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到底是什麼?推薦5本讓你大開眼界的人類學經典

2021-02-19 書單來了

今天,書單狗要用5本書,給大家介紹一個特別有趣的學科——人類學。

這是一個專門研究人類的學科。

而他們的研究方式也很有趣,常常要跑到各種原始部落那裡。

而在這個過程裡,就誕生了許多讓人意想不到的精彩故事和刺激發現!

《天真的人類學家》


田野考察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這本人類學超級暢銷書裡,人類學家巴利就用極為生動的語言,描述了一場讓人大開眼界,又大跌眼鏡的田野考察。

大老遠從英國來到非洲的巴利,剛下飛機就受到了當地人民的熱情接待——被搶了。

好不容易來到非洲大草原,見到了日思夜想的土著兄弟們,巴利才發現,更苦的還在後面。

吃不慣,睡不好,語言不通,還得了一身病,肉體和心靈都遭遇重大的挑戰。

總之,這不是什麼一本正經的學術報告,每頁都寫滿了巴利的奇葩遭遇和小委屈。

他用自黑的方式,全新結構了人類學的高大上。

但通過這樣輕鬆搞笑的方式,書單狗似乎一下子就喜歡上了人類學。

《憂鬱的熱帶》

這同樣是一本人類學田野調查的探險,並被稱作是上世紀最偉大的著作之一!

作者是人類學泰鬥:克洛德·列維-史特勞斯,一位一直活到了100歲的大佬。

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他就多次深入南美洲的熱帶雨林,和當地的土著居民們談笑風生。

還分享著這些印第安人們種種古怪的食譜:蛤蟆,老鼠,蜂蜜烤蜂鳥,樹皮,甚至包括印第安處女唾沫燒包穀茶…..

然而整本書最精華的部分並不是他的冒險,而是克洛德最後得出的結論:

人類文明並沒有高下之分,而人性卻是共通的。

 

這或許才是人類學真正偉大的地方:他們用科學的方式,真正帶領我們剝除了關於膚色,種族和性別的偏見,去思考人的本質,人的存在,以及文明的啟迪。

而閱讀這樣一本內容和智慧都達到頂級的作品,實在是太享受了。

《孤筏重洋》

上世紀五十年代,挪威的一個叫海雅達爾的年輕人類學家提出了一個觀點:

居住在太平洋中間一個群島上的土著居民,可能是從南美沿海遷徙過去的。

他的理論一提出,全世界都覺得是個笑話。

要知道,這兩者之間可是相距整整4000海裡。靠他們只會做小木筏的航海技術,能漂這麼遠?

不信?那我親自證明給你們看!


於是在1947年,人類學史上最激動人心的一幕出現了!

海雅達爾劃著一艘小木筏,和五個同伴一起從秘魯出發,只為了向全世界證明他的理論!

101天,4300海裡,他一路乘風破浪,前往夢想之地!

這一路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簡直不要太精彩。

而當他終於成功登岸的那一刻,小狗忍不住想衝進書裡給他穿越時空的擁抱!

這本書在全球銷量高達3100萬冊!它的意義早就超越了人類學本身,成了全世界無數熱血青年的燈塔。

《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

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也很拼。

他在西太平洋的群島上,和一群食人族的後代生活裡兩年。

結果他發現,這群本該落後野蠻的傢伙,居然有著不輸歐洲皇室的複雜禮儀。

 

比如他們互贈禮物時,無論是送禮者還是收禮者,都要故意表演出一種冷漠不屑,這樣才顯示出禮物的獨特!

又比如,他們熱衷於相互交換一種叫作庫拉的手鐲和項鍊。

這個交換過程極其繁瑣,而這些手鐲也沒什麼實際用處,但它們卻是土著之間獲取榮譽,加強信任的重要作用。

一群文明並不發達的土著幹嘛要搞這麼複雜的東西呢?

為此,馬林諾夫斯基提出了一個觀點:「功能論」——

人類所有的文化都只是一組工具,為了滿足我們的生理需求或者心理需求。

這個觀點在人類學界,甚至在歷史上都是開天闢地。

難怪這本書被稱作人類學史上裡程碑般的作品!

《金枝》

好了,最後這本,可是今天這期書單份量最終的一部!

它堪稱是現代人類學的奠基之作,並探討了一個相當有趣的話題:

巫術到底是怎麼回事?

通過對全世界巫術的考察,人類學家弗雷澤發現:

巫術其實是我們祖先對世界運行的一套解釋,它們一般分為兩類:接觸巫術和模擬巫術。

什麼叫接觸巫術?

