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學院教師風採】林洪錢

2021-01-17 廣西藝術學院中國畫學院




春風育桃李,杏壇盡芳菲,中國畫學院自2002年成立以來,以「正本清源,弘揚國粹」為辦學宗旨,以「藝文雙修」為教育理念,立足廣西,面向全國,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從事中國書畫創作、教學、研究的學士、碩士專業人才。每一位教師,都在教學工作中本著「人品畫品共修」的學風建設目標,以嚴謹治學的態度,因材施教,培養出我院諸多優秀的學子。今天,我們將開設中國畫學院教師風採專欄,帶大家走進我院各位教師的藝術世界,傳遞他們對於事業的自信,欣賞他們為人師表的真諦,了解他們眼中的藝術魅力。顆顆珍珠,熠熠生輝,現在開始,我們來了!




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

走進林洪錢老師的藝術世界~




師承劉國松、李奇茂、孫家勤、李振明、胡念祖、江明賢、黃光男、林昌德、塗燦琳、蘇峰男、黃才松、蔡友、羅振賢等教授,並於2015年在中央美院唐勇力工作室學習,現為廣西藝術學院中國畫學院綜合設計應用系教師 。

作品以山水、花鳥入手,後以多媒材的工筆重彩獲各類美術比賽首獎十餘次,題材內容不拘、技法多元,以表現個人觀點與感受為要求,藉由不同形象詮釋作品內在的寓意性,對於傳統與當代水墨之間作出個人語彙,對於時代觀做出新詮釋。



現為廣西藝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教師

臺灣師範大學 藝術學 博士

中央美術學院 博士交換生  唐勇力教授工作室

臺灣藝術大學 美術系國畫組 畢業

臺灣師範大學 美術研究所畢業

藝林文教藝術機構 高研班美術教師

內政部心齋藝術協會 副秘書長

中華兩岸文化教育美術協會 理事

藝林兒童美術 執行總監

新竹縣政府寫生比賽 美術評審

南瀛藝術獎 視覺藝術類新秀獎評審

新竹縣義民文化季 全國創意彩繪比賽評審

新竹縣文化局年度美術館申請展審查委員






凝視與奇異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理論 博士生 嵇心

 

焦慮

當傳統藝術遭遇現代性,結果即便並非完全毀滅而消逝,也只能作為殘缺的倖存,變成一種劫後餘生之物。那些深愛中國傳統繪畫的人,一定明了它今日之處境。明知其處境,卻毅然投入其中的人,或許有比過去更堅定的理由。除卻熱愛帶來的執迷,還有某些外人難以洞悉的因由:他們相信執迷,能令自我歡快狂喜;他們更相信藝術本身的潛能和空間,在一種劫後餘生的藝術土壤裡,依舊可以用心栽培豐碩的果實和花卉,依舊擁有寬廣的未來,方寸之間,風光無限。因此,他們願用一生來經營。林洪錢列身其中,堅信繪畫仍大有可為。

傳統繪畫在現代性的拷問夾擊下,發出焦慮的喘息,林洪錢耳熟能詳。但林洪錢知悉畫家倘若一味焦慮或哀悼,不體認時過境遷之理,不加以反思和改變,最終只能葬送自己所熱愛的繪畫。

針對文化和社會語境的變遷,林洪錢主動在繪畫中做出改變。那些改變凝結著他的個體經驗。

 

插入

中國傳統繪畫凝聚著農耕社會裡一代代人的渴望和嚮往,古人將懷抱與情趣寄托在或快意縱橫或工穩雅致的筆墨中。但工業化進程碾碎了這一切,它們遙遠得宛如沉沉的舊夢。今人想重溫昨日舊夢,分明不再可能。林洪錢知道,呼吸著現代的空氣,卻妄想沉睡舊夢中,已十分虛妄。他決定放棄這老舊的夢。

