譽衡集團私募產品踩雷後續:諾亞要求投資人靜待兩家藥企價格回溫

2020-12-19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譽衡集團私募產品踩雷後續: 諾亞要求投資人靜待兩家上市藥企價格回溫

諾亞踩雷譽衡集團,5億私募產品或面臨本金「顆粒無收」。

8月26日 ,40餘名創世安霖二號私募投資基金(即踩雷譽衡集團的私募產品,下稱「創世二號」)投資人前往上海證監局,監管稱請投資人60天內等回復。投資人還於當日下午前往諾亞財富與高管進行面對面溝通,但經過雙方數小時的溝通後,並未達成較為統一的解決意見。

創世二號私募基金成立於2017年4月,期限3年,應於2020年4月到期,債務人是譽衡藥業的控股股東,譽衡集團。

在21世紀經濟報導7月4日的報導《高風險股權投資包裝成低風險固收產品 諾亞財富5億私募產品踩雷始末》中,詳細梳理了這一產品踩雷和投資人質疑諾亞的緣由始末。7月6日,譽衡藥業發布公告宣稱,其控股股東譽衡集團債權人以其無法到期償還債務且資產不足清償為由,向中院申請對譽衡集團進行破產重整,目前該申請已被受理。

譽衡集團正式進入破產重整,讓那些與譽衡相關業務綁定的私募基金、資管計劃都進入到了無限期的逾期的狀態。

70億資產140億債權怎麼分配?

諾亞財富CEO助理張勇對投資人表示,譽衡集團由於股票市場的大幅回撤而產生資不抵債,如果目前處置金融資產,可能會導致兩個上市公司股票被低價處置,給投資人造成更大的損失。所以目前的處置還是希望譽衡集團通過破產重整把資產留住。目前哈爾濱中級人民法院已經受理此案,破產管理人選擇了一家當地、一家深圳兩家律師事務所,目前正在進行破產債權的申報、審查和受理中。

「目前譽衡集團的現金流無法支付任何債券利息與股權收益。諾亞主要啟動兩項工作:一是儘快完成破產債權申報;二是幫助譽衡集團積極引入戰略投資人,目前意向戰略投資人有兩個方向,一是醫藥行業龍頭,二是純財務投資人。近期我們去了該併購基金最大的出資方渤海銀行,對方介紹,國內還是有對譽衡集團旗下兩家上市藥企感興趣的戰略投資人,只是需要待股價上漲再行介入,才能覆蓋中間級資產。」張勇進一步表示,希望投資人給予更多處置時間,以時間換取空間。

在張勇對投資人的回覆中,諾亞對譽衡集團資產依然是看好的,旗下兩家藥企上市公司信邦製藥、譽衡藥業仍受到產業投資人的追捧,貴州省證監局還將信邦製藥列為當地五大整改上市公司之一,支持力度較大,未來兩家企業依然有上行空間。目前的博弈點主要是價格。

但投資人對上述解釋並不認同。

有投資人指出,譽衡集團目前資產價值只有70億元左右,可是債務達140億元,債權究竟如何分配,都是未知之數。

諾亞財富方面負責人對此指出,目前處於破產重整階段,錢目前肯定拿不到。需要後期重整成功以後,新的戰略投資人才能按照重組方案來考量,哪些債權減免,哪些轉股,哪些拿出現金還錢。目前沒有標準化的答案。

對投資人來說,這意味著遙遙無期的等待。近在眼前可參考的例子是,同樣地處東北的輝山乳業,破產重整已經3年,至今沒有清算完畢。

類固收是低風險還是高風險?

對諾亞的投資人來說,最讓他們無法接受的是,此前購買時宣稱是「絕對安全」的類固收產品,但直到爆雷才知道是股權投資產品,並且諾亞的資產只是中間級,質押股權按照協議籤訂時的價格溢價25%才能覆蓋中間級,現在的資產價格連優先級都無法覆蓋,這意味著「創世二號」投資人本金可能顆粒無收。

有投資人認為,諾亞財富將高風險的股權投資產品包裝成低風險的類固收產品,並在風控、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重大瑕疵,「創世二號」產品從設計到銷售都涉嫌欺詐。

針對投資人反覆提及的,將高風險的股權投資產品包裝為低風險的類固收產品,是否合理合規的問題,張勇表示,「創世二號」之所以不同於股權產品,而是作為類固收產品來銷售,是因為在股權產品的基礎上,增加了債權的風控措施。比如讓譽衡藥業實控人朱吉滿夫婦到期回購股權,譽衡集團對回購要承擔差額補足等條款,把這個產品由純股權產品變成一個類夾層產品,這類產品在國際、國內市場都可以叫類固收,它比純股權投資穩定在有債權的回購性質。

「將該產品的分類從類固收改為股權,是因為證券業協會沒有類固收這個分類,所以按照行業協會的備案要求,更改了分類名稱。但即便是類固收,也沒有保本保息的合同約定,沒有兜底協議,它的產品特點和其他股權投資產品一樣,都是理財產品,而不是銀行存款。」張勇具體表示。

