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愛樂十場「瘋狂馬勒」交響樂開演

2020-12-25 浙報融媒體

2018-09-22 06:47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董小易 通訊員 甘佳釧

9月9日,一曲拉威爾的《圓舞曲》為杭州愛樂樂團2018-2019音樂季這個星光璀璨的開幕之夜畫上句號,可那僅僅只是起點。演奏古斯塔夫·馬勒的作品無疑是衡量一個交響樂團水準的標杆,談「馬」色變毫不誇張,在樂隊演奏水準逐漸成熟到第十年,杭州愛樂決定要做一件瘋狂的事:推出「瘋狂馬勒」系列,把馬勒全套十部交響曲完整地呈現一次,這也會讓杭州愛樂成為國內首個在一個音樂季內演出完全套馬勒交響曲的樂團。

就在9月21日晚,「瘋狂馬勒」系列的第一場「聆聽巨人:埃多·德·瓦特演繹馬勒第一交響曲」在杭州大劇院歌劇院隆重登場,這位灌制過馬勒全套交響曲的荷蘭指揮領軍人物執棒杭州愛樂,帶觀眾領略音樂巨匠馬勒波瀾壯闊的精神世界。

77歲的埃多·德·瓦特滿頭銀髮,風度翩翩。他是紐西蘭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同時也是安特衛普交響樂團、荷蘭廣播愛樂樂團與密爾沃基交響樂團的桂冠指揮。作為荷蘭指揮學派的領軍人物,也是當下最為活躍的荷蘭指揮,他還曾擔任舊金山交響樂團、明尼蘇達管弦樂團、香港管弦樂團、鹿特丹愛樂樂團和雪梨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享譽世界。

埃多·德·瓦特說,哪怕在世界範圍內,演滿十部馬勒交響曲的樂團也是非常少的,他幾乎從來沒有見過。馬勒交響曲很難,他也很高興能演奏馬勒第一交響曲。「今晚演奏的馬勒第一交響曲並不是他所有交響曲裡最好的作品,五年前,我曾經和同行談過,馬勒第一交響曲和他四五年後的作品相比,還是有不成熟的地方。不過,對我來說,它還是一部巨著,我19歲時第一次演繹它,後面多次演繹,還是會有不同的理解。觀眾想要理解這部作品,多聽幾次、演出前仔細看節目介紹,會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他說。

這也是埃多·德·瓦特第一次和杭州愛樂樂團合作。他很欣喜:「這是一個年輕、有活力的樂團,弦樂非常棒,木管聲部也非常好。」

音樂會的上半場,由鋼琴演奏家左章帶來「鋼琴之王」弗朗茨·李斯特的《A大調第二鋼琴協奏曲》,這首極其抒情、富有詩意的歌唱與充滿英雄豪情的奮進被李斯特結合到一起,而演繹者左章也是這樣一位極富想像力和感染力的鋼琴家。

生於1988年的左章雖然年輕,抬頭卻不簡單:但昭義的弟子,李雲迪的師妹,18歲考入美國伊斯曼音樂學院,22歲入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攻讀碩士,籤約哥倫比亞經紀公司,還是英國伊莉莎白女王鋼琴大賽大獎得主——也是獲此殊榮的第一位中國人。《洛杉磯時報》評價她「迷人、純藝術性的代表,充滿力量和激情。」 黑白鍵奏出莊重的快板,渾厚飽滿的音色,帶著壓抑,隨著音樂的進行,作曲家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平靜生活的渴望油然而生,左章的演奏細膩精緻,又充滿激情,極富現場感染力。音符仿佛在空氣中遊走,營造出李斯特的浪漫主義情懷。左章表示,從2013年開始就與杭州愛樂有密切的合作,今年恰逢杭州愛樂樂團建團十周年,將會與樂團合作兩場音樂會,有回家的感覺。當談起指揮埃多·德·瓦特時,左章也是眉飛色舞:「我在香港上學的時候,埃多·德·瓦特正好擔任香港管弦樂團的音樂總監,他的名聲如雷貫耳,這是我們的第一次合作,非常期待。」

