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三號衛星全面國產化,能力顯著提高

2020-12-22 界面新聞

文 | 央視新聞

央視新聞客戶端6月23日消息,北鬥系統是著眼於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是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定位、導航、授時服務的國家重要空間基礎設施。

中國始終堅持自主建設、發展和運行北鬥系統,全面實現了關鍵器部件百分百國產化。

北鬥三號衛星全面國產化,能力顯著提高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 謝軍:整個北鬥系統建設的時候,實際我們一直是立足於自主可控,星上的產品,關鍵產品,元器件都堅持走國產化這條道路,這個初心,我們一直堅持。到北鬥三號,我們全面實現了,星載產品百分之百的國產化。

據了解,北鬥三號系統在研製過程中共攻克數百項關鍵技術,並在星間鏈路、信號設計等三個方面實現了技術突破。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 謝軍:我們在建設北鬥系統中間,非常有代表性的,自主創新的一個產品就是星載的原子鐘,目前國際上上星的原子鐘,有銣原子鐘、氫原子鐘和銫原子鐘,經過我們科技工作者的集智攻關,都實現了在星上的配置使用。

原子鐘是導航衛星的「心臟」,如今北鬥系統採用新型氫原子鐘、甚高精度星載銣鍾以及原子鐘的無縫切換技術,這項突破讓導航系統的時頻精度提高了一個數量級。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 謝軍:為了提高整個服務定位精度水平,在北鬥三號上,我們又自主設計了,利用星間鏈路,來實現星和星之間的精密測量,信息傳輸,控制指令的傳送,北鬥三號採用星間鏈路以後,對整個系統服務精度的提升貢獻非常大,我們現在可以達到優於兩米,這樣一個水平。

通過不斷研究試驗,北鬥三號衛星的使用期限由原來的八年,提升至十到十二年,衛星壽命延長可以減少備份衛星的數量,保證長期穩定為用戶提供服務。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 謝軍:這個系統又是一個長期穩定提供服務的一個這個基礎設施,是這樣一個系統。那麼今後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運行中間,那麼這些產品的更新換代了,也必須基於我們自己的能力,自主設計的自主研製。這樣的對國家的安全,對整個社會的發展才能有一個基本的保障。

自主創新,北鬥助推國產晶片發展

隨著北鬥系統全球組網的步伐,北鬥晶片研發生產技術也逐步成熟。

從最初的全部進口到現在的自主研發,從當年的跟隨學習到現在的比肩引領,國產北鬥晶片逐步替代國外產品並實現產業化。

近期,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發布《2020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白皮書顯示,截至2019年底,國產北鬥兼容型晶片及模塊銷量已突破1億片,國內衛星導航定位終端產品總銷量突破4.6億臺。北鬥晶片供應商 周儒欣:過程是非常艱難的,不容易的,但是我們一路走下來,我們幹了10多年,從90納米一路走到現在開發了十幾顆晶片,現在已經推出了22納米的晶片是國際最先進的。

然而在北鬥導航系統研發形成伊始,我國絕大部分的導航終端還都要依賴國外晶片,2007年以前,我國北鬥接收機的晶片也均由國外企業提供,這些關係著國家安全的核心器件,制約了北鬥的整體建設發展。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 冉承其:那個時候基本上國內沒有北鬥自己的晶片,國外晶片也很貴,作為中國一個大國來講,發展關鍵的核心基礎的東西,還是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2004年,我國開始建設北鬥二號區域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北鬥系統的建設,也讓國內夢想爭做「中國芯」的科技公司看到了發展的前景,在國家扶持下,晶片企業先後解決技術人才和資金等問題,國內自主研發北鬥晶片開始快速發展。

北鬥晶片供應商 周儒欣:這第4代的晶片是高精度,同時接收4個全球的系統,同時具備全頻點,然後同時滿足車軌跡的要求,那麼這顆晶片出來以後所做的這個模塊,它的尺寸會更小功耗會更低性能會更強,我們也是肯定價格會更便宜,這樣的話用這樣先進的技術推動產業的發展,我們也順應這個智能時代這種需要,那麼進一步的方方面面代替解決國產替代的問題。目前國內以北鬥為核心的導航與位置服務技術創新持續活躍,國產晶片、模塊等關鍵技術進一步取得全面突破,性能指標與國際同類產品相當。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 冉承其:現在全世界衛星導航晶片,中國晶片價格最低,關鍵我們的性能也做得很好,現在也是世界第一,北鬥系統的建成,不光是航天強國的標誌,是中國第一次為全世界提供公共服務的產品,關鍵我們還是免費的。

