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馬勒逝世百年 大劇院將上演馬勒十大交響樂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100年後,馬勒在中國「復活」

  紀念馬勒逝世百年,國家大劇院將上演馬勒十大交響樂,西蒙·拉特、艾森巴赫等加盟

    1894年3月29日下午,19世紀偉大指揮家馮·彪羅的葬禮在德國漢堡舉行,現場有近3000人聆聽著童聲合唱的讚歌,馬勒便是其中之一。據說,馬勒聽到第一句「復活,是的,你將復活」,便有如身受電擊。回家後,他開始動筆,寫下了名為《復活》的第二交響曲。

  百餘年後,時間即將來到2011年7月9日下午15時。在北京,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陳佐湟將帶著國交和年輕的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上演這場《復活》交響曲。而其中最為經典的「葬禮」樂章還將「復原」當年馬勒參加彪羅葬禮的情境。而這,也是未來5個月,在同一音樂廳將要上演的10道「馬勒大餐」的序曲。

  去年是音樂巨匠馬勒誕辰150周年,今年則是他去世100周年。作為紀念,各大唱片公司都已經推出大部頭的馬勒套裝,其中馬勒的十大交響曲無疑是重中之重。而從本周末到12月2日,國家大劇院將在5個月時間裡,上演馬勒的全部交響曲,合作者包括艾森巴赫、大衛·辛曼、夏巴多等世界一流指揮家和蘇黎世管弦樂團、亞洲愛樂樂團等一流樂團,作為對馬勒逝世百年的紀念。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和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也將成為系列演出的主力樂團之一,除陳佐湟指揮馬勒第二交響曲為整個紀念活動揭幕之外,中國指揮家張藝還將指揮馬勒的第七交響曲。

  馬勒在普通聽眾中略顯陌生,不過這位處於古典音樂激烈變革時代的音樂巨匠在音樂史上影響巨大。而在西方古典音樂家當中,馬勒與中國關係殊深,他的交響套曲《大地之歌》,便是採用七首中國唐詩的德文版作為歌詞,在西方音樂史上絕無僅有。在馬勒逝世100年後,中國終於迎來馬勒交響樂作品的完整演出,堪稱馬勒在中國的完美「復活」。

  古斯塔夫·馬勒(1860-1911)

  奧地利作曲家、指揮家,浪漫主義晚期代表作曲家之一。他的音樂創作多採用動機發展手法,承襲了華格納的傳統。他的音樂是通向20世紀無調性音樂的橋梁,在音樂風格上是浪漫主義的延續,他善於把哲理與通俗、個性與民族性、浪漫與現代的音樂糅合在一起。

  ■ 馬勒節目單

  時間 樂團 指揮 曲目 

  7月9日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 陳佐湟 馬勒第二交響曲

  7月16日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 裡爾·夏巴多 馬勒第三交響曲

  8月4日 亞洲愛樂樂團 鄭明勳 馬勒第四交響曲

  8月12日 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 艾森巴赫 馬勒第一交響曲

  9月28日 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 張藝 馬勒第七交響曲

  10月29日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 伊歐·萊維 馬勒第八交響曲

  11月4日 蘇黎世市政廳管弦樂團 大衛·辛曼 馬勒第五交響曲

  11月6日 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 馬爾科 馬勒第十交響曲

  11月11日 柏林愛樂樂團 西蒙·拉特 馬勒 第九交響曲

  12月2日 捷克愛樂樂團 克勞斯·弗洛爾 馬勒第六交響曲

  ■ 馬勒看點

  艾森巴赫指揮大劇院管弦樂團 馬勒一

  艾森巴赫在1998年和2008年曾先後與休斯敦交響樂團和柏林德意志交響樂團錄製過這部交響曲,馬勒用樂符在作品中隱藏的花朵、溪流和狂風暴雨、巨人之死在艾森巴赫的詮釋下生動萬分。

  陳佐湟指揮國交/大劇院管弦樂團 馬勒二

  在這部題為《復活》的交響曲中馬勒首次提出了「為何而生?為何而苦惱」這樣的哲學問題,演出現場效果極為震撼。馬勒在譜寫這部作品的時候在原譜的第一樂章末尾標註了「需休息五分鐘」字樣,可見這部交響曲對樂手和觀眾的體力和耐力都是很大的考驗。

  夏巴多指揮大劇院管弦樂團/國交 馬勒三

  馬勒第三交響曲歷來被認為最能表現出馬勒內心童真的一面,在第三交響曲中馬勒首次將詩歌的結構性巧妙地運用到了音樂中。同時,馬勒第三交響曲也是一部時間極長的作品,一般意義上通常耗時100分鐘左右,被認為是「史上時間最長的交響曲」。