下半場是由埃多·德·瓦特執棒樂團演繹的馬勒《第一交響曲》。埃多·德·瓦特是馬勒的,馬勒《第一交響曲》樂隊也是多次演奏,非常熟悉,這樣的組合自然是被許多觀眾所期許的。第一樂章鳥語花香,萬物萌動的景象,單簧管奏出布穀鳥叫般的歡快旋律,一切都活靈活現。第三樂章中有大家很熟悉的「兩隻老虎」的旋律。第四樂章中交替出現的安靜與混亂,像是正義與邪惡的搏鬥,全體圓號演奏家起立演奏,營造出光彩奪目且氣勢逼人的效果。整個樂隊木管聲部音色亮麗,銅管又充滿魄力,弦樂的發揮一如既往的穩,令首次與樂團合作的埃多·德·瓦特嘖嘖稱讚。

古斯塔夫·馬勒,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德奧音樂文化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九部交響曲和未完成的第十交響曲、《大地之歌》以及聲樂套曲《漫遊者之歌》、《少年魔號》、《悲嘆之歌》、《亡兒之歌》、《呂克特歌曲》等作品中繼承了自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和舒曼等前輩大師的傳統,同時又從時代精神很中汲取豐富營養,確立了一種充滿表現力的新的音樂語言。馬勒的創作構思宏偉,篇幅龐大,他的作品所蘊涵的精緻而富於情感變化的音樂語言,細緻入微的形象描繪與波瀾壯闊音樂場面的交匯,給現代的觀眾帶來了一種嶄新的音樂境界。

據悉,在成立十周年之際,杭州愛樂樂團還將推出「瘋狂馬勒」系列的現場實況錄音CD,作為十周年紀念品贈獻給關懷杭州愛樂的各界人士。十年春秋,十部馬勒,十張CD。值得一提的是,杭州愛樂樂團的亞洲巡演又將開啟下半段旅程,10月1日,樂團將獻演第20屆泰國曼谷音樂舞蹈節,10月7日,還將前往日本東京獻演2018亞洲交響樂周。

