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2 06:47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董小易 通訊員 甘佳釧
9月9日,一曲拉威爾的《圓舞曲》為杭州愛樂樂團2018-2019音樂季這個星光璀璨的開幕之夜畫上句號,可那僅僅只是起點。演奏古斯塔夫·馬勒的作品無疑是衡量一個交響樂團水準的標杆,談「馬」色變毫不誇張,在樂隊演奏水準逐漸成熟到第十年,杭州愛樂決定要做一件瘋狂的事:推出「瘋狂馬勒」系列,把馬勒全套十部交響曲完整地呈現一次,這也會讓杭州愛樂成為國內首個在一個音樂季內演出完全套馬勒交響曲的樂團。
就在9月21日晚,「瘋狂馬勒」系列的第一場「聆聽巨人:埃多·德·瓦特演繹馬勒第一交響曲」在杭州大劇院歌劇院隆重登場,這位灌制過馬勒全套交響曲的荷蘭指揮領軍人物執棒杭州愛樂,帶觀眾領略音樂巨匠馬勒波瀾壯闊的精神世界。
77歲的埃多·德·瓦特滿頭銀髮,風度翩翩。他是紐西蘭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同時也是安特衛普交響樂團、荷蘭廣播愛樂樂團與密爾沃基交響樂團的桂冠指揮。作為荷蘭指揮學派的領軍人物,也是當下最為活躍的荷蘭指揮,他還曾擔任舊金山交響樂團、明尼蘇達管弦樂團、香港管弦樂團、鹿特丹愛樂樂團和雪梨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享譽世界。
埃多·德·瓦特說,哪怕在世界範圍內,演滿十部馬勒交響曲的樂團也是非常少的,他幾乎從來沒有見過。馬勒交響曲很難,他也很高興能演奏馬勒第一交響曲。「今晚演奏的馬勒第一交響曲並不是他所有交響曲裡最好的作品,五年前,我曾經和同行談過,馬勒第一交響曲和他四五年後的作品相比,還是有不成熟的地方。不過,對我來說,它還是一部巨著,我19歲時第一次演繹它,後面多次演繹,還是會有不同的理解。觀眾想要理解這部作品,多聽幾次、演出前仔細看節目介紹,會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他說。
這也是埃多·德·瓦特第一次和杭州愛樂樂團合作。他很欣喜:「這是一個年輕、有活力的樂團,弦樂非常棒,木管聲部也非常好。」
音樂會的上半場,由鋼琴演奏家左章帶來「鋼琴之王」弗朗茨·李斯特的《A大調第二鋼琴協奏曲》,這首極其抒情、富有詩意的歌唱與充滿英雄豪情的奮進被李斯特結合到一起,而演繹者左章也是這樣一位極富想像力和感染力的鋼琴家。
生於1988年的左章雖然年輕,抬頭卻不簡單:但昭義的弟子,李雲迪的師妹,18歲考入美國伊斯曼音樂學院,22歲入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攻讀碩士,籤約哥倫比亞經紀公司,還是英國伊莉莎白女王鋼琴大賽大獎得主——也是獲此殊榮的第一位中國人。《洛杉磯時報》評價她「迷人、純藝術性的代表,充滿力量和激情。」 黑白鍵奏出莊重的快板,渾厚飽滿的音色,帶著壓抑,隨著音樂的進行,作曲家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平靜生活的渴望油然而生,左章的演奏細膩精緻,又充滿激情,極富現場感染力。音符仿佛在空氣中遊走,營造出李斯特的浪漫主義情懷。左章表示,從2013年開始就與杭州愛樂有密切的合作,今年恰逢杭州愛樂樂團建團十周年,將會與樂團合作兩場音樂會,有回家的感覺。當談起指揮埃多·德·瓦特時,左章也是眉飛色舞:「我在香港上學的時候,埃多·德·瓦特正好擔任香港管弦樂團的音樂總監,他的名聲如雷貫耳,這是我們的第一次合作,非常期待。」
下半場是由埃多·德·瓦特執棒樂團演繹的馬勒《第一交響曲》。埃多·德·瓦特是馬勒的,馬勒《第一交響曲》樂隊也是多次演奏,非常熟悉,這樣的組合自然是被許多觀眾所期許的。第一樂章鳥語花香,萬物萌動的景象,單簧管奏出布穀鳥叫般的歡快旋律,一切都活靈活現。第三樂章中有大家很熟悉的「兩隻老虎」的旋律。第四樂章中交替出現的安靜與混亂,像是正義與邪惡的搏鬥,全體圓號演奏家起立演奏,營造出光彩奪目且氣勢逼人的效果。整個樂隊木管聲部音色亮麗,銅管又充滿魄力,弦樂的發揮一如既往的穩,令首次與樂團合作的埃多·德·瓦特嘖嘖稱讚。
古斯塔夫·馬勒,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德奧音樂文化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九部交響曲和未完成的第十交響曲、《大地之歌》以及聲樂套曲《漫遊者之歌》、《少年魔號》、《悲嘆之歌》、《亡兒之歌》、《呂克特歌曲》等作品中繼承了自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和舒曼等前輩大師的傳統,同時又從時代精神很中汲取豐富營養,確立了一種充滿表現力的新的音樂語言。馬勒的創作構思宏偉,篇幅龐大,他的作品所蘊涵的精緻而富於情感變化的音樂語言,細緻入微的形象描繪與波瀾壯闊音樂場面的交匯,給現代的觀眾帶來了一種嶄新的音樂境界。
據悉,在成立十周年之際,杭州愛樂樂團還將推出「瘋狂馬勒」系列的現場實況錄音CD,作為十周年紀念品贈獻給關懷杭州愛樂的各界人士。十年春秋,十部馬勒,十張CD。值得一提的是,杭州愛樂樂團的亞洲巡演又將開啟下半段旅程,10月1日,樂團將獻演第20屆泰國曼谷音樂舞蹈節,10月7日,還將前往日本東京獻演2018亞洲交響樂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