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風雨九十載 水木湛清華)

2020-12-13 清華大學新聞網
Untitled Document

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風雨九十載 水木湛清華)

(人民日報 2001年04月24日)

清華大學校長 王大中

  在新世紀的第一個春天,清華大學將於4月29日迎來她的90華誕。清華大學是在20世紀的風雨中成長起來的,是在人民的養育和關懷中壯大起來的,她是中國現代教育發展的縮影,是中國高等教育成功的見證。

  繼承傳統 愛國奉獻

  在90年的歷史中,清華在教育、科學技術等各個方面都曾為祖國為人民作出過許多貢獻,最令清華人驕傲的是遍布各地的10餘萬名清華校友,他們在國家的各個建設崗位上乃至在國際上得到認可和讚譽,這是清華為祖國作出的最大貢獻。

  清華大學的初期發展,雖然滲透著西方文化的影響,但清華是植根於20世紀中國的清華,愛國與奉獻一直是貫穿清華歷史的主線。

  聞一多教授面對國民黨的反動統治拍案而起、朱自清教授寧肯餓死不領美國救濟糧的故事是大家都熟悉的。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清華大學有不少學生投筆從戎。新中國成立後,更有數以萬計的清華學生義無反顧地紮根於天南海北。改革開放以來,清華學生曾在「文革」之後百廢待興之際喊出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的肺腑之言,得到全國青年的響應。在世紀之交,「我的事業在中國」正在成為青年人激勵報國之志的響亮口號。清華90年的歷史,是千千萬萬的清華人用青春、熱血和才華繪成的一幅愛國奉獻的長卷。

  擔當重任 確定目標

  清華大學一直把建設具有世界一流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學作為奮鬥目標,並把爭取完成這一目標的時間定在了2011年,即建校100周年之際。在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提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是清華人愛國奉獻精神的集中體現。

  幾年來,通過「211工程」、「九五」計劃和「面向21世紀教育行動振興計劃」的實施,清華大學的各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發展:綜合性學科布局已基本完成,學科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構建研究型大學人才培養體系,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不斷提高;努力實踐開放式辦學理念,迎接21世紀新挑戰。

  回顧歷史,我們會牢牢記住,之所以取得進步,是因為我們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適應國家兩個根本性轉變,貫徹了江澤民主席關於「教育要全面適應現代化建設對各類人才培養的需要」,「要全面提高辦學的質量和效益」的指示;是因為我們樹立了一流大學奮鬥目標,堅持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結合清華實際的「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的辦學模式;是因為我們堅持「發展是硬道理」,面對黨和國家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國家對清華北大等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給予重點支持等前所未有的機遇,注重戰略,把握大局。

  繼往開來 不懈努力

  紀念90周年校慶,是為了在未來做得更好。未來的10年對於清華來說實在太重要了!

  我們正在加快教育教學改革步伐:加強學科建設,促進科研與教學相結合;調整課程結構,更新教學內容和改革教學方式,構建具有研究型大學先進水平和特色的新型教學體系;引進優秀拔尖人才,加強校內年青骨幹教師的培養,提高師資隊伍的素質和學術水平運行和管理體制;加強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生的開創性工作,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

  我們將一步一個腳印地構築起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學人才培養的新格局,以90周年校慶為新起點,努力奮進。