  鄭明勳指揮亞洲愛樂 馬勒四

  《第四交響曲》情緒樂觀、充滿愛意,從某種程度上回歸了維也納樂派的古典風格。韓國指揮鄭明勳組建的亞洲愛樂樂團有著華麗陣容,樂團中不少樂手來自紐約愛樂樂團、芝加哥交響樂團、倫敦交響樂團這樣的一流樂團,最優秀的亞裔音樂家從世界各地集結於此。

  大衛·辛曼指揮蘇黎世市政廳管弦樂團 馬勒五

  馬勒的《第五交響曲》是於1901年和1902年的夏天在德國麥爾尼格的沃爾特湖邊他新購置的度假屋中創作完成的,這便是著名的馬勒「作曲小屋」。其中第四樂章「小柔板」是馬勒對愛情的「音樂描述」,這一樂章也成為馬勒作品中最著名的樂章,常常在音樂會中被單獨演奏。電影《魂斷威尼斯》的主人公便是以馬勒為原型,而電影中對馬勒第五交響曲的運用也成為了經典中的經典。大衛·辛曼與蘇黎世市政廳管弦樂團在最近幾年錄製的全套馬勒交響曲是近年銷量最好的馬勒全集,其中第五交響曲得到極高的評價。

  弗洛爾指揮捷克愛樂 馬勒六

  第六交響曲題為「悲劇」。馬勒與捷克有著深厚的淵源,馬勒出生的小鎮本屬於捷克領土,後被奧匈帝國侵佔,在二戰後該地區又歸還給捷克,因而馬勒也算是半個「捷克作曲家」,而馬勒也對捷克愛樂樂團大加讚賞。

  馬勒的第七交響曲正是由捷克愛樂樂團在1908年由馬勒親自指揮進行首演。作為承載著捷克音樂傳統與精神的樂團,捷克愛樂樂團長久以來一直是馬勒的權威演繹者。

  張藝指揮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 馬勒七

  第七交響曲同樣基本完成於「馬勒小屋」,全曲在1905年8月15日脫稿,卻直至1908年9月19日這首交響曲才進行了首演。近年來在張藝的帶領下,中國國家芭蕾舞團交響樂團成為成長最迅速的樂團之一,而張藝則被觀眾和業內人士稱為「樂迷型指揮」。

  萊維指揮國交/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 馬勒八

  馬勒這部交響曲的演出需要近千人同臺演奏,因而又稱為「千人交響」。在演出的規模上這部作品是無可匹敵的,由馬勒指揮首演時共動用了1004人。也正是因為如此的規模,每一次組織演奏馬勒八都成為了一件轟動全城的事情,並且由於馬勒八所佔場地過大,許多演出都放在非音樂廳的場地進行,如西蒙·拉特曾在曼聯的主場老特拉福德球場指揮過馬勒第八交響曲。

  西蒙·拉特指揮柏林愛樂 馬勒九

  馬勒作於1909年至1910年的第九交響曲已讓他全部放下了交響曲對他的羈絆,「死亡」與「告別」成為這一作品的重要主題。作為柏林愛樂樂團的藝術總監,西蒙·拉特在年輕時便以指揮馬勒見長,早在伯明罕市立交響樂團時期就躋身於馬勒權威,並最終成為新一代指揮家詮釋馬勒的標杆。

  馬爾科指揮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 馬勒十

  第十號交響曲作於1910年至1911年,是馬勒的最後作品。因馬勒本人於創作該交響曲期間逝世,因此被視為「未完成的交響曲」。此次國家大劇院的馬勒系列音樂會便選擇了只上演第一樂章「柔版」,指揮則是德國人馬爾科。在今年5月的萊比錫馬勒節上,馬爾科上演了第十交響曲,他太極一般的指揮動作讓全世界領略到了他的指揮藝術。

