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不離手,成了「低頭族」?這3個動作拯救「手機脖」

2021-01-16 上遊新聞

編者按:每天吃飯、工作、通勤,很多朋友總離不開手機,不知不覺中就成了「低頭族」,這可怎麼辦?如何拯救「手機脖」?

拯救「手機脖」 斜方肌說了算

很多女生都羨慕別人的「一字直角肩」和纖長的「天鵝頸」,但對「低頭族」來說,離完美的肩頸部線條只能是越來越遠。

還有更多難言之隱,時刻提醒你生活艱難:

1、只要轉脖子,就會發出「咔咔」聲(頸肩部肌肉僵硬)

2、想要隨意點頭、仰頭及轉頭?難!(頸椎曲度變直)

3、不管平視還是走路時,都會出現難看的探脖

4、本來就短的脖子更短了(總是前傾盯著屏幕,會縮短脖子的肌肉)

5、你的臉頰和下巴,鬆弛得更快一些(更多的地心引力,導致下頜松垂、臉頰下垂等)

你有沒有出現以上的情況?還不趕快行動?當務之急是拯救你的「手機脖」,讓各個組織能夠愉快地相處。怎樣救?脖子下面那塊斜方肌很關鍵。

斜方肌,它從我們的頸部一直向下延伸到中背部,就像一個漂亮的披肩。根據其肌纖維走向,分為上、中、下三束。它的作用簡單說,就是在日常活動中幫助我們扭轉肩胛骨、聳肩、收肩、挺背等。在低頭時,上斜方肌承擔了整個頭部的重量,被迫長期保持拉伸狀態。加上如果本來也不強壯,仿佛一個瘦弱的人每天負重幾十斤,還得不到休息,時間長了就容易造成肌肉僵硬,相關肌肉間不平衡,最後導致肩頸勞損,出現疼痛。如果長時間含胸,肩胛骨向下壓迫胸腔,後背的下斜方肌等肌肉群長時間沒有「參與工作」,久而久之,後背的肌肉變得更加無力,會形成圓肩、駝背。

這3個動作為肩頸減負

認識了斜方肌,接下來就要了解它,看看它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下面這3個動作,做好了能有效「調動」斜方肌,為你的肩頸減負!

動作1:放鬆式

動作分解:

首先,單側肩膀下沉,頭往相反的方向拉伸,眼睛正視前方,保持幾秒鐘。

然後脖頸迴旋,眼睛看向斜上方,迴旋時拉伸,保持幾秒鐘。

再回收下頜,看向斜下方,保持幾秒鐘。

別小看這一組動作,它真的可以使斜方肌的上、中、下三個部位,都得到拉伸放鬆。

動作2:肘繞肩式

動作分解:

我們首先讓坐骨坐實,手指放於肩上,持平。

手肘向前劃,手肘相碰。

手肘向上劃圓,向上時鼻吸氣,肋骨始終繃緊,繃住力量,不要向前突,手背在頭後相逢。

手肘向下,「喝」字吐氣,放鬆。

做這個動作時,脖頸始終向上,肩的力量始終向下,脖頸才能更好地延展。

動作3:投降式

動作分解:

雙手抬平,屈肘,五指張開。

吐氣向下,肩胛下沉,向下用力,反覆幾次。

這3個動作,不妨視為「護脖秘籍」,天天堅持不懈,同時改掉低頭習慣。

小貼士:老看手機,煲杞斛海螺湯

久對電腦、手機工作者和常熬夜人士,可煲點杞斛海螺湯喝,有良好的補脾益氣、養陰潤肺、滋養肝腎、益精明目、生津潤燥等作用。

具體為:取枸杞15克、耳環石斛10克、胡蘿蔔1根(約150克)、鐵棍山藥1根(約250克)、紅棗3枚、生薑3片、海螺1000克(海螺肉乾用250克)、豬排骨250克。海螺用沸水浸泡,撈出取肉,洗淨後切塊(海螺肉乾先用溫水浸泡4小時,洗淨);豬排骨洗淨,切小段,放進沸水中稍焯,撈出衝洗乾淨血沫;耳環石斛用溫水泡開;鐵棍山藥、胡蘿蔔削皮洗淨,切厚塊;枸杞洗淨,去雜質;紅棗劈開去核;生薑洗淨切片。把所有備好的食材一起置於砂鍋內,加入清水2.5升、白酒少許,用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熬1.5小時,精鹽調味。

