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大師尤裡·特米爾卡諾夫「馬勒之旅」波折多

2020-12-20 華夏經緯網

  

                                              裡爾卡多·穆蒂 

                         

                                      曼弗雷德·霍內克   

    昨天,第十四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組委會緊急召開媒體說明會,原定於10月18日與中國愛樂樂團合作演出馬勒《第三交響曲》的俄羅斯指揮大師尤裡·特米爾卡諾夫,因突發疾病被迫缺席本場演出,改由音樂節藝術總監餘隆救場。

   雖說樂迷這次與尤裡·特米爾卡諾夫擦肩而過,不過好在他們還有更多目睹世界級指揮大師風採的機會:除了已經亮相的夏爾·迪圖瓦、丹尼爾·哈丁,接下來還將有裡卡爾多·穆蒂、曼弗雷德·霍內克、鄭明勳、水藍、埃利亞胡·殷巴爾、艾森巴赫等陸續來京。在這份「大師菜單」背後,同樣有著鮮為人知的波折。

   尤裡患病取消演出

   據音樂節節目總監塗松介紹,10月10日,音樂節在第一時間得知了尤裡·特米爾卡諾夫生病的消息,此時距演出只有8天。

   馬勒《第三交響曲》是馬勒所有交響曲中最扣人心弦、最具歌唱性的一部,這部通常耗時100分鐘左右的作品,被認為是「史上時間最長的交響曲」。這也是馬勒所有作品中最難演繹的代表作之一。這部作品在技術和表現上極具挑戰性,對指揮以及樂隊的駕馭功力可謂不小的挑戰。因此,在確認尤裡·特米爾卡諾夫因病缺席之後,音樂節組委會第一時間全球「尋指」,落實能駕馭此作的理想人選。

   「我和塗松打了100多個國際長途,來尋找同級別的指揮。不巧的是,這個月份正值世界各大樂團演出季開幕,所以很難在短時間內找到合適的人選。為保證音樂會順利進行,組委會最終決定由我來火線救急,擋一下『子彈』。」餘隆說。

   另據了解,尤裡·特米爾卡諾夫目前正在醫院進行治療。他親筆寫給餘隆一封信,表達對缺席這次演出的遺憾。他說自己非常想來京演出,但醫生經過慎重考慮,強烈要求他停止所有的演出和活動,進行休養。

   穆蒂傷愈赴北京之約

   指揮大師穆蒂的「馬勒之旅」同樣充滿波折。

   多年前,北京國際音樂節便有過幾次邀約穆蒂來演出,但最終總是因為各種原因未能成行。對北京樂迷而言,早就卯足了勁兒,全情期待穆蒂的到來。而今,穆蒂真的要來了!10月30日,他將指揮上海交響樂團為本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奏響閉幕音樂會。

   早在去年,北京國際音樂節便開始與穆蒂就今年的音樂節演出進行實質性地接洽,並持續就演出各種細節溝通。不巧的是,今年2月3日,穆蒂在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排練時突然暈厥,從指揮臺上摔了下來,額骨和頰骨受到損傷。據穆蒂的主治醫生介紹,穆蒂的暈厥是由一次普通的心率紊亂所致。在修復面部組織並在骨骼部分安裝永久固定板的同時,他們還給穆蒂安裝了心臟起搏器。

   2月至7月,穆蒂的所有演出因受傷全部取消。直至7月底,穆蒂身體得到有效恢復後,才終於籤下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演出合約。這份合約,是穆蒂受傷後同意來亞洲演出的第一份合約。

   霍內克挑剔合作者

   10月15日,來自奧地利的指揮大師曼弗雷德·霍內克將執棒廣州交響樂團演出馬勒《第二交響曲》。指揮中國樂團演奏馬勒作品,在其藝術生涯中還是第一次。 

   曼弗雷德·霍內克現為匹茲堡交響樂團及斯圖加特歌劇院音樂總監。此前,他曾率領匹茲堡交響樂團來北京演出過。他一直鍾情於研究馬勒,可謂屈指可數的馬勒研究專家。據了解,從去年開始,北京國際音樂節便與霍內克方面進行接洽,並希望霍內克與廣交共同演出馬勒《第二交響曲》,然而過程並不太順利,因為霍內克很挑剔,很少和不熟悉的樂團和藝術家合作,而且之前從未與中國樂團合作過。

