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作文不禁網絡熱詞 但各方提醒慎用

2020-12-12 騰訊網

「傷不起」、「神馬」、「有木有」……網絡詞語一旦進入高考作文中,很可能會以錯別字「論處」被扣分。

昨天媒體爆出的這條消息,像一枚重磅炸彈,攪亂了高考生及家長們的心。

雖然這條消息只是去年上海高考語文閱卷中心組負責人的善意提醒,但各地考生對這一「信號」卻絲毫不敢大意。記者了解到,目前北京暫無此規定。

網絡熱詞·風波

上海發提醒作文慎用網絡詞語

昨天有消息稱,2010年上海高考語文閱卷中心組負責人、華東師大中文系教授周宏6月1日向今年高考的考生發出提醒:雖然考生在作文中運用一些網絡語言,可以增強作文的生動性,但是並非所有的閱卷教師都知道這些詞語。

周教授表示,閱卷組不可能對現有網絡語言進行分類,規定哪些可以用哪些不可以用。考生最好不要在高考卷中貿然使用這類詞語。

此外,高考作文卷上,「給力」、「神馬」、「傷不起」、「有木有」等網絡熱詞都會被當作錯別字扣分。笑臉、哭臉等網絡符號在閱卷老師手下也將「一視同仁」。作文每錯1字扣1分,扣滿三分為止。

其他省市「跟風」陸續發「慎用」提醒

繼上海之後,廣東、湖南、河南等省的高考閱卷專家也通過媒體提醒,為保險起見,不建議考生在高考作文中使用網絡熱詞。

2010年廣東高考語文閱卷組組長、華南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張玉金有著多年高考語文閱卷工作的經驗。他稱,到目前為止,廣東從沒有做過把網絡熱詞當成錯別字扣分這樣類似的規定。不過考生在高考作文中寫網絡熱詞仍有可能被扣分,會被歸入「用詞不規範」。

湖南省地質中學特級教師黃尚喜特別提醒考生,「給力」、「神馬」、「有木有」、「傷不起」等網絡語言切忌隨意用在高考作文卷中,如果貿然使用,可能直接影響「語言表達」得分的等級。

此外,武漢、成都等地媒體近日也發出提醒,高考作文要慎用網絡語言。

網絡熱詞·北京追訪

北京無禁令使用恰當能增印象分

消息一出,便引起廣大考生的高度重視,網上也是議論紛紛。

昨天,北京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表示,高考語文作文閱卷標準中特別提出,「低幼化的語言、過於寒磣的語言、缺少品位的語言應該在切入分(達到中心明確、結構完整、語言通順三個基本要求,能得52分)以下。語言形象生動,富有韻味,很有文化底蘊的文章得分應當上浮。」

「要求中從未提及不讓使用網絡詞語。」該負責人表示,只要不是網絡低俗用語,如果其他流行語使用得當,會增加印象分。

據悉,2004年以前,語文作文評分標準分為基礎等級50分,發展等級10分,總分60分。自2004年開始,發展等級增加了10分,達到20分。這就意味著,有文採和亮點的文章更容易脫穎而出。

網絡熱詞·評說

語文老師:用好新潮詞語可提高文採

北京四中特級語文教師連中國分析,運用當今的流行詞語在自己的文章中是駕馭語言的一種表現,如果考生能準確、生動地運用到作文中去,並且能形象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描述的事物,那就是成功的。

今年北京卷高考《考試說明》中對寫作的要求,仍然強調了提倡寫思想深刻、選材新穎、想像力豐富、有文採的文章,並且鼓勵有個性、有創意的表達。

連老師認為,關於這兩點,一直是北京卷這兩年不變的追求,所以考生把握這個原則,適度地加上有時代氣息的新潮詞語,對於閱卷者來說是非常樂意看到的。

閱卷老師:新潮詞語不要「為用而用」

曾參與了多年閱卷工作的北京171中學語文老師孫愛堯認為,考生能用新潮的詞彙、新穎的表達方法,將自己的想法呈現出來是一個很好的方式,現在一些新潮用語,比如「巨好」、「給力」、「萌」等,它們已經被公眾認可並且表達方便,是符合這個時代要求的。