就是認為一個物體在被分離後,依舊可以遠距離相互影響。

比如我們覺得泰山是天下浩然之氣所在,於是就把泰山上的石頭帶回家鎮宅。

而模擬巫術,則是認為表面上相似的事物可以互相影響。

比如迷信扎個紙人木偶就能詛咒別人。

 

在這本書裡,你不但能跟隨作者的腳步看到各種稀奇古怪的巫術,還能看到許多古代的巫術,是如何到現在依舊影響著我們的思維。

總之,每一頁都有讓你大開眼界的知識點,絕對能讓你最大程度感受到人類學的魅力。

相關焦點

  • 「書單推薦」人類學到底是什麼?推薦5本讓你大開眼界的人類學經典
    1《天真的人類學家》田野考察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在這本人類學超級暢銷書裡,人類學家巴利就用極為生動的語言,描述了一場讓人大開眼界,又大跌眼鏡的田野考察。總之,這不是什麼一本正經的學術報告,每頁都寫滿了巴利的奇葩遭遇和小委屈。他用自黑的方式,全新結構了人類學的高大上。但通過這樣輕鬆搞笑的方式,書單狗似乎一下子就喜歡上了人類學。
  • 人類學到底研究什麼?
    這就是為什麼近幾十年來,幾乎見不到一個獨立新學科的出現 ...」 確實,新學科必須發現人的某個不同側面,有獨具特色的研究方法論。 我不禁多想了一下,人類學的獨特研究對象和方法論是什麼呢?我回答哲學家的方式是否就是他說的,把人類學變成了科學的一個分支? 這位哲學家很資深,對人類學感興趣,也關心年輕人的成長。
  • 文化人類學推薦書目
    整理了一些人類學的入門書籍,基本為概論、引論和田野札記,推薦給大家。(本文來源於豆瓣,有些書版本比較老了,圖書封面不太好找,如果有需要請大家自行搜索。)1. 哈維蘭著,瞿鐵鵬,張鈺譯. 2006. 《文化人類學》。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推薦理由:本書目標在於向學生全面介紹文化人類學。
  • 啥是人類學?|附英國院校人類學專業解讀
    人類學一個「從他者的角度理解他者」的學科這是什麼意思呢?先來看看它的研究領域:宗教人類學、醫學人類學、文化人類學、經濟人類學、語言人類學、社會人類學、視覺人類學、歷史人類學、法醫人類學、數字人類學……所以——01人類學到底是什麼?
  • 莊孔韶經典作品推薦,《人類學經典導讀》最受讀者歡迎
    莊孔韶 現任浙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1946年12月生於北京,中國第一個民族學(人類學)博士。美國華盛頓大學人類學博士後研究,訪問教授和訪問學者(1990 -1994)。臺灣中央研究院訪問研究員(1997—1998)。
  • 【課程分享】2018 秋- 人類學理論 - 本科
    不同人類學理論闡述這個整體性的不同方面。 推薦閱讀本課程提供四種閱讀材料: A【理論必讀】: 人類學理念和方法 - 課堂討論人類學歷史上具有轉折意義的八篇理論文獻: Boas, Franz. 1887.
  • 30本「今日人類學民族學論叢」出版
    全國政協民族宗教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周明甫和智慧財產權出版社白光清社長為「今日人類學民族學論叢」30本新書首發揭幕。首發式後進行了專家座談會,國際人類學民族學聯合會(IUAES)副主席,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會長,清華大學景軍教授主持了專家座談會。
  • 【2018053·人類學】範可:政治人類學今昔
    今天,人類學基本上被定義為研究「他者」的科學(Adams,1998)。我們可以這樣領會,對於研究本社會的人類學者來說,「他者」意味著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與所研究對象保持一定的距離,站在「他者」的立場上來審視自我,這樣,「自我」就成為「他者」。這樣的立場與人類學上的「主位」研究法並不牴牾。
  • 劉佳琪:中山大學-人類學
    專業介紹中大人類學是國家重點學科。中大人類學的特色在於它的設置參考美國高校,將考古學設在人類學系下,便於開展綜合研究。由於學校內部專業調整,人類學系下目前只設人類學與考古學兩大專業,大二專業分流。 人類學在國外,人類學是一門基礎學科,但在國內還比較冷門。也許很多同學與一年前的我一樣,都在疑惑:人類學到底是什麼?