方中,枸杞善於滋補肝腎、益精明目、潤肺止渴;耳環石斛長於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益肝腎明目、強筋骨;胡蘿蔔善健脾和中、養肝明目、化痰止咳;山藥能補脾益肺、養胃生津、補腎澀精;海螺肉清熱明目;豬排骨益腎滋陰、益氣養血、生津潤燥。(資料來源:國家衛健委微信公眾號「健康中國」、生命時報)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手機不離手?這3個動作拯救「手機脖」
    編者按:每天吃飯、工作、通勤,很多朋友總離不開手機,不知不覺中就成了「低頭族」,這可怎麼辦?如何拯救「手機脖」?(頸椎曲度變直)3、不管平視還是走路時,都會出現難看的探脖4、本來就短的脖子更短了(總是前傾盯著屏幕,會縮短脖子的肌肉)5、你的臉頰和下巴,鬆弛得更快一些(更多的地心引力,導致下頜松垂、臉頰下垂等)你有沒有出現以上的情況?還不趕快行動?當務之急是拯救你的「手機脖」,讓各個組織能夠愉快地相處。怎樣救?脖子下面那塊斜方肌很關鍵。
  • 手機不離手?脖子快廢了? 每天搞點小動作拯救「手機脖」
    手機不離手?脖子快廢了?低頭苦看相當於頭頂50斤重物  每天搞點小動作拯救「手機脖」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於你就在我面前,而我卻在看手機!偶爾抬起頭,想要扭一扭小脖頸……啊!好痛!有沒有一瞬間,覺得恐怕自己的脖子已經比髮際線更早進入衰老期了?
  • 手機不離手?脖子快廢了?每天搞點小動作拯救「手機脖」
    只是慢慢發現,看手機獲得的快樂和回報越來越少,帶來的痛苦和迷惑卻越來越多。比如,為什麼我們都成了「低頭族」?為什麼好好的脖子就成了「手機脖」?手機脖,我們還能回得去嗎?手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改變了我們的……脖子。你知道嗎?在我們低頭時,前屈極限(下巴碰到胸骨的狀態)只能是45°,如果前屈幅度達到30°時,就會嚴重影響到頸椎。
  • 閒下來就刷手機小夥患上「手機手」醫生:機不離手致腱鞘炎增多...
    25歲小夥手機不離手,成天刷手機以致拇指僵硬,手抽筋。5月11日,他在武漢市中心醫院骨外科被診斷為狹窄性腱鞘炎。醫生介紹,隨著低頭族越來越多,機不離手致腱鞘炎增多,且屏幕越大越「費」手。家住漢口的陸先生每天宅在家裡刷手機,看新聞、聊天、玩遊戲,每天十幾個小時幾乎機不離手。5月11日一早,陸先生起床後拿手機時感覺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很僵硬,使不上力氣,早上剛起來時甚至還不能彎曲和伸直活動,手指一動就會痛。吃早餐的時候,陸先生連握筷子都困難,無奈之下,他趕緊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骨外科就診。經醫生檢查,診斷陸先生為狹窄性腱鞘炎。
  • 低頭族易患「簡訊脖」
    你是否每天手機不離手——發微信、看小說、玩遊戲?如果是的話,要當心「簡訊脖」。長時間發簡訊、瀏覽網頁和發微博,我們可能患上「簡訊脖」。「簡訊脖」是個新造的詞,指一個人連續幾小時低頭看手機、平板電腦等手持設備,導致施加給脊椎的壓力不斷累積,最終給背部造成永久性傷害。
  • 頭太低玩手機等於脖子掛60斤東西 預防「手機脖」
    對此,南京專家表示,這一說法並不誇張,當頭部低下60度時,等於頭上掛倆30斤大西瓜。低頭玩手機 脊椎承受壓力增加■研究新說紐約脊椎手術及康復中心在《國際外科科技》期刊發表的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埋頭玩手機會讓脖子承受過度的壓力,從而導致脊柱出現問題。
