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電影《正正的世界》榮獲湖南「五個一工程」獎

2020-12-11 長沙發布

近日,在湖南省委宣傳部組織的湖南省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評選工作中,由嶽陽市委宣傳部、長沙市委宣傳部聯合申報的關注留守兒童電影《正正的世界》,感動所有評委,榮獲湖南省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並報送全國「五個一工程」獎。

《正正的世界》由湖南省文明辦、致公黨湖南省委、湖南省民政廳、湖南省婦聯等單位指導,瀟湘電影集團有限公司、湖南硯泉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影片講述了家境貧寒且患有先天性肌肉型斜頸的留守兒童正正,被拋棄之後,想盡一切辦法要治好自己的歪脖子,在歷經挫折與磨難下,得到多方幫助,最終成長為一個滿懷愛心、充滿正能量的少年的故事。

據了解,在榮獲湖南省「五個一工程」獎前,《正正的世界》還曾獲2018年度中宣部國家電影局精品電影,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全國重點推薦電影,該辦公室由民政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等26個中央部委聯合組成。

《正正的世界》以正正的故事為主線,在平實無華的敘事中,逐層顯露社會變遷造成的生活百態,以及進城父母對子女成長的缺位和漠然。在聚焦主線外,鏡頭餘角還記錄了留守兒童群像:欺負殘疾同學的大胖,花錢請同學寫作業;放學回家看見城裡回來的媽媽正在打麻將的女兒,嘀咕媽媽成天打麻將飯都不做;班主任通知開家長會,全班同學舉手說家長不在家,爺爺奶奶坐滿開家長會的教室……

通過對留守兒童群像的「描畫」,《正正的世界》在催人淚下的同時,也引人深思:沒有父母陪伴的成長,會開啟一個怎樣的人生?

「我們需要更多這樣的電影,小成本,大敘事,聚焦於最需要被關注的群體,去喚醒全社會的正能量,向全社會傳遞公益接力棒。」一位觀眾的觀後感,引發了無數人的共鳴。

《正正的世界》總製片人、致公黨湖南省委宣傳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文祥,曾經是周潤發《讓子彈飛》替身,這是他首部擔任總製片人的全國院線電影。

談及影片,文祥表示:「《正正的世界》從籌備到上映,得到了湖南省文明辦、致公黨湖南省委、湖南省民政廳、湖南省婦聯等部門的大力支持和眾多愛心人士的幫助,該電影由澳優U基金總冠名,特別感謝澳優乳業董事長顏衛斌先生及其他愛心出品人。我希望將電影推廣到全國,讓更多的國家工作人員、社會愛心人士等了解農村留守兒童,感知農村留守兒童,關愛農村留守兒童。」