「如果考生能在作文中準確恰當地將它們運用,既闡述了自己的思想,又創新了手段,何樂而不為?」孫老師說。

不過,孫老師也指出,新潮詞語也要運用恰當,不是用得越多越好,如果放著樸實、簡練的詞不用,非要強行安上新潮詞語就沒有必要了,反而會給閱卷者一個「為用而用」的印象,這會讓作文有種畫蛇添足的感覺。

2011年北京高考作文評分標準

基礎等級40分(分一至四等)一等(40—31)二等(30—21) 三等(20—11) 四等(10—0)切合題意 符合題意 基本符合題意 偏離題意

中心突出 中心明確 中心基本明確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當內容充實 內容較充實 內容單薄 沒什麼內容

感情真切 感情真實 感情基本真實 感情虛假

結構嚴謹 結構完整 結構基本完整 結構混亂

語言流暢 語言通順 語言基本通順 語病多

字體工整 字跡清楚 字跡潦草 字跡難辨

符合文體要求 大體符合文體要求 大體符合文體要求 不符合文體要求

發展等級20分(要求:深刻、豐富、有文採、有創新)

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問題闡釋問題;觀點具有啟發作用;材料豐富;形象豐滿;意境深遠;語言生動、句式靈活;善於運用修辭手法;文句有意蘊;見解新穎、材料新鮮、構思精巧;推理想像有獨到之處;有個性特徵

說明(部分)

1.基礎等級評分以題意、內容、語言、文體為重點,全面衡量。符合文體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據題意和內容自選的文體的要求。

2.發展等級評分,依據12個評分點,不求全面,以一點突出者按等級評分,直至滿分。

網友評說

張暮暮胡漢三:這自然是要扣分了,因為這些就屬於錯別字。

楊大力:「怎麼」寫成「腫麼」,「同學」寫成「童鞋」,「睡覺」寫成「碎覺」,「和諧」寫成「河蟹」,「沒有」寫成「木有」,肯定要扣分的吧。

尼克萬金油:為上海就高考作文慎用網絡詞語表態叫好,至於如何表述應斟酌。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語言發展的速度明顯加快,但公共應用領域,尤其中小學教育領域應有基本的規範。

CBN-胡燕:為什麼?如果作文中明確說明是網絡用語呢,或是流行用語?如果說些簡寫字母,可能有些老師看不懂,但如果是普及的用語,也算錯別字?如果用古文呢?

遊刃有虞:作文裡切記不要出現「神馬」,不然分數出來你喊媽;不要出現「給力」,不然分數出來你無力;不要出現「有木有」,不然這個真沒有;不要問我為什麼,你懂得。

易檸檸檸檸:「神馬」算錯別字還可以理解,「給力」是北方土話、淮北方言,「傷不起」更是很常用的說法,怎麼就成錯別字了?碰到什麼問題,首先想到的處理方法就是明令禁止。

網絡熱詞·應考

考生:穩妥起見不敢隨便用潮詞兒

「你要不會這些詞,根本沒法兒跟人交流。」家住定慧寺的考生賈同學說,如果總是「一本正經」地跟人說話,肯定在班裡人緣不好。

「這些網絡詞語簡單明了,表達生動有趣,用上幾句特別出彩兒。而且平時寫在班級日誌和板報上都特別招人愛看。」賈同學說。

「考前老師特別叮囑過,不能用一些太『生僻』、閱卷老師看不懂的詞兒。」賈同學說,她原本就沒打算用這些詞語,即使用也得分題材。比如去年的高考作文題目是《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類似這樣的文章不太好用網絡詞語;但如果是類似外省市的《我生活的世界》,不用幾個網絡詞語就會特可惜。

