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爾卡多·穆蒂
曼弗雷德·霍內克
昨天,第十四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組委會緊急召開媒體說明會,原定於10月18日與中國愛樂樂團合作演出馬勒《第三交響曲》的俄羅斯指揮大師尤裡·特米爾卡諾夫,因突發疾病被迫缺席本場演出,改由音樂節藝術總監餘隆救場。
雖說樂迷這次與尤裡·特米爾卡諾夫擦肩而過,不過好在他們還有更多目睹世界級指揮大師風採的機會:除了已經亮相的夏爾·迪圖瓦、丹尼爾·哈丁,接下來還將有裡卡爾多·穆蒂、曼弗雷德·霍內克、鄭明勳、水藍、埃利亞胡·殷巴爾、艾森巴赫等陸續來京。在這份「大師菜單」背後,同樣有著鮮為人知的波折。
尤裡患病取消演出
據音樂節節目總監塗松介紹,10月10日,音樂節在第一時間得知了尤裡·特米爾卡諾夫生病的消息,此時距演出只有8天。
馬勒《第三交響曲》是馬勒所有交響曲中最扣人心弦、最具歌唱性的一部,這部通常耗時100分鐘左右的作品,被認為是「史上時間最長的交響曲」。這也是馬勒所有作品中最難演繹的代表作之一。這部作品在技術和表現上極具挑戰性,對指揮以及樂隊的駕馭功力可謂不小的挑戰。因此,在確認尤裡·特米爾卡諾夫因病缺席之後,音樂節組委會第一時間全球「尋指」,落實能駕馭此作的理想人選。
「我和塗松打了100多個國際長途,來尋找同級別的指揮。不巧的是,這個月份正值世界各大樂團演出季開幕,所以很難在短時間內找到合適的人選。為保證音樂會順利進行,組委會最終決定由我來火線救急,擋一下『子彈』。」餘隆說。
另據了解,尤裡·特米爾卡諾夫目前正在醫院進行治療。他親筆寫給餘隆一封信,表達對缺席這次演出的遺憾。他說自己非常想來京演出,但醫生經過慎重考慮,強烈要求他停止所有的演出和活動,進行休養。
穆蒂傷愈赴北京之約
指揮大師穆蒂的「馬勒之旅」同樣充滿波折。
多年前,北京國際音樂節便有過幾次邀約穆蒂來演出,但最終總是因為各種原因未能成行。對北京樂迷而言,早就卯足了勁兒,全情期待穆蒂的到來。而今,穆蒂真的要來了!10月30日,他將指揮上海交響樂團為本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奏響閉幕音樂會。
早在去年,北京國際音樂節便開始與穆蒂就今年的音樂節演出進行實質性地接洽,並持續就演出各種細節溝通。不巧的是,今年2月3日,穆蒂在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排練時突然暈厥,從指揮臺上摔了下來,額骨和頰骨受到損傷。據穆蒂的主治醫生介紹,穆蒂的暈厥是由一次普通的心率紊亂所致。在修復面部組織並在骨骼部分安裝永久固定板的同時,他們還給穆蒂安裝了心臟起搏器。
2月至7月,穆蒂的所有演出因受傷全部取消。直至7月底,穆蒂身體得到有效恢復後,才終於籤下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演出合約。這份合約,是穆蒂受傷後同意來亞洲演出的第一份合約。
霍內克挑剔合作者
10月15日,來自奧地利的指揮大師曼弗雷德·霍內克將執棒廣州交響樂團演出馬勒《第二交響曲》。指揮中國樂團演奏馬勒作品,在其藝術生涯中還是第一次。
曼弗雷德·霍內克現為匹茲堡交響樂團及斯圖加特歌劇院音樂總監。此前,他曾率領匹茲堡交響樂團來北京演出過。他一直鍾情於研究馬勒,可謂屈指可數的馬勒研究專家。據了解,從去年開始,北京國際音樂節便與霍內克方面進行接洽,並希望霍內克與廣交共同演出馬勒《第二交響曲》,然而過程並不太順利,因為霍內克很挑剔,很少和不熟悉的樂團和藝術家合作,而且之前從未與中國樂團合作過。
「為了讓霍內克對廣交以及擔綱本場演出的歌唱家有更多熟悉和了解,我們為他準備了樂團以及藝術家的詳細演出資料。經過一番等待,終於等來了他接受合作的消息。」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9月中旬,原定參加本次演出的女高音歌唱家傅海燕因健康原因確認無法出席本場音樂會。為了在短時間內尋找到合適的替代人選,音樂節組委會立即與各大經紀公司聯絡,同時與霍內克持續溝通,尋求最佳方案。「霍內克要求很高,我們找了很多人他都不太滿意。最終,來自德國的青年女高音漢娜·伊莉莎白·米勒終於得到了他的認可,並最終確認代替傅海燕參加本場音樂會。」塗松說。
提示
購票觀眾可退票
針對尤裡·特米爾卡諾夫突然患病這一緊急情況,音樂節組委會首先考慮到觀眾的實際利益。經過認真決議,第一時間內推出了一套善後方案:通過音樂節官網、劇場公告、各大門戶網站合作專區發布變更通告;購買本場音樂會演出票的觀眾,可繼續欣賞本場音樂會;如想退票,可直接到原購票地點辦理退票。
責任編輯:段宇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