來源丨長沙發布綜合華聲在線

記者丨盧小偉

編輯丨諶程

校對丨鄧佳瑩

相關焦點

  • 徐奧宇演唱公益歌曲《爸媽回來吧》(電影《正正的世界》主題曲童聲...
    《正正的世界》是一部反映留守兒童現實生活的電影,也是一部積極向上的勵志兒童影片。由知名童星徐奧宇演唱的該電影主題曲《爸媽回來吧》童聲版,震撼上線後,立馬引發了媒體和聽眾的關注。不論是整部電影的基調,還是情節部分,都非常適合徐奧宇的嗓音。
  • 電影《袁隆平》等51項作品獲「五個一工程」獎
    第十屆「五個一工程」表彰座談會召開  電影《袁隆平》等51項作品獲獎  本報10月30日訊(記者 何淼玲 鄢振剛)今天,全省第十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表彰座談會在長沙召開。電影《袁隆平》等51項作品獲第十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作品獎,長沙市委宣傳部等4個單位獲優秀組織工作獎,常德市委宣傳部等4個單位獲組織工作獎。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路建平,省政協副主席譚仲池出席會議。
  • 湖南衡陽「百千萬『藝術童伴』留守兒童關愛工程」啟動
    11月11日,湖南省衡陽市啟動「百千萬『藝術童伴』留守兒童關愛工程」。該市計劃用3至5年時間,創建百所以上的農村留守兒童藝術素養教育特色學校,組織一支千名以上的專兼職文化體育藝術教育「衡陽群眾」義務支教隊伍,培養萬名以上的留守兒童藝術興趣愛好者,為留守兒童提供更加良好的藝術教育環境。
  • 湖南建工集團8個項目榮獲2018-2019年度15項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
    自1999年登上中國建設工程質量最高獎的領獎臺以來,湖南建工集團連續20年48個項目榮獲113項「魯班獎」,創優成績位居全國建企前列,極大地提升了「建築湘軍」的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魯班獎」是中國建築行業工程質量的最高榮譽,被譽為中國建築界的「奧斯卡」,由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主管,中國建築業協會組織評選,每年評選一次,兩年頒獎一次。
  • 我為留守兒童拍電影
    我翻看雜誌時第一次看到「留守兒童」這個詞,才意識到原來自己也是留守兒童1985年12月,我出生於湖南邵陽市新寧縣一渡水鎮光安村棉花沙組。上世紀90年代初,我們村裡人陸續出去打工。1997年開始,我媽到廣州從化一家臺資玩具工廠上了十年班,我們姐弟三人的學費都是我媽打工掙來的。在工廠的時候,我媽總是想我們,我們就去鎮上拍照片寄給她。
  • 湖南汀汀公益基金會成立
    近日,「岸芷汀蘭.郁郁青青」湖南汀汀公益基金會成立儀式暨首屆頒獎大會在長沙舉行。會上,360名學生和360名老師分別獲得首屆汀汀成長獎和教師獎,汀汀公益基金會還捐贈36萬元建設「共青團關愛留守兒童精準扶貧行動——青青e家」,捐贈正正公益基金10萬元。
  • 湖南農大外教走進韶光社區 教留守兒童快樂英語
    昨日下午,芙蓉區東湖街道韶光社區,外教們帶著留守兒童一起開心地做遊戲。昨日,芙蓉區東湖街道韶光社區與湖南農業大學國際學院青年志願者們共同打造的韶光社區知行鄰裡俱樂部「呵護雛鷹,守候未來」關愛活動正式起航。  「What’s it(這是什麼)?」來自紐西蘭的David老師指著一張嘴巴圖片問小朋友,「Mouth(嘴巴)!」臺下三、四十位孩子大聲答道。
  • 「五個一工程」作品展示啟動 31部獲獎電影低票價上映
    近日,為期一個月的「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展演展映展播」活動拉開帷幕,這是對優秀文化作品的一次集中展示。  獲獎電影的展映從9月15日至10月15日,31部獲獎電影(包括4部動畫電影)在全國主要院線的黃金檔期以低票價形式與觀眾見面。
  • 江蘇歌曲《藍天下》獲「五個一工程」獎,演唱者揭秘創作「彩蛋」
    19日,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表彰座談會在北京召開,電視劇《黃土高天》、滑稽戲《陳奐生的吃飯問題》、歌曲《藍天下》《一路走來》、圖書《因為爸爸》等5部江蘇作品獲獎,位於全國第一方陣,江蘇省委宣傳部獲「組織工作獎」。揚子晚報/揚眼記者第一時間對話獲獎作品主創,分享他們獲獎的喜悅和心得體會。
  • 電影《念書的孩子》喚醒愛心 撫慰留守兒童心靈
    電影《念書的孩子》正是通過一個9歲農村留守兒童和一條流浪狗相依為命這樣一個故事,電影通過真實的描述,引導人們深刻解讀中國留守兒童內心的情感和心理世界,引起了家長和社會強烈的情感共鳴。電影《念書的孩子》是一部反映留守兒童生活的影片。該片由劇作家孟憲明執筆,青年導演原雅軒執導,講述了9歲的留守兒童開開和爺爺在鄉村念書的故事。
