》由此被公認為最能檢驗演員演技的節目。猜想誰會來讀信、推薦第二季誰來讀信成為熱門話題。網友們自發在網絡上「蓋樓」,推薦和呼籲讀信明星。
  • 電視:見字如面:書信的力量
    電視:見字如面:書信的力量 2017-03-07 13:27 作者:艾江濤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7年第10期
  • 《見字如面》:穿越歷史信件,感受人間至情至性,體味人生百態
    相較於其他綜藝,《見字如面》沒有華麗的背景設計,沒有過度的燈光和道具。只是一方講臺,一個讀信嘉賓,一封信,幾十名現場觀眾在臺下靜靜聆聽。這種簡單質樸的方式,讓節目播出後好評如潮,億萬讀者在網上含淚催更,這檔節目更是被譽為是「綜藝界的一股清流。」
  • 《見字如面》特別版,俞灝明朗讀抗疫青年醫生家書
    新京報訊(記者 張赫)2月24日,《見字如面》特別製作版第六期節目如期上線騰訊視頻。在這期節目中,演員俞灝明朗讀了在抗疫一線的青年醫生文力寫給父母的家書。作者文力是俞灝明十四年的粉絲,於是給節目組留言,希望可以得到俞灝明的籤名照,送給自己的未婚妻。
  • 見字如面,你有多長時間沒有寫信了
    網絡時代,一個電話一個視頻一個電子郵件如近在咫尺讓距離不再遙遠。QQ、微信、陌陌等各種各樣的聊天工具,讓溝通變得越來越簡單。想很正式地給T 姑娘寫一封很正式信,於是去文具店買信紙。一連跑了幾家都沒找到那種舊式的信紙,尋到一家很大的文體用品商店還是沒能找到。
  • ...推特刪除川普競選團隊視頻,稱其違反版權規定;《見字如面...
    今天,他主持了任內的最後一場例行記者會。作為外交部第30任發言人,耿爽自2016年9月26日亮相以來,共主持了近400場記者會,留下不少的外交「金句」,而他的妙語連珠、犀利反駁和「耿式」笑容,也給廣大民眾留下深刻印象。耿爽從事外交工作20多年,曾在外交部國際司、國際經濟司以及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工作,還曾擔任中國駐美國使館新聞參贊兼發言人。
  • ...公磊|安妮·博林|見字如面|熱依扎|明哲|文徵明|唐伯虎|張楠|...
    在綜藝市場,《見字如面》是一個另類節目,它從來不用娛樂取悅大眾,而是探討複雜真相的本質,並用不迴避的態度來刺痛乃至喚醒觀眾。繼此前直面離別探討永逝,新一期《見字如面》用主題「嘆無常」再次帶領觀眾直面無常,用幾個無常的故事給我們帶來對抗無常的智慧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