核技術學家、清華大學現任校長王大中。

相關焦點

  • 水木湛清華:106周年印記
    中國青年網北京4月30日電(記者周圍圍 實習記者 馬昌) 紫荊盛開,生機盎然,清華大學迎來了106歲生日,來自全國各地的清華校友紛紛返校,慶祝母校106歲生日。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清華大學106周年校慶致辭中表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清華大學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全面推進綜合改革和事業發展,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朝著更創新、更國際、更人文的目標奮力邁進。清華大學校門口掛上了「熱烈歡迎校友返校」橫幅。清華有個規矩,每年的校慶日也是校友返校日。
  • 深圳清華校友會捐資重修水木湛清華工程剪彩
    Untitled Document深圳清華校友會捐資重修水木湛清華工程剪彩 28日上午10時,深圳清華校友會捐資重修水木湛清華工程在水木清華剪彩,深圳校友會會長周林據悉,本次修繕工程由深圳清華校友會捐資進行,工程自去年開工,共歷時一年。 "水木清華"一詞,最早出於晉朝詩人謝叔源《遊西池》中的"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落實到園林,就是水清和木華。為突出池水湛清,這次設計改變了原來土山與池水交接的比較含混的土石岸,成為疊石岸,池水因此顯得深沉清澈。樹木種植以松柏為主,四時蒼翠,又有各種花木點染景色。
  • 清華園|一筆林城秀,水木湛清華
    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這裡薈萃了皇家園林與現代建築校友的光芒閃耀世界,這裡不僅是中國的最高學府,更是歷史傳奇與文化發展的聖地檻外山光歷春夏秋冬萬千變幻都非凡境,窗中雲影在東西南北去來澹蕩洵是仙居!惠風蕩繁囿,白雲屯曾阿,寒裳順蘭止,水木湛清華。故事北京,六月水木清華!
  • 清華新目標,向世界一流大學前列邁進,「從0到1」基礎研究突破
    11月18日,清華大學官網發布消息表示,清華要發揮自身優勢,更好服務國家戰略,深度融入首都發展,向世界一流大學前列邁進。清華黨委書記陳旭表示,2021年清華迎來建校110周年,也將開啟邁向世界一流大學前列的新徵程。
  • 56人入選清華大學「水木學者」,4名清華在站博士後入選
    2019年5月,經過個人申請、院(系、所)遴選推薦、專家評審等程序,56名海內外優秀人才成功入選第一批清華大學「水木學者」計劃。海外入選者20人,均來自世界知名大學,其中不乏哈佛大學、劍橋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芝加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賓夕法尼亞大學、密西根大學等世界頂尖名校,其中包括外籍人員5人。國內入選者32人,均來自「雙一流」建設高校。
  • 清華發布︱清華大學「水木學者」計劃正式啟動全球招募
    「水木學者」中「水木」兩字來源於東晉謝混的詩句:「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水木清華就是指清華大學中著名的「園中之園」,而「水木學者」則寓意清華大學中具有發展前景的「學者中的學者」。「水木學者」計劃面向學術生涯成長初期的青年學者,清華大學針對性地量身定製成長環境,包括提供一流的學術環境,安靜的研究氛圍和良好的生活待遇,讓青年學者安心從事學術研究工作,在思想最活躍的階段,高效地產出新的思想、新的理論、新的方法和新的技術。獲得「水木學者」計劃支持的青年學者可持續獲得2-6年的支持,這些支持既包含薪酬和福利待遇,也包含科研條件。
  • 清華大學蜚聲中外,為何命名為「清華」,這個詞又源自何處?
    有多少學子夢寐以求能考入清華大學,能夠走進這座中國的標杆大學,也是世界上一流大學的高等學府?這個高等學府為何命名為「清華」?這名字有何講究,又源自何處呢?說起這個話題,當然和清華大學所在的地方有關係了。清華大學所在地本是清代的皇家園林——「清華園」,所以就循著這個園的名字來作為這座學府的名字了。再往前追溯,「清華園」這3個字乃為清代鹹豐皇帝所賜。
  • 紀念清華大學百年校慶:百年風雨路 水木湛清華
    1932年考入清華大學中文系,翌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35年擔任清華大學共青團書記,後任地下黨支部書記,是「一二·九」運動的重要領導人之一。1952-1966年擔任清華大學校長,他提出「又紅又專」、「麵包與獵槍」、「產學研結合」、「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等教育思想對清華大學的發展影響深遠。  1952年的最後一天,蔣南翔出任清華校長。
  • 嚴馬可:感恩水木清華 十二載碩果升華
    嚴馬可:感恩水木清華 十二載碩果升華嚴馬可清華新聞網7月6日電(記者 程曦)來自韓國的交叉信息研究院2019屆博士畢業生嚴馬可,已經在清華園生活了整整12年,12年裡收穫滿滿——發表十餘篇SCI論文,打入交叉信息研究院在馬杯足球賽歷史上的第一粒進球,在校慶嘉年華活動中抱著吉他登臺演出……清華學子熱愛學術
  • 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再賀清華大學九十華誕
    Untitled Document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再賀清華大學九十華誕 (科學時報 2001年4月26日)正在苦苦探求救國救民道路的清華學子頓時從博大精深的民族傳統文化中受到鼓舞和啟迪,「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瞬間走入清華師生心底,不但成為清華的校訓,而且成為清華大學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向世人昭示著清華大學蓬勃的生機和活力。 什麼是「自強不息」?就是身為中國人的一顆中國心,就是身為中國知識分子的一腔報國血,就是拯救民族的集體尊嚴,就是無愧先輩的高遠志向。