於是,林洪錢在畫面中進行了奇異的插入和刺穿。

他將自己的奇思異想釋放在畫面空間裡。那些新的情境挑釁著守舊的格局和情境,是對舊場景的大膽冒犯。文人雅趣和古典美學被現代的新奇事物侵入。

《凝視的風景》系列的《觀˙如實》《駯羅紀》《馬戲》是在古典美學的輪廓中植入奇異之物。現代考古發掘出的史前動物化石,億萬年前曾經稱霸地球,並藉由好萊塢影視渲染而深入人心的恐龍,馬戲團中嬉戲的馬兒,給古典繪畫帶來意外和悖論,因為它們幾乎是古人畫面中從未想見之物。但它們全都擁有「博古架」作為界格和背景,將每幅畫面中的馬、恐龍和奇異的動物骨骼的生動姿態框住,它們彼此之間的動作不再互相衝突,而重新形成了一個個和諧的小場景,畫面被重構。畫面又重回到一種古典的美,這種美卻仍濃縮著現代人的經驗。林洪錢的作品把最奇異最現代之物重置於古典情境裡,凸顯二者的張力,但在張力之下,卻沒有損毀畫面,而達到了可貴的平衡。

更驚人的插入,聚焦在他的《星域》中。林洪錢將其繪畫變成一組裝置作品。

   《星域》的圖像,不論是借現成的攝影照片,還是他所繪製之物,無一例外都與某種外在的物體捆綁,被罩住,被強行拖入一種背景裡。它可能是一扇木窗,也可能是圓金屬罩,完全隨場景而變。

如上所言,選擇何種事物作為背景,並非毫無緣由,而是有著一種對應關係。黑白老照片和舊木窗,相得益彰,都擁陳舊的特徵,不論是光影斑駁模糊的照片,還是窗框鏽跡斑斑的鋼架,無不帶上時間溫情的烙印。照片中的兒童在放鵝,不遠處有牧人騎在牛背上,在悠悠歲月裡,這種情景已被現代化淹沒在洪流裡,變成詩意卻已失落的記憶。林洪錢在照片的上面題款,似乎要重新將它變成一副繪畫,一副現代的牧牛圖,渴望激起另一種田園牧歌的迴響。

另兩幅圖像的背景是在太空中,置身在宇宙裡,因此林洪錢採用了光潔的圓金屬罩,用冰冷的工業製品寓意現代意蘊。不論是莫名其妙的生物骨骼,還是航天員,因他們在一種外層空間的背景裡,畫面閃耀著超現實的光芒。這將徹底突破傳統繪畫的意境。

三者並置,在看似光怪陸離的並置中,與其判定為異想天開拼湊,毋寧說是作者對時間和記憶的述說與想像,對已逝去的拾取,對未來的展望。林洪錢在畫面裡對遙遠而不可及的場景進行打撈,不論是對流逝無蹤的過去,還是在遼遠浩渺的宇宙裡追尋,他念茲在茲地仍然是對某種不可捕捉之物的捕捉。所以一切圖像全被他關閉在一個物質的「監獄」裡。

 

暗流

林洪錢的這一系列作品裡,湧動著洶湧暗流。

儘管有各種各樣奇異之物的並置,奇逸場景的開闢,但林洪錢用嫻熟的筆墨其收攏在和諧的畫面裡。古典的技巧,現代的事物,古典氛圍和現代情景也交融無間。

可是,我們在林洪錢的想像力釋放之外,仍然可以察覺出他的憂傷,他對身為現代人的哀悼。現代人努力地用知識去框限去捕捉去劃分各種混雜的經驗,希望賦予秩序,贏得勝利,但終究有無盡的溢出者和逃逸者。林洪錢用畫筆反諷性地去觸碰那種溢出和逃逸:他也去框限和捕捉,但那種框限卻屬於悖論和不可能的。