「可得小心了。」賈同學說,這兩天她跟同學也討論了這事兒,他們都覺得為了慎重起見,還是別隨便用這些潮詞兒。

家長:什麼詞不能用希望能公示

馬上就要高考了,可是媒體突然爆出上海等地「作文中禁用網絡詞語」的消息,這讓許多考生家長也跟著著急。家住海澱區的李女士希望,北京方面能公示「高考作文禁用詞」。

李女士說,女兒今年參加高考,她的作文在班級裡一直名列前茅,特別希望在作文這一強項上能多拿些分。

「孩子平時滿嘴都是火星語,什麼醬紫啊、RP、打醬油之類的,而且隔三差五就換個新詞兒。發給同學的簡訊跟摩斯密碼有一拼,比如『7456』代表『氣死我了』,『+U』意為『加油』。」李女士說。

類似於「+U」這類網絡詞語,李女士覺得既新鮮又活潑,但如果就因為用了這些詞作文被扣分就「虧大了」。所以,她這兩天反覆提醒女兒,「即使北京允許用網絡詞語,能不用還是不用。」

同時,李女士認為,「高考這麼重要的事情,什麼詞能用,什麼詞不能用,最好能公示出來,以免給考生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專家分析

網絡詞語已進現實生活

北京語言大學教授董樹人認為,「高考作文禁用網絡詞語」的做法有點兒太絕對,語言使用不宜「一刀切」。

董教授認為,語言這個東西本身就存在更換和替代的過程。網絡用語的興起以及普及,已經開始慢慢沿用到現實生活中,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是用網絡用語溝通的。

董教授表示,不能因為你聽不懂,就說那些詞是錯誤的。因為有很多的詞彙本身就是大家約定俗成流傳下來的。

「相對生活用語,有些網絡用語更具有生命力。比如『給力』一詞。」董教授說,「給力」包含了很多內容,使用起來會覺得更加貼切、活潑,同時也更加具有表現力和生命力。「人民日報的頭版標題也用了這個詞,這說明網絡詞彙已經走出網絡,逐漸走進生活。」

高考作文切忌濫用新詞

董教授根據自己參與過三次高考作文閱卷的經歷總結說,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所寫作文的文體以及中心思想,適當地使用一些新的詞彙,但是不要太過泛濫,除非這些詞彙更加能夠體現作者的一種幽默感,或者其表現力更強。

最後,董教授建議,用這次詞語的時候要遵循幾個原則,一是要符合文體和中心思想,二是不要濫用,三是目的是為文章添彩。「學生在參與高考這樣重要的考試時,最好不要輕易地使用網絡用語。」

