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書單狗要用5本書,給大家介紹一個特別有趣的學科——人類學。
這是一個專門研究人類的學科。
而他們的研究方式也很有趣,常常要跑到各種原始部落那裡。
而在這個過程裡,就誕生了許多讓人意想不到的精彩故事和刺激發現!
《天真的人類學家》
田野考察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這本人類學超級暢銷書裡,人類學家巴利就用極為生動的語言,描述了一場讓人大開眼界,又大跌眼鏡的田野考察。
大老遠從英國來到非洲的巴利,剛下飛機就受到了當地人民的熱情接待——被搶了。
好不容易來到非洲大草原,見到了日思夜想的土著兄弟們,巴利才發現,更苦的還在後面。
吃不慣,睡不好,語言不通,還得了一身病,肉體和心靈都遭遇重大的挑戰。
總之,這不是什麼一本正經的學術報告,每頁都寫滿了巴利的奇葩遭遇和小委屈。
他用自黑的方式,全新結構了人類學的高大上。
但通過這樣輕鬆搞笑的方式,書單狗似乎一下子就喜歡上了人類學。
《憂鬱的熱帶》
這同樣是一本人類學田野調查的探險,並被稱作是上世紀最偉大的著作之一!
作者是人類學泰鬥:克洛德·列維-史特勞斯,一位一直活到了100歲的大佬。
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他就多次深入南美洲的熱帶雨林,和當地的土著居民們談笑風生。
還分享著這些印第安人們種種古怪的食譜:蛤蟆,老鼠,蜂蜜烤蜂鳥,樹皮,甚至包括印第安處女唾沫燒包穀茶…..
然而整本書最精華的部分並不是他的冒險,而是克洛德最後得出的結論:
人類文明並沒有高下之分,而人性卻是共通的。
這或許才是人類學真正偉大的地方:他們用科學的方式,真正帶領我們剝除了關於膚色,種族和性別的偏見,去思考人的本質,人的存在,以及文明的啟迪。
而閱讀這樣一本內容和智慧都達到頂級的作品,實在是太享受了。
《孤筏重洋》
上世紀五十年代,挪威的一個叫海雅達爾的年輕人類學家提出了一個觀點:
居住在太平洋中間一個群島上的土著居民,可能是從南美沿海遷徙過去的。
他的理論一提出,全世界都覺得是個笑話。
要知道,這兩者之間可是相距整整4000海裡。靠他們只會做小木筏的航海技術,能漂這麼遠?
不信?那我親自證明給你們看!
於是在1947年,人類學史上最激動人心的一幕出現了!
海雅達爾劃著一艘小木筏,和五個同伴一起從秘魯出發,只為了向全世界證明他的理論!
101天,4300海裡,他一路乘風破浪,前往夢想之地!
這一路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簡直不要太精彩。
而當他終於成功登岸的那一刻,小狗忍不住想衝進書裡給他穿越時空的擁抱!
這本書在全球銷量高達3100萬冊!它的意義早就超越了人類學本身,成了全世界無數熱血青年的燈塔。
《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
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也很拼。
他在西太平洋的群島上,和一群食人族的後代生活裡兩年。
結果他發現,這群本該落後野蠻的傢伙,居然有著不輸歐洲皇室的複雜禮儀。
比如他們互贈禮物時,無論是送禮者還是收禮者,都要故意表演出一種冷漠不屑,這樣才顯示出禮物的獨特!
又比如,他們熱衷於相互交換一種叫作庫拉的手鐲和項鍊。
這個交換過程極其繁瑣,而這些手鐲也沒什麼實際用處,但它們卻是土著之間獲取榮譽,加強信任的重要作用。
一群文明並不發達的土著幹嘛要搞這麼複雜的東西呢?
為此,馬林諾夫斯基提出了一個觀點:「功能論」——
人類所有的文化都只是一組工具,為了滿足我們的生理需求或者心理需求。
這個觀點在人類學界,甚至在歷史上都是開天闢地。
難怪這本書被稱作人類學史上裡程碑般的作品!
《金枝》
好了,最後這本,可是今天這期書單份量最終的一部!
它堪稱是現代人類學的奠基之作,並探討了一個相當有趣的話題:
巫術到底是怎麼回事?
通過對全世界巫術的考察,人類學家弗雷澤發現:
巫術其實是我們祖先對世界運行的一套解釋,它們一般分為兩類:接觸巫術和模擬巫術。
什麼叫接觸巫術?
就是認為一個物體在被分離後,依舊可以遠距離相互影響。
比如我們覺得泰山是天下浩然之氣所在,於是就把泰山上的石頭帶回家鎮宅。
而模擬巫術,則是認為表面上相似的事物可以互相影響。
比如迷信扎個紙人木偶就能詛咒別人。
在這本書裡,你不但能跟隨作者的腳步看到各種稀奇古怪的巫術,還能看到許多古代的巫術,是如何到現在依舊影響著我們的思維。
總之,每一頁都有讓你大開眼界的知識點,絕對能讓你最大程度感受到人類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