    他的繪畫還探討虛實生死的邊界。那些億萬年前舊已消逝的事物,那些在遼遠之際愈發襯託出人類之渺小的場景,紛紛湧現在他筆下。

    誰在凝視?此刻,當然是人類。人類把那些怪異的場景變成可靜觀的景觀。林洪錢的畫面裡,在大膽卻和諧的畫裡,不惟有想像力的突圍和把握,對貧乏經驗的再利用,對現代和古典經驗的奇異組合重構,在背後更有生成劫毀。

因為最終的凝視者,是某種非秩序的秩序,是混沌的時間流,餘者皆為過客。這或許是林洪錢發自深處的喟嘆,筆墨只是隱隱地透露些許消息。

林洪錢把各種各樣的對時間的感知,與現代的經驗,古典繪畫的技法操作和氣息薰染融為一爐,最終繪製出凝視的奇觀,在畫面中呼喚出美與奇異,哀傷與激情。我們會因他溫婉的筆墨,隱藏的激情而駐足。無疑,他打開了一種傳統繪畫現代轉化的視野:精湛的傳統技藝,幽微的古典氣息,描繪當代人的經驗和想像。這是傳統繪畫在現代性的焦慮中所必然要進行的探索。




林洪錢部分作品



聖像  78×68cm




《封神榜》系列—能者,神也

167×82cm



《觀˙自˙在》系列作品—奮勇

直徑60㎝




《觀˙自˙在》系列作品—無畏

直徑60㎝



《憶未央》—花翎卷

27×66㎝



《憶未央》宮城卷

27×68㎝


《兒戲》系列一出賽曲

27×27㎝


《兒戲》系列一大道埕

28×28㎝




《凝視的風景》系列一駯儸紀

89×79㎝



《凝視的風景》系列一觀˙如實

110×80㎝




1994: 大專青年書畫 水墨類第一名   『淨心』

1995: 第一屆臺南美展 水墨類第一名   『期待的心』

              第四十三屆南美獎 水墨類第一名 柏川獎  『訴語』

1996: 第二屆臺南美展 水墨類第一名  『關懷古蹟系列1』

              臺南縣第十屆南瀛美展 水墨類第一名 南瀛獎  『關懷古蹟系列2』

              教育部文藝創作獎 水墨類第一名  『關懷古蹟系列4』

1997:  臺中市第二屆大墩美展 水墨類第二名  『民以食為天』

1998:  第五十九屆高雄美展 水墨類第二名  『關懷古蹟系列5』

2001:  第五十四屆全省美展 水墨類第二名  『養兒防老?』

2002:  新竹美展 水墨類第二名 特優獎  『養兒防老系列-國寶』

2005:  苗慄美展 水墨類第一名  『客家』

               臺中市第十屆國際大墩美展 彩墨類第一名 大墩獎  『養兒防老系列-老有所終?』

2006:  新竹美展  彩墨類第一名 竹塹獎  『原˙生之美』

2009:  新竹竹塹美展 第二名 『起落靜思』

                彰化縣政府 磺溪美展 第一名  『裝與裝』

2010:  新竹竹塹美展 第二名 『清心靜性』

                彰化縣政府 磺溪美展 第一名  『隔代教養-阿嬤的孩子』

                桃源美展 第一名 『MIT臺灣志-羅雀』

2011:  彰化縣帝寶美展  第一名 『MIT臺灣志-保育類』

2008:  浮生觀感-洪錢創作首個展 

               4站臺北國父紀念館

               5月於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9月於臺中縣立港區藝術中心

2008: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林洪錢繪畫作品個展

2009: 「穿˙透˙之間」 雙個展於臺北福華沙龍

2011: 「隨心˙隨性」 林洪錢創作展 新竹縣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展覽館

2012: 「被遺忘的現實」林洪錢當代繪畫展 宣誠藝術中心

2013:   林洪錢繪畫作品展 華研藝術中心

2015: 「隱形的存在」  德群藝廊

2016: 「拾光˙機器」  拾光藝廊

2016: 「北京˙記實契」  誠空間

2017: 「兒戲」畢業巡迴展  大墩藝廊  世貿三館  國父紀念館



2011: 「清風拂雅」兩岸中國畫百家扇面精品展(杭州)