  記者 姜妍

  周皓、梁偉麗、倪敏對專題亦有貢獻

相關焦點

  • 大劇院十部交響曲紀念馬勒百年 7月拉開大幕
    京華時報訊 (記者楊楊)昨天,在國家大劇院舉辦的馬勒系列音樂會新聞發布會上,國家大劇院音樂總監陳佐湟宣布,國家大劇院將從7月9日至12月2日推出馬勒的十部交響曲,以紀念馬勒逝世百年。  馬勒的十部交響曲以編制龐大和演奏難度高而著稱。
  • 國家大劇院10部馬勒怎麼啃?編制超常 四處借人
    在卡普蘭「拓荒」之後,國內樂團開始陸續上演馬勒的作品,比如,中國國家交響樂團1996年成立後的新樂季,湯沐海指揮演奏馬勒第一交響曲,大放異彩。近年來,中國愛樂樂團等也數次上演馬勒的交響曲。  另據樂評人唐若甫粗略統計,國家大劇院自2007年年底正式開業以來,3年多時間內推出馬勒作品音樂會至少20場。
  • 馬勒寫過幾部交響樂?
    馬勒究竟寫過幾部交響樂?按音樂西方音樂史的編號是9部,但我們也可以認為馬勒一共寫了11部。古斯塔夫·馬勒的交響樂,是古典音樂愛好者的「必修課」。那麼,馬勒究竟寫過幾部交響樂呢?如果我們接受音樂西方音樂史的編號,那就是9部。
  • 2020「貝多芬年」與2021「馬勒年」慶典在申城高潮迭起
    ②此前,上海歌劇院就曾策劃了《馬勒——大地之歌交響音樂會》,以紀念馬勒逝世105周年。 ③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牽頭舉辦長達16小時的音樂會致敬「樂聖」。 (均資料照片)製圖:李潔2020年,是「樂聖」 貝多芬誕辰250周年。
  • 馬勒「復活」新音樂季 希望明年一切順利
    因疫情打亂了節奏,北京交響樂團2020年上半年被迫取消了23場演出,其中包括原定於2月22日,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舉辦的樂季開幕音樂會上演馬勒的《第五交響曲》。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時,李飈表示:「明天2月28日,我們將以馬勒的《第二交響樂》開啟2021年度音樂季,這部交響樂的另一個名字又叫《復活交響曲》。
  • 福利|來聽馬勒音樂會 他把李白的詩寫進了交響樂
    浙江新聞客戶端見習記者
  • ...崑曲,馬勒,上海,長徵,瀘定橋,豐碑,交響樂,演出,-上海頻道-東方網
    第十八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推出「愛我中華,砥礪前行」——紀念長徵勝利80周年系列演出,通過不同表演形式塑造不同藝術形象,謳歌長徵途中紅軍戰士頑強不屈的革命精神。  今明兩天,原創崑曲史詩《飛奪瀘定橋》和《長徵組歌》將分別在東方藝術中心、上海城市草坪音樂廣場上演。此前大型交響劇詩《長徵:不朽的豐碑》和《長徵路上民歌行》兩場音樂會的成功演出收穫滿堂彩,令不少觀眾對此充滿期待。
  • 北京交響樂團發布2021年度音樂會計劃 以馬勒的「復活」開啟全新...
    因疫情打亂了節奏,北京交響樂團2020年上半年被迫取消了23場演出,其中包括原定於2月22日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舉辦的樂季開幕音樂會上演奏馬勒的《第五交響曲》。在接受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採訪時,李飈表示:「2月28日,我們將以馬勒的《第二交響曲》開啟2021年度音樂季,這部交響樂的另一個名字又叫《復活交響曲》。
  • 馬勒《大地之歌》廣州將上演 莫華倫曹錚獻唱
    3月29日,馬勒《大地之歌》交響音樂會——馬勒系列音樂會首場音樂會將在星海音樂廳上演,這將是廣州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餘隆曾經提出的「用四個樂季的時間將馬勒的交響樂作品演奏完畢」的一個起點。  當晚,曾於2002年在執棒馬勒第八交響曲(《千人交響曲》)中國首演的指揮家餘隆,將再次執棒演出《大地之歌》的廣州演出。
  • 柏林愛樂演奏名作向大師致敬 杜達梅爾指揮馬勒五引爆全場
    11月22日晚,柏林愛樂樂團時隔七年之久再登國家大劇院,為「醇·萃古典」系列音樂會再掀高潮。當晚,著名指揮家古斯塔沃·杜達梅爾與柏林愛樂樂團合作上演了伯恩斯坦《嬉遊曲》以及馬勒《第五交響曲》,不論音樂廳內還是進行現場直播的新聞發布廳和藝術資料中心均座無虛席,近2500名觀眾成為這場「超級」音樂盛會的親歷者、見證者。
  • 杭州愛樂十場「瘋狂馬勒」交響樂開演