相關焦點

  • 高考作文熱點素材:2020年十大網絡熱詞!附高考押題12個作文素材
    童鞋們好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記憶,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的流行語,每一年的網絡熱詞,其實是當年人們生活的一種反射近幾年,越來越多的網絡熱詞大火,在我們的生活中呈現,當然,學姐最關心的是網絡熱詞多次出現在高考作文中
  • 語文老師面對網絡熱詞現分歧:自身接受 作文用給差評
    央廣網北京12月14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又到了年底盤點網絡熱詞的時候。前不久網絡上出爐了2014年的30個網絡熱詞,例如:「小鮮肉」、「萌萌噠」、「漲姿勢」等等。被網友們視為不知道就OUT(落伍)的這些網絡流行語,語文老師又是如何看的?如果學生在作文裡用了這些詞,他們會給「差評」嗎?
  • 上海高考作文出現網絡詞彙將扣分
    【核心提示】網絡詞彙不允許出現在高考作文卷上,即使是「給力」、「神馬」、「傷不起」、「有木有」等「耳熟能詳」的網絡熱詞都會被當作錯別字扣分,笑臉、哭臉等網絡符號在閱卷老師手下也將「一視同仁」。高三學生在進行最後的衝刺 IC供圖  2010年語文高考閱卷負責人提醒:給力、傷不起等網絡語言將以錯別字處理  「給力」、「神馬」、「有木有」……這些網絡語言一旦進入高考作文
  • 上海澄清高考作文禁網絡詞語 稱將區別對待
    昨天網上流傳上海將在今年的高考語文作文中對網絡詞語「格殺勿論」。然而,華東師範大學語文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高考語文閱卷負責人周宏今天通過本報鄭重聲明,無論是從語言發展規律還是從時代發展的角度來看,高考作文中出現網絡詞語都不應該被一概否定。
  • 學生寫作用網絡熱詞 語文老師稱不能太任性
    小鮮肉、萌萌噠、漲姿勢……又到了年底盤點網絡熱詞的時候。前不久網絡上出爐了2014年的30個網絡熱詞,被網友們視為不知道就OUT(落伍)的這些網絡流行語,語文老師又是如何看的?如果學生在作文裡用了這些詞,他們會給「差評」嗎?
  • 2016考研英語作文預測題目及範文:網絡熱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考研作文>正文2016考研英語作文預測題目及範文:網絡熱詞 2015-09-17 10:54 來源:網絡 作者:
  • 百度百科高考熱詞榜發布 詳細解讀高考的那些事兒
    此次全球最大中文百科全書百度百科特別針對高考,公布了與之息息相關的十大熱詞,其中高考後綜合症、高考經濟、高考釘子戶、高考微作文、考後減壓遊、雙休高考、高考帝、高考咆哮體、洋高考、跪行高考路等榜上有名。    患上高考後綜合症,不如來個減壓遊   每年和高考形影不離的可謂是「高考後綜合症」了,它就像是一個頑疾,在一屆又一屆的考生身上發生。
  • 作文熱點素材| 「2020年十大網絡熱詞」 新鮮出爐(附高分範文)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網絡熱詞大火,在我們的生活中呈現。關於網絡熱詞的爆火,你有什麼感受呢?在作文考題中也經常出現,比如2017年全國1卷,就採用了媒體/網絡熱詞作為題目,這些詞包括「一帶一路」、「共享單車」、「行動支付」等。這裡,於老師為大家分享【一道作文題及一篇優秀高分範文】,可作為此類題目的寫作模板,一起來看看吧!2019年開年,一個出自2018年的詞意外火了。
  • 專家提醒:考生慎用可擦中性筆
    鑫報訊 各類考試對用筆都有一定的要求,高考與中考對用筆的要求更是嚴謹,不容出錯。  6月3日,一位考生家長打進本報熱線詢問,如今市面上賣的可擦中性筆能否適用於高考及中考的答卷上,電腦能不能掃出來。就此問題記者採訪了省教育廳相關專家。  專家提醒,高考不是兒戲,如果用這種可擦中性筆出現差錯時,那誰也負不起責任。
  • 北京高考大作文題來了!是與祖國發展相關的「熱詞」
    今年北京卷的高考大作文仍然是二選一,要求考生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1、今天,眾多2000年出生的考生走進高考考場。18年過去了,祖國在不斷發展,大家也成長為青年。請以「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老到晦澀」?西安名師點評:高考時慎用
