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41歲的辛棄疾被人彈劾,從此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也讓他的生活陷入了困境,為了擺脫苦悶的心情,尋找一份安寧之所,於是辛棄疾選擇離開京城,前往江西上饒隱居。原本以為過幾年等事情平息了之後,會出現轉機還會回到京城,再去到前線衝鋒陷陣建功立業。但是事情並不像他所想像的那樣,直到晚年辛棄疾也沒有上過戰場,這也成為了他人生中最大的遺憾。
隱居上饒期間辛棄疾創作了很多的詞,大多都是在抒發內心的苦悶,還有對於未來的擔憂,其中有很多都是經典名篇。辛棄疾根本就不願意去隱居,可是身不由己,為此他後期的作品充滿了憂愁,特別是在剛剛到達了上饒的時候,他的詞很明顯帶著濃濃的悲痛之苦,只是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漸漸明白了,不可能會有機會上戰場,只能是慢慢地接受當下的生活。
辛棄疾在這首《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一詞中,便是用一種很平緩的口吻描寫當時的生活,整首詞意境唯美,而且是一首純寫景之作,由於看清楚了現實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對於詞人來說生活中所有的苦難,還有骨子裡的感傷之懷,讓他痛不欲生,可生活還是要繼續,所以這首詞更多的是表達了一種平淡的生活態度。一個人獨自在鄉間生活的時間久了,慢慢地也像老農夫一樣,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鷓鴣天》又名《剪朝霞》、《思越人》、《思佳客》,唐教坊名曲,屬於雙調一共是55個字,宋朝很多有名的詞人都填寫過,而辛棄疾這首則是意境唯美,從開篇到結尾句句經典,不僅寫出了新意,同時也非常的接地氣,寫出了一種生活的本真;這也是辛棄疾為數不多的純寫景之作,只是那麼淡淡地著筆,用最純樸的文字,去描寫最樸實的風景,還有那種平淡如水的生活。
上片起句就與眾不同,不僅寫出了新意,也讓整個上片美得令人心醉;每年春天來臨之後,田間小路上的桑樹會發芽,長出柔軟的新枝,那枝頭上是剛剛綻放出來的嫩芽,東面鄰居家養的蠶,也已經孵出蠶寶寶,準備開始養蠶。遠處平坦的山崗上長滿了青草,不知道是誰家的小黃牛,正在那裡哞哞地叫。夕陽的餘暉照射在樹林裡,上面的樹枝上還棲息著許多的烏鴉。
下片寫得就更加接地氣,也讓這整首詞更具有畫面感,青山遠遠近近,小路則是縱橫交錯,飄揚著青布酒旗的地方,那裡正好有一戶賣酒的人家。城裡的桃花和李花,最害怕風雨的摧殘,只要一有風雨,花瓣就會紛紛揚揚地飄落。其實最明媚的春色,還是在那小溪邊,此時那裡的蕎菜花開得異常豔麗,看上去非常的壯觀,成為了春天裡最美的一種花。
辛棄疾後來就像是一個老農夫一樣,在鄉間過著平淡的生活,再也沒有上過前線,對於他來說,那是人生中最大的遺憾,原本是一位將軍,可是由於被人彈劾,從此離開了軍隊,獨自生活在偏遠的農村。從這首《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中還是能夠感受到詞人淡淡的憂傷,畢竟他還是希望可以上前線,可以去實現人生理想,所以寫得只不過是比較含蓄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