    就在9月21日晚,「瘋狂馬勒」系列的第一場「聆聽巨人:埃多·德·瓦特演繹馬勒第一交響曲」在杭州大劇院歌劇院隆重登場,這位灌制過馬勒全套交響曲的荷蘭指揮領軍人物執棒杭州愛樂,帶觀眾領略音樂巨匠馬勒波瀾壯闊的精神世界。77歲的埃多·德·瓦特滿頭銀髮,風度翩翩。
  • 哈爾濱交響樂團成功演繹馬勒「復活」交響曲
    參加演出的演奏員、獨唱演員和合唱團達到230多人,這也是哈爾濱交響樂團首次完整演奏《馬勒第二交響曲》「復活」。 指揮大師湯沐海指揮哈響演奏馬勒「復活」 《馬勒第二交響曲》「復活」是馬勒的優秀代表性作品之一,以其樂隊編制龐大和演奏難度超高而聞名,被列為世界十大交響曲之一
  • 馬勒在創作這部英雄主義作品時,原來早已充滿痛苦與掙扎
    此外,深圳交響樂團還將於12月3日16:30在深圳音樂廳舉辦「音樂·會講」公益導賞活動,請著名音樂評論家、文化學者劉雪楓為觀眾進行「馬六」的導賞。△深圳交響樂團△指揮家張藝△音樂評論家、文化學者劉雪楓馬勒在世界音樂發展史上所處的地位既獨特又具有非凡的意義,他不僅是19世紀晚期浪漫主義樂派中的重要代表人物,更是交響樂歷史上的又一座豐碑。
  • Mahler Symphony No.5-瓦圖/莫耶爾自由舞|馬勒第五交響曲 瓦圖/...
    瓦圖/莫耶爾本賽季自由舞音樂來自奧地利作曲家馬勒的第五交響曲。馬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作曲家、指揮家。1860年7月7日生于波希米亞卡裡什特。馬勒從小就表現出音樂才能。
  • 這可能是唯一為2021「馬勒年」錄製的紀念唱片
    記者今天從上海交響樂團獲悉,樂團籤約世界知名的古典廠牌德意志留聲機公司(DG)即將推出的第二張唱片已錄製完成,而這恐怕也將是DG唱片為明年「馬勒年」錄製的唯一紀念唱片。圖說:唱片錄製現場 官方圖此次錄製的唱片包含兩部《大地之歌》。
  • 馬勒交響套曲《大地之歌》蓉城首演 傾聽飽含唐詩意境的交響曲
    中新四川網10月20日電 (王鵬)19日晚,荷蘭阿姆斯特丹樂團攜手川音交響樂團、成都交響樂團,在指揮家彼得·桑塔的帶領下,攜手女中音歌唱家梁寧、男高音歌唱家王豐以及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陳響,在錦城藝術宮上演了
  • 古典音樂已成為上海城市文化大IP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斷不少國家和地區籌劃多年的紀念活動:「古典音樂之都」奧地利維也納將原紀念音樂節延期至明年;貝多芬誕生地德國波恩也將「貝多芬藝術節」絕大部分日程延期至明年8月……  然而,在中國、在上海,圍繞貝多芬展開的各項紀念熱潮一浪高過一浪:3月,上海交響樂團推出上海交響在「線」場系列音樂會——春天;此後,上海大劇院推出「致敬樂聖貝多芬」系列演出;秋天,重裝啟幕的上海音樂廳推出貝多芬特展
  • 交響樂、詠梅、欒樹、宋元明,北交新年音樂會有點不一樣……
    12月2日、3日,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呈現了精彩的首演。回想起自9月開始的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系列音樂會,李飈總監高興地表示:「下半年,北交陸續推出了多場紀念貝多芬的專場音樂會,將這位偉大音樂家的幾部傳世之作獻給廣大樂迷。
  • 馬勒「大地之歌」古典樂與唐詩的不解之緣
    馬勒「大地之歌」古典樂與唐詩的不解之緣   時間:3月12日19:30  地點:杭州大劇院 歌劇院  指揮:呂紹嘉
  • 中國愛樂公布新樂季演出 將上演21場音樂會
    受疫情影響,中國愛樂樂團在上一個音樂季裡策劃的「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系列音樂會」中的多場演出取消。為了彌補這個遺憾,中國愛樂樂團將在9月11日用一場貝多芬專場音樂會為整個音樂季拉開序幕。除此之外,中國愛樂樂團還在新的音樂季裡策劃了「紀念古斯塔夫·馬勒逝世110周年系列音樂會」,上演馬勒的第一、第四與第七等三部交響曲,以及第五交響曲「小柔板」、呂克特歌曲等傑作,全方位展示這位生活在上一個世紀之交的音樂巨人形象。由於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多個海外國家肆虐,跨越國境的藝術交流受到了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