             新水墨的裂變---兩岸當代水墨創新展(臺北)

             受邀中華現代國畫研究學會與中國北京文化交流展(北京)

             臺中市政府與澳洲墨爾本文化交流展(澳洲)   

             韓國釜山文化交流展( 韓國)

             受邀海峽兩岸藝術設計交流巡迴展 上海復旦大學(上海)

2012:「簾」-海峽兩岸藝術設計交流 巡迴展中正紀念堂(臺北)

          「金門風華」巡迴展(基隆 臺北 )

            長安精神陝臺中國畫名家聯展  國父紀念館(臺北)

            臺灣與韓國釜山美術館文化交流展  佛光緣美術館(宜蘭)

            中華現代國畫研究學會與中國重慶市政府文化交流展(臺北)

            北部八縣市藝術家邀請巡迴展

            臺北國際當代水墨雙年展  中正紀念堂(臺北)

2013:  臺灣師大與同德女大藝術交流展(臺北 )

            北部八縣市藝術家邀請巡迴展

            海峽兩岸平潭藝術交流展(福州)

            新竹桐花祭藝術交流展(新竹)

            新竹桐花祭 委託製作3件裝置藝術作品(新竹)

            第二屆2013釜山國際交流展 韓國釜山美術館 ( 韓國)

            中華現代國畫研究學會與北京藝術交流展(臺中)

          「水墨彼此」南京藝術學院交流展 (臺北)

            中華畫院與福州文聯藝術交流暨名家水墨展 (臺北)

2014:  同根同源兩岸交流展(天津)

            新竹縣桐花祭 裝置藝術作品邀請展 (新竹)

            師大與南京藝術學院交流展 (南京)

            第三屆2014釜山國際邀請展 (臺中)

            廈門藝術展(廈門)

          「太極美學」書畫展覽2014邀請展(香港)

          「山˙海˙觀」 臺灣師大 中央美院交流展 (臺北)

          「 齊舞水墨.永續風雅」創作美學教育學術研討會暨作品展(臺北)

2015:  第三屆 西安臺北書畫名家展  德群藝廊(臺北)

            新竹文化局20周年局慶藝術展(新竹)

            臺灣戲曲學院 當代書畫名家聯展(臺北)

            廈門文化藝術博覽會 (廈門)

            逆˙滲˙透-臺灣彩墨創作的跨界與集結-全球藝術中心(臺中)

          「青春繪夢」海峽兩岸青年美術作品展 (福州)

            中央美院研究生展(北京)

          「海峽杯」全國書畫作品展(廈門)

            新世紀青年水墨展-中正紀念堂(臺北)

          「相生」-炎黃藝術中心 (北京)

2016:「穿越」-當代客家藝術新動向  中正紀念堂(臺北 高雄 新竹)

            廈門藝術博覽會  廈門會展中心(廈門)

          「傳承與演化」  引目空間(臺北)

          「同學會」跨時代同學會   「臺北發生」文創空間 (臺北)

            第四屆海峽青年節書畫作品展   福州畫院(福州)

            第四屆西安—臺北藝術名家交流展 西安美院美術館( 西安)

            2016國際彩墨魚類藝術展  港區藝術中心(臺中)

            臺灣彩墨風尚     Frances 22藝廊(西班牙)

          「中華翰墨情」   陸儼少美術館(上海)

          「 境新隨墨」    大夏藝廊 (臺北)

2017:「記憶回光˙明日迷航」(臺北)

          「翰墨˙異採」 博愛藝廊( 臺北)

          「墨激清流˙清流激墨」 德明藝廊 (臺北)

