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媽 (公眾號 米粒媽愛分享)
米粒媽昨天一下班就看到一條非常痛心的新聞。
武漢一個5個月的健康寶寶,在中午的時候,奶奶把他放在嬰兒床上睡午覺。哄睡著以後,奶奶就去廚房做飯了。
僅僅過了半小時,再去看寶寶時,發現他被床上一件衣服蓋住了臉,打開時已經沒有了呼吸。
隨後寶寶被送到醫院,緊急搶救了一個小時,很可惜,沒有出現奇蹟……
當了媽以後,真的不能看這種新聞,一個鮮活的小生命就這樣意外夭折,做家長的該多難過和自責。
這讓我想起米粒4個月大的時候,一次驚險的經歷,有天晚上我睡得很熟,半夜迷迷糊糊中似乎感覺有人在推我。
等我醒來以後發現,旁邊的米粒被被子蒙住了半張臉,已經無法順暢呼吸了,我一下子清醒過來,趕緊把被子拿掉,才沒出什麼事。
現在回想起來我都覺得後怕。孩子能安全長大實在是太不容易了,對於幼小的他們來說,處處是危險。
尤其是1歲以下的寶寶,他們的呼吸功能不完善,哪怕是一件小小的衣物蓋住了鼻子,也會妨礙呼吸,導致窒息。
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1歲以下小寶寶,嬰兒床上不應有任何會遮蓋其面部的柔軟物品,無論是毛毯、床單、被子或玩具。
千萬不要覺得小概率事件,就不需要在意,悲劇一旦發生,就真的無法挽回了
這些也會導致寶寶猝死
1、嬰兒床護欄
除了床上的被子、衣物、玩具會導致寶寶窒息,看似是保護孩子安全的床圍,也是潛在的殺手。
前段時間,就有近80萬件存在安全隱患的兒童床護欄被召回。
嬰兒護欄的需求量特別大,我身邊不少媽媽也買了,其實市面上的護欄基本上是不合格的。
2018年,上海市質量技監局對45批次,標稱適用2-5歲兒童的可攜式床護欄的質量安全進行監測,結果很令人震驚,產品合格率:零!
之前臺灣有個媽媽,為了寶寶的安全,就在嬰兒床上裝了一個護欄。想著孩子在有護欄的小床上翻不出來,她就專心做家務了。
忙完家務再去看時,卻發現5個月的寶寶頭卡在了護欄裡,鼻子被床圍堵住,最終不幸窒息死亡。
米粒從小到大我都沒給他用過床圍,實在是太不安全了。上個月有個朋友問我要不要買嬰兒床圍欄,我立馬阻止了她,還順帶科普了一番。
2015 年 12 月 3 日,AAP(美國兒科學會)公開聲明,不應在嬰兒床上使用防護墊,並建議在全美範圍內叫停床圍,包括所謂的可呼吸款產品。
但國內依然有不少商家在售賣,媽媽們購買時一定要慎重,能不用還是別用了吧。
2、趴著睡
很多爸爸喜歡讓嬰兒趴在自己肚皮上睡覺,看起來很有愛,其實非常危險。
美國有對夫妻,丈夫Sam是小兒心理學家,妻子Maura是幼兒園老師。2010年,他們生下了小寶寶Charlie。
小Charlie出生22天的時候,Sam主動提出單獨帶孩子,讓勞累的妻子好好休息一下。
Sam抱著孩子躺在沙發上,邊看電視邊哄娃,過了一會兒他困意襲來,就這樣抱著孩子睡了過去。小Charlie一直趴在爸爸的胸口,看似也睡得很香甜。
誰知,當Sam一覺醒來,卻發現兒子因在睡眠中窒息,再也醒不過來了!