   「為了讓霍內克對廣交以及擔綱本場演出的歌唱家有更多熟悉和了解,我們為他準備了樂團以及藝術家的詳細演出資料。經過一番等待,終於等來了他接受合作的消息。」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9月中旬,原定參加本次演出的女高音歌唱家傅海燕因健康原因確認無法出席本場音樂會。為了在短時間內尋找到合適的替代人選,音樂節組委會立即與各大經紀公司聯絡,同時與霍內克持續溝通,尋求最佳方案。「霍內克要求很高,我們找了很多人他都不太滿意。最終,來自德國的青年女高音漢娜·伊莉莎白·米勒終於得到了他的認可,並最終確認代替傅海燕參加本場音樂會。」塗松說。

   提示

   購票觀眾可退票

   針對尤裡·特米爾卡諾夫突然患病這一緊急情況,音樂節組委會首先考慮到觀眾的實際利益。經過認真決議,第一時間內推出了一套善後方案:通過音樂節官網、劇場公告、各大門戶網站合作專區發布變更通告;購買本場音樂會演出票的觀眾,可繼續欣賞本場音樂會;如想退票,可直接到原購票地點辦理退票。

 

責任編輯:段宇倩

相關焦點

  • 76歲指揮大師揚頌斯逝世,曾三度執棒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據外媒報導,拉脫維亞指揮大師馬裡斯·揚頌斯(Mariss Jansons)於11月30日晚因急性心力衰竭在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家中去世,享年76歲。國家大劇院供圖1946年他的父親獲得國際指揮比賽第二名,而被前蘇聯指揮大師穆拉文斯基(Yevgeny Mravinsky)選中作為其在列寧格勒愛樂樂團的助理。1956年舉家遷往列寧格勒,揚頌斯自此在列寧格勒音樂學院主修鋼琴和指揮專業。
  • 柏林愛樂演奏名作向大師致敬 杜達梅爾指揮馬勒五引爆全場
    11月22日晚,柏林愛樂樂團時隔七年之久再登國家大劇院,為「醇·萃古典」系列音樂會再掀高潮。當晚,著名指揮家古斯塔沃·杜達梅爾與柏林愛樂樂團合作上演了伯恩斯坦《嬉遊曲》以及馬勒《第五交響曲》,不論音樂廳內還是進行現場直播的新聞發布廳和藝術資料中心均座無虛席,近2500名觀眾成為這場「超級」音樂盛會的親歷者、見證者。
  • 指揮大師穆蒂攜芝加哥交響樂團登臺國家大劇院
    ·穆蒂的帶領下登臺國家大劇院,為大劇院觀眾演繹了貝多芬、馬勒兩位德奧作曲大師的經典作品。  2009和2013年,美國芝加哥交響樂團曾在指揮大師海丁克和馬澤爾的帶領下兩度造訪國家大劇院,給樂迷留下了深刻印象。  1月25日,這支有著125年悠久歷史的樂團在國家大劇院舞臺再度亮相,此次攜手樂團登臺的是大劇院觀眾盼望已久的義大利指揮大師裡卡爾多·穆蒂。
  • 指揮大師裡卡爾多·穆蒂登臺國家大劇院(圖)
    1月25日,位居世界五大交響樂團之一的美國芝加哥交響樂團在現任音樂總監、指揮大師裡卡爾多·穆蒂的帶領下登臺國家大劇院,為大劇院觀眾演繹了貝多芬、馬勒兩位德奧作曲大師的經典作品。    1月25日,這支有著125年悠久歷史的樂團在國家大劇院舞臺再度亮相,此次攜手樂團登臺的是大劇院觀眾盼望已久的義大利指揮大師裡卡爾多·穆蒂。作為當今世界最具藝術水準的指揮大師,穆蒂曾執掌倫敦愛樂樂團、費城交響樂團等世界級樂團,並曾在享譽世界的米蘭斯卡拉歌劇院擔任藝術總監長達19年之久。2010年,裡卡爾多·穆蒂大師出任芝加哥交響樂團歷史上第十位音樂總監。