    因為大量引用冷門的名人名言和冷僻字詞,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對外公布後,引發輿論爭議。  滿分作文引發爭議  2日,浙江《教學月刊》雜誌社通過官方微信,將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作文對外發布。文中稱,這是今年浙江高考的滿分作文。
  • 2020十大網絡熱詞出爐,超火的作文熱點素材!明年高考可能會考!趕緊收藏!
    今天小優帶大家來做一次盤點它們每一個詞語都是一則加分的寫作素材同學們要學會靈活運用在作文中哦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最嚴峻的時刻有這樣一群人,逆向而行不問歸期、不懼兇險不計報酬、無論生死他們是抗疫的醫護人員
  • 北京高考英語作文題目出爐
    千龍網北京7月8日訊 8日下午,2020年北京高考英語科目開考,今年英語作文題共有兩道題,都與新冠疫情內容相關,一題以「外籍教師因疫情滯留英國」為假設,另一題則以居家學習為背景。
  • 高考英語作文引爆網絡,「釘子戶」李華高調刷屏的背後真相竟是這樣...
    2這一次,高考英語的熱詞是「李華」幾乎每一個經歷過高考的孩子都逃不過和李華打交道的命運!在中國的英語教育中,一代又一代的學子不知幫李華寫過多少次信件、觀後感,今年高考,「李華」更是刷屏多地高考英語作文,成為引爆微博熱搜話題的「流量擔當」。
  • 北京高考英語作文命題與疫情相關
    昨天下午,2020年北京高考外語科目開考。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在疫情背景下,兩道英語作文題目均與新冠疫情內容相關,一題以「外籍教師因疫情滯留英國」為假設,另一題則以「居家學習」為背景。據教育專家解析,今年高考英語試題關注考生的全面進步,突出對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並間接考查學生的思維品質等要素。
  • 巧合 北京高考英語作文與廣東高考語文作文"重題"
    巧合 北京高考英語作文與廣東高考語文作文"重題" 原標題: 人群中一位家長不禁對著校門口為考生加油。  一位手捧藍色滿天星的大一張同學告訴北青報記者,她是來接自己好友的。高中三年她和好友形影不離。去年高考結束後,好友選擇了復讀。復讀的這一年,好友非常努力,壓力特別大,看著好友的付出自己非常心疼。「終於熬出來了,早上5點我就起床為接她做準備,買了她最愛的滿天星,還計劃了考完後的晚餐情況。」她說。
  • 直擊高考|科大訊飛智學網校首席名師解析北京高考作文
    7月7日上午11點,科大訊飛智學網校首席名師趙龍崗做客《經濟觀察報》高考直播間,第一時間點評高考作文,詳細分析了今年北京高考作文的特點、語文閱讀及作文提分的方法。  一、2020年高考語文·北京卷解讀  直播一開始,趙龍崗對北京卷語文試題的三個特點進行了總結:綜合性、創新性和開放性。  首先是綜合性。第一,將語言基礎知識考查與現代文閱讀考查相融合;第二,對名著閱讀的考查佔據了很大的比例;第三,北京語文考試在詩歌鑑賞方面,強調課內與課外對比閱讀。
  • 不懼網絡流行語 公牛插座巧解高考熱詞
    不懼網絡流行語 公牛插座巧解高考熱詞 2016年05月27日 00:22作者:李伏勝編輯:李伏勝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距離2016年高考只剩短短不到十天的時間了,現在的考試可不僅僅是考學生的書本知識能力,更多還有對新鮮事物的敏感度,特別是那些防不勝防、意想不到的網絡流行語,讓很多學生黨一頭霧水,不要急,網絡熱詞一網打盡,且看公牛防過充USB插座為你巧解高考熱詞,說不定就用上了。
  • 上海高考語文閱卷負責人:作文出現"神馬"等將被扣分
    昨晚,2010年上海語文高考閱卷中心組負責人、華東師大中文系教授周宏來到本報,接聽高考熱線(63527488)。在短短一小時內,多位考生和家長來電諮詢,其中「什麼樣的作文易得高分」被多次問及,周老師的回答是「要有個性,但不能偏激」。另外,此次他還明確指出,考生切勿使用網絡熱詞,否則將被當作錯別字評判。
  • 北京高考英語科目結束,大小作文均和疫情相關
    新京報訊(記者 戚望)7月8日16:40,北京高考英語科目結束。記者從考生處獲悉,今年北京新高考的英語作文題目共有兩道,均與疫情相關。考生透露,小作文題目為:學校戲劇社的外籍教師因疫情滯留英國,請致信該外籍教師,讓他推薦一名新教師,並提醒該外籍教師注意防護;大作文為看圖寫話形式,根據四幅圖片寫一篇英文稿件,具體內容為假設你是班長李華,對學生居家學習的自律性做個調研,記錄在活動中發現的問題及解決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