          「臺灣彩墨藝術西班牙特展」(西班牙)

          「海滄藝術展」 海滄文化館 (廈門)

            東街6號美術館( 杭州 )

            兩岸三地名家書畫展  採風美術館( 桃園)



2012-2013: 師大文保中心項目執行;

                     敦煌研究院委託修復董希文、李浴、李其瓊壁畫臨摹作品修復案

2013: 21世紀新彩墨美學與藝術風格學術座談會 邀請學者

2014:「筆墨革命」國際學術研討會  活動計劃總籌

2014:  澳門 高等院校書畫研習交流計劃兩岸四地學術研討會 邀請發表

2014:  師大與中央美院學術論文發表

2015:  逆˙滲˙透-臺灣彩墨創作的跨界與集結 新書發表論文

2015:  逆•滲•透—臺灣彩墨創作的跨界與集結概述 四川農業大學 藝術學院

2015:  我闖˙我創-重慶青年美術雙年展暨研討會  重慶 四川美院




˙〈文化並置、美學坐標—「意象」思維與「完形」美學的空間場域之相遇〉,發表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3《沉墨高揚論文集》。

˙〈從神話的內在性建構中思考自我生命經驗的意義〉,發表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4《沉墨高揚論文集》。

˙〈「墨變」-當代水墨新思維〉,發表於2014〈筆墨革命:歸素還真再出新貌〉計劃書

˙〈無照駕駛.空間擾動:臺灣水墨異種嫁接的現時伏筆〉,發表於2015《筆墨革命:歸素還真再出新貌》論文集,頁287-301。

˙〈隱形的存在:在記憶場址迴蕩中 製造無稽的視界〉,發表於2015《逆 滲 透-臺灣彩墨創作的跨界與集結》,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頁185-200。