張勇還強調,諾亞至今因為多個產品風險接受過多個監管部門的多次檢查,截至目前,諾亞財富還沒有出現重大顛覆性錯誤和瑕疵,諾亞接受的監管是公開透明的,未來在沒有重大問題的情況下,諾亞財富會按照企業精神,按照基金合同和協議進行,目前沒有任何流動性不足和差額不足條款,也沒有抽屜協議、資金池和期限錯配。每一隻基金都是完全獨立隔離的,反映的完全是市場風險,也會交由市場解決。

但投資人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對於投資人提出的為何在銷售時進行誤導,為何質押股權要溢價才能覆蓋,諾亞資產存在重大風控瑕疵等問題,相關負責人均沒有正面回應。

「投資人的訴求主要有三點,第一作為類固收產品,投資人要求產品到期後兌付本金。第二要求公開投資人名單,或召開投資人說明會。第三,將與譽衡集團的所有底層協議和風控措施公開。」一位投資人指出,但這些要求均未在此次溝通中得到答覆。

(作者:侯瀟怡 編輯:馬春園)

相關焦點

  • 再見譽衡集團,瘋狂併購最終走向破產,諾亞財富再次踩雷
    劣後級則是譽衡的大股東自掏腰包,上海乾臨國際貿易參與劣後級,出資8億元,資料顯示上海乾臨是譽衡集團全資子公司。而諾亞旗下的創世安霖基金成立於2017年4月,產品期限三年,由諾亞旗下的歌斐資產負責管理。該產品通過投資磐暉投資,間接參與併購基金份額,最終的資金投向是譽衡集團收購信邦製藥項目。
  • 譽衡集團被申請破產重整,諾亞旗下私募基金踩雷兌付逾期,「問題已...
    7月6日晚間,譽衡藥業(002437,股吧)(002437.SZ)公告,控股股東譽衡集團收到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稱「哈爾濱市中院」)民事裁定書,譽衡集團債權人以譽衡集團無法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不足清償全部債務為由,向哈爾濱市中院申請對譽衡集團進行破產重整,目前該申請已被受理。譽衡集團的債務危機始於其瘋狂併購。
  • 諾亞財富的雷越踩越大 輝山乳業樂視再到承興國際
    諾亞財富表示,發現該項目風險因素後,立即啟動了對存續期內其它產品的深度排查,截至目前並未發現同類問題(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歌斐管理基金總額為1711億,產品數量共計800餘支)。諾亞財富將積極配合警方調查,盡全力推進事件解決。  然而,對諾亞財富而言,承興國際並非其首次踩到的「雷」。
  • 諾亞、京東各有說辭,歌斐34億踩雷承興國際真相是什麼?
    7月9日午間,針對34億元踩雷事件,歌斐資產回應稱,已經就這個供應鏈融資對承興國際和京東提起司法訴訟。歌斐資產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稱,該項目遭遇欺詐,現在全力追回,目前在經偵過程中,「相信相關司法機關會依法查明真相,諾亞也會積極通過各種市場化方法與手段盡最大責任保障投資者合法權益。」
  • 諾亞踩雷承興國際 真是底層資產造假?
    諾亞踩雷承興國際 真是底層資產造假?  被捲入的相關方稱,承興國際涉嫌偽造和它的業務合同對外詐騙,歌斐資產未就合同真實性與其驗證7月8日,諾亞財富一紙公告引發業界關注。諾亞稱,旗下上海歌斐資產管理公司「踩雷」承興國際控股,涉及總金額34億元,承興國際控股實際控制人近期因涉嫌欺詐活動已被中國警方刑事拘留。  34億系列基金投資標的是啥?
  • 京東:諾亞踩雷與我無關,承興國際偽造合同詐騙
    (原標題:京東回應:諾亞踩雷與我無關,系承興國際偽造合同詐騙!)背景介紹:34億踩雷承興國際,歌斐資產:「此案系精心策劃、醞釀多年的詐騙案」21世紀經濟報導21財經APP申俊涵 北京報導7月8日晚間,美股上市公司諾亞財富發布公告稱,旗下上海歌斐資產管理公司的信貸基金為承興國際控股相關第三方公司提供供應鏈融資,總金額為34億元人民幣。
  • 34億踩雷承興國際:諾亞財富暴跌 已查封銀行帳戶
    (原標題:34億踩雷承興國際:諾亞財富暴跌20%,已查封銀行帳戶)
  • 寫在承興國際一周年|踩雷投資者口述:我眼中的諾亞財富
    2019年7月8日,諾亞財富公告旗下歌斐資產踩雷廣東承興國際,涉案金額高達34億元。此消息一出,涉及該事件的各當事方,旋即開啟了輿論戰和相互甩鍋的模式。對於承興國際而言,由於公司涉嫌詐騙,實控人羅靜已經被刑拘。
  • 爆雷私募員工也被要求退傭 律師建議配合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業內了解到,部分爆雷的私募基金員工近期同樣收到「退傭」要求。私募銷售人員被要求「退傭」東方成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東方成安」)成立於上海,專注不良資產處置,註冊資本人民幣20000萬元。