  • 「書單」跟著人類學家去冒險:7本高分人類學著作推薦
    當代人類學具有自然科學、人文學與社會科學的源頭。它的研究主題有兩個面向:一個是人類的生物性和文化性,一個是追溯人類今日特質的源頭與演變。民族志(ethnography)同時指稱人類學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依據人類學研究而書寫的文本。從事人類學研究的專家則稱為人類學家(anthropologist)。
  • 鍾馨樂:中山大學-人類學
  • 【體質人類學 】&【分子人類學】
    人類學作為一門綜合性的學科,通常分為兩大部分文化人類學( Cultural Anthropology)和體質人類學( Physical Antopology),因為人既是生物學上的人,又是社會文化的創造者,人類學的研究範疇既包括了研究人類自身的體質,也包括人類社會文化的全貌。
  • 【201785·人類學】李亦園:中國人類學的口述史 ——《人類學世紀坦言》序
    從我個人的觀點看,這部非正式的口述史最少展示了下面幾項意義:一、記錄了中國學者進入人類學領域的轉折過程與經歷;二、顯示了學者們對人類學學科建設的思考與努力;三、說明了中國人類學理論與方法的探索與建構的情況;四、展示出人類學本土化與中國化的努力;五、闡述了人類學者與其他學科互動的態勢;六、顯示了中國人類學在不同地區發展的趨向
  • 【文化人類學專題】文化批評與文化人類學
    而現人類學不滿足於解釋方法對文化差異的表述能力,試圖在此之上尋找更有效的方法,以此描述民族志對象如何更廣闊的歷史政治經濟過程相聯繫。人類學的研究首先所接觸的,是民族志,而現人類學已經對過去表述異文化的膚淺和不足做出了回應。而回應最近的就是對解釋人類學的批判。那麼我們如何才能把影響、甚至塑造了世界上所有地區民族志描述對象的大規模的政治經濟體系的滲透力考慮在內呢?
  • 【20160919·人類學】王建民:論研究方法和方法論在人類學學科建設中的地位
    當然,我們有很多做得很好的, 包括在座的, 可能不斷地在批評他們的學生, 不斷地對學界做宣傳, 要重視理論和方法。但是很多研究項目以及成果, 學科定位不清, 沒有充分考慮學科特點,沒有展現人類學民族學的獨特貢獻, 從而削弱和泯滅了學科的影響力。做民族工作的同志很少去看人類學、民族學關於少數民族研究的成果,我們有很多成果拿去讓他們看的話, 他會覺得完全沒有用。
  • 「人類學Books」重磅福利!16本漢譯人類學著作,免費領取!
    該第二版重印本增加了作者對此書第一版評論的回應,試圖發展其方法中涉及到的認識論問題。 拉帕波特作為第一代受到斯圖爾德影響的人類學家,他從人口、種群、經濟、生計等方面論述了生態環境與文化儀式的相互影響,並在斯圖爾德研究思路的基礎上發展了生態人類學的研究,擴寬了其研究視野,推動了生態人類學學科的發展。
  • 什麼是體質人類學?
    在去年的南京博物院中學生考古夏令營課程中,增添了有關體質人類學的學習環節。本期南博中學生考古夏令營將繼續為同學們提供體質人類學的學習和實踐機會。那麼,體質人類學是什麼?和考古學之間又有什麼聯繫呢?在此,小編將進行簡單的介紹。       體質人類學是將人類作為一個生物種,研究其體質形態、身體結構及其生物學的變異和進化,以闡述人類的起源、人種的形成和發展的規律的學科。
  • 面對疫情,人類學可以做什麼?
    工匠搭建病院,醫者治病救人,歷史學家從瘟疫史中吸取教訓;醫學家爭分奪秒研製疫苗;經濟學家洞察經濟政策……那麼人類學家,到底能為疫病做什麼呢?5月27日,清華大學人類學系教授景軍,在大理大學2020年民族學空中講堂上,發出了這樣的提問。
  • 崔莉:人類學體驗:閱讀民族志經典和走進田野
    三、結語人類學以其獨特的學科視角和思維吸引了很多的專業習學者,閱讀經典人類學著作,體味人類學家的做學著述思想,走進田野進行實地調研,嘗試書寫表達、客觀呈現事物面貌。人類學以其獨特的學科視角和思維吸引了很多的專業學習者,通過閱讀經典人類學著作、體味人類學家的做學著述思想、進行田野實地調研,並書寫新的民族志。每個身在其中的人都各有所感、各有所得。本文在回顧分享自身學習實踐人類學經歷的基礎上,嘗試對一些相關話題進行反思。
  • 【兒童研究經典書籍推薦】《童年人類學》導讀
    你同意下列有關童年的論述嗎?給孩子一個快樂無憂的童年比什麼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