˙〈細覺˙心視域-視覺隱喻與身體醒覺〉,發表於2016世代差異:臺灣彩墨的變與不變 師大博士生校園巡迴講座。



《浮生觀感》-林洪錢創作集

《當代彩墨形式結構新蘊》

《林洪錢作品集》

《逆 滲 透》-臺灣彩墨創作的跨界與集結 合著

《意化》 林洪錢畫集

《童年劇場》 林洪錢創作集



臺灣藝術大學  臺北市立美術館  

臺南縣縣政府  臺南市市政府

臺灣美術館    臺中市市政府  

新竹市市政府  臺北國父紀念館

彰化縣縣政府  新竹縣縣政府  

宜蘭縣文化局  臺北福華沙龍  

中國重慶市政府  溫世仁文教基金會  

福州畫院  上海臺聯  

陸儼少美術館  天龍藝術拍賣公司 

帝寶文教基金會  私人收藏家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

  廣藝中國畫學院官方微信













相關焦點

  • 「藝」起看導師風採——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人物畫方向
    中國畫學院是廣州美術學院最具傳統藝術特色的教學單位,六十多年來,作為我國南方主要的中國畫高等教育基地,在老一輩美術教育家關山月、黎雄才、楊之光等著名國畫家的引領下,歷經幾代教師的精心培育,為社會輸送了大批中國畫、壁畫、書法篆刻專業人才。
  • 2018福建教師招聘面試:高中美術《時代風採—現代中國畫、油畫...
    一、說教材 《時代風採——現代中國畫、油畫》是高中美術鑑賞第7課的內容。本課主要內容是了解中國近現代繪畫的藝術特色及代表畫家的作品鑑賞。並體味中國繪畫發展的歷史,了解西方油畫的發展對我國繪畫的影響。培養一雙發現美、鑑別美的眼睛,從而發現生活中的美,理解「藝術源於生活,並且高於生活」的藝術內涵。
  • 西安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2020年中國畫藝術研修班招生簡章
    學院擁有藝術學理論、美術學、設計藝術學三個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以及藝術碩士(MFA)、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資格和同等學歷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且於2014年獲批美術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 李思潔丨「學院--全國青年教師中國畫邀請展」參展畫家系列報導
    2006年畢業湖北美術學院研究生人物畫專業,獲碩士學位。現為湖北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師,湖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北省工筆畫學會會員。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中國畫學會、湖北美術館及多家專業美術機構收藏。主要參展獲獎有:2016年  2月,《騎手》入選2016年中國美術館賀歲大展——中華民族大團結全國美術作品展。並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 西安美術學院教授導師——麻元彬師生中國畫作品選
    本科、碩士研究生均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曾任職於西安美術學院造型藝術部擔任專業課教師。劉雪靜《草色入簾青》,70×70cm,紙本水墨,2017年邢聿烜邢聿烜,男,1984年8月生,陝西西安人。2007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獲學士學位。
  • 上海教師書法·板書·鋼筆字·中國畫大賽在上海第二工業大學開賽
    近日,2018年上海教師書法·板書·鋼筆字·中國畫大賽在上海第二工業大學舉辦。來自上海市教育系統43所高校、17個區縣、33個中職校的共計922位教師選手,分別參加書法、板書、鋼筆字、中國畫等四個項目中年組和青年組的比賽。
  • 中國美術學院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中國畫、書法學
    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中國畫、書法學」是中國美術學院13個獲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的其中兩個專業。 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下設中國畫系和書法系,以人物、山水、花鳥、綜合、書法與篆刻、書法學與教育六個專業方向開展教學。
  • 中國畫學院/灕江畫派學院教師金玟廷教授受邀赴京參加中國國慶70周年外國專家招待會
    國慶前夕,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外國專家招待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出席並致辭。我院教師金玟廷教授在人民大會堂前我院教師金玟廷教授與各國專家參加科創會談金玟廷工作簡歷: 廣西藝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社會科學研究系列研究員。
  • 中國畫作品|新時代 盛世情一一2021年南通大學藝術學院院展
    南通大學藝術學院藝術交流中心南通大學藝術學院美術館·中國畫作品·馮則義馮則義,1931年出生於江蘇省南通市,1957年畢業於山東師範學院美術專業,曾任南通大學美術設計學院教師、南通紫琅學院藝術系主任、教授、江蘇省中學美術教材副主編等職,現為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 全省近百位美術教師齊聚 探討「新時代浙派少兒中國畫創新教學」
    2019-03-29 17:35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朱美琳3月25日到3月29日,浙江省中小學師資培訓項目「新時代浙派少兒中國畫創新教學培訓」舉行,該培訓項目由金華職業技術學院、金華市東苑小學、金華市賓虹小學聯合舉辦。
