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問丨佛弟子可以在佛前抽籤問事嗎?

2021-01-19 佛子如林

答:人生當中總有種種的困惑,所以總想去問。為什麼東北大仙和各地方的神婆那麼吃香呢?就是因為人有迷惑要去問,包括抽籤、算卦都很風行。

 

我們佛弟子這些場合就不去了,可是心中還有疑問,「那在佛前做個鬮,跟佛問吧!」這是一種心理。

 

其實我覺得倒不必這樣問,因為佛法不是投機,也不會這麼細碎、細瑣地分辨世間的這些事。

 

因為佛都講了一個基本的原則:這個世間「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目的是讓你出離火宅的。在這個火宅裡問得再清楚,佛也沒有這個興趣來回答你。而且三界是虛妄相、輪轉相、破壞相,虛妄的東西沒必要問那麼多。

 

佛法在世間的目的是什麼呢?

 

不是滿足這種好奇心,而是讓我們究竟出離,所以我們要順著佛法的大方向來修學。這是一點。

 

再者,古德也有在佛前做鬮問的。這種情況都是重大的,跟佛法,跟眾生利益相關的事,這些才做鬮。

 

不要沒事或者生活上一點小事,「我的豬生病不生病啊?我到哪裡去看哪個醫生啊?」這些事都來問,可能沒有好效果,也顯得把佛法看得很輕。

 

當我們為重大的事的時候,我們的心就很殷重,這也代表對佛法的尊重,同時也會得到比較好的效果。

 

這個好的效果倒不是說佛靈不靈,而是我們的心靈不靈。我們的心非常殷重、懇切,這樣自然就會有相關的訊息透露出來。

 

所以,不建議有事沒事、大事小事都來做鬮問佛,而是掌握根本的原則。

 

就你所問的問題。比如說親人今生能否往生?如果這位相關的親屬還沒有往生,還是活人,那很顯然,佛在四十八願說得很清楚,只要念佛願生就一定能往生;如果不念佛不願生,答案已經有了,還要問什麼鬮啊?就不用做了。

 

如果已經死了,其實也是這個道理,他念佛願生就一定往生;如果沒有的話,那當然就不能往生。

 

再者,你自己要先求生淨土,你才能明了一切,包括你家的什麼人到底有沒有往生。

 

我雖然這樣說,有的人還是有這種心理。如果你真要問,建議次數不要那麼頻繁,不要大事小事都問。要是對你關係非常重大,心思老是放不下,睡不著覺,或許偶一為之,偶爾問一下。那就要虔誠,而且問了不要屢屢反覆再問。

 

像抽籤,抽的什麼你就要信什麼,就像過河斷了後路一樣。你不能按照自己的思路,「我想考哪個大學啊,佛要是告訴我考這個專業就好了」,結果抽出來不是,就認為不靈,「我再重抽吧」,這樣都是戲論,肯定不行的。當然,像這樣的小事也未必要找佛菩薩。

 

另外說明一下,這個抽籤靈不靈的原理在哪裡呢?

 

我們每個人的心,我們每個人現在的局面、狀態,跟周圍的環境,跟所有的表象都是密切相關的,它會透露出某種信息。

 

所以,這是在佛前抽籤,或者在神前抽籤靈不靈的一個根本,打卦、算命也是看這些相。就好像你生病或者健康,在你的身上,哪怕頭髮絲、手指甲,面相上都有它必然的一個表徵,好的醫生一看就知道了,他通過相都能看得出來。

 

比如你心中有什麼事,這個事情的結局到底怎麼樣,會有什麼樣的一個結果,目前顯示如何等,會看的人甚至也不需要你去抽籤,他看你的面相,看你的神態,看你的走路,聽你的聲音,通過這些都能顯示出來。


不過,如果納入一定的體系之內可能更加地規範,所以有抽籤、算命、打卦,就是用一個卦象來說明它,這是它的道理。

 

總之,我們的心要虔誠,而且是一錘子買賣,這樣才比較靈光。

 

對我們念佛人、佛弟子來說,也應該有這樣的認識:這個世界其實並沒有什麼新鮮事,一切都是無常,一切都是苦,一切並沒有究竟的意義;唯有念佛,唯有極樂淨土,唯有涅槃是我們所嚮往的。

 

所以,這個世間還有什麼好問的?這都沒什麼意義,只是一種煩惱,這種煩惱最好還是不要把它翻起來。

 

你了解生死的大趨勢,還有整個三界都是虛妄火宅;淨土清淨安樂,那裡才有無量的喜樂、無量的新鮮、無量的安穩。所以,要問也是問淨土的事。

 

要盼望、欣慕、想像、嚮往,淨土才讓我們有興趣;娑婆世界這家長裡短有什麼感興趣的事?說來說去都是戲論,都是沒有意義的事。所以,不要在這方面問太多,也沒有必要去問什麼事。

 

南無阿彌陀佛,供參考。謝謝!