相關焦點

  • 北鬥三號,「很中國」
    作為全球唯一由3種軌道衛星構成的導航系統,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還可按照國際標準增加全球搜救、全球位置報告和星基增強等拓展服務。另外,在北鬥二號區域導航衛星系統向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過渡中,能夠確保老用戶「無感知」,實現順利過渡。性能優異與北鬥二號區域衛星導航系統相比,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的性能大大提高。
  • 北鬥三號衛星核心器部件100%國產 厲害了我的國!
    北鬥三號衛星核心器部件100%國產 厲害了我的國!100%國產】國務院新聞辦公室8月3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等介紹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一文讀懂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發布會
    IT之家 8 月 3 日消息 2020 年 8 月 3 日上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新聞發布會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北鬥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北鬥三號工程衛星系統總設計師謝軍,北鬥三號工程衛星系統總設計師林寶軍,北鬥三號工程運控系統總設計師陳金平出席本次新聞發布會,介紹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有關情況。
  • 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全面開通:千億產業化落地疾行
    壽命長達12-14年的北鬥系統已在交通運輸、公共安全、氣象預報、救災減災等領域產生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預計到2025年,北鬥衛星導航產值規模有望達6440億元。2020年對於整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產業鏈而言,都是一個有歷史性意義的年份。2020年6月23日,伴隨最後一顆靜止軌道衛星(GEO)成功上天,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完成全球組網。
  • 2020北鬥之年:獨立自主北鬥三號部署全面收官 徵途面向星辰大海
    第三步是北鬥三號,也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北鬥全球系統。這項工作是從2009年開始啟動。去年的11月5號,我國發射了第一組北鬥三號雙星,1月12號發射的是第二組。今年6月23日,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第五十五顆,也就是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我國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 北鬥總設計師:北鬥三號核心器部件100%國產化,將加速與5G深度融合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說。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世界5G大會組委會供圖11月26日上午,2020世界5G大會在廣州開幕。在大會主論壇上,楊長風以「北鬥+5G:萬物互聯」為主題發表了主旨演講。今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這是我國為世界提供通用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做出的重大貢獻。
  • 北鬥為什麼這麼火?看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前世今生
    回首來路,不論是先驅者「燈塔計劃」的未果而終、雙星定位系統概念的提出,還是北鬥一號系統從無到有,北鬥二號系統正式提供區域服務,再到北鬥三號以昂揚的姿態走向世界……穿越激蕩四十餘年,北鬥趟出了一條獨特的發展道路,在導航領域成就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東方傳奇。
  • 解鎖北鬥三號衛星的「驕傲」密碼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等介紹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北鬥三號衛星核心器部件國產化率100%冉承其在發布會上介紹,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提前半年完成全球星座部署,開通全系統服務。
  • 北鬥三號收官之星發射成功!衛星單機和關鍵元器件100%國產,還有...
    今天9時43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抓總研製的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第三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隨著該衛星在北鬥三號全球組網「大棋局」的落子定盤,北鬥三號30顆組網衛星已全部到位,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 核心器部件百分百國產化!vivo率先支持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而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出現,讓高精度時空信息服務擁有了更多可能。(圖源:世界5G大會官網)在服務精度方面,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提供多個頻點的導航信號,通過多頻信號組合使用等方式使得服務精度得到了提升。而在服務能力方面,得益於導航和通信能力的創新融合,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具備了導航授時、定位等多種服務能力。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 北鬥系統有關負責人詳解我國完成北鬥三號基本系統收官雙星發射
    2009年,北鬥三號工程正式啟動,並按照最簡系統、基本系統、全球系統三步實施組網。「目前,工程建設進展順利。」楊長風說,後續將於2020年底前建成由30多顆北鬥導航衛星組成的全球系統,具備全球服務能力。
  • 2020年6月前北鬥三號系統將全面建成
    摘要 【2020年6月前北鬥三號系統將全面建成】27日,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表示,2020年6月前,計劃再發射2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北鬥三號系統將全面建成。
  •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的發展歷程
    2003年5月25日,00:34分我國發射第三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作為備份星,跟前兩顆衛星組成了中國完整的第一代衛星導航系統,這就是北鬥一號。2004年,北鬥二號系統工程建設啟動。2009年北鬥導航衛星迎來了的高密度發射期,2011年建設完成北鬥區域衛星導航的基本系統,具備向中國大部分地區提供初始服務的能力。
  • 北鬥三號總指揮遲軍:數萬參與者都是「北鬥人」
    出乎意料的是,三月、四月,中國航天遭遇兩次發射失利,其中一次就在西昌,就是即將發射北鬥三號的長三甲系列火箭。隨即,北鬥三號試驗隊也開展起了質量大整頓,全面複查火箭和衛星的質量。這是遲軍在整個組網過程中壓力最大的時候,北鬥三號收官任務與長三甲系列火箭失利後首次復飛重疊,航天系統內的目光都盯著他們。
  • 北鬥三號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入網工作
    IT之家 7 月 29 日消息 據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微信公眾號消息,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 55 顆衛星(北鬥三號系統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已完成在軌測試、入網評估等工作,於近日正式入網,使用測距碼編號 61 提供定位導航授時服務。
  • 北鬥三號第二顆IGSO衛星升空 這顆「愛星」有何不同?
    作為北鬥三號第二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英文縮寫IGSO衛星,也被業內人士親切地稱為「愛星」。它將定位在高軌道上,以更廣的區域、更高的精度,增強北鬥三號整體技術指標。  在世界主要衛星導航系統紛紛以單一軌道衛星部署星座的背景下,中國北鬥獨樹一幟,開創性地採用三種軌道衛星組成混合導航星座。那麼這顆「愛星」有何不同?北鬥導航衛星的布局究竟有哪些講究?
  • 衛星通信行業專題報告:北鬥、低軌道衛星、高通量衛星與5G
    隨著北鬥系統在移動通信領域的建設和發展,相關產品已廣泛應用於社會各個領域,逐步滲透到人類社會生產和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對於保障國家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等諸多方面,都具有十分重大和特殊的意義。北鬥導航系統按照「三步走」發展戰略,先有源後無源,先區域後全球,先後建成北鬥一號、北鬥二號、北鬥三號系統。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7月31日上午舉行
    央廣網北京7月31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將於上午10點30分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將出席儀式。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開通,究竟意味著什麼?和世界其他導航系統相比,中國北鬥有哪些突出的優勢,又將如何更好服務全球?
  • 我國成功發射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
    原標題:我國成功發射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飛行次數上百新華社西昌4月20日電(記者謝佼、李國利)4月20日深夜,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44顆北鬥導航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