  • 手機不離手導致頸椎病!按摩推拿後,她癱瘓了
    平時手機不離手,是名副其實的「低頭族」。之後因為頸部酸痛,到家附近的按摩店裡按摩,結果按完以後症狀加重,手腳麻木無力,走路像是在踩棉花,差點導致癱瘓。>這已經是浙江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今年接診的第三例頸椎按摩致癱瘓的患者。
  • 健康一招靈|低頭族大拯救!簡單4招巧防「手機脖」
    國內一項抽樣調查顯示:近20年來,頸椎病的高發年齡從55歲跌至39歲,頸椎病呈現年輕化趨勢,而「手機脖」正成為年輕人常見的頸椎病。如何預防並保護頸椎?教大家4招,遠離頸部問題。第一招:滾球放鬆運動動作要領:頭部稍向前傾,一手握住頸膜球,並將球體在枕下肌群緊張處進行來回滾動,重複進行3~5分鐘,每天進行2~3遍。第二招:拉伸頸部後側肌群動作要領:在拉伸時,腰背挺直,雙手放在頭頂,然後下巴微收。
  • 美國人極少看手機,而中國人手機不離手,原因有以下幾點
    美國人極少看手機,而中國人手機不離手,原因有以下幾點如果你20年前沒有手機可以理解,即使在十年前,許多人仍可能還在諾基亞這種非智慧型手機,手機的發展越來越快,如今智慧型手機已經完全融入了人們的生活,成為一個不可缺少的工具了。
  • 每天看手機頸椎退化 低頭族危害有多大
    20歲的任斌家住漢口後湖,和許多年輕人一樣是不折不扣的「低頭族」。任斌平時不喜歡運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低頭看手機,不是看新聞、聊天就是玩遊戲;即便是吃晚飯時,手機也不離手。他平均每天看手機達十幾個小時。幾個月前,任斌發現自己頸肩部出現疼痛,並反覆持續發作,還時常出現頭昏症狀。半個月前,他又感到雙手手指如過電般發麻,腿腳無力。  前天,在家休息的任斌突然栽倒在地,家人趕緊將他送到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就診。
  • 孩子手機不離手,父母應該怎麼辦
    對於孩子手機不離手的「屢教不改」、「只玩手機不學習」和「沉迷於手機遊戲世界中而不能自拔」,父母可謂是「恨之入骨」、「內心抓狂」,氣得牙都痒痒,用「深惡痛絕」來形容父母的態度或許一點都不為過。手機成癮又可以被稱作手機使用的問題行為,是指手機使用頻次增多,對手機使用時間安排不合理並且不受自己控制,對手機使用產生強烈、持續的渴求感與依賴感,從而造成對個體生理或心理產生不適的影響。
  • 男子伸個懶腰變高位癱瘓,玩手機的這幾類人容易中招,低頭族要注意了
    男子伸個懶腰變高位癱瘓,醫生:這類人容易中招  63歲的陳某從來沒想到會倒黴到這個地步——只是伸懶腰時仰了一下頭,自己竟然就癱瘓了,而且還是高位截癱。  仰了個頭導致高位截癱  陳某是個做手工藝的,每天就是低著頭幹活兒。
  • 現在孩子是低頭族的主要成員,請別把手機當玩具給孩子玩
    慢慢的他們發現孩子只要一回家,手機就成了他的全部,正在玩遊戲,媽媽叫他吃飯,是非常不情願的,媽媽想要用手機打電話,則會不高興,一旦爸爸媽媽不允許他玩手機,家澤就會哭個不停。還會對爸爸媽媽又打又踢的,有一次,家澤為了玩手機,竟然趁媽媽不注意的時候,把手機放進自己的書包帶到了幼兒園,小小的孩子,怎麼就成為地道的手機控呢?
  • 學生最希望收到智慧型手機禮物 三歲小孩也加入「低頭族」