  • 廈門三所藝術學院五位老師中國畫作品聯展即將開幕
    臺海網6月17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陳磊 通訊員 一蓮)端午佳節將至,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增加節日文化氛圍,6月23日(下周二)-29日,思明區文化館將舉辦「端午墨香溢思明」中國畫作品聯展。活動特邀廈門大學藝術學院、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集美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等三所學院的五位教師揮毫潑墨,抒發愛國愛家情懷,創作一批優秀作品,為市民提供一場豐盛而有蘊致的中國畫藝術作品展覽。活動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今年抗擊新冠疫情以來,思明文化館在庚子年夏至節氣委託廈門陽光書畫院策劃執行的首場學院派中國畫作品展,希望通過這批優秀的中國畫作品,讓更多人感受到傳統文化撫慰和鼓舞人心的力量。
  • 廣西藝術學院中國畫學院/廣藝考研/中國畫(山水)考研/專業分析
    學校簡介廣西藝術學院,簡稱「廣藝」,是中國7所省(區)屬綜合性藝術院校之一。一、專業了解中國畫包括水墨人物畫、工筆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等,主要研究中國畫構圖、布局、配色、繪畫技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進行國畫的創作、鑑定、宣傳以及書刊的美術編輯等。例如:人物畫、山水畫等國畫的繪製,齊白石、張大千等名家作品的真偽鑑定,書刊的國畫封面、插圖的設計、繪製等。
  • ​美院中國畫專業真的很難考嗎?或許是你不了解
    因為我們是學院中人,就得講文脈,講系統,講框架,講思想。」2018年成立的孿生國書院,其教學團隊由中國美術學院在職教師以及擁有多年教學經驗的美院碩士、博士畢業生組成,掌握著美院的一手教學和考學形勢和資料。
  • 江山如畫——中國畫名家邀請展
    1979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山水畫研究生班,為李可染先生研究生。2001年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2003年任中國畫研究院院長,2006年任中國國家畫院院長。現為中國國家畫院名譽院長、中國畫學會名譽會長、中國美協中國畫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畫創作研究院院長、中國畫美術館名譽館長、文化部「德藝雙馨」藝術家、國家一級美術師、博士生導師、中央文史館館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 【雅昌快訊】「為中國畫」全國高等藝術院校師生人物畫寫生作品展...
    (雅昌藝術網訊)4月18日上午,來自全國28所藝術院校的教師、學生寫生人物畫作品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正式開幕,展覽展出了107位在職教師以及90位在校學生所及提交的近200幅人物寫生作品。開幕式現場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範迪安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認為,人物畫寫生是學院中國畫教學的傳統,各個院校都給予了重視,在教學中既注重寫生中的鮮活性、生命性、現場感,也在基礎訓練中從寫生導向創作,提高學生的創作意識和研究創作的能力,使人物畫教學既有書齋的沉潛,更有來自現實生活的溫度。
  • 邀請函|「呦呦鹿鳴——當代中國畫作品展」即將開幕
    1984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並留校任教,英國劍橋大學《世界名人錄》入典名人。師從葉淺予、李可染、李苦禪、蔣兆和等眾多藝術大師。對中國畫人物、山水、花鳥、書法、篆刻、詩詞、中國畫鑑定等方面均有較高造詣,並精研古琴、京劇。其繪畫才能得到日本著名藝術大師加山又造的高度評價。1991年宋唯源先生開始海外講學遊歷十年,對中西方繪畫進行了深入系統研究,倡導中國繪畫「血脈純正」。
  • 展五項技能 秀教師風採 ——興寧區舉行2020年中小學 美術、書法教師「五項基本功」比賽
    為了進一步提高興寧區中小學美術、書法教師業務素質和專業水平,推進興寧區美術,書法教育的深入發展,近日,南寧市興寧區中小學美術、書法教師五項專業技能比賽在南寧市中興小學舉行。美術老師妙筆生輝,凝神屏氣,細描慢畫、添色加彩,充分展示了美術教師良好的繪畫功底。書法教師認真品味著漢字藝術魅力,飽蘸濃墨,激揚文字,所寫字體或大氣、或清秀、或剛健,盡其所能展現自身書法的才能和紮實的書寫基本功。一幅幅精美的字畫成了校園裡一道亮麗的風景,讓人瞬間置身於藝術的殿堂。
  • 喜報:西安美術學院中國畫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公布了2019年度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西安美術學院共有5個本科專業入選,中國畫專業進入建設點名單,說明中國畫專業本科教學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在新的一年裡,中國畫學院全體教職員工將再接再厲,繼續推動本科教學的內涵式發展,實現人才培養能力全面提升。
  • 美術研究|新媒體對中國畫教學的影響與對策研究!
    2.教學模式不合理——重理論輕實踐受到高校擴招的影響,大多數藝術類院校在中國畫課程設置上採取開班教學的模式,代替了傳統的師徒制教學模式,中國畫教學逐漸呈現大眾化趨勢,但由於教師配置嚴重不足,加之部分藝術類院校教師的專業素養較低,導致中國畫課程教學重理論輕實踐,學生對中國畫的理解不深,實踐時間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