  • 丹尼爾·哈丁二度獻演 「青春版」馬勒成亮點
    而丹尼爾·哈丁,這位有著「指揮天才」美譽的年輕大師雖然已是二度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但他仍以獨特的指揮魅力徵服了現場,為觀眾帶來了絕妙的聽覺體驗。據悉,此場演出後,他們還將前往日本繼續其亞洲巡演之旅。儘管瑞典廣播交響樂團是首次來華演出,但它作為北歐最具實力的樂團之一,不僅是切利比達克、布隆斯泰德等世界大師的「搖籃」,也是青年新星的「福地」。
  • 夏伊指揮馬勒《第六交響曲》:這不是悲劇,而是英雄的戰歌
    10月15日晚,在指揮家裡卡多·夏伊的帶領下,琉森音樂節管弦樂團再度來到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以一部長達80分鐘的馬勒《第六交響曲》拉開為期三天的演出大幕。《第六交響曲》是作曲家馬勒情感最劇烈的一部作品,也是馬勒唯一一部以悲劇結尾的交響曲,人稱「悲劇」交響曲。
  • 哈爾濱交響樂團成功演繹馬勒「復活」交響曲
    由國際華人指揮大師,多個世界知名大獎得主,本世紀唯一獲2004年美國葛萊美獎、2017年義大利奧斯卡國際金歌劇獎的華人指揮家,哈爾濱交響樂團藝術總監湯沐海指揮哈響,演奏了一場規模空前的交響音樂會。參加演出的演奏員、獨唱演員和合唱團達到230多人,這也是哈爾濱交響樂團首次完整演奏《馬勒第二交響曲》「復活」。
  • 馬勒,世紀交替的偉大預言者
    假若「預言」一旦經得起考驗,那他就會成為不折不扣的大師先知。十九世紀末,跨越二十世紀時,只有馬勒是這樣的古典音樂作曲家。伯恩斯坦在他的《發現》(Finding)一書中提到,馬勒的生涯可謂陰陽對照:創作者和演奏者集於一身,猶太人與基督徒、信仰者與懷疑者;既天真又成熟,崇拜浮士德哲學卻又嚮往東方神秘力量。
  • 福利|來聽馬勒音樂會 他把李白的詩寫進了交響樂
    繆佳敏 通訊員 胡雪燕今年,杭州大劇院將開啟馬勒系列音樂會之旅。3月12日是該系列音樂會的第一場,取名《穿越「詩」完全馬勒——「大地之歌」》。顧名思義,你將能在這場音樂會裡聽到馬勒的代表作之一《大地之歌》。
  • 萊布雷希特專欄:馬澤爾——相信無限可能性的指揮大師
    萊布雷希特專欄:馬澤爾——相信無限可能性的指揮大師 【英】諾曼·萊布雷希特 2014-07-21 23:39 來源:澎湃新聞
  • 紀念馬勒逝世百年 大劇院將上演馬勒十大交響樂
    馬勒在普通聽眾中略顯陌生,不過這位處於古典音樂激烈變革時代的音樂巨匠在音樂史上影響巨大。而在西方古典音樂家當中,馬勒與中國關係殊深,他的交響套曲《大地之歌》,便是採用七首中國唐詩的德文版作為歌詞,在西方音樂史上絕無僅有。在馬勒逝世100年後,中國終於迎來馬勒交響樂作品的完整演出,堪稱馬勒在中國的完美「復活」。
  • 馬勒「大地之歌」古典樂與唐詩的不解之緣
    馬勒「大地之歌」古典樂與唐詩的不解之緣   時間:3月12日19:30  地點:杭州大劇院 歌劇院  指揮:呂紹嘉
  • 國家大劇院10部馬勒怎麼啃?編制超常 四處借人