  • 百年滄桑,水木清華——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前身是清政府設立的遊美學務處,1911年正式更名為清華學堂。創建歷史悠久的緣故,校園內隨處可見的歷史古蹟數不勝數,所見所聞的一花一葉,都飽含著往事悠悠。前塵過往的種種都恍若隔世,悵然若失地想嘆息,又想去發掘隱秘的現實。
  • 國內高校校級學者計劃擴容:清華大學啟動「水木學者」計劃
    消息解釋稱,「水木學者」中「水木」兩字來源於東晉謝混的詩句:「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水木清華就是指清華大學中著名的「園中之園」,而「水木學者」則寓意清華大學中具有發展前景的「學者中的學者」。清華大學方面表示,「水木學者」計劃面向學術生涯成長初期的青年學者,清華大學針對性地量身定製成長環境,包括提供一流的學術環境,安靜的研究氛圍和良好的生活待遇,讓青年學者安心從事學術研究工作,在思想最活躍的階段,高效地產出新的思想、新的理論、新的方法和新的技術。獲得「水木學者」計劃支持的青年學者可持續獲得2-6年的支持,這些支持既包含薪酬和福利待遇,也包含科研條件。
  • 大學者有大師之謂也——清華大學校長王大中談以一流人才建一流大學
    我們這組系列報導,就是想通過專訪,讓讀者了解正在努力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的中國大學校長們,是如何肩負起這一神聖而艱巨的使命的。儘管高校類型各有不同,培養目標各有側重,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在培養人的問題上,大學並不是僅僅把社會已經確立的觀念灌輸給年輕人,以使他們適應勞動力市場的需求,而是更多地激勵年輕人變得思想敏銳和有能力,從而對所接受的知識進行挑戰和予以創新。
  • 世界一流大學的定義是什麼?標準是什麼?清華能否算世界一流?
    這幾天,世界一流大學的事在網上引發了不少討論。先是清華高調宣布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學,後來各個學校有的高調、有的低調、有的遮遮掩掩說自己是世界一流大學了。網友們炸了。大家都沒有想到中國大學竟然有這麼多進入了世界一流的行列。
  • 水木資本:雙創浪潮中歷經四載的擺渡人
    清華投資人,擺渡清華人 作為一支清華系早期基金,水木資本的一個獨特定位是:清華投資人投資清華人。「我們公司絕大部分都是清華人,連實習生也基本來自清華園。我們投資的全部項目中,大約有50%的創始人是清華校友。」 在唐勁草看來,清華的學習經歷賦予了他一雙在投資中善於研判的「慧眼」。
  • 清華與世界一流大學的差距到底在哪些地方?
    最近,清華高調宣布,經專家評選,已經全面高質量完成「雙一流」建設任務,全面建成了世界一流大學。但沒想到,此消息已公布,網上一片挖苦之聲。那麼清華與世界一流大學的差距到底體現在哪些地方呢?結合網友的討論,我總結了一些,無非是以下幾點:第一:大學精神清華踐行了多少?在清華大學的介紹中,有一句很醒目的話:「學校精神: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 清華大學將在未來十年內躋身世界一流大學
    新華網北京4月3日電(記者劉江吳晶)今天,在清華大學即將舉行九十周年校慶之際,校長王大中向新聞界透露,清華大學將爭取在未來十年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王大中說,清華大學將世界一流大學發展的普遍規律與學校的歷史傳統與特色相結合,總結出「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的辦學模式。
  • 56人成功入選第一批清華大學「水木學者」計劃
    56人成功入選第一批清華大學「水木學者」計劃清華新聞網6月11日電 2019年1月,清華大學「水木學者」計劃正式啟動全球招募。這是清華大學培養卓越青年學者的又一重大舉措,計劃緊密圍繞青年學者的成才路徑與成長規律,致力於培養一批潛心學術、勇於創新、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和國際視野的優秀青年學者。
  • 絕無僅有,成立六年就是「雙一流」,正在向世界級大學邁進
    但是在整體水平和辦學模式上和世界先進大學還有著一定差距。如何與世界接軌?如何辦出有國際水平的高校?是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課題。為此,2012年4月南方科技大學建立,並承擔著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大學制度、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目標,成為我國唯一一所國家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校。
  • 王大中: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確立跨越式發展的辦學理念
    「在國家高等教育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清華大學主動適應國家需求,不斷推動自身發展,一步一個腳印地向世界一流大學的行列邁進。」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名譽主任、前任校長王大中這樣總結清華大學改革開放30年來走過的道路。作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高等學府之一,改革開放30年來清華的辦學理念如何定位?如何確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戰略目標?如何加強學科建設?圍繞這些問題,我們採訪了前校長王大中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