  • 《愛是你我》獲五個一工程獎 刀郎雲朵激情獻唱
    近期,由雲朵和刀郎合唱的公益歌曲《愛是你我》榮獲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此歌曲是刀郎為印度尼西亞海嘯事件,應邀到香港演唱會義演而創作的公益歌曲。  得知獲獎消息,刀郎嫡傳女弟子,超過三個半八度音域,素有『雲端音』之稱的羌族女歌手雲朵興奮不已。
  • 王聯榮:為留守兒童營建溫暖的家
    10年間,總投資1200萬元,不在繁華的縣城辦學,卻在農村偏遠的村子為留守兒童辦起一所陽光教育學校,總負債410多萬元。這,就是一個名叫王聯榮的巴東農民圓夢留守兒童的暖心故事。2009年暑假,王聯榮做了一項社會調查,臨近兩鄉鎮交界處的12個村3至6歲適齡兒童741人,在縣城和集鎮就讀的123人,還有368名屬於留守兒童,想上幼兒園卻無園可上,這深深刺痛了他的心。於是,毅然決定辭職回鄉,在留守兒童家門口辦一所幼兒園。說幹就幹。
  • 自治州:108張全家福 定格留守兒童幸福瞬間
    2月26日,春季開學的日子,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108個鄉村學生收到了一張全家福。 108張鄉村家庭全家福,就是108戶鄉村家庭故事。108張全家福的攝影者是吉首大學的兩名研一學生——殷沙漫、朱式業。據了解,此次活動的照片印表機等器材,是殷沙漫用自己獲得的「芙蓉學子·公益行動獎」的獎學金購買的。
  • 蛇山學校為「湖南留守兒童獻愛心」99公益行
    全校教師義務發起為「湖南留守兒童獻愛心」的公益募捐,活動得到了「廣、深」兩地的愛心人士支持,並通過線上傳遞著2020年9月的濃情大愛。(圖三、蛇山學校內景教學樓)據悉,該所學校位於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泥江口鎮蛇山村的中心位置,創建於上個世界七十年代
  • 《船政學堂》獲「五個一工程獎」 再現船政精英歷史影像
    閩南網9月16日訊 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日前在京揭曉,由福建省委宣傳部、福建電視臺綜合頻道與央視紀錄頻道聯合創作的六集大型紀錄片《船政學堂》獲此殊榮。  福建省今年選送的電視紀錄片《船政學堂》、廣播劇《跨越海峽的追尋》、電影《衍香》、電視劇《原鄉》等6件作品均榜上有名。
  • 中國留守兒童電影《大愛回家》舉行首映禮
    圖為電影首映式現場啟動儀式。 鄧剛 攝中新網貴陽4月15日電 (記者 張偉)貴州本土導演執導的留守兒童電影《大愛回家》15日在貴州省會貴陽舉行首映禮。《大愛回家》是一部關於關愛留守兒童的公益電影,是以當下的留守兒童社會現狀通過藝術編撰而成。
  • 順德這首原創歌曲獲省「五個一工程」獎!
    9月3日上午,省「五個一工程」佛山獲獎作品創作生產單位代表媒體見面會舉行,「解鎖」創作思路,回顧創作歷程,暢談創作心得。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是廣東省文藝界綜合類的重量級獎項。本次獲獎作品代表了廣東省文藝創作生產最高成就和水平,深受廣大群眾喜愛,具有廣泛影響力和市場覆蓋面。
  • 中國第一部「相守」公益微電影《紅指甲》首發首倡關愛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和留守老師又相守到一起,一大一小兩個大拇指紅指甲又相聚在了一起。 這部微電影是一部形象片。沒有著墨於留守兒童的孤苦和留守老師的辛勤,而是通過十個紅指甲代表的兩個家庭的聚散,以及兩個大拇指甲的相守,揭示了現代化、城鎮化時代兩個新的社會群體的產生以及新型人際生態的建立。小琴的聚散是無奈,小艾的聚散是選擇。
  • 一部關於少數民族留守兒童的電影,你需要了解一下
    記得當時是在浙江青年電影節上第一次看到這部作品,一下子就被打動了:明快的配樂、亮麗的色彩、用夢幻與歡樂的基調去剖開中國的又一處社會切面——無論是留守兒童現狀,還是現代與傳統、城市與農村的衝突與交融,都散落在鵬飛洋溢著靈動感、俏皮感的情境氛圍之中,在機智有趣的細節和和散漫的關懷裡,被輕盈地勾勒了出來。首先,它絕非傳統意義上的留守兒童/單親家庭賣苦片。
  • 「五個一工程」獎獲得者、農民出身詞作家許會鋒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歌曲《小村微信群》獲得中宣部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的消息,讓該歌曲的詞作者、河南省許昌市青年詞作家許會鋒再一次徹夜未眠。8月19日,中宣部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表彰座談會在北京舉行,《小村微信群》摘得優秀作品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