  • 外貿信託管理 映雪投資旗下債券專項產品踩雷西王債清盤 投資者...
    溝通會上,映雪投資相關負責人表示,該系列產品以投資信用債為主,發生流動性危險後目前正在清算,具體踩雷信用債的規模及虧損額目前沒辦法進行披露。後期需要對持有債券在市場中進一步詢價,如果市場向好了,可能清算期會加快。另外,針對該產品踩雷的西王集團旗下違約債券,也在積極參與溝通處置。
  • ...一份公告牽出爆雷私募 波及3家上市公司 700多人中招 錢去哪兒了?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金凌 打著投資銀行票據的旗號向投資人承諾穩健收益,產品到期卻無法兌付、資金不知去向,又是私募爆雷的熟悉配方。康力電梯的這則公告,讓華領資產這家爆雷私募浮出了水面。根據公告,康力電梯共持有7900萬元上述產品,購買日期為2018年10月24日。今年1月,華領資管對該產品的投資期限及業績比較基準進行了延長和提高,到期日調整為今年11月26日。
  • 民生銀行代銷產品坑慘私行客戶,號稱「風格穩健」卻多次踩雷
    郭女生告訴AI財經社,「產品第一次踩雷後,原想儘快贖回,但民生銀行工作人員卻告訴我,現在贖回會產生虧損,銀行已和映雪資本、外貿信託進行了溝通,映雪說會儘快把淨值做上去。」而傅女士也表示,自己得知信託計劃踩雷西王債後,便提交了贖回申請。但客戶經理建議她繼續持有。
  • 又一批私募被註銷,多家上市公司踩雷、20億基金違約!
    基金君發現,上海良卓資產及其子公司上海良杉資產,去年有多家上市公司、400多名投資者踩雷其票據基金,無法正常兌付,涉及20億左右。今年警方通報稱,其通過虛構銀行承兌匯票收益權轉讓、包裝發行私募基金產品的方式實施非法集資犯罪活動。
  • 讓諾亞、京東踩雷的「承興公司」真相
    但在被捕前一刻,羅靜仍在做最後的掙扎,將諾亞財富汪靜波視為救命稻草,然後,被汪靜波叫來的警察帶走了。諾亞財富此前已經因羅靜的供應鏈融資和股權質押「踩雷」34億元人民幣,還因此登上了承興國際控股的大股東之位,同時自己在美股的上市公司股價大跌。於是憤而將當初的應收帳款合同雙方——承興國際相關方與京東推到眾人眼前。
  • 【醫藥周報】注射劑市場或迎大變革 譽衡藥業再拋超40億元收購
    行業政策   本周行業政策主要看點在於多個中藥注射劑被要求修訂說明書。6月11日至6月14日,國家藥監局先後發布關於修訂雙黃連注射劑、丹參注射劑、天麻素注射劑說明書的公告,要求上述品種所有生產企業按照修訂要求提出補充申請,並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備案。此前的5月29日,柴胡注射液也被要求修訂說明書。
  • 騙了3家上市公司的私募華領資產法人被移送起訴 高管等被要求退傭
    根據當時警方通報,2016年3月起,「華領資產」在經營在經營過程中,通過虛構銀行承兌匯票收益權轉讓、包裝發行私募基金產品的方式騙取投資人資金,詐騙資金用於還本付息、個人揮霍等。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警方將全面收集犯罪證據,全力推進案件偵辦、追贓挽損、資金核查等工作,最大限度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
  • 民生銀行代銷信託產品慘遭清算 私行客戶稱存在多項銷售問題
    在產品爆雷後,民生銀行支行負責人稱客戶經理呂某已被停職,但對銷售問題避而不談,只表示「現階段有一個機構代表(客戶)去(和外貿信託及映雪方面)溝通就是對客戶最大的支持。」「雷聲」頻傳慘遭清算多名投資人稱,產品踩雷後他們曾聯繫民生銀行要求贖回產品。
  • 良卓旗下私募爆雷 三股受傷
    摘要 【良卓旗下私募爆雷 三股受傷】近期良卓資產旗下私募基金爆雷的消息在業界引起不小轟動,目前,該事件已牽連到3家上市公司,中原內配、四方達、上海洗霸均購買了相關私募產品。
  • 獨家|盡調、風控疑竇叢生,金融機構集體踩雷承興系
    在從來不缺故事的金融市場,港股公司承興國際控股(02662.HK)實際控制人羅靜被刑事拘留,引爆諾亞財富34億元「踩雷」,正在上演羅生門的故事。然而,捲入承興「騙局」的金融機構,遠不止諾亞財富一家。根據第一財經記者調查,自2014年以來,先後有信託、證券、私募基金等十多家金融機構,以應收帳款融資的形式為承興方面提供融資。
  • 諾亞財富再回應「承興」事件:風險事件均會妥善處理 公司產品整體...
    中證網訊(記者 餘世鵬) 「承興」事件發生後,市場對諾亞財富和旗下的歌斐資產的風控能力和產品現狀提出質疑和擔憂。7月11日晚間,諾亞財富對中國證券報記者回應稱,該公司產品經營現狀整體呈現健康態勢。同時,針對近年爆出的「輝山乳業」等多起風險事件,諾亞財富也給出了截至目前的具體處置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