相關焦點

  • 馬勒寫過幾部交響樂?
    馬勒究竟寫過幾部交響樂?按音樂西方音樂史的編號是9部,但我們也可以認為馬勒一共寫了11部。古斯塔夫·馬勒的交響樂,是古典音樂愛好者的「必修課」。那麼,馬勒究竟寫過幾部交響樂呢?如果我們接受音樂西方音樂史的編號,那就是9部。
  • 紀念馬勒逝世百年 大劇院將上演馬勒十大交響樂
    100年後,馬勒在中國「復活」  紀念馬勒逝世百年,國家大劇院將上演馬勒十大交響樂,西蒙·拉特、艾森巴赫等加盟    1894年3月29日下午,19世紀偉大指揮家馮·彪羅的葬禮在德國漢堡舉行,現場有近3000人聆聽著童聲合唱的讚歌,馬勒便是其中之一
  • 今年杭州愛樂的兒童音樂會懷舊歌曲讓家長也追憶童年
    剛過去的這個兒童節,杭州愛樂樂團陪伴孩子近10年的品牌演出——兒童音樂會再次在杭州大劇院歌劇院上演。為了讓每年的兒童音樂會豐富多彩,杭州愛樂絞盡腦汁想了很多點子。2014年,扮演動物園管理員的默劇大師丹·卡明,與杭州愛樂一起,用肢體和交響樂將各種各樣的動物都搬上舞臺;2015年的兒童音樂會,上下半場分別是《動物狂歡節》和《彼得與狼》;2016年則是包含《米老鼠》《阿拉丁神燈》《101斑點狗》《小美人魚》《冰雪奇緣》等多部動畫片主題曲的動畫音樂會;2017年乾脆首次推出音樂會版兒童歌劇《糖果屋》;去年則是列奧波爾得·莫扎特《玩具交響曲》。
  • 國家大劇院10部馬勒怎麼啃?編制超常 四處借人
    到2010年底,在大劇院的舞臺上演的馬勒交響曲已覆蓋第一、四、五、六、七、九、十,完成了馬勒10部交響曲中的7部。  「最近10年來,馬勒作品在中國演出得越來越多了。相比上世紀90年代那會兒,現在樂團的演奏水平可是提高了不少。那會兒演馬勒,可能要排練10天,甚至是半個月都有可能。現在不一樣了,一個成熟的正規交響樂團一般需要4天、8個排練就能完成了。」張藝說。
  • ...崑曲,馬勒,上海,長徵,瀘定橋,豐碑,交響樂,演出,-上海頻道-東方網
    創作團隊選擇了馬勒的交響樂《大地之歌》,正是因為切合了《大地之歌》與長徵的完美接合點。「並非刻意為之,可謂順手拈來。」在編劇喻榮軍看來,馬勒音樂的悲壯,與長徵故事形成一種精神上的振蕩共鳴,「長徵是我們信仰的基石,這種壯舉的精神力量是世界性的。昔日的硝煙已經散去,他們的犧牲不容忘卻,他們的奮鬥必須銘記。
  • 福利|來聽馬勒音樂會 他把李白的詩寫進了交響樂
    3月12日是該系列音樂會的第一場,取名《穿越「詩」完全馬勒——「大地之歌」》。顧名思義,你將能在這場音樂會裡聽到馬勒的代表作之一《大地之歌》。《大地之歌》共六個樂章,學者們一致認定第一樂章《塵世苦難的飲酒歌》源自李白的《悲歌行》;第四樂章《美人》亦出自李白之手,題為《採蓮曲》;第五樂章《春天裡的醉漢》則脫胎於李白的《春日醉起言志》;而第六樂章《告別》則是孟浩然《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和王維《送別》二詩拚合而成。六個樂章共用七首唐詩,當這首交響樂在中華大地上再次奏響,又該是如何的感受?
  • 柏林愛樂演奏名作向大師致敬 杜達梅爾指揮馬勒五引爆全場
    當晚,著名指揮家古斯塔沃·杜達梅爾與柏林愛樂樂團合作上演了伯恩斯坦《嬉遊曲》以及馬勒《第五交響曲》,不論音樂廳內還是進行現場直播的新聞發布廳和藝術資料中心均座無虛席,近2500名觀眾成為這場「超級」音樂盛會的親歷者、見證者。
  • 柏林愛樂卡拉揚學院樂團首次來中國 杭州聽眾有福了
    7月8日下午,杭州城市的「文化金名片」杭州愛樂樂團與「古典音樂燈塔」柏林愛樂卡拉揚學院在杭州大劇院舉行籤約儀式。杭州愛樂樂團黨支部書記李亮與柏林愛樂卡拉揚學院院長彼得·瑞格鮑爾代表雙方進行籤約。據悉,雙方今後將積極推動中德兩國之間的音樂交流及文化活動,卡拉揚學院將在優秀人才的培養和提升上為杭州愛樂樂團提供大力支持。
  • 杭州愛樂樂團2020-2021音樂季發布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宇浩特邀33位中外藝術家,規劃21套交響音樂會、1場音樂會歌劇、2部芭蕾舞劇以及4套室內樂音樂會……9月17日,杭州愛樂樂團正式官宣了2020-2021音樂季。這一次,杭州愛樂樂團也將邀請梵志登、根特·赫比希、艾度·迪·華特、亞歷山大·拉赫巴裡、米歇爾·耐斯特洛維茨、約夏·貝爾、洛倫茨·納斯圖裡克、伊沃·波格萊裡奇、薩賓·梅耶、巴裡·道格拉斯、鄧泰山等國際重量級指揮和獨奏大師前來合作,拓寬著樂團的國際視野。
  • 觀察| 從「抱團取暖」到發展迅猛,交響樂的「中國力量」如何崛起
