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hler Symphony No.5-瓦圖/莫耶爾自由舞|馬勒第五交響曲 瓦圖/...

2020-12-25 網易體育

瓦圖/莫耶爾本賽季自由舞音樂來自奧地利作曲家馬勒的第五交響曲。


作曲家筒介:


馬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作曲家、指揮家。1860年7月7日生于波希米亞卡裡什特。馬勒從小就表現出音樂才能。6歲開始學習鋼琴,15歲到維也納進音樂專科學校,三年以後進維也納音樂學院。20歲起受聘於三流的夏季劇院指揮小歌劇。1885年在萊比錫指揮孟德爾頌的《聖保羅》大獲成功。1888年被聘為布達佩斯皇家歌劇院指揮。後來又到了漢堡,在37歲時他接受維也納歌劇院握有絕對權力的指揮席位,遂成當代偉大指揮家之一。1899年發表他《第一交響曲》。此後在指揮之外,他創作不斷。他的代表作有九部交響曲,其中《第十交響曲》未能完成,後來經過編訂已上演了。為紀念他的早夭女兒的《亡兒之歌》十分感人,還有《大地之歌》、《旅人之歌》以及清唱劇《悲嘆之歌》等名作。

註:轉自花樣年華滑冰論壇。

本文來源:網易體育 作者: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哈爾濱交響樂團成功演繹馬勒「復活」交響曲
    參加演出的演奏員、獨唱演員和合唱團達到230多人,這也是哈爾濱交響樂團首次完整演奏《馬勒第二交響曲》「復活」。 指揮大師湯沐海指揮哈響演奏馬勒「復活」 《馬勒第二交響曲》「復活」是馬勒的優秀代表性作品之一,以其樂隊編制龐大和演奏難度超高而聞名,被列為世界十大交響曲之一
  • 豪華陣容帶來馬勒「復活交響曲」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張銳)記者獲悉,12月25日20:00,深圳交響樂團將在深圳音樂廳帶來音樂季年終鉅獻「進擊的巨人」音樂會,音樂總監林大葉執棒深交演奏馬勒《第二交響曲》。樂曲的聲樂部分,深圳交響樂團邀請了旅奧女高音歌唱家宋元明、旅歐女中音歌唱家朱慧玲和深圳歌劇舞劇院合唱團、深圳交響樂團合唱團共同演繹。
  • 紀念馬勒逝世百年 大劇院將上演馬勒十大交響樂
    而這,也是未來5個月,在同一音樂廳將要上演的10道「馬勒大餐」的序曲。  去年是音樂巨匠馬勒誕辰150周年,今年則是他去世100周年。作為紀念,各大唱片公司都已經推出大部頭的馬勒套裝,其中馬勒的十大交響曲無疑是重中之重。
  • 夏伊指揮馬勒《第六交響曲》:這不是悲劇,而是英雄的戰歌
    10月15日晚,在指揮家裡卡多·夏伊的帶領下,琉森音樂節管弦樂團再度來到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以一部長達80分鐘的馬勒《第六交響曲》拉開為期三天的演出大幕。《第六交響曲》是作曲家馬勒情感最劇烈的一部作品,也是馬勒唯一一部以悲劇結尾的交響曲,人稱「悲劇」交響曲。
  • 這5部《第六交響曲》,每部都盪氣迴腸
    讓人非常驚異的是,貝多芬《第六「田園」交響曲》與《第五「命運」交響曲》這兩部大相逕庭的作品寫於同時。後來,這部作品就又被稱為「悲劇交響曲」 馬勒曾說:「我的《第六交響曲》將不斷產生謎團。」他又一次預言成功了,時至今日,除了音樂本身的博大深邃外,這部交響曲還有比馬勒其他作品都要多的令世人津津樂道的八卦。
  • 大劇院十部交響曲紀念馬勒百年 7月拉開大幕
    京華時報訊 (記者楊楊)昨天,在國家大劇院舉辦的馬勒系列音樂會新聞發布會上,國家大劇院音樂總監陳佐湟宣布,國家大劇院將從7月9日至12月2日推出馬勒的十部交響曲,以紀念馬勒逝世百年。  馬勒的十部交響曲以編制龐大和演奏難度高而著稱。
  • 林肯公園NBA主題曲盤點 林肯公園Battle Symphony戰爭交響曲試聽歌詞
    3、Battle Symphony (戰爭交響曲)  戰爭交響曲是2016-17賽季的季後賽主題曲。庫裡、哈登、吉諾比利,當一幕幕閃過;詹姆斯、萊昂納德、杜蘭特,當鏡頭不斷切換,距離我們最近的比賽重新勾起回憶,在充滿金屬質感的音樂中,球迷總能尋找到積極努力的態度。
  • ♫ 聽歌學英語∣Battle Symphony
    我聽到我的戰樂響起All the world in front of me浩航世界呈現在眼底If my armor breaks若我鎧甲被打碎I'll fuse it back together我要將碎片熔鑄縫合Battle symphony戰鬥交響曲Please just don't give up on me
  • 布魯克納的交響曲
    但是,音樂史卻將他置於與馬勒對比的單元,歸入後期浪漫主義。其實,他比馬勒大36歲,他去世時,馬勒剛完成他的《第三交響曲》。「馬勒的音樂是世俗的,布魯克納的音樂是宗教的。」這是因為,馬勒嚮往與歌頌上帝,都是為了在痛苦掙扎中尋找充滿誘惑的「超現實」,本質上,他是一個浪漫的感傷主義者。
  • 誰的交響曲能與貝多芬一較高下?答案竟是他
