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耳朵為鋼琴治病 調律的過程就好比外科手術

2020-12-17 川北在線網

  原標題:用耳朵為鋼琴治病調律的過程就好比外科手術

 

  海峽網7月25日訊(福州新聞網記者陳丹實習生劉奇敏/文石美祥/攝)對不少人來說,鋼琴調律師是一個陌生又神秘的職業。就在前不久,剛結束的第62屆美國鋼琴技師協會(PTG)年會期間,來自福州的女孩申倩,在短短四天之內連續通過多項考核,獲註冊鋼琴技師資格(RPT)。尤其難得的是,在調音考試的八項考核項目中,四項她都拿到了100分的滿分,成為了中國大陸培養的第二位獲得RPT資格的調律師,當然也是福州首位。

 

  她對音律的掌控,更是讓在場考官對中國人讚嘆連連,現場就邀約,明年年會,來實習技術考官吧。

 

  憑聽覺為鋼琴「治病」

 

  「調律師,聽著有些神秘,其實就像汽車需要人來保養一樣,一架鋼琴也要定時保養,而負責的人就是調律師。」7月中旬,取得RPT資格後,申倩回到了福州,沒想到在鋼琴圈子裡也「紅」了。

 

  昨日在她的家中,記者看到她調律的工具,有音叉、調音扳手、止音呢、不同型號的專用螺絲刀等等數十種,像極了外科手術醫生的手術刀。

 

  申倩說,調律的過程就好比外科手術,患者就是鋼琴。調律師需要通過聆聽與調校,讓每一個「生病」的琴鍵找回調調,發出最精準的音。

 

  但這項工作並不簡單。

 

  一架鋼琴有88個黑白琴鍵、230根左右琴弦、幾千個零部件,要演奏出動人樂曲,就需要這些部件相互配合,任何一個部件的調整哪怕0.1mm的誤差,都會影響演奏者的彈奏。因此,拆、裝、試、聽……調整好一架鋼琴的音準和機械狀態,至少要兩三個小時。

 

  只見,她坐在一架百年施坦威三角鋼琴前,先用音叉校對標準音高。她左手按琴鍵,右手將音叉在膝蓋敲擊後,放置在鋼琴側板,然後側耳聆聽,分辨音叉發出的振動頻率是否與琴弦的振動頻率一致,「確定標準音高后,根據12平均律,調律師可以調出每個鍵音精準的聲音。」她介紹,若聽出音準有誤差,就要用調音扳手調松或擰緊弦軸,細微調試,直到調出最準音高。

 

  擊鍵、聽音、運扳,步驟看似簡單,卻很考驗技術。比如聽音,要求極敏銳和訓練有素的聽覺,這需要經年累月的訓練。

 

  從大學到現在,申倩經過了10年的練習和經驗積累,如今,她的耳朵辨音,與電子音準儀幾乎無異。

 

  申倩介紹,光會聽還不行。厲害的調律師除了保證琴音不會彈著彈著就跑調,還要會根據演奏家的需求,調整琴的觸感和音色。比如有的演奏家要求音色古典,有的要求觸鍵輕快,調律師既要是技師,還必須通曉鋼琴演奏和音樂藝術,這裡面還有許多的門道。

 

  調律技藝令外國人讚賞

 

  申倩從幼兒園中班開始學習鋼琴,家人希望她可以成為鋼琴家。但大學報考專業時,她卻走「歪」了。那時,她第一次發現還有「鋼琴修造專業」。鋼琴內部到底長啥樣,怎麼修,好奇心讓她報考了南京藝術學院的這個專業。

 

  在學校裡,她方才明白,會彈琴和會調律,根本就是兩回事。為了讓鋼琴發出最完美的琴音,她一點點摸清鋼琴的「五臟六腑」,苦練調律技法。每日不斷敲擊鍵盤,磨鍊聽力。畢業時,她拿到了國家認可的執業資格認證——高級調律師。而這還不夠。2013年,申倩考上了研究生,並在美國留學雙碩士學位期間,跟著PTG資深主考官陳鳳聲學習鋼琴修造技術。