    這其中包括滬上本地上海愛樂樂團9場系列音樂會,以及北京交響樂團、湖南交響樂團、浙江交響樂團、黑龍江交響樂團、陝西愛樂樂團、江蘇省交響樂團、杭州愛樂樂團和蘇州交響樂團等8支外省市職業樂團輪番登臺。 職業樂團數量猛增,還差什麼? 「中國本土交響樂團發展勢頭十分迅猛。」
  • 生日快樂,中國愛樂樂團
    2001年9月至2002年7月第一個音樂季的重要演出包括當代作曲大師菲利普·格拉斯大提琴協奏曲的「世界首演」、柏遼茲《浮士德的沉淪》以及由中國愛樂樂團委約創作的京劇交響樂《楊門女將》等。在接下來的音樂季中,餘隆指揮中國愛樂樂團與近千名中外音樂家合作,完成了馬勒第八《千人》交響曲的中國首演,成為中國當代樂界具有歷史意義的盛事。
  • 佳音正當時 杭州愛樂樂團2020-2021音樂季正式發布
    9月17日,杭州愛樂樂團在杭州大劇院舉辦了2020-2021音樂季新聞發布會,向期待已久的樂迷宣布:音樂不會缺席,我們終將到來。好戲不怕晚,佳音正當時。這是杭州愛樂樂團的第12個音樂季,所有精心準備的音樂會背後都充滿了跌宕起伏的權衡與抉擇——國外的藝術家是否邀請?國內的藝術家是否有檔期?音樂會的時間如何調整得更為人性化?凡此種種,都是樂團藝術總監楊洋一直以來縈繞於心、糾結於懷的事。
  • 鄭小瑛:九十不言老 愛樂無止境
    新中國首位歌劇、交響樂女指揮家鄭小瑛——九十不言老 愛樂無止境(講述·一輩子一件事)人物小傳鄭小瑛:新中國第一位歌劇、交響樂女指揮家、教育家。祖輩閩西客家人,上世紀60年代留學蘇聯國立莫斯科音樂學院,曾任中央歌劇院首席指揮、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主任,獲中國歌劇事業特別貢獻獎、文華指揮獎、「金鐘獎」終身成就獎等榮譽。
  • 2020「貝多芬年」與2021「馬勒年」慶典在申城高潮迭起
    ②此前,上海歌劇院就曾策劃了《馬勒——大地之歌交響音樂會》,以紀念馬勒逝世105周年。 ③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牽頭舉辦長達16小時的音樂會致敬「樂聖」。 (均資料照片)製圖:李潔2020年,是「樂聖」 貝多芬誕辰250周年。
  • 中國愛樂公布新樂季演出 將上演21場音樂會
    央廣網北京8月25日消息 中國愛樂樂團昨日對外公開「2020-2021音樂季」的演出安排,本季演出將於9月11日正式開幕,屆時將帶來16場交響音樂會與5場室內樂音樂會。受疫情影響,中國愛樂樂團在上一個音樂季裡策劃的「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系列音樂會」中的多場演出取消。為了彌補這個遺憾,中國愛樂樂團將在9月11日用一場貝多芬專場音樂會為整個音樂季拉開序幕。
  • 上海愛樂樂團發布2020-2021音樂季
    上海愛樂樂團音樂總監張藝(左)和團長孫紅(右)2020-2021音樂季共計音樂會28套29場,保留「大師與經典」、「音樂多稜鏡」、「節慶」、「走近愛樂」四大類別,以向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獻禮為推介亮點,繼續大力支持原創和華人作曲家的交響樂作品,同時甄選部分在上個樂季中未能如期與觀眾見面的經典作品融匯到新樂季中,希望樂團通過古典音樂的極致魅力
  • 馬勒在創作這部英雄主義作品時,原來早已充滿痛苦與掙扎
    △深圳交響樂團△指揮家張藝△音樂評論家、文化學者劉雪楓馬勒在世界音樂發展史上所處的地位既獨特又具有非凡的意義,他不僅是19世紀晚期浪漫主義樂派中的重要代表人物,更是交響樂歷史上的又一座豐碑。馬勒的作品在藝術風格上繼承了後期浪漫派音樂的傳統,並極力擴展交響樂的表現力。他充分發揮每件樂器的特點,形成了色彩無比絢麗的配器效果,從極其纖細、清柔的輕奏到濃重而震撼人心的強奏,瞬息萬變、色彩繽紛。馬勒《第六交響曲》是自貝多芬以來真正偉大的英雄主義作品,它的誕生距貝多芬的《英雄》恰好100年。
  • 馬勒「大地之歌」古典樂與唐詩的不解之緣
    馬勒「大地之歌」古典樂與唐詩的不解之緣   時間:3月12日19:30  地點:杭州大劇院 歌劇院  指揮:呂紹嘉
  • 杭州愛樂全球「求賢」,驚動四海
    記者 厲瑋 文 特約攝影 金晶 「這次準備的曲子量特別大,為了備考杭州愛樂,我閉關修煉,三四天沒有出門了。」一年一度的杭州愛樂樂團招聘於前日正式開啟,從曼哈頓音樂學院遠道而來的劉博超就是樂考大軍中的一員。在他看來,今年杭州愛樂樂團的開年第一考是「動了真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