    馬勒的音樂如同紛繁世界的投影,他對愛與生命的思考,就像是這個世界的靈魂。有哪位作曲家,可以同貝多芬競爭世人最愛之交響曲作者的位置?莫扎特、勃拉姆斯,還是柴可夫斯基?答案是馬勒。世界上許多樂團的演出數據已證明,當代聽眾對馬勒交響曲的熱愛完全不亞於對貝多芬的青睞。
  • 作曲家馬勒《大地之歌》中的「唐詩之謎」
    喜歡古典音樂的人,不會不知道馬勒。喜歡馬勒的人,不會不知道《大地之歌》。馬勒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著名的浪漫主義作曲家,他的《大地之歌》根據中國唐詩創作而成,副標題為「一個男高音及一個女低音(或男中音)聲部與管弦樂的交響曲」,在全世界範圍都享有盛譽。1998年,德國交響樂團帶著《大地之歌》來中國尋根。此後,很多學者爭相破解隱藏其中的「唐詩之謎」。
  • ♫聽歌學英語‖Battle Symphony-Linkin Park
    我聽到我的戰樂響起All the world in front of me浩航世界呈現在眼底If my armor breaks若我鎧甲被打碎I』ll fuse it back together我要將碎片熔鑄縫合Battle symphony戰鬥交響曲Please
  • 馬勒「大地之歌」古典樂與唐詩的不解之緣
    馬勒   時間:3月12日19:30  地點:杭州大劇院 歌劇院  指揮:呂紹嘉  這是杭州愛樂樂團本音樂季的誠意之作,也是「完全馬勒
  • 國家大劇院10部馬勒怎麼啃?編制超常 四處借人
    7月9日,馬勒第二交響曲「復活」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奏響。圖為指揮家陳佐湟(右)與歌唱家梁寧(左)。 王小京攝這或許是一種巧合,但更是一個契機,一個向馬勒致敬的契機。從7月9日至12月2日,在世界歷史文化名都的北京,國家大劇院在5個月時間內,邀請7支中外樂團上演馬勒的10部交響曲(第十未完成)。如此密集、全面的「馬勒式轟炸」,在世界樂壇已屬罕見,在國內更是首開先河。  不談論馬勒就OUT了?
  • 三得利一則威士忌的廣告,掀起了馬勒的狂潮
    1月25日鄭明勳指揮東京愛樂樂團演奏柏遼茲《幻想交響曲》之後,三得利音樂廳為了慶祝樂團第900場定期音樂會,特意準備了數箱罐裝無償送給樂手們品享。還是在那個泡沫經濟的年代,電視節目開始播放一則三得利ROYAL威士忌的廣告,雖與捷克的麥芽無關,卻是指向著誕生地已經屬於捷克的馬勒。
  • 杭州愛樂十場「瘋狂馬勒」交響樂開演
    演奏古斯塔夫·馬勒的作品無疑是衡量一個交響樂團水準的標杆,談「馬」色變毫不誇張,在樂隊演奏水準逐漸成熟到第十年,杭州愛樂決定要做一件瘋狂的事:推出「瘋狂馬勒」系列,把馬勒全套十部交響曲完整地呈現一次,這也會讓杭州愛樂成為國內首個在一個音樂季內演出完全套馬勒交響曲的樂團。
  • 福利|來聽馬勒音樂會 他把李白的詩寫進了交響樂
    3月12日是該系列音樂會的第一場,取名《穿越「詩」完全馬勒——「大地之歌」》。顧名思義,你將能在這場音樂會裡聽到馬勒的代表作之一《大地之歌》。作為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德奧音樂文化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馬勒在他的九部交響曲和未完成的第十交響曲、《大地之歌》以及聲樂套曲《漫遊者之歌》、《少年魔號》、《悲嘆之歌》、《亡兒之歌》、《呂克特歌曲》等作品中繼承了自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和舒曼等前輩大師的傳統,同時又從時代精神很中汲取豐富營養,確立了一種充滿表現力的新的音樂語言。
  • 2020「貝多芬年」與2021「馬勒年」慶典在申城高潮迭起
    ②此前,上海歌劇院就曾策劃了《馬勒——大地之歌交響音樂會》,以紀念馬勒逝世105周年。 ③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牽頭舉辦長達16小時的音樂會致敬「樂聖」。 (均資料照片)製圖:李潔2020年,是「樂聖」 貝多芬誕辰250周年。
  • 每日單詞:symphony
    symphony  [ ˈsɪmfənɪ]  n.交響曲phrase  [freɪz]  n.樂句melody  ['melədɪ]  n.旋律movement  ['muːvm(ə)nt]  n.樂章scene  [siːn]  n.場景act  [ækt]  n.一幕drama  [drɑːmə]
  • 指揮大師尤裡·特米爾卡諾夫「馬勒之旅」波折多
    《第三交響曲》的俄羅斯指揮大師尤裡·特米爾卡諾夫,因突發疾病被迫缺席本場演出,改由音樂節藝術總監餘隆救場。   馬勒《第三交響曲》是馬勒所有交響曲中最扣人心弦、最具歌唱性的一部,這部通常耗時100分鐘左右的作品,被認為是「史上時間最長的交響曲」。這也是馬勒所有作品中最難演繹的代表作之一。這部作品在技術和表現上極具挑戰性,對指揮以及樂隊的駕馭功力可謂不小的挑戰。因此,在確認尤裡·特米爾卡諾夫因病缺席之後,音樂節組委會第一時間全球「尋指」,落實能駕馭此作的理想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