 

  畢業後,她成為福建省京劇院樂隊的演奏員,但始終沒有放棄「調律」這個專業,兼職著調律師。若是遇上為一些演奏師調律,她總是請對方在其調整後,對音準、觸鍵等多提建議,以便自己一次次改進,積累經驗。

 

  今年7月初,在導師建議下,也為了挑戰自己,她報名了美國的RPT資格考試。要獲得該資格並非易事,需經過鋼琴調音和技術考試,每一場都有三名考官現場盯著。

 

  「心裡也沒底。」申倩知道,多年來,有不少來自中國大陸的調律師參加該考試,但都沒有通過。而在美國,也只有接受過一兩年專業學習的人才敢申請RPT。於是,她提前了幾天到美國,在陳鳳聲先生家進行了3天的短暫輔導。那三天,她大門沒出,沒日沒夜練習,還把3個指頭都練破皮流血。

 

  好在,多年的經驗讓她不負眾望。7月13日,經過3天的層層考試,她獲得了RPT資格。特別是鋼琴調音方面,滿分的成績讓在場的考官驚豔。「他們沒想到中國大陸的調律師也能考過,還讓我明年來幫忙當考官呢。」申倩開心地說。

 

  「成為RPT是一個全新開始。」申倩告訴記者,未來她篤定要走調律師的路,希望能成為首屈一指的調律師,為頂尖的演奏家調律,服務一場場專業的演奏會。

相關焦點

  • 鋼琴基本知識:鋼琴調律次數的頻率及調律周期
    很多擁有鋼琴的鋼琴的家庭其實都會有一個疑問,那就是鋼琴一般多久需要調律?其實正常來講每年至少保持一次,一般大約半年一次,平均一年兩次為佳,使鋼琴家的演奏恢復到最佳狀態。 超過一年沒有調律的鋼琴,在再調律時,會由於鋼琴本身的客觀原因造成易斷弦、無法一次調音等後果。
  • 鋼琴的使用壽命有多久?鋼琴調律要注意哪些問題
    我們都知道一臺鋼琴的成本很高,所以鋼琴的使用年限就成為了喜歡鋼琴的人最關注的問題。關於鋼琴的「壽命」長短的說法,有很多差異。有的人會認為國產鋼琴使用壽命沒有外國鋼琴的使用壽命長,有的人覺得全新鋼琴比二手鋼琴使用時間長,每個人的視角不一樣,感受也不一樣。
  • 鋼琴調律你不得不知道的幾件事
    鋼琴本是用平均律定音,雖說表面看不明顯,但是每個音都可聽辨出律制之間的細微差距,這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這或許是讓其走上「音痴」不歸路的罪魁禍首。既然調律如此重要,那一架鋼琴多久調律一次呢?一般來說,一架鋼琴每年至少調律一次;如果練琴者每天練琴兩小時左右,則建議每年調律兩次;如果練琴者每天練琴時間較長,有專業使用要求的話,則建議三個月調律一次。以此類推,鋼琴調律的頻率與練琴頻率基本成正比。
  • 鋼琴調律—分律需要掌握什麼知識?
    利用基準音組的大三度、大六度、四度、五度、小三度進行分律檢驗需要掌握基準音組大三度、大六度、四度、五度、小三度拍頻的聽辨與把握I 、相關知識專業鋼琴調律利用音程比較進行分律檢驗分律過程中要抓住三組拍頻規律,即四度、大三、大六的規律,五度、小三、大三的規律,四度、五度的規律。
  • 為什麼電鋼沒調律曲線而真鋼琴確有?如何看待它們的音準曲線?
    (tiaolvwang.com)調律學院學員用軟體測試電鋼琴的時候,會發現電鋼琴的每個音都是標準的頻率值。而傳統真鋼琴確不是,是有調律曲線,用儀器測的時候有低音偏低、高音偏高的現象。電鋼琴和真鋼琴的差別為什麼是這個樣呢?首先,調律學員得清楚調律曲線跟平均律沒有絕對關係 ,曲線指的是高音和低音針對理論值高出或低出一部分。
  • 律動鋼琴網揭鋼琴調律行業亂象 音不準危害大