    據廈門晚報報導 在任何一處公共場所,路上、車上、餐桌上,甚至衛生間,都不難看到這樣的場面:人們低著頭,盯著手上的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他們被戲稱為「低頭族」,而這一族群已從成年人向青少年甚至幼兒蔓延,連兩三歲孩子也迷上「手指運動」,愛搶大人的手機玩遊戲。  「考得好,就給我買部手機。」「給我買個IPad。」
  • 手機「低頭族」
    澳洲的知識分子們在他們的新版詞典裡收錄了一個新詞,這個詞是形容那種在社交場合只顧著玩手機的「低頭族」,我得承認,有的時候和一些熟人介紹的陌生人在一起時是有些尷尬的,目光無處安放,於是默默地低下頭,逃匿到各種APP裡。 1. Stop phubbing.
  • 低頭看手機=脖子掛秤砣!大冪冪劉詩詩同款「微信脖」你想要嗎?
    手機對於你而言是什麼?對它的喜愛能繞地球好幾圈…每次起床第一件事情不是睜開眼,而是閉著眼睛摸手機!隨著社交網絡日益發達,捧著手機就能聯繫到想聯繫的人;支付功能的強大,捧著手機就能花大把的錢…我們成為了「低頭族」,拿著手機自信了走路都帶風?歐洲脊柱協會稱「簡訊脖」已經成為新一代人的全球性疾病!
  • 漫畫繪乘地鐵只關注手機引議 "地鐵低頭族"是偽命題?
    昨天,北京地鐵官方微博轉載了一組廣告插畫師曹軍興的地鐵低頭族漫畫,也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這組漫畫通過描繪進站、安檢以及乘車等地鐵出行的各個環節,表現了不少乘客在此期間只低頭關注手機的畫面。曹軍興向北京青年報記者表示,創作這組漫畫並非諷刺低頭族,只是覺得低頭看手機佔據主流的現象值得分析,希望引起大家反思。  廣告插畫師曹軍興的作品《拿什麼拯救你,都市地鐵低頭族》在經過「北京地鐵」官微轉載後,引來了網友的閱讀和評論。這組漫畫中展現了一些人們非常熟悉的地鐵日常畫面,無論進站刷卡還是在擁擠的車廂內,人們總是掏出手機、緊盯著屏幕,而屏幕內容多是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
  • 孕婦24小時手機不離手,媽媽看到後怒斥,孕期不能玩手機嗎
    慢慢的,李萌從克制玩手機變成了手機不離手。雖然婆婆有心說兒媳,但看見兒媳那麼高興,也不敢再多說什麼。手機沒有電了,就一邊衝一邊玩,有時候都睡著了手機還不離手。一天,李萌的媽媽來了,看到女兒在懷孕期間還玩手機,就怒斥到:你不要眼睛,我還要外孫兒呢?你這一天天24小時手機不離手,要是對孩子造成傷害,你都沒地哭!
  • 關注| 小學生玩手機成常態?「低頭族」的家長們都該聽聽這背後的原因
    在許多人的印象當中,手機不離手這種情況,大多是出現在成人或大學生身上,甚至中學生人手一部手機似乎也不奇怪。而記者走訪海口多所小學後發現,「低頭族」這個詞用在小學生的身上也不為過。他告訴我們,自己幾乎每天都能夠接觸到手機。對於班上的學生來說,平時不玩手機反倒成了一件奇怪的事情。為了證實小光的說法,記者也和班上的同學們展開了一場互動。在現場,超過三分之一的孩子們舉手表示,擁有自己的手機。那麼,這些剛剛十一二歲的孩子,用手機會做些什麼呢?
  • 不知不覺丟手機已成過去式!
    低頭族機不離手如今低頭族太多了,幾乎手機不離手,不像過去手機總是放在口袋裡,小偷容易摸走手機,現在地鐵上幾乎手機不離手,每隔幾分鐘手機就要拿出來看看網頁,小說以及聊天和視頻,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指紋解鎖打不開現在手機丟了也很難使用了,基本上千元級也都配置了指紋解鎖的功能,小偷拿到手機也解不開鎖,如果去刷機則是需要付出費用,本來二手手機就賣不了多少錢,這一刷機增加了成本,自然也就沒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