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父母都自己子女的期望都是比較高的,需要孩子長大之後能夠有出息,變得更加優秀。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父母都會為孩子付出很多,尤其是母親,更是希望孩子能出人頭地。
但很多孩子的結局並不是父母所希望的。在當今家庭中,有一種很普遍的現象,那就是孩子的教育,完全由母親來負責,而父親更多的是負責養家。然而,專家們卻認為,那些優秀的孩子,大多有父親陪伴,甚至有一大半時間是父親陪著孩子,不知父母是否發現了。
相關專家得出結論,在家庭裡面,有一個人帶孩子,連母親都是比不上的。這個人就是爸爸,由爸爸帶大的孩子比較有出息。由爸爸帶大的孩子,通常比媽媽帶大的孩子要更加優秀和聰明,因為爸爸自身有一些優點是母親沒有的,而這也會影響到孩子,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為何父親帶大的孩子比母親帶大的孩子聰明?
1、父親的教育方式很簡單
爸爸有一個優點,就是不囉嗦,表達簡單,容易理解。這樣的教育方式,更容易讓孩子聽得進去。而母親就比較囉嗦,一句話要說好幾遍,容易讓孩子十分抗拒,不願意去聽這些嘮叨。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就會比較叛逆,你越讓他幹什麼,他就越不想要去幹。
這種行為,在家裡面還好,在父母看來,這樣的孩子頂多是不聽話。但是,等孩子進入了社會之後,如果也是這樣不願意聽從別人的話,尤其是領導的話,這樣會導致孩子馬上面臨失業的痛苦。因此仍然需要爸爸多帶孩子,讓孩子在爸爸身上學習到優點。
2、父親思想敏捷,頭腦靈活
大家上學的時候,大部分的數學老師都應該是男老師,不得不承認,男性的思維邏輯是要比女性強的。所以,由爸爸帶大的孩子,他們的思維邏輯能力一般都會受到爸爸的影響,看東西時也比較理性,這樣的孩子,自然比媽媽帶大的孩子聰明。
所以家長想讓孩子更聰明,比如和他們做一些趣味小遊戲,在增加孩子的耐心的同時,還能夠開發他們的智力。
《思維遊戲書》能夠幫助孩子發掘個人潛能,開啟智慧之門,走向成功之路。
書中通過多種方面的遊戲來鍛鍊孩子的記憶力和專注力,遊戲生動有趣,色彩鮮豔,培養孩子不同的記憶力:場景記憶,聯想記憶,觀察記憶等等。
遊戲從易到難,家長可以對孩子做針對性的訓練,有效地開發孩子大腦潛能,每天讓孩子按10分鐘,就能提高他的觀察力、注意力和專注力。
全套4冊,僅需58元錢,每本才14.5元,就能讓你的孩子成為比同齡人更聰明!點擊下方連結可購買!
3、父親原則強
媽媽最大的缺點是心軟,不講原則。當孩子開始犯錯的時候,媽媽當時可能會很生氣,但是當孩子們撒了一個嬌,流了一個淚,媽媽就馬上會心軟,不再責備孩子,甚至為了哄好孩子,答應孩子的要求。
因為每一個孩子對於媽媽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媽媽也更能感受到孩子的內心,孩子傷心,媽媽立馬就會非常的心疼,怎麼可能還會對孩子兇得起來?漸漸地在孩子面前就沒有了原則。
而父親是不同的,父親的原則性比較強,當孩子犯錯了之後,無論孩子怎麼哭,怎麼鬧,錯了就是錯了。這樣看上去父親的確是比較嚴格,但是確實會教會孩子很多道理,不會讓娃越來越驕縱。當孩子進入社會了之後,在很多事情面前就懂得分寸,會更加有出息。
這當然不是說,媽媽帶出來的孩子都不優秀。而是有一部分媽媽會慣著孩子,讓孩子養成很多不好的習慣。所以,希望爸爸能更多地參與孩子的教育,讓孩子出類拔萃!
儘量不要讓這些人長期帶孩子
1、姑姑
儘管姑姑對孩子比較好,但是由於姑姑不是孩子的父母,所以很多時候姑姑也不好嚴厲地去管教孩子,頂多只是會說孩子幾句。所以,長時間讓姑姑帶孩子,也是很有可能會把孩子慣壞的,建議父母不要把孩子長時間讓姑姑來帶。
2、家裡的長輩
老一輩帶孩子有一種通病,就是他們都會慣著孩子,順著孩子的意,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什麼,這樣就造成了一種對孩子的溺愛。尤其是當孩子的父母不在身邊,家裡的長輩就會覺得這個孩子很令人心疼,在平時會更加寵愛他們。這樣的行為只會寵壞孩子,不利於孩子以後的成長。
3、鄰居
有些家長實在是找不到人照看孩子,但自己又要去上班,就直接把孩子放在鄰居家,並且會給鄰居們一定的報酬,這種做法如果是暫時的,可能問題還不是很大。但是如果太久了,還是勸這位家長不要這樣做。孩子在別人家裡,是感覺不到自己父母的愛,尤其是看到別的孩子享受父母的愛,孩子的心裡肯定是失落的,這對孩子的成長很不利。
孩子能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其實並不長,希望父母能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中成長,尤其是父親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