    三、懂技術現在社會上有許多鋼琴調律師在調律時,特別是一些沒有受到過專業培訓和國家認證的鋼琴調律師,他們只求「過得去」湊合就行,甚至有的不負責任地只把中間的幾個八度調完就算完成了,甚至兩邊的高低音都不調,用戶詢問起時還大言不慚地說那根本用不到,不需要調。四、責任心鋼琴調律師不但要具有貨真價實的調律技能,並且還需要有認真負責的態度。
  • CMIA KAWAI鋼琴調律聯盟培訓認證項目發布會在上海隆重舉辦
    統計顯示我國現有在冊鋼琴調律師,包括專業院校演出團體、企業、琴行和個體在內,總計在冊5000人,常態服務的有4000人左右,而其中國家職業技能標準鑑定2級(技師)以上僅200人左右,且主要以立式鋼琴調律調整為主。現狀與需求之間差距之大顯而易見。卡瓦依鋼琴調律培訓有50多年歷史,具有相對完整的技術標準和培訓體系,以及成熟的教材和師資隊伍,其音樂會用琴的調律水準被國際公認。
  • 調律妙招!怎麼降低基準音組調律誤差?
    降低基準音組調律誤差的途徑聽覺調律與視覺定音兩者結合,取長補短,提高調律精準度。(1)聽覺調律。聽覺調律定音是可計量的,音和音之間聯繫緊密,鋼琴上所有的音均相互聯繫構成了一個整體,便於採用各種音程進行檢驗。四五度循環調律法是傳統的調律方法,具有簡單易行、規律性強等特點。
  • 西安外科醫生用患者肋骨在手臂上再造耳朵(圖)
    據了解,這是西安交大一附院整形美容頜面外科11月8日晚開展的一臺耳再造手術,主刀醫生郭樹忠教授用他精湛的雙手,在因車禍喪失右耳的男患者的前臂上造出了一隻耳朵。1年前,山西患者吉某因為車禍導致右側頜面部嚴重外傷,右耳廓撕脫缺失,急診行頜面部清創修復手術,後因右側面部組織挫傷嚴重,行多次清創術,又因右耳廓及右頰部組織缺失做了手術。
  • 外科老師講臺當病床展示手術過程
    【#外科老師講臺當病床展示手術過程# 同學們:很喜歡老師 課程更易聽懂】近日,河北石家莊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一名老師為了讓同學們更好的理解外科手術,拿講臺當病床並邀請同學上臺協助演示闌尾炎手術的實際操作方法。這一幕被一位同學用抖音(抖音號:377943551)記錄下來,獲得很多網友點讚。同時此舉也獲得了同學們的一致好評,講解完後老師還風趣地讓大家記得請上臺幫忙演示的同學吃飯。
  • 西安大興醫院楊曉榮:用外科手術做「加法」
    在細分亞專業時,楊曉榮選擇了手上肢顯微外科/整形外科作為自己努力的方向。手上肢顯微外科,需要藉助顯微鏡進行手術。指端神經和血管都是以毫米來衡量,指端神經0.4毫米,需要在10到20倍放大的顯微鏡輔助下才能完成手術操作,比繡花更精細。從骨科這個大學科到手上肢顯微外科這個窄分支,要求醫生有更大的耐心和定力,楊曉榮憑著對這份職業的熱愛,堅持了下來。
  • 廈門長庚醫院用耳廓重建手術為耳朵缺失患者造活耳
    廈門長庚醫院用耳廓重建手術為耳朵缺失患者造活耳 2010年08月12日 11:05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手術|外科|外科手術|...
    在手術的準備階段,任曉平用豬不斷進行聯繫,反覆交換不同動物的前肢。任曉平於2012年重返國內,至今依舊保存著古銅色的豬耳朵獎盃,碑文上寫著,「沒有你我們做不到。」在任曉平的職業生涯中,其對頭部移植手術的研究是一個長期的,傳承的過程。
  • 為什麼鋼琴一定要調音?專業調音師有多重要?
