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家長選擇讓孩子學習鋼琴的原因在於,鋼琴本身具有柔美通透的聲音,幾乎讓大多數人所傾倒,彈了一手好鋼琴,似乎也變成了一種值得炫耀的財富。但是,又有很多學琴者沒能明白的事情就是,學琴必須先調律。
對於絕大多數家庭而言,擁有一架性價比高的鋼琴是需要不少費用的。所以只有定期對鋼琴進行維護和保養,才能夠更好的延長鋼琴的使用壽命,而其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項就是鋼琴調律。
鋼琴調律前後對比
鋼琴是否「調律」,音質有著很大區別
有些朋友認為,鋼琴就算長久不調律,其發出來的聲音差距也沒那麼大,或許在沒有對比的情況上,對於一個不懂音律不會鋼琴的普通人來說並不會知道鋼琴發出的嘈雜是沒有調律所致,但若進行對比,那就如視頻中所示,同樣一架鋼琴在調與不調之間差距不是一般的大。試想,倘若你讓一個鋼琴初學者第一次聽到得琴音便是視頻中調律前的嘈雜聲音,那麼,真是折煞對鋼琴聲音的美感度,也讓自己對聲音的辨識出現偏差。就好比一個說謊之人,謊言說多了,就連自己都相信自己說的是真實的,這是一個很可怕的狀況,對於學琴之人來說真的是「致命」的。
「音律」的培養也應從調律開始
鋼琴本是用平均律定音,雖說表面看不明顯,但是每個音都可聽辨出律制之間的細微差距,這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這或許是讓其走上「音痴」不歸路的罪魁禍首。由此看出,「調律」成為鋼琴初學者拿到鋼琴後的第一步,它可讓初學者正確面對聲音,也是對音高的規範和矯正。
對於鋼琴本身來說,其通過琴弦和鐵架之間的彈性,在音槌的的敲擊下形成規律的振動,從而發出悅耳的聲音。它的音律準確與否受到了溫度、溼度、氣壓等影響,呈現不斷變化之狀。也就是說一架長期不調律的琴,音準則多數情況是不夠準確的,那麼,這對於音高尚無判斷力的兒童來說,則就可能養成上述的錯誤認知,導致演變成為「音痴」。
反之,養成調律的習慣,不僅可以讓鋼琴發出最悅耳的聲音,更多的是可以讓你自己對音律音調有一個準確的認知,這對未來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架鋼琴多久調律一次?
練琴不調律不僅影響彈琴者對音高音準的辨別力,對鋼琴本身也有著嚴重影響,有專業人士便如此說,一架鋼琴倘若多年不調律就等於把鋼琴毀了。
既然調律如此重要,那一架鋼琴多久調律一次呢?一般來說,一架鋼琴每年至少調律一次;如果練琴者每天練琴兩小時左右,則建議每年調律兩次;如果練琴者每天練琴時間較長,有專業使用要求的話,則建議三個月調律一次。以此類推,鋼琴調律的頻率與練琴頻率基本成正比。
當然,假設遇演奏會、音樂會的話,開始和結束甚至中場休息也都是需要調音的。需要強調的是,鋼琴調音間隔時間最長不宜超過一年,如果多年不調音的鋼琴,要連續調幾次才可以調準,調律費用也會相應增加。
學鋼琴,就必須學會用心辨音,對於音律有個正確的判斷才能讓其在未來的音樂之路有個正確的方向,畢竟耳朵與正確的聲音對於一個學鋼琴的人來說是何其重要?千萬不要因為懶得調律而讓耳朵失去對音高、音準的正確判斷力,從而變成音痴,適得其反。總而言之,保持鋼琴的準確音律,對每個學琴者來說都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