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通過運動可以釋放壓力,可以強身健體,所以我們經常會說:心情不好了,可以去跑跑步,打打籃球運動運動,除了解壓之外還可以提高身體素質和免疫力。同樣,這樣的方式也適合小朋友們。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小朋友的性格都比較內向,見到外人不願意講話,更不願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家對「從娃娃抓起」這句話更是深有體會,於是在小朋友們三四歲的時候就開始報各種興趣班,忙碌的「行程」也迫使他們失去了原本年紀該有的快樂。
然而,性格內向、不善表達、難融於團體等情況在愛運動的孩子身上,卻很少有所體現,他們大多是性格洋溢、活潑開朗,甚至在面對眾多小朋友的情況下,可以起到一個領導帶頭的作用,在遇到事情的時候,也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為何只是運動與不運動的區別,卻能使孩子的性格相差這麼大呢?
其實很大的原因是因為通過運動,讓他們的身體素質得到了增強,這使得平時在生活中,父母親人對孩子的信任度增加,不會像面對一朵柔弱的花兒一樣對待他們,在可控範圍內,父母會給予孩子更多的選擇,這就導致在面對同一件事情,兩種孩子會有不同的選擇。
比如走獨木橋,愛運動的孩子看到後會躍躍欲試,而偏「文靜」的孩子則因為平時很少接觸這些,內心會覺得害怕,於是選擇退縮。這次退縮了,下次遇到其他的事情也可能會選擇退縮,於是兩類孩子的性格差異就此逐漸產生差異。
很多孩子在兒童運動館上課之後,除了身體素質得到改善,他們的性格也會有很大變化,比如好多孩子一開始來GOKU悟空兒童運動館上課,他們會害羞,會膽怯,但是看著身邊小朋友們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體能訓練,他們也會嚮往,再加上老師在一旁的鼓勵,同伴在一旁的加油,他們就會很容易踏出這一步。
當他們選擇相信老師,與小朋友們一起上課,一起走平衡木,一起過攀爬架,他們就已經做出了第一個選擇,這也是他們為變得勇敢邁出了第一步。隨著勇氣的積累,他們的自信心也會得到加強;由於平時一起上課,平時同伴們的鼓勵也為他們以後健談活潑的性格奠定了基礎;場館偶爾組織的賽事,讓他們在比賽時懂得了團隊合作,更加勇敢的小朋友則會引導同隊的小朋友們一起合作完成比賽,在組織能力與領導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所以很多人認為讓小孩子在運動館上課能提高身體素質,這是對的,但是卻不全面,因為在兒童運動館上課,讓小朋友們愛上運動也有助於孩子性格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