相關焦點

  • 【求籤問事】雲求籤 | 誠心祈求,有求必應
    在此可以問卜您每日的事業運,財運,愛情運勢,健康運,考試運程等。2020年12月1日 開啟線上求籤當您無法前往道觀求籤問事  雲龍子道長代您於神前敬香求籤問事歡迎善信在線上求籤問事趨吉避兇求籤問事電話:  13914855064微信同號,雲龍子道長
  • 在家佛弟子可以見廟燒香嗎
    由於一廟多神,佛道兩家神仙同居一寺比比皆是,甚至還有民間自創的一些神也登堂入室,在家佛弟子可以見廟燒香,但要區分燒香只是代表布施、供養,還是表示虔誠歸依。一句話,可以燒香供養但不可以破皈依。一、佛弟子不能皈依天神瑪欣德尊者說:「根據上座部佛教,當一位已經受了三皈五戒的佛弟子,向非佛、法、僧以外的對象去求助甚至只是去行宗教禮,他的三皈依就破了,自然他的五戒也破了。即使是向證得初果的沙咖天帝和已是三果聖者的大梵天求助,作為佛弟子,他的皈依也會破。」
  • 每日一「典」丨十四周歲以上未成年人可以被收養嗎?
    每日一「典」丨十四周歲以上未成年人可以被收養嗎?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一千零九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第四條規定,下列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養:(一)喪失父母的孤兒;(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三)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民法典實施後,被收養人還有「不滿十四周歲」的年齡限制嗎?
  • 可否在佛前抽籤問事?
    就你所問的問題。◎ 比如說親人今生能否往生?如果這位相關的親屬還沒有往生,還是活人,那很顯然,佛在四十八願說得很清楚,只要念佛願生就一定能往生;如果不念佛不願生,答案已經有了,還要問什麼鬮啊?就不用做了。
  • 每日一「典」丨夫妻一方揮霍共同財產,另一方可以請求分割財產嗎?
    每日一「典」丨夫妻一方揮霍共同財產,另一方可以請求分割財產嗎?第一千零六十六條 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分割共同財產:(一)一方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等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財產利益的行為;
  • 民間燒香問事學習(二),看香培訓收徒的幾個問題解答
    民間燒香問事學習(二),看香培訓收徒的幾個問題解答 接著上面的問題繼續說, 【5】民間燒香問事
  • 紫宸道:簡說道門問事方式之打卦!
    也是道友們經常問事的一種方式,簡單快捷得出一種結論!什麼是茭杯?卦杯也叫聖杯,茭杯等,筊杯材質多用竹、木等材質做成,兩個為一對,呈立體的新月形狀,每一個稱為一「支」,並分有正反面,平面部份稱為「陽面」(也稱正面)、隆起部份則稱為「陰面」(也稱反面)。如何擲茭杯?
  • 問師父:皈依之後還能再皈依嗎?佛弟子能有兩個法名嗎?
    問:為什麼佛弟子巳經有法名了,又認識的師父,還要在重新皈依和起法名?答:是否再次皈依,這是你自己的選擇。即使有多個法名也沒關係,你還是你。問:每天早晚讓孩子念南無阿彌陀佛,能消除業障嗎?答:能,讓孩子歡喜念佛,不要規定太多,並適當獎勵。
  • 佛弟子,需要拜太歲嗎?—仁山法師
    佛弟子,需要拜太歲嗎?拜太歲的緣起太歲神最早是道教供奉的神靈,後來漸漸普及為民間信仰。歲神每歲輪值,一年一換。相傳,他們審查人間善惡,掌管人世間一年的吉兇禍福。世間人民為了求平安,漸漸就形成了在新舊年交替之際拜太歲、謝太歲、破太歲的習俗。
  • 佔卜問事的準確率跟靈擺有關係嗎?
    今天來讓我們聊聊佔卜問事準確率跟靈擺的關係吧。不少同學一直在疑惑這個問題。那就來講講。
  • 每日一「典」丨收養需要徵得被收養人同意嗎?