夫妻倆悲痛欲絕,可流再多淚也無法挽回兒子的生命。於是,Sam和Maura建立了一個網站Charlie’s Kids Foundation。
該網站專門介紹嬰幼兒睡眠的安全知識,目的就是為了幫助更多新手父母,不再讓同樣的悲劇發生在寶寶身上。
6個月以下,尤其是剛出生的小嬰兒,心肺機能不成熟,活動能力也很弱!哪怕是簡單的轉頭或翻身,對他來說都很困難。
他們也不會像大人一樣驚醒甚至掙扎大哭。很多時候,寶寶就這樣悄無聲息的去了另一個世界。
趴著睡的風險特別大,因此自1992年以來,美國兒科學會(AAP)就建議嬰兒應採用仰睡姿勢,以減少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的風險。
在《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第6版第51頁中,明確指出:
嬰兒猝死症候群和睡姿之間有著明顯的關係,美國兒科學會建議所有嬰兒(早產或足月),無論白天黑夜,都採用仰臥的姿勢睡覺。有證據表明側臥也有安全隱患,因此應儘量避免。
此外,香港衛生署也建議:「緊記讓嬰兒仰睡,因仰睡較俯睡安全六倍,亦較側睡安全兩倍」。
3、與孩子同床睡
孩子和媽媽一起睡,確實可以增加彼此的親密感。
但這種睡眠方式,要求媽媽晚上睡覺要很老實,不能亂翻身。床上也不能有任何軟的物品,不能對著寶寶呼吸,這樣才能降低孩子窒息的危險。
米粒媽有個閨蜜,在她寶寶三個月大的時候,有次和他們一起睡,半夜醒來的時候,閨蜜發現豬隊友的手臂搭在寶寶臉上,遮擋了鼻腔,嚇得她把豬隊友一頓罵醒。
美國兒科學會就反對嬰兒和父母共享床,2016年在給針對兒科醫生的建議中寫道:4個月以下的嬰兒,如果和父母睡在同一張床上,會導致嬰兒猝死綜合症,意外窒息和意外勒死。
米粒媽覺得,出於安全考慮,還是同房不同床更適合小嬰兒,這樣也能讓他更早適應獨自睡眠,對將來分房有好處。
怎麼睡才安全?
除了上面要注意些的那些點,關於寶寶睡眠安全問題,美國兒科學會給了一些建議。
1、使用堅實的床墊
寶寶的嬰兒床,應該選擇堅實的床墊,太軟或那種記憶海綿產品,會導致寶寶的頭部凹陷,從而增加了窒息風險。
2、不要使用定型枕
寶寶1歲以下,無需使用枕頭。市面上號稱可防偏頭的定型枕、隔離墊,或者是一些固定睡姿的產品,同樣有引發窒息的風險,不建議使用。
3、堅持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可以降低嬰兒猝死症候群的風險,還有研究表明純母乳餵養的保護性高於混合餵養。
4、別抱著孩子睡沙發
沙發很窄小,父母抱孩子睡在沙發上,很容易使孩子掉落在大人身體與沙發靠背的縫隙中,或讓被子遮住面部口鼻,從而引發窒息風險!
6、避免寶寶過熱及遮蓋頭面部
穿太厚睡覺,不僅會增加睡眠安全的風險,也會增加患捂熱症候群的風險。切記,別用任何物品包裹遮擋住寶寶的頭部。
這個米粒媽真的要多提一句,中國父母尤其是祖輩家長,都有個毛病,就是生怕孩子冷!玩的時候不放過,睡覺也給穿很多,這真是病,得治!
睡覺的時候過熱,睡不安穩就算了,萬一因為過熱而導致新生兒窒息而死,真的是後悔都來不及。
1歲尤其是6個月以下的寶寶,很脆弱,容易發生各種意外,爸爸媽媽們一定要細心。
一定要切記,1歲以下要仰睡,不能趴睡,床上不能有任何易引發窒息的物品嬰兒床圍儘量不要使用。
孩子在熟睡中,爸爸媽媽一定要隨時觀察,避免一切可能的威脅。
下面是加拿大政府提供的防止睡眠時嬰兒猝死症候群的一些注意事項,為了孩子有個安全的睡眠環境,爸爸媽媽一定要記住這幾點。
寶寶越小,就越需要精心呵護,睡眠安全尤其是大事。孩子成長過程中真的需要我們父母細心再細心。
最後,希望大家能轉發出去,讓更多爸媽意識到這些危險。
作者簡介:@米粒媽愛分享(點擊關注哦),美國海歸、原500強高管麻麻一枚,專注於0-3歲寶貝的科學養育、英文和數學啟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薦,歡迎關注!(3-10歲寶媽請關注:@米粒媽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