    就是我們在聽一場音樂會之前,會聽到弦樂器都需要以la為基準校對音準。根據專業的調音師回答,一般調音工作室從第37鍵的la開始哦,拿小本本趕快記下來。可不要小看了鋼琴的內部構造哦,等調音師將翻蓋等都臨時拆卸掉之後,裡面可是大有乾坤呢,每個琴鍵都是有編號的哦!
  • 音樂之城的「鋼琴華佗」
    40年來,孫國勝用他精湛的技藝調了2萬餘臺鋼琴,被譽為「鋼琴華佗」。  在孫國勝心中,鋼琴的音色已經不能用高雅來形容,他追求的是高貴,他要讓每一根琴弦都能發出高貴的音色。不管是世界著名鋼琴家,還是普通百姓,無論怎樣苛刻的要求,他都能讓鋼琴彈奏出讓人意想不到的驚喜。
  • 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各首的難度及彈奏技巧
    而對於巴赫鋼琴復調作品的頂峰之作——《十二平均率鋼琴曲集》則被認為是一部充分體現巴赫的音樂風格、音樂形象的大百科全書,是鋼琴演奏者的必修課本。在這部作品中,他的復調技巧和藝術技巧都達到了最高峰,直到今天,他也有理由成為最高典範,這部作品從藝術創造上證實了平均率理論的優越性。他的賦格曲標誌著調性功能思維的高度發展,整體曲集標誌著大小調體系的完全成熟。
  • 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純律
    十二平均律早在古代希臘時便有人提出了,但並未加以科學的計算。世界上最早根據數學來制訂十二平均律的是我國明朝大音樂家朱載(土育)(1854年)。半音是十二平均律組織中最小的音高距離。兩音間的距離等於兩個半音的叫做全音。八度內包括有十二個半音,也就是六個全音。在音列的基本音級中間,除了E到F、B到C是半音外,其餘相鄰兩音間的距離都是全音。
  • 心臟外科手術百年傳奇
    當時世界上最著名的外科醫生,被後世尊稱為"外科之父"的奧地利醫生比爾羅特,就曾經下過這樣的"魔咒":「在心臟上做手術,是對外科藝術的褻瀆。任何一個試圖進行心臟手術的人,都將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當然,這個「魔咒」後來被證實是錯誤的。
  • 耳朵竟長在手臂上?醫生用肋骨造耳朵(圖)
    【觀察者網 綜合】11月8日晚間,一張手臂上長出一隻十分逼真的耳朵的照片在朋友圈迅速傳播,很多人感嘆:「耳朵為啥長在手臂上?」也有人質疑:是不是有人故意用PS惡搞的?  據華商網報導,11月9日早上7時,記者在西安交大第一附屬醫院整形美容頜面外科的病房裡見到了照片的當事人吉某。吉某的母親告訴記者:「孩子是因為車禍才成了這樣,到現在做了好幾次手術了,這次修復耳朵的手術很順利。  據報導,這是西安交大第一附屬醫院郭樹忠教授主刀的一臺耳朵再造手術。
  • 王呈章《現在就好》溫柔上線 糯軟聲線治癒挑剔耳朵
    近日,新生代歌手王呈章的最新單曲《現在就好》溫柔首發。這首抒情曲目由程天禹、馬梓皓負責編曲創作,李文、馬梓皓負責填詞部分。而王呈章用糯軟的聲線將這些埋藏於心的細微情愫緩緩道來,極富感染力。《現在就好》這首曲目曲調清新舒緩,有涓涓細流潤澤心靈之感。簡單的鋼琴伴奏將配樂一度弱化,從而凸顯王呈章個人的演唱,而這不僅考驗歌手的演唱技巧,亦是對其情緒把控構成極大挑戰。然而令人倍感驚豔的是,王呈章用清雅糯軟的聲線治癒了「挑剔耳朵」,不僅悅耳動聽,更是將諱莫如深的心靈暗流演繹得張弛有度,牽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