    每日一「典」丨收養需要徵得被收養人同意嗎?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一千一百零四條。收養人收養是否需徵得被收養人的同意?請看民法典相關法條:
  • 【小北說法】每日一「典」丨兒媳、女婿有繼承權嗎?
    【小北說法】每日一「典」丨兒媳、女婿有繼承權嗎?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條。喪偶兒媳和喪偶女婿對公婆、嶽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可作為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繼承公婆或嶽父母的遺產。請看民法典相關法條:
  • 抽籤問事到底靈不靈?
    抽籤問事到底靈不靈? 自古以來,在民間都流傳著一種佔卜的方法,就是深受人們喜愛的抽籤。在古代,抽籤與八卦相同,是判斷吉兇,問事的一種預測方法。其中的第幾籤的籤詩和其籤詩的典故內容,則是其判斷的依據。一般來說,要抽籤的話可以去道觀,不過一些寺廟也可以抽籤,大多都是拜放著裝有籤條的籤筒,供人抽取。
  • 每日一「典」丨被繼承人的侄、甥,可繼承其遺產嗎?
    每日一「典」丨被繼承人的侄、甥,可繼承其遺產嗎?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條。被繼承人的侄、甥,可繼承其遺產嗎?請看民法典相關法條:
  • 每日一「典」丨父母離婚、再婚了,子女還有贍養義務嗎?
    每日一「典」丨父母離婚、再婚了,子女還有贍養義務嗎?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一千零六十九條。子女的贍養義務,是否因父母的婚姻關係變化而終止?請看民法典相關法條:
  • 當佛弟子遇到「聖誕節」
    咱們作為佛弟子應該維護道場的莊嚴。張迪歐:佛弟子要講究身口意應該一致,身口意清淨。我們是否知道聖誕節的來歷,首先看看這個「聖」字。基督教的「聖」,是指耶穌。而佛門的「聖」是指佛菩薩,這就會造成我們概念的混亂。對於我們佛弟子來講,這個「聖」字一出口,對我們身口意的影響有多大呢?所謂的區別可以隨緣。對於有基督教信仰的人,我們可以在他們過節的時候祝福。
  • 每日預習丨第二十五天丨一年級下冊第14課《要下雨了》
    練一練:寫一個疑問句。示例:你為什麼會遲到?小明,我們一起去跑步,好嗎?一、讀課文,說說故事裡有哪些小動物?用橫線畫出來。故事裡的小動物有小白兔、燕子、小魚、螞蟻。你一定還想看:每日預習丨第一天丨一年級下冊語文識字1《春夏秋冬》圖文講解每日預習丨第二天丨一年級語文下冊識字2《姓氏歌》圖文講解每日預習丨第三天丨一年級下冊識字 3《小青蛙》圖文講解每日預習丨第四天丨一年級下冊識字 4《猜字謎》每日預習丨第五天丨一年級下冊口語交際:《聽故事 講故事》
  • 佛弟子需要拜太歲嗎?
    佛弟子需要拜太歲嗎? 拜太歲的緣起 太歲神最早是道教供奉的神靈,後來漸漸普及為民間信仰。在道教傳統中,太歲神一共六十位,即六十甲子神,又稱歲神。歲神每歲輪值,一年一換。 相傳,他們審查人間善惡,掌管人世間一年的吉兇禍福。
  • 皈依就是出家嗎?佛弟子可以為人做媒嗎?
    民間認為促成別人的婚姻是功德一件,所以很多人樂於做媒人,甚至有些佛教的居士也為別人說媒保親,其實這都是沒有深入學習佛法的結果,在佛經中,佛陀明確不允許佛弟子做媒人,《六趣輪迴經》云:「若人於他娶,常樂作媒伐,後懷惡相離,死作步多鬼。」《大寶積經.卷三》云:「複次迦葉。在家菩薩。有三種法所不應作。何等為三。不應往彼婬女之家。不應親近諸媒媾者。不住屠殺牛羊等處。如是三法所不應作。」
  • 普法維權丨每日一「典」:父母離婚、再婚了,子女還有贍養義務嗎?
    普法維權丨每日一「典」:父母離婚、再婚了,子女還有贍養義務嗎?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一千零六十九條。子女的贍養義務,是否因父母的婚姻關係變化而終止?第一千零六十九條子女應當尊重父母的婚姻權利,不得幹涉父母離婚、再婚以及婚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