    有一回,指揮大師祖賓·梅塔因故無法演出馬勒第二交響曲,他當即邀請卡普蘭從美國飛到慕尼黑救急。很多人納悶,歐洲有那麼多指揮大家,梅塔為何捨近求遠「搬」來卡普蘭這個金融出版家?他自有道理:「卡普蘭是唯一一個不需要排練就能上場指揮『馬勒二』的人。」
  • 杭州愛樂十場「瘋狂馬勒」交響樂開演
    就在9月21日晚,「瘋狂馬勒」系列的第一場「聆聽巨人:埃多·德·瓦特演繹馬勒第一交響曲」在杭州大劇院歌劇院隆重登場,這位灌制過馬勒全套交響曲的荷蘭指揮領軍人物執棒杭州愛樂,帶觀眾領略音樂巨匠馬勒波瀾壯闊的精神世界。77歲的埃多·德·瓦特滿頭銀髮,風度翩翩。
  • 幕後|「馬勒年」上交DG唱片錄製殺青:一波三折,磨難重重
    作曲家馬勒曾以李白、錢起、孟浩然的六首唐詩為題材創作《大地之歌》,1911年在德國慕尼黑首演後,成為西方音樂大師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載體進行創作的經典案例。第一次指揮馬勒《大地之歌》後,餘隆一直有個想法,請一位重量級的中國作曲家寫一版《大地之歌》。
  • 馬勒寫過幾部交響樂?
    馬勒究竟寫過幾部交響樂?按音樂西方音樂史的編號是9部,但我們也可以認為馬勒一共寫了11部。古斯塔夫·馬勒的交響樂,是古典音樂愛好者的「必修課」。那麼,馬勒究竟寫過幾部交響樂呢?如果我們接受音樂西方音樂史的編號,那就是9部。
  • 指揮大師穆蒂:音樂無國界,觀眾只有兩種
    指揮大師穆蒂:音樂無國界,觀眾只有兩種 2016-01-25 19:31:26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北京1月25日電 題:指揮大師穆蒂
  • 「費交」《歡樂頌》燃爆大劇院 指揮大師雅尼克盛讚大劇院合唱團
    擔任本場指揮的世界著名指揮大師雅尼克激動地說:「這可能是我生命中最動情的一場音樂會!」在談及在《歡樂頌》中負責人聲合唱的國家大劇院合唱團時,雅尼克感嘆道:「簡直難以置信!他們的聲音太美了,讓我聯想到了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合唱團。我想他們還會越來越強大,他們的水準還沒有封頂。」
  • 2020「貝多芬年」與2021「馬勒年」慶典在申城高潮迭起
    ①上海交響樂團錄製第二張德意志留聲機公司發行唱片,多位外國音樂工作者遠渡重洋加入其中。 ②此前,上海歌劇院就曾策劃了《馬勒——大地之歌交響音樂會》,以紀念馬勒逝世105周年。 ③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牽頭舉辦長達16小時的音樂會致敬「樂聖」。 (均資料照片)製圖:李潔2020年,是「樂聖」 貝多芬誕辰250周年。
  • 馬勒《大地之歌》廣州將上演 莫華倫曹錚獻唱
    3月29日,馬勒《大地之歌》交響音樂會——馬勒系列音樂會首場音樂會將在星海音樂廳上演,這將是廣州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餘隆曾經提出的「用四個樂季的時間將馬勒的交響樂作品演奏完畢」的一個起點。  當晚,曾於2002年在執棒馬勒第八交響曲(《千人交響曲》)中國首演的指揮家餘隆,將再次執棒演出《大地之歌》的廣州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